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審計研究》
關注()【雜志簡介】
《審計研究》是一本審計專業刊物。宣傳、貫徹審計法,探討研究審計理論,總結交流審計工作的經驗和方法,進行審計實踐的調查分析。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刊登宣傳、貫徹審計法,探討研究審計理論,總結交流審計工作的經驗和方法,進行審計實踐的調查分析。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中國審計學會關于舉辦第三屆全國審計青年論壇的通知 2
2 世界審計組織環境審計工作組第16次會議綜述 姜海鷹;翟傳強; 3-8
3 最高審計機關在維護財政政策長期可持續性領域的經驗與啟示——基于48個國家最高審計機關的審計實踐 李越冬;崔振龍;王星雨;聶光光; 9-14
4 審計“全覆蓋”的工作機制探析 付忠偉;黃翠竹;張百平;馬麗娟; 15-19
5 拓展深化國有企業審計研究 青島市審計學會課題組;侯杰;商建波;王健;朱立鵬;李媛;李廣磊;荊夏寧;于曉; 20-26
6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審計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審計署成都特派辦理論研究會課題組;張瑞民; 27-34
7 基于審計結果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適度規模研究 李婷婷;趙樹寬;戴志敏; 35-40
8 中央預算執行審計與公共預算改革的關系研究——基于1996年至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的內容分析 趙早早; 41-48
9 國家審計機關能力提升視角下的審計干部培訓研究 楊明月; 49-55
10 標準審計報告改進與投資者感知的審計人員責任——一項實驗證據 張繼勛;賀超;韓冬梅; 56-63
11 媒體態度、投資者關注與審計意見 呂敏康;劉拯; 64-72
12 媒體負面報道、審計師變更與審計質量 周蘭;耀友福; 73-81
13 公共壓力與審計質量——基于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視角的研究 吳偉榮;劉亞偉; 82-90+112
14 非標準審計意見足以保護審計師嗎?——基于證券執法的證據 譚洪濤;張筱; 91-99
15 內部控制與企業避稅行 陳駿;徐玉德; 100-107
審計師論文范文:國家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摘要:我國國家審計機關創始于1983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客觀因素影響了我國審計的獨立性,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才能夠保證國家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做出研究。
關鍵詞:國家審計機關,獨立性,權威性
在我國《憲法》里規定,國務院設立審計署,在國務院總理的領導下,主管全國的審計工作。隨著審計環境的不斷變化,有一些存在的因素影響到了審計的獨立性,比如“雙重”領導體制導致其獨立性不強,國家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低等問題。在2002年的“兩會”當中,就有人直接質疑了預算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和公正性;而在2003年“兩會”中,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審計體制改革的建議。
審計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審計信息化標準化發展的歷史、現狀及展望————作者:楊莉;
摘要:2004年以來,中國審計信息化標準化工作經歷了20年發展。在破解審計數據獲取難題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成為我國審計對世界審計的重要貢獻之一。這項工作既涉及信息技術,也涉及標準領域,目前相關系統性介紹和深入研究較少。本文圍繞這一已取得開拓性、創新性成果的領域,較為全面地介紹其國內外發展現狀,梳理其由財務數據逐步拓展到金融、社保等不同領域業務數據的發展脈絡,進而總結其在發展路徑、組織建設、標準理念...
政府數據資產管理審計研究————作者:黃溶冰;馮嚴超;
摘要:伴隨著數字技術和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政府數據資產作為新興的資產類型,已經成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資源。政府數據資產管理審計不僅是政府數據治理的重要環節,也是開展大數據審計的基礎和保障。然而,這一領域目前尚缺少經驗借鑒和理論指導。為此,本文闡述了政府數據資產管理審計的內涵及其與信息系統審計、大數據審計的關系,指出現代國家在運行中需要處理大量信息,同時也會生產大量信息,國家審計的...
人工智能模型棧在國家審計中的應用————作者:朱琢;
摘要: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快速發展,ChatGPT等應用不斷突破。經歷了傳統財務審計、計算機輔助審計到大數據審計的審計技術躍遷,無錫市審計局在養老、醫保等民生審計項目中,不斷尋求人工智能與審計的交匯點。通過多維分析審計對于人工智能的功能需求,在審計重點研判、疑點數據分析、文字圖像處理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和工具在項目實施中的應用,提出了人工智能應用功能模型棧理念。不同于常見的一體化人工智能應用產品...
“一帶一路”倡議下跨境審計監管:現實考量與合作路徑————作者:崔菁穎;鄧揚;徐玉德;
摘要:共建“一帶一路”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跨境審計監管通過協調互認機制以及信息共享機制確保“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循環,助力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推進跨境審計監管合作有利于保護境內外投資者合法權益,為中外企業依法合規開展跨境上市營造良好的國際監管環境,進而有效保障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本文在深入闡釋跨境審計監管對于保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分所成長性與審計質量————作者:閆煥民;趙豪東;陳雯川;
摘要:自注冊會計師制度恢復重建以來,會計師事務所經歷了規模擴張的高速發展階段,在此進程中分所成長性存在較大差異。本文利用我國證券業務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分所數據,基于“人力-業務-市場”三維視角,考察分所成長、三維不平衡性如何影響審計質量。研究發現:高“人力成長性”提高了分所審計質量,高“業務成長性”和高“市場成長性”降低了分所審計質量;此外,相對于“業務成長性”與“市場成長性”,當“人力成長性”較低時,“...
從嚴問責監管格局與審計項目簽字安排————作者:馮琳磬;
摘要:在審計行業監管日益趨嚴的背景下,探索事務所與審計師的應對策略與其影響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現,自2020年起逐步構建的從嚴問責監管格局能夠通過強化責任主體的風險意識,影響非合伙人審計師執業經驗與簽字業務量的倒U型關系,使之相對平緩,即導致非合伙人審計師在其職業生命周期中的項目簽字安排發生顯著調整。橫截面分析表明,監管威脅和審計師高風險敏感性是促成簽字安排調整的關鍵因素。調整后,審計師的風險敞口與業務...
碳排放權交易機制與企業審計費用————作者:陶春華;張資政;孫凱;
摘要: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作為推進我國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否能夠切實發揮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的有效性,是當前亟須解答的問題。本文選取2010-2022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法,從企業審計費用視角檢驗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微觀經濟效應。實證結果表明,碳排放權交易機制能夠顯著降低企業審計費用。中介機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權交易機制能夠通過緩解企業信息不對稱、降低企業風險及改善企業環境績效...
供應商風險信號會引發審計師變更嗎?——基于公司年報風險信息的經驗證據————作者:楊雨馨;王文軒;李佳憶;仝自力;
摘要:及時關注供應鏈風險信號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對增強供應鏈安全可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年報風險信息視角,分析并檢驗了供應商風險信號對公司審計師變更的影響。研究發現:供應商年報中的風險信號越強,公司發生審計師變更的概率越高;進一步研究發現,在上述影響過程中,經營復雜度、管理層信息優勢與事務所聲譽是引發審計師變更的關鍵因素;異質性檢驗表明,供應商議價能力越強、公司處于耐用品行業或產權性質為非國有時,供應...
金融科技影響審計費用嗎?————作者:杜佳軒;何涌;
摘要:在科技推動傳統金融業創新的浪潮下,金融科技為企業和投資者創造發展機遇也帶來挑戰。本文以2011-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為研究樣本,探究金融科技對審計費用的影響及傳導機制。研究發現:金融科技致使企業審計費用呈現上升態勢;其機制是在審計師供給端促使審計投入增加,在企業需求端提升風險承擔能力。進一步研究發現:在由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且事務所和審計師無地區專長時,金融科技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更突...
“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專題研討會觀點摘編————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2024年12月5日,中國審計學會召開了《審計研究》編輯委員會會議暨“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專題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的指導思想與原則、方法和路徑等進行了討論。現將專家觀點摘編如下,供參考
大語言模型在國家審計中的應用————作者:田挺;梁燕;
摘要:2022年底,OpenAI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一經問世就引爆全球,成為史上最短時間突破1億用戶的應用。本文擬就通用大語言模型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開展探索性研究,先從技術背景、發展歷史和技術特征等方面對大語言模型技術進行研討,繼而分析國內大數據審計應用的現狀,指出其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上的短板和存在的廣闊應用前景,提出應用自然語言理解功能、利用海量數據資源、利用文本生成能力的三大類應...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金融審計中的應用——以Kimi為例————作者:劉樹;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審計中應用是審計沿著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提升工作質效的路徑。本文對國產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Kimi進行測試,探討審計應用場景,評估Kimi在審前調查、審計實施和報告編制等審計工作環節的輔助作用。結果顯示,Kimi在法規梳理、內容檢索、文件比對、財務報告分析等方面能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尤其在處理大量文本信息和數據時表現出優勢。然而,Kimi在文件比對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文本內...
建筑碳審計的理論框架構建————作者:李博英;
摘要:建筑行業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超過全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控制建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對推動綠色建筑發展以及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建筑碳審計對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進行查證、鑒證與評價,在我國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論,從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視角,提出了建筑碳審計的概念,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審計核算與評價體系,提出了“...
征稿啟事
摘要:<正>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2025年《審計研究》開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重要論述學理性研究闡釋”和“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兩個專題。現面向廣大讀者征稿。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重要論述學理性研究闡釋”專題,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重要論述進行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將學習貫徹理論轉化為知識話語、研...
《審計研究》編輯部2025年“青年作者支持計劃”
摘要:<正>青年是講好中國審計故事的主力軍,是審計學術研究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審計研究》編輯部一貫高度重視對青年作者群體的支持和培育。2024年推出的“青年作者支持計劃”取得了較好成效。2024年刊發的論文中,第一作者年齡為35歲及以下的占比29%。經研究,2025年繼續實施“青年作者支持計劃”,繼續為青年作者搭建審計學術交流平臺,使更多優秀的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產出更多具有時代性、開拓性、創新性的審...
中國審計學會召開《審計研究》編輯委員會會議暨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專題研討會
摘要:<正>2024年12月5日,中國審計學會召開了《審計研究》編輯委員會會議暨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專題研討會。中國審計學會會長、編委會主任孫寶厚主持了會議。會議審議了《審計研究》雜志2024年編輯工作情況報告。與會編委充分肯定了2024年《審計研究》雜志編輯工作,并就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進行了深入研討。孫寶厚會長指出,研究構建中國自主的審計知識體系,很有意義,非常必要。他強調,加快構建中國...
2025年《審計研究》投稿須知
摘要:<正>《審計研究》是由審計署主管、中國審計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審計學術刊物,是全國管理類核心期刊。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同時敬請注意以下事項:1.來稿應能夠反映審計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先進經驗,應在前人的工作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新,不能簡單模仿或重復他人的成果。2.本刊嚴厲譴責一稿多投和任何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作者應對是否遵守意識形態工作的有關要求、是否符合保密要求、是否專投本刊、是否遵守科學...
IPO現場檢查與會計師事務所審核問詢回復質量————作者:王禹;于昊平;周會洋;俞珺楠;
摘要:現場檢查是證監會嚴把上市準入關、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實踐。本研究基于注冊制下首次披露會計師事務所IPO審核問詢情況的場景,深入剖析證監會現場檢查對會計師審核問詢回復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證監會現場檢查能夠有效發揮監管效應和學習效應,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同期IPO項目審核問詢回復質量。進一步研究發現,當監管機構審核問詢問題數量較多、問題涉及研發創新費用、公司IPO前盈利能力較差以及公司非專精特新...
進一步增強審計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主動性與契合性————作者:朱大興;
摘要: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應進一步增強審計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主動性與契合性,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發展的經驗總結,也是審計機關自覺擔當作為、發揮自身獨特作用的必然要求。增強主動性應提升政治站位,堅持和加強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動適應形勢發展,堅持走研究型審計之路。增強契合性要提升判斷力,精準謀劃審計項目;提升建設性,從推動完善宏觀治理的角度發現問題、揭示風險。當前,審計機關...
推進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貫通協同————作者:云南省審計廳課題組 ;謝健;
摘要:推進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貫通協同,是落實黨中央“堅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要求的生動實踐,既是黨的自我革命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監督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本文結合近幾年云南省推進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貫通協同工作的實踐探索,在系統梳理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健全完善貫通協同機制、找準審計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定位、強化上級審計委員會對...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