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空運商務》
關注()雜志簡介
《空運商務》雜志為中國空運領域門戶期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會刊,是全國惟一的集航空旅游、航空貨運及航空物流、外貿、海關等為一體的綜合空運經濟信息類刊物。《空運商務》雜志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主管,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
辦刊宗旨
以物流、旅游為背景,廣泛探索物流、旅游與空運客、貨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以客貨集散、客貨流向為線索,集成空運上下游——物流、旅游、區域經濟、制造、外貿進出口、綜合交通運輸等政策、業務信息。
讀者對象
企業決策層領導、經營管理層領導、市場營銷人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潮頭文章、一家之言、服務與營銷、統計分析、信息窗、航空貨運、業界百色、區域市場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淺析高鐵網絡化背景下的民航服務變革趨勢 馬鐵勇;鄒建軍; 11-13
2 大眾化勢不可擋催生航空業版圖改變 聶 立; 14-18
3 一封跨洋表揚信背后的故事——從一次馬匹運輸看國貨航全員的客戶服務意識 王傳亮;姚曉青;張秋杰;黃芳;劉劍;李江;聶朦朦; 19-20
4 對做好新形勢下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思考——以南航大連分公司為例 凌興東; 21-25
5 未來低成本航空在中國發展的經營思路和建議 周勁峰;史美康;陳靜;任相榮;王宇紅; 26-29+34
6 航空貨運品質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提升策略 陳 林; 30-34
7 基于南航貨機平臺的微信營銷 趙耀;陳丙成; 35-39
8 對打造西北現代航空物流體系的建議——以蘭州機場為核心 羅 軍; 40-44
9 我國機場地區“港、產、城”互動發展路徑分析 鄧海超; 45-48
10 用互聯網思維推動航空公司C2B模式的發展 李玖星; 49-53
11 淺談移動互聯風口上航空企業的營銷思維 吳衛軍; 54-55
12 基于S-P-E-C-I模型的我國航空冷鏈物流發展戰略研究 姜玉娟; 56-58
13 全國首架空中ICU即將落戶北京——北京999急救中心、歐直公司聯合共同打造中國北京紅十字立體化救援體系 米曉春; 59-60
14 瑞安航空公司的“變臉” 倪海云; 61-62
15 歐洲空運的挑戰時代來臨 韓舒寧; 63-64
農業技術經濟期刊投稿:一層超額損失再保險定價模型構建
摘 要:本文結合BS期權定價模型和完全信息下的動態博弈理論,構建出基于期權動態博弈理論的一層超額損失再保險的定價模型,該模型既考慮了保險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又結合了動態博弈模型的局中人策略行為分析過程的優勢,更好地、更準確地還原了再保險合同簽訂時合同雙方的決策考慮。同時,將這種復雜動態金融條件下的決策求解進行了較大程度的簡化,幫助我們在原有的再保險定價模型的基礎上發展出對跨領域的思考。
關鍵詞:農業技術經濟期刊投稿,超賠再保險,BS期權定價模型,動態博弈
一、引言
再保險是指在投保人和保險人所建立的原保險合同的基礎上,通過雙方簽訂再保險合同的方式,原保險公司將其所承擔的風險轉移給再保險公司的過程。原保險公司為再保險合同的分出人,再保險公司為再保險合同的分入人。所以再保險也被稱作“保險的保險”,美國保險信息協會的主席羅伯特・哈特維格甚至在金融危機后提出“保險公司是比銀行更好的風險管理者”的觀點,而再保險便是這個風險管理者最后的風險保障。如此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如何進行合理的定價成為了一個首要問題,分入的保費既要覆蓋再保險人的成本,還需要留出合理的利潤空間。
空運商務最新期刊目錄
動態
摘要:<正>2025年年初民航運輸市場開局良好 據民航局官網消息,2025年年初民航全行業運輸生產實現平穩開局,主要運輸生產指標均同比增長。1至2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57.0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1.3億人次、貨郵運輸量142.6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0.5%、5.5%、9.8%,其中國際客運市場規模已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穩健增長、春節假日增加、消費市場旺盛等因素帶動,航空運輸市場實現...
低空物流發展前景與建議————作者:鄭文娟;
摘要:<正>低空物流是新型物流方式,對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嘗試對低空物流分類、低空物流適用場景進行界定,在全面分析國內低空物流發展現狀基礎上,從國家、政府、行業等不同角度展望低空物流發展前景,進而在需求端、供給端、運營端、保障端四個層面提出建議。低空物流分類及適用場景 (一)分類 低空物流是指利用各種有人駕駛或無人駕駛航空器在低空范圍內進行貨物運輸和配送的新型物流方式。低空物流打破傳統物...
他山之石能否攻玉——我國與日本民航業對比分析————作者:朱濤;楊睿凱;
摘要:<正>民航運輸業作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中國、日本作為東北亞兩個經濟大國、民航大國,都曾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大力發展民航業,日本民航業經歷了快速增長、周期性下行、再修復的過程,特別是日本已處于老齡化發展的新型經濟再成長階段的特征,對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周期的中國,以及正面臨復雜形勢的中國民航業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究————作者:于光妍;
摘要:<正>開放,是世界大勢,是時代潮流。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要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哈爾濱機場)作為全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是毗鄰俄羅斯最近的樞紐機場,是對北美最近的航路接入點,也是我國東北地區連接歐洲最近的對外開放一類航空口岸。因此,要站在國家和地方發展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實現國家賦予的建設哈...
AI正在重新定義民航出行————作者:陳理宣;
摘要:<正>今年以來,DeepSeek、機器人等話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讓“人工智能(AI)”再次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的熱議話題。作為一項前沿技術,AI正快速應用于交通領域,為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統和出行體驗等方面帶來了許多創新。民航業向來是應用先進技術的先行者。當前,在數字化轉型浪潮推動下,從智能客服到預測性維護,從個性化服務到智慧飛行,AI正在民航出行的各個環節掀起一場深刻的革命。這場革命關乎智慧...
“十五五”規劃背景下的C909客機運營分析————作者:李肖雪;林雅晴;
摘要:<正>近年來,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我國民航業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國產客機的規模化運營日益成為提升國家航空競爭力、加快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C909等國產客機已陸續加入國內航空公司機隊,這一趨勢對完善航線網絡、增強我國航空制造業的自主可控能力具有深遠意義,也有望在國內中短程及國際區域航線上展現更大潛力。“十四五”期間,相關舉措逐步落地,國產客機在設計制造、試航取證、運營支持...
發展大眾航空模式的思考————作者:郭宇;綦琦;
摘要:<正>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謀局之年,更是奮力譜寫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民航篇章的關鍵之年。日前,2025年春運落下帷幕,全國民航在春運期間旅客運輸量和航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我國民航旅客運輸贏得“開門紅”。但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仍在加深,國際商旅需求嚴重萎縮;同時,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國內需求不足,人口發展呈現少...
淺談航空常旅客計劃收益制改革————作者:李睿;
摘要:<正>航空常旅客計劃(Frequent Flyer Program)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90年代開始在國內航空公司陸續建立,是航空公司推出的額外贈送里程獎勵的忠誠度計劃。獎勵里程可用于兌換免票、商品及升艙服務等,升級精英會員后可享受貴賓權益,達到鼓勵旅客持續選乘同一家航空公司的目的。早期常旅客計劃基于艙位和航距核算里程獎勵,稱為里程制,旅客通過積累飛行航段或飛行里程升級會籍等級。隨著全球民航...
從2025年春運看鐵路對民航客運市場的影響————作者:蘭翔;李東;汪燕;
摘要:<正>2025年春運期間,民航客運市場依然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據民航局公布的數據,春運40天民航旅客運輸量9020萬人次,同比2024年增幅約7.4%。作為春運期間的運力供給大戶,鐵路特別是高鐵的布局安排對民航客運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需要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度研究。春運市場的變化和特點對2025年春運影響最大的因素,來自于春節的日期和放假時間段的調整。今年假期時間早,正月初一是在一月下旬,得...
首都機場數據平臺構建與應用————作者:韓燕征;徐英超;劉一;
摘要:<正>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機場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而機場數據平臺的構建與應用對發揮數據業務價值,實現民航業高質量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023年5月,民航局發布“7+1”智慧民航數據治理系列規范,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首都機場)的數據治理工作提供了明確的體系化指引,進一步推動了數據平臺的規范化建設和應用。隨著首都機場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展,信息化系統中沉淀了海量的歷史數據,然而,這些數據...
構建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的策略探析————作者:李善財;孫珂;
摘要:<正>近年來,低空經濟逐漸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隨之深入推進。“十四五”以來,我國低空經濟發展規模持續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達到5059.5億元,預計2026年將突破萬億元(見圖1),到“十五五”末低空經濟將達到3萬億元至5萬億元;與之同步的是通航及無人機數量的爆炸式增長,根據2025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數據,2024年我國全年新增...
以可用率為中心構建民機預測維修任務決策機制————作者:倪現存;
摘要:<正>飛機可用率(可用率=航空器可用架日×100/航空器在用架日。其中:航空器在用架日是航空器可用架日和不可用架日之和;航空器可用架日是指航空器的技術狀態處于完好的架日,包括飛行架日和備用架日;航空器不可用架日是指航空器的技術狀態不完好的架日,包括計劃停場和缺件、損壞待修和故障等非計劃停場的航空器架日)是反映飛機利用程度的綜合性指標,尤其在需求彈性大、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高可用率直接關聯航司的生存與...
“兩會”代表話民航
摘要:<正>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民航業內外的眾多代表就我國民航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堅持實施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戰略布局,加快編制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國際航空樞紐導向性資源配置政策,加強航空樞紐與樞紐運營人的戰略協同,提升樞紐的集疏運能力和效率;清理和規范國際航線財政補貼政策,確保國際航空運榆市場規范運行;繼續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無縫對接,不斷提高運輸效率...
從數字看2024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生產情況
摘要:<正>263 全年我國境內運輸機場(港澳臺地區數據另行統計,下同)共有263個,其中定期航班通航運輸機場262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區)258個。145951.8萬 完成旅客吞吐量145951.8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5.9%,較2019年增長8.0%。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136023.8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2.2%,較2019年增長12.2%(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1889.6萬人次,較上年增長...
對提升貴重物品航空運輸品質的思考————作者:金平凡;劉德清;
摘要:<正>在國內航空貨運工作中,貴重物品運輸占據著重要地位,由于其具有單價高、體積小、貨源穩定等特點,對國內航空運輸的收入貢獻較大。以深圳機場國內出港為例,貴重物品年運費都在2000萬元以上,因此各家航空公司都把貴重物品作為核心貨源。貴重物品航空運輸的服務品質是目前國內航空運輸的最高水準,但是仍有著繼續提高其服務水平的強烈需求。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轉變,對貴重物品運送的需求逐漸增加。航空運輸以其...
空鐵聯運信息系統建設探究————作者:畢錚;郭哲愷;黃彩虹;
摘要:<正>空鐵聯運作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成為提升交通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舉措。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信息系統在實現空鐵聯運的無縫銜接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要實現真正順暢的空鐵聯運,需要解決諸多技術難題,其中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連接是核心挑戰之一。本文從空鐵聯運系統的現狀分析入手,探討信息系統在高效空鐵聯運中的作用、架構設計、系統間互聯互通、智能化應用...
對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思考————作者:欒旭瑞;
摘要:<正>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7日起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符合過境免簽政策的外國人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雖然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放緩,但中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旅游業與文化、商業、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已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航空公司及樞紐機場應充分利用國家“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樞紐的影響...
淺論航空物流企業履約能力的提升————作者:黃健威;
摘要:<正>物流企業履約能力指的是物流企業的產品服務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在目前國家要求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時期,航空物流企業以提高履約能力為抓手,持續改善提升產品服務供給,對航空物流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履約能力,本文將圍繞兩個主要問題展開討論,一是定位,即企業基于市場需求、自身的資源及發展方向,確定目標客戶群體及對應的產品服務;二是措施,即基于定位,企業提升履約能力的著力點及措施有哪些...
構建航空公司多維度盈利能力分析框架探討————作者:張志剛;
摘要:<正>當前,航空公司面臨的經營環境日益復雜。經濟增速放緩、航油價格波動、匯率變動不確定性、高速鐵路競爭分流以及突發性事件頻發,都對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構成了挑戰。這些挑戰要求航空公司必須摒棄傳統的財務分析和經營分析模式,轉而采用更為靈活和多維的分析方法,以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財政部《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4 0 5號——多維度盈利能力分析》中提出了多維度盈利能力分析,這是一種企業對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成果,...
民航春運的“喜”與“憂”————作者:陳理宣;
摘要:<正>為期40天的2025年春運落下帷幕,民航業累計完成的旅客運輸量和航班保障量均創歷史新高。雖然整體看民航業的成績單還是亮眼的,但在一些環節也暴露了行業發展的短板。置身當下深刻變化的內外部環境,應該明確,既要昂首展示“喜”的成績,更要低頭分析“憂”的挑戰,“喜”是過去,“憂”才是未來。效率提升之“喜”。94%,這是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民航的航班正常率。得益人工智能與5G技術的深度應用,重構了民航運行...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