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
關注()《印度洋經濟體研究》Indian Ocea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view(雙月刊)2014年創刊,是國際問題類綜合性學術刊物。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以國際性、學術性和戰略性為辦刊宗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印度洋經濟體研究雜志榮譽:
云南省高校段秀文科學報
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欄目設置
戰略與安全、區域政治、區域經濟、地區國際關系、智庫觀察等特色欄目。
閱讀推薦:經濟科學
《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雙月刊)1979年創刊,是經濟理論研究刊物。發表有關政治經濟學、經濟管理、世界經濟、中外經濟史、經濟統計、人口經濟學等方面的論著,刊登書刊評介、讀書札記、學術動態等。讀者對象為經濟界人士及經濟院校師生。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印度應對印美價值觀分歧的策略變化、動因及影響————作者:謝超;
摘要:印度是一個多族群國家,作為主導族群的印度教族群與少數族群之間的關系復雜且沖突頻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長期關注印度的少數族群地位問題。莫迪執政以來,其嚴苛的族群政策激化了印度固有的族群矛盾。在莫迪政府加緊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國內與國際動員,以及美國壓制對印度人權問題的關切以拉攏印度支持其“印太戰略”等有利因素的刺激之下,莫迪政府改變了應對印美價值觀分歧的策略,系統呈現了打造主權敘事以對抗美西方人權...
權力轉移、報償預期與攻防偏好————作者:秦立志;方博一;
摘要: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與戰略博弈的復雜性,讓國家將生存視為首要戰略利益,如何做出恰當軍事戰略反應,是安全戰略的重要挑戰。不同時代的武器技術變革的確會影響大國競爭的攻防平衡態勢,但不應陷入技術決定論,因為攻防博弈的戰略機理始終存在,技術變遷本身就是大國博弈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國軍事戰略與大戰略的攻防偏好存在何種區別與聯系?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可以通過優化新古典現實主義的戰略選擇理論,以時空維度下的權力轉移...
綜合威懾視域下美印海洋安全合作:實踐、影響與限度————作者:謝曉光;劉宇辰;
摘要:隨著中美競爭加劇,美國將威懾戰略與全球化時代的新發展相結合,利用印太地區網絡化盟伴體系,打造針對中國的綜合威懾戰略。在美印合作框架中,美國依托海洋安全合作將綜合威懾戰略引入美印安全關系,并推動印度增強對華海洋威懾實力,發揮威懾中國的獨特作用。借助印太盟伴體系,美國推動印度等盟伴以互操作性、聯合能力、海域態勢感知、小多邊合作、“印太經濟框架”等威懾工具實施跨領域、跨地域、跨沖突門檻的海洋綜合威懾,對...
國際陸海通道建設:內涵、演進及中國的新實踐————作者:楊輯;盧光盛;
摘要:國際陸海通道涉及經濟、能源和軍事安全,依托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國家對外貿易交往的基礎,也是各國利益的交匯點。國際陸海通道的形成模式或依托地理條件,或人工修筑。其中,人工修筑而成的多帶有很強的地緣政治經濟色彩,牽涉到國際關系和戰略格局的演變。值得關注的是,傳統國際陸海通道的修建和運營是國際權力體系變化和世界經濟特定發展階段的需求產物,資源掠奪、經濟擴張以及尋求本國發展工業的商品消耗市場是其原動力...
印度莫迪政府關鍵礦產政策的背景、舉措與挑戰————作者:徐家宜;段柏旭;
摘要:當前,大國競爭中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更加基礎和常態化,在關鍵礦產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本文認為,在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背景下,印度的關鍵礦產需求量預計將較快增長,但進口依賴、全球競爭等因素將沖擊其供應鏈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本文開發了基于共同進口來源的“關鍵礦產相對進口競爭指數”,通過該指數測算發現印度在鋰礦進口上與世界其他主要鋰礦進口國或地區存在較為激烈的競爭,并認為該指數可在印度未來其他關鍵礦產的進口...
對印度經濟成就與前景的再認識——兼議印對華經濟政策心理動機————作者:葉海林;吳俊;張展毓;
摘要:近年來,西方輿論根據印度GDP增速及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五的縱向變化,過度宣傳印度經濟的未來前景。然而,從全球GDP占比、全球財富占比以及對標中國GDP增速等橫向變化來看,“印度經濟崛起論”尚不具備充分論據。特別是在英國和法國等國經濟增速減緩的情況下,印度經濟總量世界排名雖然不斷攀升,但規模和質量上升并不顯著。印度經濟發展存在難以跨越的三大硬約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的財閥頑疾、無人技術進步下的人口紅...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約稿啟事
摘要:<正>《印度洋經濟體研究》是云南財經大學主辦的國際問題類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以國際性、學術性和戰略性為辦刊宗旨,設有戰略與安全、印度洋政治與國際關系、印度洋國別研究、區域經濟、智庫觀察等欄目。本刊熱忱歡迎海內外學人惠賜佳作。來稿要求及注意事項:一、文章應內容充實,觀點鮮明,立意新穎,資料詳實,文字簡練,行文規范。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注釋體例
摘要:<正>凡涉及引文或印證的觀點,需以腳注形式每頁重新編號注明出處。一、中文注釋(一)專著、譯著1.宋德星:《印度海洋戰略研究》,時事出版社,2016年,第168頁。2.[美]沃爾特·安德森等:《國民志愿團如何重塑印度》,朱翠萍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88-89頁。(二)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報告、文集中的文章1.葉海林:《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風險及其防范》,《世界經濟與政治...
“高邊疆”威懾與霸權護持:拜登政府太空威懾戰略的推進與限度————作者:黃碩;
摘要:在“天緣政治”時代,太空威懾戰略正在成為霸權體系的重要塑造因素,突出表現為霸權國以其戰略能力來強化整體威懾效應、以其威脅認知來評估全球政治格局的安全風險、以其利益—目標界定來強化在國際制度體系中的話語權并以其手段選擇來護持在全球軍事格局中的軍事霸權,最終實現霸權護持的目標。自上臺以來,拜登政府逐步構建了清晰的太空威懾路徑并形成了鮮明的戰略特點。在威懾路徑方面,拜登政府通過在太空、向太空、從太空和經...
拜登政府印太三邊安全機制:選擇邏輯、組織功能和局限性————作者:柴競雯;
摘要: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持續的背景下,美國的印太盟伴國及由其組建的一系列三邊安全機制在大國戰略競爭議程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從提升日本在美國印太盟伴體系中的戰略定位、繼承已有的三邊合作框架以及圍繞中國構筑海上包圍圈這三個層面出發,拜登政府組建和強化了四組三邊安全機制,包括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美日韓三邊安全關系、美日澳三邊戰略對話以及美日菲三邊合作機制。這些機制主要在增強對華軍事威懾、對華“反經濟脅迫”...
美國在印太地區防務設施部署與“基地依賴”戰略重估————作者:陳桂蕓;袁征;
摘要:美國防務設施概念包含但不止于美國軍事基地,該概念的提出旨在拓寬美對印太地區基地部署結構調整的可能性。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防務設施作為美國戰備資源之一、全球防御態勢和作戰場景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太戰略”的地緣物質依托與塑造印太安全架構的物理基礎,是在兩百多年的擴張史與戰爭史中演變而成的,歷史賦予了其條件、遺產與包袱。隨著全球戰略重心轉移到印太地區,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防務設施部署具有多重戰略功用,包括在...
印度教民族主義強勢崛起對印度產生的影響及發展趨勢————作者:鐘愛;胡文遠;
摘要:自2019年進入第二個任期以來,莫迪政府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的速度明顯加快,不僅構建了“印度教至上”的話語體系,還以行政立法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印度教特性”意識形態。受此影響,印度長期堅持的世俗主義逐漸褪色,印度教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成為國內主流意識形態,對印度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復雜影響。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影響不僅限于國內政治層面,也對印度的對外戰略和外交行為模式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廢除印...
印度莫迪政府的網絡外交:動因、實踐與制約————作者:高剛;
摘要:近年來隨著網絡安全威脅不斷增加,加之網絡空間國際博弈日趨激烈,網絡議題逐漸成為印度外交中的一項新興議程。印度莫迪政府積極開展網絡外交,加強與主要大國網絡合作,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網絡援助,參與全球網絡空間治理議程。印度旨在通過網絡外交加強網絡能力建設、加大對中巴兩國網絡制衡、爭奪網絡空間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與國際地位。不過,印度網絡外交受到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缺位、網絡外交協調機制不...
美印網絡空間合作新態勢評析————作者:邊賽;李家勝;
摘要:隨著網絡空間戰略價值的上升以及美印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深化,雙方在網絡空間的合作得到加強。美印通過雙邊和多邊對話與協商,重點在網絡基礎設施安全、技術創新和數字經濟等領域展開合作,顯示了兩國合作議題深化、機制拓展及能力提升的新趨勢。在此態勢下,美印網絡空間合作正展現出安全化、地緣政治化與治理規范化等新特征。美印網絡空間合作的驅動力包括深化戰略伙伴關系、共同應對網絡威脅及爭取在地緣政治競爭中占據優勢。然...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約稿啟事
摘要:<正>《印度洋經濟體研究》是云南財經大學主辦的國際問題類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以國際性、學術性和戰略性為辦刊宗旨,設有戰略與安全、世界經濟、區域政治、區域經濟、地區國際關系、智庫觀察等欄目。本刊熱忱歡迎海內外學人惠賜佳作。來稿要求及注意事項:一、文章應內容充實,觀點鮮明,立意新穎,資料詳實,文字簡練,行文規范。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二、來稿字數不少于15000字,歡迎有深度、有見解的較長篇幅文...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2024年總目錄
摘要:<正>~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注釋體例
摘要:<正>凡涉及引文或印證的觀點,需以腳注形式每頁重新編號注明出處。一、中文注釋(一)專著、譯著1.宋德星:《印度海洋戰略研究》,時事出版社,2016年,第168頁。2.[美]沃爾特·安德森等:《國民志愿團如何重塑印度》,朱翠萍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88-89頁。(二)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報告、文集中的文章1.葉海林:《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風險及其防范》,《世界經濟與政治...
從南海到“印太”:美日菲三邊合作機制化及威懾效用————作者:薛亮;
摘要:在美國聯合盟友不斷推進“印太戰略”和“一體化威懾”以服務其大國戰略競爭議程的過程中,一系列“三邊”或“四邊”安全合作機制的發展及其構成的“小多邊主義”軍事威懾影響力日增。作為新的戰略前沿,美國聯合日菲兩國,共同推進三邊合作機制化,試圖相對穩定和長久地威懾中國并“塑造中國的周邊環境”。具體而言,隨著美日菲三邊合作走向機制化,其不再局限于在南海深化對中國的“強加成本威懾”和“灰色地帶威懾”,而是逐步強...
地位護持、角色扮演與澳大利亞“印太戰略”實施————作者:孫志強;
摘要:21世紀以來,伴隨印太權勢格局的加速調整以及中國的迅速崛起,澳大利亞作為遠離歐美核心區的中等強國,逐漸產生了地位焦慮感。為了消弭這種地位焦慮感,澳大利亞在印太區域中積極扮演美國忠實盟友、東南亞區域伙伴、南太地區領導者、“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南海事務攸關方、民主價值觀捍衛者等一系列國家角色,以進行地位護持。這些國家角色的扮演過程也是澳大利亞“印太戰略”的實施過程
中美戰略競爭背景下澳大利亞對外戰略變化的多重國家身份認知因素————作者:伊松凝;
摘要:2016年起澳大利亞的對外戰略發生明顯變化,主要表現為追隨美國制衡中國、加入或加強以美國為主導的小多邊機制、加大對南太島國的戰略資源投入等行為。作為美國盟友又與中國存在緊密經濟聯系,澳大利亞不可避免地受到中美戰略競爭的影響。本文從澳大利亞的多重國家身份認知出發,探討其對外戰略在中美戰略競爭背景下發生變化的原因。本文認為澳大利亞存在三種國家身份,即西方海上霸權代言人、中等強國和南太霸主身份,而前兩種...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