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財經論叢》
關注()雜志簡介
《財經論叢》雜志是浙江財經學院主辦的財經類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刊發了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和較高學術水平的研究論文,其中有不少文章已被國內權威的文摘類期刊全文轉載(摘), 如《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等,而且發表了許多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科研課題成果,它們均得到了有關經濟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理論界同仁的極大關注,有的甚至還被作為決策咨詢和教學科研的重要參考資料,為期刊的進一步發展贏得了更多的作者與讀者的青睞,同時也獲取了更好的期刊聲譽和社會美譽度,為提高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充分發揮學報的學術“窗口”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辦刊宗旨
本刊堅持學術至上、精品是求的辦刊宗旨,以學術研究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注重基礎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強調多視角、全方位地考察和分析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經濟改革的現實,敏銳關注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追蹤經濟領域研究的新動向和新成果,及時推出新的選題、組織高質量的稿件,刊發優秀科研成果和改革經驗總結,介紹解決實際問題的新觀點、新思路,為經濟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依據和咨詢決策資料。
期刊榮譽
《財經研究》入選北京大學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是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核心期刊。《財經研究》也是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來源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入編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財經研究》,并多次在華東地區、全國獲獎,1997年被評為第二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1998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經濟期刊、1999年9月被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為“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1年12月被新聞出版署確定為“中國期刊方陣”的“雙效”期刊。2002年被如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評為“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現已系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并連續三年(2003、2004和2005年)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入選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03年4月榮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6月被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收錄為《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7月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輯委員會確定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2004年11月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 并被收錄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2005年1月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正式選入“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數據庫”。2006年5月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評選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經濟理論、國際貿易、區域經濟、財政與稅收、金融與投資、財務與會計、工商管理、經濟法、產業經濟、 民營經濟、 經濟史、 金融與保險、投資與證券、財政與稅收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出口失敗經歷對企業是“長痛”還是“短痛”? 杜威劍;李夢潔3-10
服務關聯對國際分散化生產地區集聚的影響——基于中國樣本數據的實證分析 臧新;王靜11-17
浙江省縣域經濟持續增長的動態演化機制研究——一個財政支出結構的視角 方霞;益智18-26
地方政府債務、產權屬性與公司稅負 楊華領;宋常27-36
我國城鄉統籌居民大病保險:模式設計與模擬測算 張穎;劉曉星;許佳馨37-44
非壽險業保險周期與承保周期的波動性及結構性差異分析 吳杰;粟芳45-53
制度環境、供應商關系與現金持有市場競爭效應——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 王勇;劉志遠;趙振智54-64
社會腐敗、企業經營狀況與商業信用融資——基于我國大陸地區與香港地區零售業的面板數據檢驗 左月華;雷婭雯;許飚65-73
海外并購與財務風險——基于會計數據的小樣本分析 項代有74-80
R&D投入、技術外溢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績效的影響——基于知識資本積累模型 韓亞峰;樊秀峰;周文博81-88
弱勢企業對多重非對稱聯盟的管理戰略——一個雙案例比較研究 詹也;郭京京89-95
醫療服務信息披露管制:新加坡經驗及其啟示 陳剛96-104
中國省區環境規制效率研究:基于制度約束的視角 呂新軍;代春霞105-111
居民收入差距適度性:一個新的理論分析框架——《居民收入差距適度性測度與預警研究》介評 董亞娟112-113
統計師論文發表:如何有效發揮統計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公路交通是推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關鍵環節,對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公路統計牽動著公路管理與公路建設工作的發展,文章首先闡述了公路管理中統計工作的主要內容及目的,并就統計工作的特點進行了劃分和總結,分析了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展開統計的必要性,最后針對如何有效發揮統計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為推進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統計工作,公路管理,重要性,作用
一、公路統計工作的內容及其目的
綜合分析公路建設工作和公路管理工作,總結其特點為線長、點多、面廣,在此前提條件下的公路統計工作,主要包含了采集公路信息、整體公路數據資料、分析和研究公路整體情況,同時針對公路的建設和管理在其發展進程中的地點條件、具體時間等方面的數量體現,換種說法,也可以將公路統計工作視為對整體公路現象的一種研究和調查活動,以及對于公路發展情況的認識活動。
財經論叢最新期刊目錄
技術創新對農業經濟韌性的影響研究————作者:楊海軍;鄒銀;袁嘉慧;
摘要: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數據,采用定量模型探討農業技術創新對農業經濟韌性的影響機理。研究顯示,農業經濟韌性呈波動增長態勢,地區差異性較大并出現多極分化現象;農業技術創新顯著增強農業經濟韌性,分維度的檢驗結果表明農業技術創新顯著提高農業經濟系統的適應能力和變革能力;農業技術創新通過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強農業經濟韌性;農業技術創新對糧食主產區的農業經濟韌性的促進作用較強,...
企業數字技術創新與產品市場競爭優勢——來自上市公司數字專利的證據————作者:管考磊;付夢婷;朱海寧;
摘要: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創新已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本文基于2011—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從產品市場表現角度實證檢驗了企業數字技術創新的價值效應。研究發現,企業數字技術創新能夠顯著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優勢,且該結論經過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機制檢驗表明,企業數字技術創新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優化內部控制和增強企業聲譽來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研究發現,企業數字技術創新對產品...
數字經濟發展與企業品牌價值——基于準自然實驗的經驗證據————作者:郭家琛;王鳳;劉珊;王東陽;
摘要:有效激發數字經濟對企業品牌價值的“源頭活水”作用,對打造中國制造品牌和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本文以世界品牌實驗室《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上榜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借助“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政策這一準自然實驗,考察了數字經濟發展對企業品牌價值的影響及其內在機理。研究發現,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能夠顯著提升企業品牌價值,該提升效應有效糾正了“屬性錯配”和“模式錯配”問題,主要體現在非國有...
國際化與數字化如何協同驅動價值創造——資源編排視角的雙案例研究————作者:劉慧倩;李雪瑩;蔡琬琳;
摘要:國際化與數字化已成為中國企業塑造競爭新優勢的關鍵動能。然而,現有關于國際化與數字化如何協同驅動價值創造這一問題的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發展。本文基于資源編排視角探究國際化與數字化協同驅動價值創造的機制及演化路徑,對華立與均勝的縱向案例研究發現:首先,核心驅動機制在于企業通過對海外資源和數字資源的組合、捆綁形成特定能力,嵌入全球網絡激發資源價值,推動企業和產業的雙層價值創造。其次,涌現出“成人達己”與“...
地方財政收入目標約束與共同富裕————作者:趙德昭;韓寧;余泳澤;陳可佩;
摘要:本文從財政收入目標約束視角展開共同富裕研究,構建分析框架梳理了地方財政收入目標約束影響共同富裕的理論機制。在運用縣級政府的工作報告數據對財政收入目標約束進行界定、以及對樣本區縣的共同富裕水平進行測度的基礎上,實證檢驗了財政收入目標約束與共同富裕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顯示,地方財政收入目標約束顯著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實現,且在考慮內生性問題后,結論依然成立。機制檢驗發現,較大的財政自主權和較弱的目標約束強...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與企業韌性————作者:王淑瑤;湯吉軍;
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國A股上市企業面板數據,本文探究了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對企業韌性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結果表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可以顯著提升企業韌性,且這一結果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機制檢驗發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主要通過提升創新能力、實現供需協調和優化內部控制三條路徑增強企業韌性。異質性分析表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對企業韌性的影響效應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較高和企業數字化水平...
網絡基礎設施能降低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嗎?——來自“寬帶中國”試點的證據————作者:趙彥鋒;來培德;
摘要:相較于公路、高鐵等“老基建”,以“寬帶中國”為代表的網絡基礎設施屬于是數字經濟“新基建”,便利性與共享性使其成為企業防范風險與高質量發展的利器。本文以滬深A股2009—2021年非金融類公司為樣本,考察網絡基礎設施如何影響企業債務違約風險。結果表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能夠降低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就影響機制與路徑而言,提高信息透明度、改善治理效率是網絡基礎設施降低債務違約風險的機制,而提升競爭優勢與拓寬...
無心插柳柳成蔭:地方政府債務治理與企業綠色創新————作者:王建新;辛曉楠;李元亨;王嘉龍;
摘要:本文基于2008—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樣本,以2015年新《預算法》的實施為準自然實驗,構建雙重差分模型,深入探究地方政府債務治理對企業綠色創新的影響。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債務治理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綠色創新水平,且該結論在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中介機制分析揭示,地方政府債務治理主要通過融資約束緩釋效應和研發要素流動效應兩條路徑激勵企業綠色創新。調節效應檢驗發現,政府環境規制和企業高管綠色環...
信用環境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來自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作者:張龍耀;黃宇東;李淵;趙佳鑫;
摘要:提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以2010—2021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用城市商業信用環境指數(CEI)測度城市層面的信用環境,考察信用環境的改善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以及其中的作用路徑。研究結果表明,信用環境的改善顯著提高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結論在經歷了一系列嚴謹的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信用環境的改善通過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交易成本和代理問題以及...
貿易便利化與企業出口韌性——來自經認證的經營者制度的經驗證據————作者:鄭航;韓劍;楊凱;
摘要: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研究背景,采用“企業是否獲得AEO高級認證”衡量貿易便利化,從企業和制度層面考察貿易便利化對出口韌性的影響。研究表明,貿易便利化顯著增強企業出口韌性,并隨企業所在地位置和功能、目的國地理特征的不同而呈現明顯差異;降低貿易成本、提升出口信譽及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是貿易便利化增強企業出口韌性的三個作用機制,目的國與中國的制度協同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替代了貿易便利化的促進效應;貿易便利化...
進口競爭對企業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A股上市制造企業的經驗證據————作者:肖挺;陳周永;
摘要:基于2011—2019年上市制造企業的面板數據,探究進口競爭對中國企業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結果表明,進口競爭顯著促進國內制造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經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該結論依舊穩健;較之于來自高勞動成本經濟體的進口競爭,來自低勞動成本經濟體的進口競爭對企業工業機器人應用的促進效應更明顯;進口競爭對企業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影響存在行業、企業年齡、企業規模及地區市場化程度的異質性,通過引致行業...
ESG評級分歧與企業融資約束——影響效應、傳導渠道與異質性特征————作者:王韌;王維海;宋爽爽;
摘要:作為重要的第三方信號傳遞機制,ESG評級結果會顯著改變企業面臨的融資環境,但ESG評級分歧會對ESG信號的有效傳遞形成明顯干擾。本文基于2015—2022上市企業數據,全面審視了不同類型的ESG評級分歧對國內企業融資約束的實際影響,結果發現:第一,ESG評級分歧會顯著增強企業的融資約束,且對非國有企業和未被ESG基金持股的企業產生更強烈的沖擊;第二,ESG評級分歧主要通過企業聲譽、投資者信心和“漂...
數字金融發展如何影響區域金融穩定?————作者:劉敏;羅勇強;平衛英;
摘要:筑牢區域金融穩定防線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保障,在數字化轉型和金融創新持續深化背景下,厘清數字金融發展與區域金融穩定的關系具有深刻現實意義。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國283個城市面板數據,系統考察數字金融發展對區域金融穩定影響的空間溢出效應、作用路徑與門檻機制。研究發現:(1)數字金融發展不僅降低本地區金融穩定水平,也對周邊地區金融穩定存在顯著負向溢出效應。(2)數字金融發展對中西部地區金融穩...
資源約束情境下社會責任與企業韌性的雙重關系————作者:孟乾坤;劉昱沛;薛有志;
摘要:社會責任是公司增強合法性、降低外部沖擊的治理機制之一。本文從企業韌性視角出發,以2010—2021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檢驗了公司社會責任承擔與企業韌性的雙重關系。研究發現,社會責任具有提升企業韌性的直接作用。其中,降低融資約束和改善利益相關者關系是社會責任韌性效應的主要表現。同時,資源約束情境下,社會責任也會擠占企業實現經濟目標的資源,間接對企業增長能力產生擠出效應。進一步分析表明,擠出...
數字營銷能力:維度結構、量表開發及其對營銷績效的影響驗證————作者:孟韜;曹江;鄒歆鸕;李曉飛;
摘要:數字經濟背景下,傳統營銷能力在實時互動性和數據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制約著企業發展。當前,關于數字營銷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理論體系,特別是維度結構及量表開發等基礎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鑒于此,本文探索了數字營銷能力的結構維度,并進行了量表開發與有效性驗證。研究發現:數字營銷能力可以劃分為數字環境掃描、數字信息聚合、顧客需求探索、數字制度制定和數字平臺應用五個維度;使用本文開發的21個題項量表對數...
家族控制視角下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作者:陳燦君;呂樂琳;許長新;
摘要:在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數字化轉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企業組織模式。然而,家族企業以其獨特的家族和企業雙重屬性,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適應性和創新性仍未被充分揭示。基于對我國上市家族企業2011—2021年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圍繞資源和能力的視角系統探討家族控制對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家族對股權和管理權的控制程度越高,越會顯著弱化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全要素生...
數字消費何以賦能城市技術突破式創新?————作者:廖斌;楊昭;劉瑩;
摘要:城市技術突破式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路徑。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數字消費正成為城市技術突破式創新能力躍升的重要支點。本文依托中國284個城市2011—2022年的面板數據,基于國家信息消費試點的準自然實驗,構建雙重差分模型識別并檢驗了數字消費影響城市技術突破式創新的作用機制、異質性、邊際效應及空間特征。研究發現,數字消費能夠有效賦能城市技術突破式創新,且該結論通過了一系列穩健性檢驗。異質性分析發...
市場競爭制度改革與企業去杠桿——基于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證據————作者:王生年;張佩;
摘要: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于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以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出臺為研究契機,探究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企業去杠桿的影響。研究發現,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顯著促進了企業去杠桿;機制分析表明,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通過降低政府隱性擔保、優化信貸資源配置、風險倒逼等路徑對企業去杠桿產生影響;異質性分析顯示,在銀根緊縮期、營商環境較差以及創新水平較低的...
資質過剩感影響員工工作幸福感機理探究————作者:王艷子;袁金汕;
摘要:隨著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勞動力市場上呈現出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就業觀念不斷變化等現象,導致越來越多的就業人員從事著與自己能力資質不匹配的工作,在這一背景下,資質過剩現象逐漸凸顯。本研究基于資源保存理論,通過對280位員工三個時點調研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現:資質過剩感會導致員工工作幸福感下降;心理契約違背在資質過剩感與員工工作幸福感的關系間發揮中介作用;員工較高的工作使命感不僅削弱了資質過剩感對心理契約...
財政環保支出、數字技術與區域污染治理——基于長三角樣本的考察————作者:田時中;王鵬霖;
摘要:深入揭示財政環保支出和數字技術對長三角污染治理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有利于優化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路徑,加快區域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利用長三角41城市2008—2022年的面板數據,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實證檢驗財政環保支出、數字技術對區域污染治理的作用機理與效應,結果發現:財政環保支出顯著提升長三角區域污染治理水平的假說得以驗證。數字技術發展能顯著促進長三角區域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并且從技術創新和政府關...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