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廈門理工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廈門理工學院學報》系我校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本刊堅持從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積極反映我校科研、教學和管理的新成果。本刊竭誠為提高科研水平,教學質量和深化教育的綜合改革,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以及促進廈門經濟特區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市屬大學優秀學報(99)
福建省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99)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特區研究、廈門歷史人物研究、社科論壇、經濟園地、科技理論與應用、高職教研究、文學藝術探索、專題調查。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福建文化資源開發的現狀與對策林朝霞1-6
2. 蘋果 “動新聞”戲劇性因素的建構簡貴燈7-11
3. 廈門近代建筑中的裝飾藝術派風格特征黃莊巍12-17
4. 港口群、產業群與城市群共生系統演化與培育劉松先18-23
5. 廈門電子商務產業的挑戰與機遇林建宗24-29
6. 產品服務化下的供應商與制造商協同創新模式張茹秀30-34+45
7. 面向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 ERP 模型流程與算法陳 頻,劉松先35-39
8. 不同階段食品價格與非食品價格的傳導機制———基于兩輪食品通脹高峰的經驗研究李文星40-45
9. 能源價格走勢對福建省出口貿易的影響吳凌芳,楊迎春,謝水玉46-51
10. 閩臺鄉村旅游合作發展中土地問題的思考歐 荔52-57
11. 旅游法的實施對導游的影響與作用分析———基于新浪微博原創發帖的網友感知董斌彬58-63
12. 漢語動量詞的語義來源———從 “行走”到 “頻次”南 北64-68
13. 語義意義與漢語文化負載詞翻譯分析陳君銘69-72
14. 廈門方言對英語語音遷移現象的分析劉保華,鄭靜玉73-77
15. 人際意義的語篇實現模式郭金英78-81+92
16. 商務英語新聞標題前景化語言特征量化分析鄭 琳82-87
17. 生態批評視野中的 《小城畸人》吳桂興88-92
18. 人口老齡化下廈門社區公共設施通用設計探討黃晶晶93-97
19. 福建省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在我校召開97
編輯部投稿須知:
(1)我刊實行匿名審稿制,因此請在正文中不要出現作者相關信息,作者姓名、工作單位、作者簡介、通信地址和電話號碼等一律單獨打印在一張稿紙上,附在文后。
(2)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并附英文。
(3)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宜署真名;工作單位包括名稱(具體到部門或系別)、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多位作者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及相應的工作單位間夾注不同的數字序號。并附英文。例:李志剛1,陳向東1,王平2,張玉順3(1.大連理工大學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遼寧大連116024;2.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80;3.廣東省地震研究所,廣東廣州510070)
(4)作者簡介:一般只標注第一作者的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示例:[作者簡介]烏蘭娜(1968-),女,蒙古族,內蒙古達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從事蒙古學研究。
(5)摘要:篇幅為100~300字,附英文。用第三人稱,禁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內容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用報道語式,不用序號,不分段,應盡量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扼要表達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6)關鍵詞:關鍵詞要標引論文主題概念,一般每篇可選3-8個,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并附英文。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示例:[關鍵詞]《左傳》;語言藝術;修辭;交際語言
(7)論文需按《中國圖書分類法》標識“中圖分類號”。涉及多主題的論文,一篇可給出幾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多個分類號之間以分號隔開。示例:[中圖分類號]A81;D05
(8)論文應標識相應的文獻標識碼: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B——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D——動態性信息;E——文件、資料。以“文獻標識碼”作為標識,空兩字置于中圖分類號后。示例:[文獻標識碼]A
廈門理工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毫米波雷達與CAN通信數據融合的地圖插值重構方法————作者:張蕾;方遒;周雅;
摘要:針對車載毫米波雷達獲取的公路點云稀疏、構建地圖不準確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毫米波雷達與CAN通信數據融合的地圖插值重構方法——SA-IDW插值法。該方法通過同步采集毫米波雷達多幀目標點云與CAN總線車輛運動參數,經幀累加和坐標變換構建道路點云地圖;采用DBSCAN算法實現點云空間聚類與噪聲濾除,并基于聚類特征劃分插值區域;引入模擬退火算法動態優化IDW插值的距離權重參數,強化局部空間特征表達。實驗結...
模擬退火的邊緣計算卸載策略————作者:陳鴻揚;鐘琪;楊之儀;王屹偉;林鐸云;
摘要:在云-邊-端(cloud-edge-local,CEL)環境中,處理多任務時的計算卸載策略和資源分配技術目前不夠成熟,導致能耗和時延的浪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基于CEL網絡模型,優化模擬退火算法,以綜合考慮能耗與時延的總成本最小化為目標,求解最優方案。仿真實驗結果表明,得出的卸載策略和資源分配方案在總成本上優于其他策略方案,比隨機策略節省約50%,與其他基準方案相比,最高可節約近97%的相關資源,...
譜聚類特征融合的偏多標簽學習算法————作者:余鐘萍;孫鴻飛;程玉勝;
摘要:針對偏多標簽學習算法在提取實例特征的非線性空間結構信息時存在的不充分問題,提出譜聚類特征融合的偏多標簽學習算法(partial multi-label learning based on spectral clustering feature fusion algorithm,PML-SC)。該算法通過距離度量學習和高斯核函數建立原始數據集的特征權重矩陣,利用譜聚類對特征權重矩陣生成空間結構信息特...
信息素融合機制下雙種群求解TSP的優化蟻群算法————作者:楊程;李廣成;陳玉明;姜紅波;
摘要:針對蟻群算法在解決旅行商問題時收斂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優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信息素融合機制的雙種群優化算法。該算法使用蟻群系統和最大最小蟻群系統構建異質雙蟻群系統,以豐富系統蟻群的多樣性;對蟻群系統、最大最小蟻群系統分別采用化簡2-OPT局部搜索和歷史路徑指導策略,平衡收斂性和多樣性;利用信息素融合機制幫助算法跳出局部最優。對旅行商問題庫(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s l...
超高強度鋼分區強化工藝參數對過渡區的影響————作者:賈賓;趙軍;徐浩杰;牛輕松;羅樞源;
摘要:為在超高強度鋼分區強化工藝中設計出具有良好性能的過渡區,采用Deform-3D軟件分析22MnB5鋼板分區強化過程中韌性區域、完全硬化區域和過渡區域的變化規律;并設計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試驗,采用極差法分析16組正交方案,研究分區強化工藝中淬火時間、模具溫度梯度和保壓力對過渡區微觀組織和過渡區寬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溫度梯度和淬火時間是影響馬氏體含量和過渡區寬度的顯著因素。過渡區馬氏體含量梯度隨著溫度...
Kirk型漸近φ-壓縮映射的拓撲性質————作者:王禹昕;黃華平;時自力;
摘要:針對現有文獻中前人只給出了度量空間中漸近φ-壓縮映射的不動點結果,利用代數方法和拓撲方法,給出b-度量空間中Kirk型漸近φ-壓縮映射的拓撲性質。文中補充前人在度量空間中關于Kirk型漸近φ-壓縮映射有界性結果,在強b-度量空間中找到了類似的拓撲性質
深部軟巖巷道圍巖變形穩定性評價及合理支護參數選擇————作者:吳德義;范坤;
摘要:為保障深部軟巖巷道圍巖的安全、穩定,基于典型工程實例,以巷道開挖后圍巖表面變形呈現二次蠕變快慢和二次蠕變速度衰減系數為評價指標,開展深部軟巖巷道圍巖變形穩定性評價及合理支護參數選擇。研究表明:巷道圍巖表面變形的一次蠕變作用時間為15~30 d,其二次蠕變系數與一次蠕變作用時間和圍巖變形穩定性密切相關。極穩定狀態圍巖僅產生一次蠕變;穩定狀態、基本穩定狀態及不穩定狀態下圍巖的二次衰減系數分別為≥0.0...
機器視覺的柔性貼標系統標簽解碼與定位的優化算法————作者:魏明遠;張愛國;紀云帆;胡家豪;陳楨;張小強;
摘要:為實現生產環境對柔性貼標高精度、高速度的要求,提出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柔性貼標系統標簽解碼和貼標位置識別的優化算法。該算法引入深度遷移學習,增強對復雜生產條件下光照變化和噪聲干擾的適應性,提高標簽解碼識別率;采用偏振片預處理減輕環境光干擾,然后運用基于形狀的模板匹配策略,在處理后的圖像中搜索預定義形狀模板,實現對不同尺寸、姿態和光照條件下標簽貼標位置的準確定位。紙箱貼標系統實驗結果表明,使用該算...
模板匹配與金字塔融合的標牌識別位姿算法————作者:張家輝;左石凱;杜怡婧;楊正仙;
摘要:針對市面上金屬標牌的生產制作過程對標牌識別位姿的需求,提出一種基于模板匹配與金字塔融合的標牌識別位姿算法。通過對圖像進行閾值分割、直方圖均衡化、高斯模糊、邊緣檢測、圖像金字塔下采樣及模板匹配等步驟的組合運用,該算法能夠迅速而準確地檢測出標牌的中心位置和旋轉角度。該算法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魯棒性,可滿足不同金屬標牌款式的識別需求,并在不同工況下的標牌識別作業中展現出良好的適應性。相較于局部圖結構共識(...
改進的有序分類數據多組別比較分析方法————作者:鐘俊江;陸暢;羅文通;
摘要:現有的多個組別比較分析方法對左偏有序分類數據的檢驗功效較低,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一個改進的有序分類數據多組別比較方法。該方法基于潛在Weibull模型,增加一個多組別有序分類數據的最大絕對偏度判斷。模擬結果顯示,與現有的方法相比,改進后的方法在處理偏態數據時表現良好,特別對左偏有序分類數據具有更高的檢驗功效,部分情形下其檢驗功效可以提高10%以上。最后,將提出的方法應用到一個社會調查的實例中
27SiMn合金鋼干式切削過程的有限元建模————作者:盛精;向鐵明;呂浩宇;王會;劉超;
摘要:為更好地了解27SiMn合金鋼干式切削過程中的切削特性,在建立材料的本構模型、失效模型、刀-屑和刀-工摩擦力模型、初始和邊界條件設置以及刀具熱傳導方程的基礎上,采用Abaqus軟件建立干式切削27SiMn合金鋼三維有限元仿真模型。運用響應曲面法設計并開展27SiMn合金鋼切削實驗,將仿真數據與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切削力、切削溫度的仿真值與實驗值的大小和變化趨勢均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切削力的相對...
基于貝葉斯網絡的人車碰撞事故中行人損傷影響因素分析————作者:張越;王丙雨;劉天泉;龔悠;秦利燕;
摘要:選取德國深入事故調查數據庫(GIDAS)中的360例事故案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專家知識構建貝葉斯網絡,使用貝葉斯算法進行網絡參數學習,在驗證模型有效性后通過貝葉斯網絡對事故中行人損傷等級和損傷部位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行人AIS損傷等級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車輛速度,高速碰撞下,行人遭受AIS2+級別損傷的概率可達80.99%。相比之下,低速碰撞條件下行人AIS2+損傷的概率顯著降低,僅為41....
油浸式配電變壓器內部溫度場仿真分析————作者:吳紫星;陳志英;楊泉霖;陳國炎;
摘要:為獲取變壓器內部溫度,通過仿真分析其溫度場分布,建立基于電磁-流體-溫度的多物理場耦合變壓器有限元模型。考慮油浸式配電變壓器滿載、超載、重載、2種諧波電流以及6種三相不平衡共11種不同工況,仿真分析油浸式變壓器內部溫度場分布情況。仿真結果表明,變壓器熱點溫度位于低壓繞組內部上方約72%高度位置,室溫30℃情況下滿載、超載和重載熱點溫度分別為75.0、91.3和122.0℃,20%和40%諧波畸率工...
基于WPD和ACO-SVM的配電變壓器繞組故障辨識方法————作者:歐慶煬;陳志英;劉必興;張修倫;陳國炎;
摘要:為有效提高配電變壓器繞組故障辨識準確率,提出一種基于小波包分解(WPD)與ACO-SVM模型的配電變壓器繞組故障辨識方法。該方法先采用小波包分解配電變壓器振動信號,提取信號的頻段能量占比、峰峰值等6個特征值,然后采用蟻群算法(ACO)優化支持向量機模型(SVM)參數選擇,最后利用ACO-SVM模型對特征值進行繞組故障分類辨識。對某500 VA油浸式配電變壓器樣機不同繞組故障狀態下振動信號的采集和辨...
淤泥粉沙混合區瞬時含沙量垂線分布測量————作者:劉春嶸;羅文姚;
摘要:為獲得高含沙量情況下可靠的瞬時含沙量垂線分布數據,基于浮球平衡原理,設計出淤泥粉沙混合區瞬時含沙量垂線分布測量的浮球法含沙量測量裝置。對3種顆粒級配泥樣容重的測量結果顯示,該裝置不受泥沙顆粒級配的影響,在含沙量高、粘粒含量高的情況下可獲得穩定可靠的測量數據。在天平游碼讀數精度為±0.25 g的情況下,其對含沙量的測量精度為±6.5 kg·m-3;若天平游碼讀數精度提高為±0....
關于群胚的一個等價構造————作者:邱志敏;王丹丹;肖鎮然;
摘要:為了構造一個新的等價群胚G[1],先考慮以G0[1]=G1為G[1]的對象空間,G[1](α,β)={(ξ,ζ)∈G1×G1|ζα=βξ}為箭頭空間,證明G[1]滿足群胚定義;再考慮一個從G[...
廈門理工學院多項科研成果榮獲2023年度省、市科學技術獎
摘要:<正>1月2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2023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的決定,由我校教師主持或參與的9項科研成果榮獲2023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作為第一單位領銜的項目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作為參與單位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
廈門理工學院教師榮獲2024年度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摘要:<正>1月26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頒發2024年度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的通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龔曉叁副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聯合申報的《高端3C產品用鈦鋁復合材料制備的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項目,榮獲2024年度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廈門理工學院聯合政企單位簽訂“人工智能+海洋”項目合作協議
摘要:<正>1月9日,我校與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和眾數(廈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訂“人工智能+海洋”項目行業應用示范基地框架合作協議。“人工智能+海洋”項目依托我國首個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大模型——“文鰩”大模型。該模型由我校和眾數(廈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船集團及廈門移動等產學研機構聯合研發并發布。借助“文鰩”大模型在自反思鏈、多模態融合感知、多模型融合及多...
廈門理工劉利釗團隊聯合清華大學推出全國最大科技文藝大模型
摘要:<正>2月上旬,我校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劉利釗教授團隊聯合清華大學推出全國最大規模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音樂作品大模型和文化文藝作品大模型“復興征程中華頌”。科研團隊深入研究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在音樂與文藝作品生成領域的大規模算法應用,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文化分支植物神經網絡算法,并在主題模型架構中陸續生成面向中國各個省市地區、中國傳統文化、中華特有文明脈絡、中華精神文明、中國故事、中國歷史...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