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北京水務》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北京水務》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北京水務》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北京水務》以服務和促進北京水務事業的發展、支持首都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貫徹“立足北京,輻射全國,大力宣傳黨和國家水務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方針;宣傳北京市在防汛抗旱、供水節水排水、水資源管理、水環境的建設和保護等方面的經驗和成就;傳播國內外先進的水務科技和管理技術,總結推廣先進的科技成果,弘揚悠久的首都水文化,交流水務改革經驗,探索水務經濟的新路子,介紹重要水事活動信息和國內外的考察情況。
本刊內容豐富、求新求實、圖文并茂、融導向性、學術性、實用性、可讀性為一體,對廣大的水務工作者和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有一定的借鑒和資料收存價值。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水利系統優秀科技期刊
北京市優秀科技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水環境、水資源、防訊抗旱、節水與灌溉、供排水工程、設計與施工、分析與研究、再生水利用。
2014年02期目錄參考:
1 建立首都城市用水權交易市場的設想與思路 畢小剛;郭暉; 1-4
2 對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的思考 王有卿; 5-7
3 南水北調水在北京西郊包氣帶入滲過程中的水質變化試驗研究 劉立才;陳志立;李炳華;楊勇; 8-10
4 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景觀水體水質變化規律及水華防治措施研究 趙立新;許志蘭;胡秀琳;吳曉輝; 11-13
5 降雨對密云水庫水質影響分析 王潔;王景仕;薛新娟; 14-17
6 城市初期雨水分離方案研究 隋旭紅;張小俠;夏振飛;曹生群; 18-20
7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雨水利用量分析 趙生成;鄧卓智; 21-22
8 海淀區雨水利用體系建設 劉忠民; 25-28
9 國內外噴灌對作物及土壤的影響機理研究 繆學文;王愛忠; 29-31
10 通州區設施農業節水現狀分析與展望 田浩春;張健;易忠;牛勇; 32-34+37
11 大興區再生水灌區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 楊云;劉雪峰;白雪梅;張學文; 35-37
12 門頭溝區防汛存在的隱患及應急對策 楊雪飛; 38-40
13 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淺埋暗挖隧洞預防塌方施工技術 于震;鐘彩軍;國巖; 41-42
14 王家園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方案分析與研究 范子訓;魏陸宏; 43-46
15 密云水庫網絡系統管理探討 戴燁軍;段新光;郭久波; 47-48
16 北京市北環水系冬季運行與管理 閆悅新; 49-51
17 北京市河道岸坡植被演替調查與評價研究 宿 敏; 52-54
18 懷柔水庫水源涵養林價值評估 胡曉斌;陳芳孝; 55-58
水利水電技術雜志投稿:淺談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
摘要:加強對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的研究,提高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的管理水平,實現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的現代化,能夠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的工作效益。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的施工特點,提出了水利工程灌溉與排水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水利水電技術雜志,水利工程,農業生產灌溉,防洪,排水管理,排水系統
在社會建設中,水利工程不僅承擔著排澇、發電等一系列的工作任務,同時水利工程還承擔著農業生產灌溉以及防洪的任務,所以說水利工程的建筑質量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以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緊密的聯系。21世紀以后,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與成就,但是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為了進一步地改善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局面,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性的措施很有必要。
北京水務最新期刊目錄
永定河盧三段險工段堤防安全分析與評價————作者:馬強;周楊;李廣豐;黃悅;王建慧;王遠航;耿琨;張林達;
摘要:永定河因其河道頻繁變遷與泥沙淤積,給沿岸地區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通過筑堤束水,永定河盧溝橋至三家店段(以下簡稱盧三段)河道相對穩定,但堤防的安全狀態仍是強化堤防安全管理的關鍵因素。為對盧三段10處險工段堤防安全狀況進行分析與評價,通過安全檢測和復核計算,并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量化評價,系統評估了盧三段險工段堤防的安全性,結果表明:永定河盧三段險工段整體運行狀況基本良好,10處險工段的綜合評級均為二類(...
砥礪奮進五十載 勇毅前行譜新篇——永定河北京段50年治理成就與未來發展策略————作者:陶海軍;
摘要:以總結過去、立足當下及展望未來為框架,系統梳理了永定河北京段50年來,在防洪體系建設、生態治理及運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歷程與成就,剖析了當前面臨極端天氣對防洪工作的挑戰、“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難題亟待破解、永定河生態用水需求對水資源調度的挑戰、人民群眾親水需求增加對冰上、水上活動場所規劃經營的挑戰及管理體制機制亟待創新等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構建了“智慧流域”新范式、打造京津冀生態治理標桿及...
永定河盧三段卵石地層防沖墻導墻結構施工優化研究————作者:陳艷強;汪濤;王禮峰;王騰;吳亮亮;董田豐;
摘要:針對永定河盧三段卵石地層防沖墻導墻施工中存在的邊坡塌方、混凝土超澆嚴重及結構穩定性不足等問題,通過現場對比實驗和賦權評分方法,開展基于“換填法”的導墻結構施工優化研究,分析了“]”形、“L”形及“┐”形等不同導墻結構和換填工藝施工的技術經濟性,提出施工工藝優化及質量控制方法。結果表明:“換填土+‘┐’形導墻”為最優施工方案,換填法減少混凝土超澆率55%,節省施工成本581.63萬元。研究成果為復雜...
基于T型鋼筋籠的橫隔梁式工字型防沖墻施工技術要點分析————作者:劉海樂;龐旭東;洪艷生;許曉杰;宋天佑;郭楠楠;
摘要:為解決卵石層地質條件下工字型防沖墻施工中槽壁坍塌和泥漿滲漏等問題,以永定河盧三段左堤防沖墻加固工程為例,通過分析水文地質條件和施工過程,確定工字型防沖墻的施工難點與質量控制要點,并從施工流程、施工方案比選和成槽特殊問題處理等方面提出應對措施。結果表明:采用基于T型鋼筋籠的橫隔梁式工字型防沖墻,選擇工字鋼承插接頭配合接頭箱法等技術,可以滿足施工質量和安全要求。分析成果為類似水利工程中工字型防沖墻的施...
永定河立垡險工堤防隱患探測及質量評價————作者:黃勇;張杰;任文穎;袁漢章;李昌;馬國凱;
摘要:為保障永定河立垡險工段堤防防洪安全,通過地質勘探、二維與三維地質雷達及微動B超等物探技術,對立垡險工堤防進行隱患探測,并開展堤防地基、堤身及堤岸防護等工程質量評價。結果表明:立垡險工段存在防浪墻破損且局部坍塌現象、護坡植被對漿砌石結構造成顯著破壞;堤身淺部主要為厚度不均的填土層,中下部筑堤材料整體呈層狀分布,存在堤身填筑不均勻、部分區域不密實或松散體隱患;工程質量評價為B級。評價成果可為永定河堤防...
閘門原位除銹防腐技術在盧溝橋分洪樞紐工程中的應用————作者:張旭康;隗永龍;蔡歆嶼;蘇建心;陳剛;姜龍遠;
摘要:為解決鋼閘門防腐除銹、拆卸返廠涂裝導致的工期長、成本高及質量不可控等問題,通過采用盤扣支架與防火帆布,構建密閉式環保棚,結合閘室前脈沖袋式除塵系統,形成動態粉塵控制體系,以永定河盧溝橋分洪樞紐除險加固工程為研究對象,開展了環保型原位除銹防腐技術的應用研究。結果表明:該技術實現了鋼閘門防腐除銹全流程一體化施工,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工期較傳統模式縮短25 d,成本節約130.26萬元。工程應用成果保...
植筋鉆孔偏差控制技術在水利工程除險加固中的應用————作者:史常浩;張淼;郭一健;王東水;李博;周鑫;
摘要:為解決老舊的水工混凝土結構對深孔植筋技術要求標準高、鉆孔偏差控制難度大等問題,以永定河盧溝橋分洪樞紐除險加固工程為對象,采用對比試驗方式,分析植筋鉆孔偏差控制技術在水利工程除險加固中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采用激光水平儀進行偏差控制鉆孔,“3段式鉆孔”與“2段式鉆孔”方式,試驗孔均能滿足“連接節點植筋孔垂直度不大于孔深1%”的要求,經量測垂直度偏差均小于1 cm,且墩頂基面混凝土結構無破裂、損壞情況...
北京市永定河流域防洪減災體系建設與能力提升策略————作者:呂紅霞;朱珠;尹航;劉一濤;馬麗娜;李龍;顏紅京;潘度武;
摘要:為構建永定河流域防洪安全韌性,在對北京市永定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及非工程體系現狀評價的基礎上,總結分析防洪減災效果,以“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為例,剖析洪水應對經驗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多層次防洪屏障、智慧防洪矩陣及建立協同治理機制等流域防洪減災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成果可為永定河災后恢復重建及未來發展提供借鑒
聲波透射法在H型防沖墻墻身完整性檢測中的應用————作者:馬衛曉;丁衛東;劉松宇;李銘;雷梅;祖君偉;
摘要:針對H型防沖墻在水利工程中應用的特殊性及缺乏成熟檢測技術的問題,通過預埋聲測管構建檢測通道,采用聲波透射法,研究基于聲波透射法的墻身完整性檢測技術方法;采集聲時、波幅及主頻參數,分析混凝土內部缺陷;優化聲測管布設方案,并在永定河工程中開展典型應用驗證。結果表明:5幅墻體的聲速平均值為4.437~4.888 km/s、波幅平均值為106.0~131.1 dB,均高于臨界值,所有檢測剖面完整性均為Ⅰ類...
永定河盧溝橋下左堤險工段安全分析與評價————作者:張世寬;李悅;丁楠;李陽;毛家杰;賈立娜;
摘要:永定河左堤堤防工程保護區域范圍廣,保護對象至關重要,一旦發生險情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嚴重的后果。為掌握堤防安全運行情況,采用現場調查和有限元計算結合的方法,對盧溝橋下左堤6處險工堤防工程的運行管理、工程質量、防洪標準、滲流安全及結構安全進行分析與綜合評價,結果表明:盧溝橋險工綜合評價為二類,基本安全;立垡險工、南章客險工、閆家鋪險工、十里鋪險工及石佛寺險工綜合評價為三類,為不安全。評價結果可...
黑水河橡膠壩壩袋安全關鍵指標檢測與復核分析————作者:劉艷;彭淑芳;楊連生;李佳;張愷躍;楊舸;王純;
摘要:為了準確評估黑水河橡膠壩壩袋狀態,采用壩袋現場檢查、室內試驗,分析了壩袋物理力學性能變化;運用公式法和有限元法,進行壩袋強度安全復核。結果表明:黑水河橡膠壩壩袋力學性能下降明顯;壩體應力最大值出現在底部錨固端,為14.5MPa,拉力最大值位于側面,最大值為69.5kN/m;公式法計算的壩袋徑向拉力相對實際偏小,有限元法計算結果顯示壩袋安全系數均不滿足標準規定的不小于6.0的要求。研究成果可為橡膠壩...
HEC-RAS二維模型在永定河疏浚工程中的應用————作者:張帥;高澤超;楊海龍;張曉龍;趙方靖;張鵬;胡超;
摘要:為定量分析評估河道疏浚前后對行洪的影響,以永定河地鐵房山線以北至京良路的河段為對象,采用HEC-RAS軟件,根據實測地形資料建立二維水動力模型,模擬研究區在不同控泄流量下的洪水過程,分析河道疏浚前后洪水淹沒范圍、水深和流速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河道疏浚后洪水淹沒范圍要略小于疏浚前,兩者的差異隨洪峰流量增大而減小;河道疏浚后大部分斷面的水深降低8 cm以內,水深變幅極小;流速的變化率為-3.76%~...
基于水量平衡及小波分析方法的齋堂水庫來水量變化分析————作者:韋怡冰;劉鑫;彭超宇;劉心遠;張赫;魏昊沂;
摘要:齋堂水庫是我國北方巖溶地區典型的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的中型水庫。在無地表徑流的情況下,水庫水位呈現出上升的趨勢。為掌握水庫來水量變化規律,基于2016年1月至2024年5月日尺度監測數據,采用水量平衡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系統分析了齋堂水庫來水量的變化特征及其組成,并探討了來水量變化對降水的滯后響應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水庫來水量自汛期開始呈現先增加后減少的變化趨勢,地下水補給量年均為1034.31萬m 永定河北京段植被生態修復模式構建————作者:陳芳孝;孫佳琦;郁文吉;李瑾;左云鵬;溫馨; 摘要:永定河作為北京的母親河,其生態修復是構建綠色生態廊道的核心任務。針對永定河山峽段、平原城市段及平原郊野段等不同河段,結合河道主流區、灘地淹沒區、灘地保護區、岸線管理區與岸線保護區等五大功能區,運用水利生態學與工程學相結合的方法,提出“分區-分類-分級”的差異化植被修復策略。通過植被對位配置,篩選適生喬、灌、草及水生植物等物種,構建多層次復合植被群落,提升沿河植被連通性、生態景觀、水源涵養與凈化能力... 特種高韌性抗沖磨樹脂砂漿在溢洪道防護中的應用————作者:張曉鳳;周洋;魯錦輝;劉夏;譚海艷;王璠; 摘要:為驗證特種高韌性抗沖磨樹脂砂漿在溢洪道結構修復與防護中的效果,采用數值模擬、物理模型試驗及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材料的抗拉強度、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和凍斷溫度等關鍵性能指標進行了系統測試。結果表明:樹脂砂漿的抗拉強度達到28.1 MPa,抗壓強度達到89.2 MPa,抗折強度達到39.0 MPa,優于傳統環氧砂漿和聚合物砂漿。在-34℃低溫條件下仍保持良好的柔韌性,與混凝土基面黏接性能良好。齋堂水... 齋堂水庫入庫口淤積物特性分析及資源化利用評價————作者:邱穎;趙帥;楊蘭琴;方奇;李博翰;孫雪峰;蘇曉萌; 摘要:為分析齋堂水庫入庫口淤積物物理和化學性質空間分布規律,采用潛在生態風險指數法、內梅羅污染指數法和有機指數法,開展了淤積物質量評價和污染評價,提出了資源化利用方向。結果表明:研究區淤積物污染物濃度整體呈現西低東高的趨勢,各點位淤積物重金屬均低于GB 15618重金屬篩選值,重金屬潛在生態風險為低風險,營養鹽為尚清潔狀態,無有機污染,淤積物總體評價污染程度低。西區淤積物質地以礫為主,按照粒徑分選后,建... 基于HEC-RAS的永定河石景山麻峪以北防洪堵口洪水風險分析————作者:張超;賈夢琳;黃敬梅;孫夢超;劉芳; 摘要:海河流域“23·7”特大暴雨導致永定河三家店調節池至盧溝橋分洪樞紐段發生超過50年一遇洪水。為提升防汛應急能力,基于HEC-RAS二維水動力模型,模擬分析永定河盧三段麻峪村以北在不同洪水頻率下的洪水演進和淹沒情況,結果顯示:三家店攔河閘斷面發生200年一遇及以下洪水時,三家店調節池左堤不漫溢,200年一遇以上洪水時,洪水基本被約束在豐沙鐵路以西區域;相應地提出了永定河麻峪以北4處防洪堵口的封堵時機... 北京市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體系建設與應用————作者:王亦塵;張欣;高強;杜龍剛;金永亮;茍璐峰;薛棟元;韓春苗; 摘要:北京市地處海河流域,洪水預報難度大,尤其是山區中小溝道等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見期短,“23·7”洪水后,北京市構建了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體系。為驗證應用效果,以2024年“8·9”場次降雨為典型案例,通過與實測對比,分析監測預報精度。結果顯示:測雨雷達面雨量監測和未來3 h降雨量預報誤差絕對值均為30%左右;雨量站網與“第一道防線”結合,支撐雨前平谷區山洪、通州區積水內澇預警提前12 h以上發... 北京市河道“23·7”特大洪水沖淤量提取應用研究————作者:聶敏莉;鄒曉濤;呂揚;楊樸;孫揚; 摘要:為提高河道沖淤量計算效率,針對人工估算淤積量誤差較大、實地量測耗時費力,無法大范圍開展的問題,以“23·7”特大洪水受災嚴重的門頭溝區、房山區為研究區域,基于光學衛星遙感數據和機載激光雷達數據,建立河道沖淤量快速計算統計模型,運用遙感和GIS手段,實現河道沖淤量的快速提取計算。結果顯示:研究區內8條重點河道的洪痕面積、淤積面積及沖掏面積分別為5 276.67萬、3 545.34萬和1 731.33... 北京市山區河道橋涵“23·7”水毀調查分析及防治對策————作者:李保寬;楊進新;徐長貴;姚旗; 摘要: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海河流域發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通過對北京市山區河道橋涵水毀現場調查,總結山區河道橋涵水毀類型、成因及規律。結合山區河道橋涵特點及水毀規律,從橋位選擇、橋梁與河道夾角、總體布置、基礎設計以及欄桿設計等方面提出北京市山區河道橋涵設計的對策建議,可為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工程提供參考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