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外國經濟與管理
關注()《外國經濟與管理》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上海財經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管理類核心期刊。本刊的特點是內容新、信息多,集綜合性、學術性、實用性和可讀性于一體。本刊深受廣大經濟理論工作者、高等院校師生、企業管理人員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公務員的歡迎。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本刊全體同仁向一貫熱情支持本刊的廣大讀者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希望在2007年繼續得到您的支持。本刊創刊于1979年1月,現為中國經濟(管理)類核心期刊、CJFD全文收錄期刊、CSSCI來源期刊和CAJCED統計源期刊。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期刊信息檢索中心統計,2005(2004年8月~2005年7月)年度本刊刊載的文章(110篇)共被轉載(摘)40篇,其中2篇被《新華文摘》轉載;17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F31類(企業管理研究)轉載(本刊與《經濟管理?新管理》并列第一);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F類(經濟類)轉載27篇,排名第32位。又據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CSSCI)統計,本刊2003年度影響因子為0.4670,在全國管理類期刊中排名第三;2004年影響因子為0.4439,在全國管理類期刊中排名第七。據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文獻檢索分析中心編制的2005年度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本刊2005年度的影響因子為1.392。
主要欄目編輯理論前沿、組織研究、創業研究、產業經濟、公司治理、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金融財務、營銷、家族企業和區域經濟等。
閱讀推薦:宏觀質量研究
《宏觀質量研究》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季刊)2013年創刊,是一份年輕的刊物,本刊的面世,不僅填補了我國質量領域學術性刊物的空白,也為質量理論和實踐研究,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宏觀質量研究定位于高層次純學術期刊,堅持國際化的辦刊視野,立足于宏觀層面質量管理研究,全面反映國內外質量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趨勢,重點反映質量管理政策、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彰顯中國質量發展的成就和國際影響力,為推動公民質量倫理與質量素質教育,為提升我國質量管理整體水平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外國經濟與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主體間性視域下的組織管理:何以必要、何以可能與何以呈現————作者:孔佳南;郭毅;
摘要:現代組織管理中,人的“主體性缺失”問題依然存在。主體間性視域下的組織管理不僅有助于這一問題的消解,還有助于激發組織活力,實現價值共創。有鑒于此,本文進一步分析和論證了主體間性視域下的組織管理何以必要、何以可能與何以呈現。結果表明:相較于傳統自我中心主義的組織管理(“主體-客體”),主體間性視域下的組織管理(“主體-主體”)更注重人在組織中的共生性和協同性;管理的共生性和協同性為管理者與員工的價值共...
產權權利束分割與國有企業ESG表現——基于中央企業分紅權激勵試點的準自然實驗————作者:馬新嘯;殷正香;黃曉珊;管戴煜;
摘要:良好的ESG表現對激發微觀主體動能和實現宏觀經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ESG表現構成新時代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以中央企業分紅權激勵改革為準自然實驗,本文研究產權權利束分割對國有企業ESG表現的影響作用。研究發現:基于分紅權激勵改革的收益權分割安排有助于提高國有企業的ESG表現,該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機制檢驗發現,產權權利束分割對內可以提高國企雇員價值...
“坦承不諱”還是“隱約其辭”?——稅收營商環境優化對供應鏈透明度的影響————作者:王國松;李欣宇;胡志飛;
摘要:供應鏈透明化是提升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條件,對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與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運轉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以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試點作為準自然實驗,使用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構建多期雙重差分模型考察稅收營商環境優化對供應鏈透明度的影響。結果顯示,稅收營商環境優化能夠顯著提升供應鏈透明度,且該效應在專有化成本較高、供應鏈集中度較高以及處于稅收征管強度較低地區的企業更為明顯...
投資者互動與企業數字化轉型言不由衷策略————作者:周卉;
摘要:近年來,企業重披露輕投入的數字化轉型言不由衷策略已引起監管層的關注。與此同時,隨著交易所互動平臺的上線并日益活躍,投資者互動正對企業行為和決策產生著重要影響。基于A股公司數據,本文探討投資者互動對企業數字化轉型言不由衷策略的影響。研究發現:投資者互動催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言不由衷策略。機制分析結果證實了壓力應對機制,即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言不由衷策略是為了應對網絡互動帶來的壓力。異質性分析顯示,這種催...
環境規制戰略引領與企業跨地區投資————作者:譚瑾;徐光偉;權小鋒;
摘要:環境規制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制度發力端,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本文以2008—2020年中國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樣本,基于信號傳遞理論剖析了環境規制影響企業跨地區投資戰略的內在機理及效果。結果顯示,環境規制抑制了企業擴張型投資戰略導向,在投資區位選擇策略中呈現“污染避難所”式非預期投資偏好。情境交互檢驗表明,企業文化認知、政府財政扶持和綠色金融發展分別與環境規制產生協同效應、...
平臺企業混合組織身份的動態演化機制——基于拼多多的縱向案例研究————作者:劉莎莎;王水蓮;付晗涵;
摘要:平臺企業如何從商業利益驅動主導逐步成長為兼具經濟與社會使命的組織是一個重要議題。以拼多多為縱向案例研究對象,從組織身份視角探討了平臺企業經濟價值導向的行為和社會價值導向的行為在成長過程中的動態平衡,闡明了平臺企業組織身份混合度的動態演化機制。研究發現,平臺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分別由身份空白引至意義構建、身份威脅推動意義打破、身份機會拉動意義重構,通過“意義生成-意義給賦”的制度邏輯協調機...
“哇!還可以這樣”:顧客靈感研究綜述與未來展望————作者:劉偉;高懿靜;高鵬;
摘要:近年來,靈感概念被成功應用于市場營銷、旅游管理等多個領域,成為一個迅速成長起來的前沿熱點話題。然而,這一領域的研究結論十分零散、繁雜和碎片化,缺乏系統性的文獻綜述。因此,該論文溯源了心理學中有關靈感的研究,梳理并述評了有關顧客靈感的國內外研究成果,包括顧客靈感的定義、測量、概念辨析、形成機制和作用結果等多方面。該論文構建了顧客靈感研究領域的理論框架,較為清晰、完整地呈現出這一領域的研究脈絡和最新進...
數字創新國際化策略:基于數字制度距離的分析框架————作者:邱振宇;劉志陽;趙陳芳;
摘要:數字創新國際化如何應對不同區域的數字制度差異?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和實踐難題。本文基于制度理論,引入“數字制度距離”概念,系統分析了正式和非正式數字制度距離影響數字創新國際化的機制。正式數字制度距離影響數字創新的機會識別、路徑選擇、模式構建和轉化效率,非正式數字制度距離決定數字創新的社會環境、合法性和接受度�;诖�,本文提出了針對不同距離組合的數字創新國際化策略,包括協作式開發策略、定制化生成策略、...
中國營銷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哲學基礎探析————作者:賈利軍;賀達豪;鄧涵月;徐韻;
摘要:本文審視了現代營銷學受科學主義牽引走向與實踐脫節及其在后現代主義思潮下邁向理論碎片和意義迷失等多重困境的根源,即在原子論世界觀的觀照下社會科學的整體危機。同時指出該危機為中國營銷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可能性與合法性。本文回歸中國傳統哲學所倡導的有機整體論世界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道術一體的層次理論觀,其中道的存在回應了后現代主義哲學中理論有限普適性不再追求一般性理論的思潮,而術的存在為中國營銷學...
地理距離對政府引導基金績效的影響——基于政經互動的視角————作者:楊曄;左佳弘;
摘要:提高政府引導基金的運作效率是各地政府關注的重點,“政府+市場化”運作模式中,子基金管理機構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地理距離作為重要的外生因素將影響子基金管理機構的投資行為,進一步影響引導基金的運作效率。本文采用2008—2019年成立的政府引導基金子基金作為研究樣本進行回歸發現,子基金管理機構與政府引導基金較遠的地理距離將提高子基金的經濟績效,但也將降低其戰略目標實現程度。這一現象主要系因較遠的地理距...
創業學習如何賦能海歸人員歸國創業?————作者:李志剛;楊琛;劉振;閆芳超;戚昕;
摘要:結合創業學習理論與技能—組織—環境框架,本文對“創業學習如何賦能海歸人員歸國創業”這一問題開展探索式案例研究。以四位海歸人員歸國創業實踐為對象,從海外技術遷移、技商市場融合以及本土商業發展三個階段,識別出“技術遷移困境”“技術轉化困境”“組織適應困境”三類困境,歸納出海歸人員“技術解構能力”“環境應對能力”“組織外聯能力”三種能力,提煉出“構建技術生態”“助推融合實踐”“締結跨域差異”三項策略,進...
人工智能與創業的交匯:研究述評與展望————作者:于曉宇;曹港;蔣宗寰;楊俊;
摘要:人工智能的發展給創業活動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同時也改變了創業者的行為和決策方式。在創業領域,盡管從2022年開始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呈現井噴式發展,但目前有關人工智能對創業研究的影響依然缺乏系統的文獻梳理和述評。鑒于此,本文首先對權威期刊上發表的70篇人工智能和創業相關文獻展開分析,從研究內容和方法兩方面將人工智能對創業研究影響的既有文獻分為了七類主題。通過對各個主題的文獻的深入分析和歸納,提煉出既...
針對性環境規制有治理效能嗎?——基于中央企業環保督察的實證分析————作者:毛新述;時晨曉;李美萱;毛聚;
摘要:作為環境治理領域的重大創新,中央環保督察制度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綠色發展的關鍵一環。已有研究主要從督察壓力的間接傳遞視角(督察組—地方政府—微觀企業)考察中央環保督察制度的影響,而對于督查組直接進駐微觀企業的影響缺乏必要討論。本文以2018—2022年A股央企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對中央企業環保督察的治理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央企上市公司在進駐公告日附近存在顯著負向市場反應,尤其在高污染高能耗企業以...
子公司協調復雜性能提升企業數字化注意力嗎?——基于注意力基礎觀的實證研究————作者:宋淵洋;徐峰;胡艷;
摘要: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礎觀探討子公司協調復雜性對企業數字化注意力的影響。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發現:(1)數字化是解決子公司協調復雜性帶來的管理問題的合法的、有價值的方案,因此子公司協調復雜性能夠提升企業數字化注意力。(2)行業數字化注意力越強,企業采用數字化來緩解子公司協調復雜性上升帶來的管理問題的合法性越高,越有可能關注數字化以緩解子公司協調問題,導致子公司協調復雜性對數字化注意力的正向影響越強。(...
ESG績效期望落差的供應鏈溢出效應——來自商業信用融資的經驗證據————作者:羅進輝;蘇揚;
摘要:在國家持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雙碳戰略和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的背景下,倡導“義利并舉”的ESG理念正在日益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本文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觀察樣本數據,基于組織期望理論分析了ESG績效期望落差的供應鏈溢出效應。研究發現,目標公司的ESG績效期望落差越大,其從供應鏈獲得的商業信用融資水平顯著越低。機制檢驗結果表明,ESG績效期望落差主要是通過影響公司的不確定性...
數字創業者多棲戰略實現高績效的路徑效應——基于移動應用平臺游戲類應用的定性比較分析————作者:吳畏;韓煒;
摘要:數字平臺的蓬勃發展為數字創業者提供了多種平臺選擇,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選擇“多棲”在多個平臺謀求快速發展,但什么樣的多棲戰略有助于創業者在新的平臺上獲得更高績效?現有研究還沒有系統地回答。本文以在Android和iOS兩個移動應用平臺上實施多棲戰略的194個游戲類App為研究對象,根據創業者多棲方向分組(以Android平臺為多棲目標平臺和以iOS平臺為多棲目標平臺),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
“多言寡行”的數字化轉型披露能否被投資者識別?——基于股票錯誤定價的證據————作者:黃哲;杜斐燁;金洪飛;王晶;
摘要:企業數字化轉型低實際投入下的高文本披露是否蘊含了預期泡沫?超過企業數字化實際投入水平的文本信息披露如何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本文利用2006—2021年A股企業數據,探討了“多言寡行”的數字化轉型披露對股票錯誤定價的影響。研究發現,“多言寡行”的數字化轉型披露體現了企業的市值操縱動機。這種披露策略在短期內難以被投資者識別,提高了投資者對企業股票的錯誤定價,使股價向上偏離基本面價值。機制檢驗表明,“...
企業“表里不一”與創新折損:內外部社會責任差異的視角————作者:翁若宇;寧博;陳秋平;
摘要:企業在內外部社會責任表現方面可能存在“表里不一”,即出現外部社會責任優于內部社會責任的結構失衡問題。本文基于滬深A股上市公司樣本構建起企業外部與內部社會責任水平的差異指標,并據此檢驗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表里不一”對其創新發展的影響。結果發現,隨著企業內部與外部社會責任表現的差距增大,企業的創新產出水平明顯降低,且該結論在使用地區彩禮水平作為工具變量等一系列穩健性測試后仍然成立。機制研究顯示,企業“表...
營商環境的研究圖景與未來展望——基于成本、資源和商業生態觀視角的思考————作者:褚旭;白云濤;顧靜;
摘要:在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優質營商環境已成為企業等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同時,作為企業等主體在經濟活動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總和,營商環境日益受到實踐界和理論界的關注。因此,系統地梳理營商環境的研究重心和潛在問題,對該領域的理論發展和實踐應用至關重要。首先,本文基于成本、資源和商業生態觀的相關理論,分析了不同理論視角下營商環境在內涵、維度、功能等方面的內容及其異同,并基于“主體—環境—功能”...
文化創業理論探析及未來研究展望————作者:曾楚宏;任麗霞;劉方龍;朱元冰;
摘要:文化創業理論作為本世紀初發展起來的新興創業理論,通過整合文化和組織身份的方法,把講故事作為創業者和組織建立合法性的關鍵機制,為新創企業獲得外部資源以實現創業成功提供了新的觀點。針對當前文化創業理論發展的現狀,首先對其核心概念的內涵進行了界定,并將其與具有一定關聯的印象管理理論進行了比較;然后,對該理論的作用機制及其演化進行了探析;接下來,考察了文化創業理論源于“語言學轉向”的常用分析方法——敘事分...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