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煤炭經濟研究》
關注()【雜志簡介】
《煤炭經濟研究》雜志是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管的、由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經濟與信息研究所共同主辦的,面向國際國內公開發行的全國經濟類核心刊物。20多年來,它以“關心煤炭、支持煤炭、服務煤炭”為宗旨,致力于服務煤炭工業和煤炭企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1997年曾被中宣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授予第二屆全國優秀期刊二等獎,后又多次被評為中國工業經濟類核心期刊。
本雜志融政策性、信息性、研究性、實用性于一體,是我國煤炭行業最具權威、最具影響的經濟類雜志。其欄目設置有特稿、權威論壇、發展論壇、理論探索、資本市場、管理寶鑒、財會與審計、案例、企業文化、市場研究、人力資源等。2005年,《煤炭經濟研究》雜志將繼續以服務煤炭為宗旨,在刊物質量上狠下功夫,為廣大讀者提供最權威、最有價值的信息。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特別關注、北京評論、決策參考、發展論壇、財會與審計、經營管理、鐵路與煤炭、特別報道。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是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的必然選擇 王顯政1
煤炭峰值預測與對策研究 曾 琳5-9
我國煤炭需求總量分析與預測 高 峰10-13+23
煤化工產業發展趨勢及其對煤炭消費的影響 張 方14-23
國際煤炭跨國公司做法之借鑒——中國煤炭企業國際化戰略系列談(一) 牛克洪;周劍波;田德鳳24-28+35
2014年1~2月國際煤炭市場分析 馮雨;韓雷29-30+62
煤炭市場差異化營銷策略探討 鄭玉建;任忠;李保強31-35
煤制天然氣成本與競爭力分析 溫秋紅;姜海鳳36-40
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模型構建——基于黑龍江省煤炭行業 桑紅莉;譚旭紅;王博;王春梅41-44
基于VAR模型實證分析的我國煤炭價格波動研究 王 曦45-48
煤炭運銷系統中離線業務的優化研究 張祥;陳佳鵬49-52+58
新形勢下國有能源集團財務風險管控探析 馬慧敏53-55
煤炭企業績效管理執行力現狀及提升策略 奚陳蓮56-58
煤炭企業電子商務風險預警系統研究 趙 杉59-62
新型煤炭企業物資供應人才內涵與選用標準 丁端瑞63-65
府谷中小型煤礦兼并重組后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石向榮;韓金子66-69
煤炭企業技術崗位公開競聘存在問題及對策 劉金順70-72
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實踐與應用 成雪梅73-75+82
兼并重組小煤礦相關財務問題研究 王鑫;王煜;尹叢陽;龔嬋嬋76-78
企業風險管控審計方略 李京革79-82
審計師評職稱論文:審計信息化在風險評估中的運用
【摘要】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以重大錯報風險評估貫穿整個審計流程,在審計實務中運用廣泛;審計信息化建設是如今倡導審計變革的重點,但目前還缺乏統一規劃和指導。本文將現有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結合審計信息化方式,從風險評估模塊入手,提出構建新的風險導向審計信息化系統來應對審計信息化帶來的新的思維方式、審計模式、工作方法的轉變。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風險評估,審計信息化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將原來的“四化”擴展為“五化”,專門加入了對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之中,審計工作也面臨著沖擊和影響,傳統的審計理念、審計方法、審計手段已經制約了審計工作的發展,在信息化條件下不斷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煤炭經濟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碳交易政策對高耗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作者:龐帥奇;王君萍;
摘要: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是以經濟激勵的形式鼓勵企業致力減排、控制污染的政策性工具,有助于實現碳減排的目標。為了檢驗政策效應的影響,首先基于2009—2019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地區上市企業的面板數據,運用雙重差分模型實證研究該政策對高耗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通過系列穩健性檢驗結果的可靠性。研究發現,碳交易政策可提高高耗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并逐年提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碳交易政策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在國有...
基于變分模態分解和組合模型的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預測研究————作者:包瑩;李朵;曹馨;龔文欣;曾雨婷;
摘要:液化石油氣(LPG)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對國家工業發展及居民日常生活有重大意義。對其市場價格進行精確預測,有助于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供需狀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研究提出一種基于變分模態分解(VMD)、差分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ARIMA)、反向傳播(BP)神經網絡、門控循環單元(GRU)和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的組合預測模型對LPG市場價格進行預測。首先,采...
碳市場中控排客戶對企業碳績效的影響研究————作者:張倩;李文龍;邢志華;馮露;
摘要: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場中控排客戶為提升企業碳績效帶來良好契機。基于2014—2022年中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構建固定效應、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模型,實證檢驗碳市場中控排客戶對企業碳績效的影響及內在機制。研究發現,碳市場中控排客戶的降碳需求具有基于生產網絡的資源效應和倒逼效應,能夠激發關聯企業的降碳意愿,并助推其碳績效水平提升,考慮內生性問題并進行穩健性檢驗后...
金融壓力對新能源市場的時變風險溢出效應研究————作者:呂靖燁;李娜;李沖;孫紅湘;
摘要:采用條件分位數溢出指數法,以中國新能源市場與各金融子市場壓力指數作為研究變量,構建了新能源-金融系統的分位數向量自回歸(QVAR)模型,克服了傳統研究方法在極端事件描述上的不足,實證分析新能源-金融系統之間的時變風險溢出效應。研究結果顯示:(1)新能源-金融系統存在顯著的風險溢出效應,新能源市場是主要的風險來源,呈現出產業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特征,而資本市場與外匯市場是主要的風險接收者。(...
基于LCSA的HFC燃料路徑選擇研究————作者:鄧玉勇;劉輝;李興榮;
摘要:在對國內外有關氫燃料電池(HFC)生命周期評價和生命周期可持續性評價(LCSA)研究現狀梳理的基礎上,采用生命周期可持續性評價方法,構建了從環境、經濟和社會3個維度的HFC燃料路徑可持續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生命周期評價(LCA)、生命周期成本(LCC)和社會生命周期評價(SLCA)方法,選擇由制氫、儲氫、運輸和加注等環節構成的4條燃料技術路徑,進行了綜合評價。研究發現,現階段工廠焦爐煤氣制氫路徑在環...
考慮設備動態模型的區域綜合能源系統三階段運行優化研究————作者:王永利;董煥然;馬欣萌;于笑言;郭怡寧;韓慶闖;
摘要:區域綜合能源系統可以通過區域內多種能源的耦合,實現多種異質能源子系統之間的優化運行、協同管理和互補互濟。然而,綜合能源系統快速發展對能源系統運行優化方式帶來了巨大挑戰,運行優化的數據來源、考慮因素、優化方式等都直接影響調度方案的優化效果。除此之外,能源系統用戶用能的隨機波動和分布式能源設備運行狀態波動等不確定性也大大增加了運行優化的難度,威脅能源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基于此,重點考慮各類能源設備的動態...
風電系統在實現中國可再生能源目標中的效益與負擔——資源環境評估————作者:李依霖;劉明愷;
摘要: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風電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之一。相比于化石能源系統,可再生能源設施運維成本較低,但前期投入較高。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系統評估了風電系統的環境負擔及其相較于燃煤電廠的替代效益。研究不僅涵蓋了非可再生能源消耗與溫室氣體排放,還綜合考慮了土地使用、水資源消耗,以及PM2.5、SO2、NOx和汞等較少研究的環境因素。與以往多聚焦于基礎材料的研究相比,研究綜合考慮了風電廠所需所有...
中國基礎設施質量改善的宏觀經濟影響——基于動態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作者:楊佩霏;王自奔;唐嘉懿;喬嘉藝;陳浩;
摘要:基礎設施質量的改善不僅關乎國家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更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活品質和社會的穩定繁榮。為深入探究我國各類基礎設施質量改善的宏觀經濟影響,構建了一個契合中國國情的多部門動態一般均衡模型,并通過反事實模擬定量分析了2002—2017年間基礎設施質量改善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發現,2002—2017年間,基礎設施質量的改善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向貢獻,使中國的年均產出增長率增加0.24%。從一般均...
數字技術創新對制造業企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作者:朱俏俏;李佳藝;
摘要: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企業綠色轉型帶來了新機遇,探究數字技術創新如何影響企業綠色生產對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采用2010—2022年中國滬深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樣本數據,驗證數字技術創新對制造業企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數字技術創新對制造業企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有提升作用,主要通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企業運營效率實現,并在國有企業、高污染行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中更為顯著。此外,通...
中美德煤機裝備貿易競爭力比較及影響因素研究————作者:謝文潔;李國敏;譚詩鉦;
摘要:近年來,我國煤機裝備各項技術取得顯著進步,大型煤機裝備不僅在國內市場得到了廣泛應用,也在國際市場贏得了良好口碑。在此基礎上,對標美、德等煤機強國進一步擴大我國煤機裝備的國際市場份額,提升我國煤機裝備國際競爭力,對于我國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通過測算比較中美德三國的IMS、RCA、TC等3個指標,發現中國煤機裝備貿易競爭力近十年呈上升趨勢,相較美德表現出較強韌性;其次,利用我國...
數字生態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多元路徑研究————作者:喬涵;王子隆;
摘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實現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如何促使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政府決策部門和學術界的熱點議題。基于TOE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以全國31個省份(不包括港、澳、臺)為例,運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的方法,探討數字基礎、技術創新、數字人才、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安全、數字社會等7個數字要素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組態效應...
新質生產力賦能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效率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研究————作者:王會戰;丁聰聰;任子敬;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基于某新能源企業2014—2023年相關數據,系統性地探究了綠色技術創新效率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旨在為企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研究發現:(1)運用數據包絡分析等方法對綠色技術創新效率進行靜態與動態分析,確定企業盈利能力、勞動者素質、新產品設備投入及政府補貼強度4個關鍵影響因素,并通過Tobit回歸分析得出以上影響因素均與企業的綠...
綠色并購對我國重污染上市企業的源頭管控和末端治理影響研究————作者:郝析煒;裴旭東;董仲慧;陳拓宇;
摘要:基于二元合法性視角,采用內容分析法手工收集2012—2020年滬、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業綠色并購數據,探究了綠色并購對我國重污染上市企業的源頭管控和末端治理的影響。研究發現:綠色并購不僅能夠促進末端治理還對源頭管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重污染企業綠色并購行為具有明顯的二元合法性特征。進一步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在綠色并購與源頭管控間起正向調節作用,但企業社會責任對綠色并購與末端治理間關系的調節效應不...
基于戰略需求和轉型實踐的數字化人才能力模型————作者:郭水文;
摘要:當前,國有大中型企業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構建數字化人才能力模型成為企業面臨的普遍現實問題。以國家能源集團為對象,構造了三層七類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模型。從企業的發展戰略角度出發,根據角色分工定位的不同,將數字化人才分為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應用和數字化專業等3個層次人才;根據數字化轉型涉及到的技術領域將數字化人才分為智慧管理、數字化運營、產業生態協作、智能生產、電商平臺運營、工業云運營、數字化設計等...
數字化轉型對能源企業融資約束影響研究————作者:高太光;王晴晴;王雨琨;
摘要:隨著數字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必然趨勢,也為其打破融資困境提供新機遇。基于2010—2022年滬深A股能源企業數據,探究數字化轉型對能源企業融資約束影響。研究發現:數字化轉型能夠有效緩解能源企業融資約束,結論通過穩健性檢驗,但在不同生命周期、產權性質、地區下對其影響有所差異。進一步分析發現,數字化轉型可通過降低供應鏈集中度緩解融資約束;股票流動性在數字化轉型對能源企業融資約束影響...
綠色金融政策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研究——基于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準自然實驗————作者:柴尚蕾;周倩倩;魏偉;
摘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已經成為金融工具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基于2009—2022年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面板數據,以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作為準自然實驗,采用多時點雙重差分法,檢驗了綠色金融政策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首先,綠色金融政策能夠促進試點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其次,異質性分析顯示,在經濟基礎較好的東部地區、政策傾斜力度較大的西部地區以及財政支持力度較大...
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CCER方法學開發及其碳減排潛力研究——以貴州省某科技園為例————作者:鄧裔麒瑞;段發麗;胡玉杰;
摘要:淺層地熱能替代傳統能源是實現建筑行業碳減排的有效路徑之一。貴州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規模不足,淺層地熱能在建筑中減排潛力及方法還有待拓展。基于中國核證減排量(CCER)自愿減排方法學CM-022-VO1標準構建使用地熱替代電能供暖制冷的CCER方法學,并運用EnergyPlus對貴州省某科技園某辦公樓2021年實際運行數據進行仿真模擬,論證該方法學的可行性并核算該棟建筑淺層地熱空調系統節能...
基于結構分解法的中國工業用電量分析及預測————作者:裴麗偉;張海靜;潘廣旭;鄭鈺;江源;杜生輝;張祖福;
摘要: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和工業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導致電力需求激增,需要準確預測用電量以便合理調配電力資源,避免供求失衡和電力短缺。利用基于投入產出分析的結構分解模型分析了中國工業用電量的變化。將2017—2022年中國工業用電量的變化分解為4個因素:用電強度、技術投入結構、最終需求結構和最終需求總量。結果表明,最終需求總量的變化對中國工業用電量的增長貢獻最大,增加了20 913.4億kW·h的用電量。準確...
特朗普再次執政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及政策建議————作者:王震;
摘要:<正>唐納德·特朗普再次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已經宣示或出臺了一系列能源政策,包括放松環境監管、推動化石燃料開發、退出氣候變化協議等。這些政策對全球能源供需、價格、地緣政治以及氣候變化必然會帶來短期或長期的影響。事實上,特朗普在2017—2021年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推行了一系列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理念的能源政策,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仍然存在
容量電價機制下區域電煤交易價格合理區間測算研究————作者:苑曙光;張俊杰;楊城;王雨琪;劉海英;
摘要:區域電煤交易價格合理區間的形成對煤電上下游協調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科學測度區域電煤交易價格合理區間,基于單位煤電生產成本與收益的視角,結合煤電機組利用水平、兩部制電價機制及行業合理收益率等關鍵因素,構建區域電煤合理基準價格模型,并據此測算各地區電煤合理價格區間。研究表明,各區域合理價格區間與當地煤電交易基準價之間存在正向關聯;多數省份的合理價格區間與秦皇島港下水煤價格區間相近,而晉陜蒙地區的...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