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當代經濟
關注()《當代經濟》是當代經濟雜志社出版發行的關于當代經濟形勢及發展狀況的理論性刊物。研究市場經濟走勢,探索改革開放方略,服務企業全面建設,參謀經濟管理決策。
《湖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湖北經濟管理》現用刊名《當代經濟》
湖北經濟管理欄目設置主要欄目:經典要論、專家箴言、經濟大視角、經濟運行、區域經濟、經濟茶座、經濟了望、當代企業家。
湖北經濟管理收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閱讀推薦:中國城市經濟
《中國城市經濟》月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重要經濟期刊,是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參閱的重要報刊之一。以突出權威性、理論性、典型性、實用性的特色,受到黨政領導同志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已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城市的重要窗口之一,成為中國城市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
當代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MBTI人格類型旅游者綠色消費行為的心理機制研究——基于認知失調與心理賬戶的中介作用————作者:朱梅基;張建文;陶玉霞;
摘要:關于旅游者綠色消費行為的研究,現有成果多關注旅游者綠色消費行為的發生機制,忽視了心理因素的干預。以有旅游經歷的旅游者作為研究對象,基于MBTI人格類型量表,運用認知-情感系統理論,分析其行為發生的心理邏輯,探究不同人格類型旅游者綠色消費行為的心理機制。結果表明:具身情境的干預程度,社會暗示的認知失調感知程度,將導致旅游者產生綠色行為決策意識失調感。在均衡情感體驗與認識失調的心理機制中,進行行為決策...
經濟高質量視域下數字經濟的碳減排效應研究——以河南省為例————作者:馬長發;馮秀芳;
摘要:新發展格局下,數字經濟已然成為推動城市綠色低碳轉型,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創新驅動。基于2011—2021年河南省17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分析數字經濟對城市碳減排效應的影響和作用機制。結果發現,數字經濟能夠有效發揮碳減排作用,該結論在通過內生性檢驗等多種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機制檢驗表明,數字經濟可以經由產業集聚和產業結構高級化這兩條基本路徑,間接抑制城市碳排放水平;異質性分析發現,數字經濟對碳...
供應鏈金融對制造業綠色轉型的影響機制與路徑優化研究——基于新質生產力視角————作者:張水平;吳洋;
摘要: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它是傳統生產力的創新,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生產力。供應鏈金融作為促進制造業發展的一項新質生產力,對于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在系統梳理和分析供應鏈金融對制造業企業綠色轉型的影響機制的基礎上,以A股2013—2022年制造業上市公司相關數據為基礎,通過配對和剔除數據缺失企業,得到有效的面板數據并進行實證分析和檢驗,揭示了“供應鏈金融-制造業綠色轉型”的作用機理和...
減稅降費政策對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雙重差分法的實證檢驗————作者:馮儒花;王東;
摘要:減稅降費政策作為一項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了企業的“獲得感”。基于制造業企業視角,以2000—2022年A股上市企業面板數據為樣本,采用雙重差分法實證檢驗了減稅降費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發現:減稅降費顯著提高了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比例,推動了制造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基于此,政府應著力鞏固現行減稅降費政策的成效,對企業,尤其是制造業的創新、新產品研發、技術升級等予以重點關照和支持,在安排財政支出時...
政府引導基金是否促進區域技術創新?——基于雙重差分模型的實證檢驗————作者:孫悅;王東;
摘要:政府引導基金是完善我國財政金融體系的重要實踐,旨在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充分激勵社會資本,共同驅動區域技術創新。基于2009—2022年省級面板數據,以《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施行作為外生沖擊,構建強度雙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引導基金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發現,政府引導基金對區域技術創新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就作用機制而言,通過檢驗“成本效應”路徑,表明政府引導基金通過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區域技術創...
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改善ESG表現嗎?————作者:蘇耀華;沈奧;
摘要: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動力,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改善其ESG表現。選擇2015—2022年期間A股上市公司相關數據,實證檢驗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其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及內在機制。研究表明,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升企業ESG表現。在影響機制方面,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提高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與信息披露質量來改善ESG表現。異質性檢驗結果表明,這種影響關系在位于東部與中部地區的...
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探究——基于雙重差分法的實證分析————作者:黃雅迪;
摘要:在全球產業轉型與綠色發展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但面臨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受限等挑戰。如何提升核心技術,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當前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基于2007—2021年間260家上市汽車企業的面板數據,將樣本劃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通過構建政策沖擊,深入分析了推廣政策與企業技術創新的關系。在評估企業技術創新水平時,將專利數量和研發費用率作為企業技術創新投入與產出的衡量標準,并...
數字經濟對農產品物流綠色化發展的影響——來自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證據————作者:任曉紅;吳虹霖;沈佳;
摘要:數字經濟在提高農產品物流效率和彈性及保障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2011—2020年中國除港澳臺以外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面板數據分析數字經濟對農產品物流綠色化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數字經濟能顯著促進農產品物流綠色化發展;數字經濟對東中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綠色化的影響均顯著,西部地區效果更為明顯;數字經濟可以通過社會技術創新和社會環境保護投入來促進農產品物流綠色化發展...
數字化對企業環境保護的U型效應——基于跨國別的實證研究————作者:張子揚;王荷;
摘要:基于環境庫茲涅茨理論,提出數字化發展與企業環境保護之間的“倒U型”假說,即數字化發展初步階段會提高能源效率和資源管理,但是隨著數字化的進一步推進,即會達到一個臨界點,以至過度數字化水平增加資源的使用并導致更高的污染。研究利用2014—2019年期間世界范圍內的5000余家公司的面板數據,通過面板平滑過渡回歸模型等方法,驗證了這一假說;同時發現國家制度框架水平對數字化轉型與環境保護之間起到了調節作用...
融資約束對股份回購市場反應的影響研究——兼論產權性質的調節作用————作者:張玉澤;張繼松;段舒榮;
摘要:采用2012—2021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樣本,基于信號傳遞理論,對股份回購的市場反應進行實證檢驗,在此基礎上重點考察了融資約束對股份回購市場反應的影響效果,以及產權性質的調節作用。結果表明:中國公開市場股份回購能夠顯著提升股價,引發市場良性反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前相比,其修訂后股份回購市場反應程度顯著增強;融資約束程度越弱的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所帶來的市場良性反應越強;相比國有控股上...
新質生產力賦能我國產業鏈韌性提升研究————作者:郭欣怡;葉琪;
摘要:構建新質生產力驅動產業鏈韌性的理論模型,基于2012—2022年的省級樣本數據進行研究,實證結果表明,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顯著促進產業鏈韌性提升。進一步的機制分析顯示,在新質生產力驅動產業鏈韌性提升的過程中,市場分割產生了負向調節效應,產業集聚產生了正向調節效應。從門檻效應結果來看,新質生產力驅動產業鏈韌性提升的過程中存在著產業結構的門檻特征,呈現出遞減的變化趨勢。異質性檢驗表明,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
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集聚的機制與效應————作者:許玉萍;蘇澤鵬;張穎;林上鈞;
摘要:新質生產力作為創新驅動下的生產力形態,已成為推動中國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依據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框架構建綜合指標體系,并利用2012—2022年的省級面板數據對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行了量化評估,同時深入剖析了新質生產力如何影響產業集聚的內在機制。研究發現,新質生產力的提升對產業集聚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并經過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從影響機制看,新質生產力能夠提升創新能力、增強中國產業的綜合競...
RCEP生效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作者:歐陽強;南玉歆;
摘要:在全球經濟環境日益復雜的背景下,RCEP的生效發揮了穩定和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基于GTAP模型,通過模擬成員國間關稅減讓和非關稅壁壘削減的不同情景,分析RCEP在GDP、社會福利水平、貿易條件以及進出口貿易等方面的多重效應。研究發現,RCEP的實施對成員國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應,對非成員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削減非關稅壁壘會加重RCEP對成員國的貿易創造效應以及對非成員國的貿易轉移效應
低碳發展、綠色技術創新與就業的關系——基于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實證分析————作者:佘士永;姜楠;
摘要:基于中國低碳發展背景,采用2011—2022年30個省級行政區面板數據,建立面板向量自回歸(PVAR)模型,實證分析了低碳發展、綠色技術創新與就業的互動機制。結果表明:低碳發展與綠色技術創新存在雙向格蘭杰因果關系,兩者相互促進;低碳發展與綠色技術創新對彼此的促進作用均是先增強,后減弱。低碳發展是就業的格蘭杰原因,但反之并不成立;低碳發展對就業增加起到先抑制后促進的作用,但抑制作用并不明顯,且促進作...
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雙循環網絡拓撲結構特征————作者:于悅;張勇;
摘要: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是促進新發展格局構建的重要平臺和戰略支點。采用復雜網絡分析方法研究現有21個自貿試驗區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如何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研究發現:我國自貿試驗區在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網絡中的網絡緊密程度都呈上升趨勢,且內循環貿易網絡更加緊密。進一步深析節點特征還發現:整體上沿海型自貿試驗區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網絡中的核心與...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籌資研究————作者:張曉杰;劉曉瑜;王麗麗;
摘要:探索科學高效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籌資策略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構建良好生態格局的應有之義。我們依據籌資參與主體及實踐方式,將我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籌資渠道分為財政投入、企業自籌、項目融資以及綠色金融,分析了籌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提升籌資能力和水平、實現山水工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為更多公益性生態項目籌資決策制定、籌資活動開展、籌資風險規避等提供...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的富農效應研究————作者:張建剛;鄭雨晴;塵娜;邢苗;
摘要:以我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為準自然實驗,運用雙重差分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合成控制法等方法,針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的富農效應、作用機制和異質性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對農民增收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效應力度弱于財政支農水平,而農村人力資源、金融發展水平未能充分發揮減貧增收的功能;深入推進試點實踐,有助于優化升級農村基礎設施、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從而帶動農民致富;因我...
自然資源稟賦對企業綠色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資源詛咒”視角————作者:楊祿依;羅華偉;
摘要:提升企業綠色創新績效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路徑,從省域資源約束視角出發,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對自然資源稟賦如何影響企業綠色創新績效及其傳導機制進行了實證考察。研究發現:自然資源稟賦對企業綠色創新績效造成“資源詛咒”。異質性分析表明這種抑制作用在非國有企業、技術密集型企業、自然資源相對豐裕地區和西部地區企業更明顯,而在自然資源相對貧瘠地區出現了資源福音現象,即促進...
短債長用對審計決策的影響研究——基于異常審計費用的視角————作者:張呈;周志豪;
摘要:審計師在制定風險應對措施時是否會考慮上市公司債務風險是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基于2010—2022年深滬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樣本,實證檢驗了企業短債長用與異常審計費用之間的相關關系。研究發現企業短債長用和異常審計費用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短債長用程度越大,審計師收取的異常審計費用越高;進一步研究發現,短債長用在事務所相對議價能力強、企業經營風險高的時候對異常審計收費的正向關系更加顯著;而且短...
《當代經濟》投稿須知(新版)
摘要:<正>《當代經濟》為經濟類學術期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經濟領域最新研究成果,鼓勵創新之見。辟有:“當代論壇”“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財經視野”“產業經濟”“區域經濟”“鄉村經濟”“經濟管理”等欄目。本刊熱誠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投稿。1.基本要求:論文應具有創新性,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觀點鮮明,內容充實,論證嚴密,文字精煉,結論正確。字數原則上不低于10000字。優先刊發國家、省(部...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