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吉林水利》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吉林水利》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吉林水利》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本刊以科技交流為主,兼顧政策宣傳與總結交流水利建設管理等方面的經驗,面向水利基層。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水文水資源、水利工程與管理、農田水利、水利漁業、水利經濟、工作研究、計算機應用。
吉林水利最新期刊目錄
吉林省水利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任務:開創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水安全新局面
摘要:<正>3月3日,吉林省水利工作視頻會議在長春召開。會議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聽取吉林省委省政府匯報時重要講話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樹立項目化工程化理念,努力開創吉林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水安全的新局面,奮力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會議總結2024年水利工作,安排2025年重點任務
節水護水公益科普繪畫————作者:熊穩 ;李貴寶;
摘要:<正>~
基于混凝土流變效應的水庫面板堆石壩長期變形特征研究————作者:張亮;
摘要:為探討柏葉口水庫面板堆石壩長期運營過程中變形特征,引入滲流場-流變場耦合理論模型,采用Abaqus仿真計算平臺開展混凝土流變與壩體沉降時序演變分析。研究發現,僅在摻量低于0.5%~1%時,混凝土流變過程會出現加速流變階段;摻量越多,混凝土流變水平、滲透率越低,但摻量超過2%后降低不明顯;混凝土摻量0.5%~2%與2.5%~3%時,分別具有不同的壩體沉降變化曲線特征,其中混凝土摻量2%~3%時具有沉...
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引水隧洞表面缺陷預測研究————作者:王蒙;
摘要:針對引水隧洞安全狀態的預測方法 ,運用智能檢測技術,結合微光高清攝像頭與三維激光掃描儀,對某電站引水隧洞進行現場表觀缺陷檢測。通過研發CNN模型,對缺陷進行分類預測,取得了較高的準確性。實驗結果顯示,CNN模型在上平段和斜井段的準確率分別達到0.916和0.903,召回率和精確度均優于SVM和決策樹模型。該方法為引水隧洞的安全監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手段
一種基于MCS-RP-TOPSIS-GSA綜合模型的湖庫富營養化評估新方案————作者:趙子越;戴長雷;段帥;
摘要:水體富營養化是制約水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準確評估水質、支持湖庫濕地的科學治理意義重大,但過去常用的水質評估方案受限于人為勘測誤差、模型不確定性誤差等,難以滿足當前維護湖庫水生態健康的迫切要求。針對人工勘測誤差與模型模擬失真的缺陷,提出MCS-RP-TOPSIS-GSA綜合模型用于大伙房水庫的富營養化評估,之后以該水庫的歷年水質數據為標準進行縱向檢驗。模型模擬結果與該水庫監測站所公布的歷...
濕地生態修復對海域水體交換能力的影響研究————作者:肖冰;
摘要:選用MIKE 21建立七里海潟湖濕地鄰近海域二維潮流數學模型,利用實地測量獲取的潮位、流速以及流向等數據,對所構建的潮流數學模型進行校驗。經對比發現,模擬數據與實測數據呈現出良好的契合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運用該模型預估實施海岸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后,相關海域潮流潮量以及水體交換狀況的改變。分析結果表明:建設海岸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后,七里海納潮面積增大,納潮量增加了85.14×104m3,增加幅度38....
Cl-示蹤試驗與分析——以欒川南泥湖露天鉬礦采場為例————作者:周東旭;趙雪巖;
摘要:作為中國三大鉬礦之一的欒川南泥湖露天鉬礦采場,礦坑底部約83m處出現大量積水,為保證繼續向深部開采的安全性,采用氯離子(Cl-)示蹤法對礦坑積水進行溯源,本研究在前期對現場勘查監測、鉆孔資料分析基礎上,向井中投放工業食鹽(NaCl)作為示蹤劑,對礦坑底部積水的6個取樣點進行為期3天的取樣檢測,對疑似點位進行為期15天的延長監測;利用離子選擇性電極法對水樣進行Cl-<...
基于小波分析的水庫控制流域降水量與徑流量變化趨勢研究————作者:孫菊秋;
摘要:選取秦皇島青龍河流域桃林口水庫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小波函數和小波變換原理,對該流域1956~2016年的降水量和徑流量數據進行周期性分析,并預估未來水量變化的趨勢。研究結果表明,青龍河流域年降水量在3~9年、 10~18年、 19~32年3種時間尺度上存在周期變化,中心時間尺度分別為7年、 15年和28年,其中28年為主周期;年徑流量變化存在20~32年、 10~18年、 3~9年3種尺度的周期變化...
基于四元引力減法集對勢的水資源承載力動態評價方法————作者:郭涵;
摘要:為動態分析評價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的發展趨勢、診斷分析導致水資源承載力超載的指標,綜合考慮四元聯系數分量的物理意義及對集對事件影響程度的差異性,借鑒萬有引力和阻尼系數的思想,構造了新的聯系數伴隨函數—四元引力減法集對勢。本文將其應用于淮北平原水資源承載力動態評價及診斷分析,結果表明:四元引力減法集對勢診斷識別出2019年淮北平原需重點進行調控的脆弱性指標為“人均水資源量x1”“產水模數x2”“植被覆蓋...
吉林省水利廳多舉措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
摘要:<正>3月22日是第33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38屆“中國水周”。吉林省水利廳持續深化“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系列宣傳活動,推動全社會形成知水、節水、護水、愛水的良好風尚。第33屆“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冰川保護”,3月2228日第38屆“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
水化學腐蝕作用下泥巖力學性能與微結構劣化特征研究————作者:周凱凱;李振奇;
摘要:為分析水工隧洞圍巖中泥巖的水化學腐蝕效應,開展單軸抗壓試驗和核磁共振掃描,研究了不同腐蝕循環次數下強度性能和結構損傷程度的演化規律。試驗結果表明:在持續的水化學腐蝕作用下,泥巖表現出脆性破壞特征,巖石的整體損傷程度顯著提高;隨著水化學腐蝕次數增加,泥巖的強度指標(即單軸抗壓強度、變形模量)出現衰減,80次腐蝕作用后的衰減趨勢趨于穩定;泥巖的核磁共振試驗結果定量化地表征了泥巖孔隙結構在水化學腐蝕過程...
單護盾TBM掘進洞段巖爆特征與數值模擬研究————作者:許史;
摘要:為探究復雜地質條件下單護盾隧道掘進機(TBM)掘進過程中巖爆特征及支護結構受力規律,以某輸水隧洞為研究對象,基于FLAC3D數值模擬軟件建立模型,對典型洞段Ⅱ類和Ⅲ類圍巖的巖爆能量分布特征及支護結構應力分布規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巖爆能量主要集中于掌子面附近,Ⅱ類圍巖能量分布范圍較小但強度適中,Ⅲ類圍巖分布范圍更廣且強度更高;支護結構的壓應力和拉應力分布隨圍巖類別顯著變化,Ⅱ類圍巖壓應力較大,Ⅲ類...
糙率對河流過飽和總溶解氣體釋放規律影響研究————作者:趙潤澤;馮鏡潔;李然;成曉龍;王浩百;
摘要:高壩泄水過程中,壩下河道常伴隨出現總溶解氣體(TDG)過飽和現象,且在河流輸運過程中釋放緩慢,可能導致魚類患氣泡病,引發水生態安全問題。原型觀測結果表明,過飽和TDG釋放速度與河流水深、流速、紊動等水力學要素相關,天然條件下復雜環境因素影響難以分離,水力學參數對河流過飽和TDG的釋放影響難以量化。本研究突破了試驗室大流量過飽和TDG水流制備難題,采用長距離試驗水槽,對不同粒徑砂石、礫石、卵石、混凝...
新形勢下菏澤市水資源管理的困境與突破————作者:褚敏;張蘭芳;趙耀;闞光遠;
摘要:菏澤市作為山東省重要的農業產區和人口密集區域,其經濟發展、農業灌溉以及居民生活都高度依賴水資源。本文分析了菏澤市水資源狀況,深度剖析了新形勢下菏澤市水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發現了部門協調不暢、條塊分割、監管主體分散、監測與預警機制不完善、節水激勵不足、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應急管理機制薄弱等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6條對策建議,對菏澤市做好新形勢下水資源管理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喀斯特地區淺埋水工隧洞開挖支護設計及工程對策研究————作者:呂鋒;張磊;
摘要:喀斯特地區巖溶發育、地下水分布較復雜,在該地區建設水工隧洞面臨著諸多挑戰。在進行開挖支護設計時需充分考慮巖溶特性帶來的技術挑戰,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隧道的安全穩定。本文以貴州某水利工程某淺埋隧洞為例,分析其開挖支護設計初期方案及優化方案采取的工程措施,可為喀斯特巖溶地區修建水工隧洞提供一定的工程經驗和技術借鑒
《吉林水利》期待學界業界投稿交流
摘要:<正>《吉林水利》(JILIN WATER RESOURCES月刊)國家出版署認定的學術期刊,首屆《CAJ-CD》優秀執行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9-2846,國內統一刊號:CN 22-1179/TV。自1981年創刊以來,期刊始終以服務水利事業為己任,立足水利科學,凝聚多學科交叉的理論實踐與科研成果,現面向廣大科研和管理工作者征集河湖研究、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文水資源等水利科學方向的...
單軸雙向水泥土攪拌樁在軟土地區基坑被動區的加固應用————作者:楊靖;梁慶;
摘要:文章以實際工程為例,從加固理論、支護結構選型、施工工藝選擇、加固應用效果等多方面闡述了單軸雙向水泥土攪拌樁在軟土地區基坑被動區的加固應用。工程效果表明,單軸雙向攪拌工藝在軟土地區成樁效果良好,采用水泥土攪拌樁進行坑內土加固后,在改善基坑結構穩定安全的基礎上,能夠有效控制支護結構的樁頂位移,可為軟土地區類似工程基坑支護設計提供參考
基于Delft3D-flow模型的河道水動力數值模擬研究————作者:張小濤;金輝;
摘要:松花江樺川縣悅來堤防段河道近年來受支汊拓寬影響,河勢發生變化,主槽深泓南移迫岸,并在學堂通島端部左岸及島尾下游右岸悅來泵站附近形成頂沖點,威脅了悅來泵站及悅來段堤防安全。基于松花江悅來堤防段河道類型及其演變特征,采用Delft3D-flow模型對不同防護方案下松花江悅來堤防段河道的流場特征、流速分布及水位變化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清灘+丁壩+拋填防護方案能夠明顯改善悅來堤防附近流場,消減水流流速30%...
填料摻量對水工瀝青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作者:陳帥軍;董成鵬;楊武;
摘要:為研究填料摻量對水工瀝青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通過單軸壓縮試驗,分析水工瀝青混凝土各力學參數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隨著填料摻量的增加,水工瀝青混凝土的峰值強度下降,填料摻量為16%時相較于填料摻量5%時強度降低了39.4%;所提出的力學參數經驗公式較好地反映了水工瀝青混凝土在不同填料摻量下力學性能指標的變化,與試驗結果一致
玄武巖-PVA混雜纖維混凝土抗硫酸鹽腐蝕性能研究————作者:佟歡;張一迪;
摘要:利用玄武巖纖維和聚乙烯醇(PVA)纖維制作了16種不同的纖維混凝土試件,以纖維體積摻量作為控制變量,進行15次和30次硫酸鹽干濕循環試驗,并對試驗后的試件進行抗壓強度測試,計算出抗壓強度耐腐蝕系數,分析比對抗壓強度耐腐蝕系數結果及對試件的影響,找出最佳的纖維摻量比例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