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廣西農村經濟》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廣西農村經濟》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廣西農村經濟》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廣西農村經濟》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農業農村、農村改革與發展、理論探討、農村財政、發展理論。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實行“以土對洋”的農產品開發策略——加入WTO廣西農業發展對策研究 韋仕鵬 3-8
2 入世后我國農業的宏觀調控空間及對策選擇 葉裕惠,陳華 9-12
3 入世后廣西財政支持農業產業化的新思考 吳云,梁智 13-15
4 加入世貿組織廣西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 彭志光 16-18
5 加入WTO對廣西農業的影響與對策 丘雪薇 19-20
6 關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思考 周榮源,蘇春江,王小兵 21-22+25
7 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的思考與對策 黃瓊珍,周健 23-25
8 抓好農業綜合開發 推動農業結構調整 王濤 26-28
9 論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和政策措施——廣西南寧市永寧村固定觀察實證分析 韋仕鵬,黃敏麗,徐來 29-34
10 財政支持科技興農的問題及對策 李金明 35-37
11 溫飽基本解決后的扶貧構想 藍彩金 38-39
12 多管齊下發展小城鎮 胡學龍 40-41
13 文摘選粹 42
摘要:在數據時代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企業如何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保證自身持續穩定的發展?企業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已經很深刻,通過高效的財務信息系統梳理企業管理中的流程,填補企業管理中的漏洞,達到科學化的管理,從而提升管理水平,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統計與決策,數據整合,規范流程,信息安全
一、科學整合數據提升財務信息高價值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離不開信息化的建設。但是要從哪一點入手,生產制造系統、供應鏈系統、人力資源系統?項目是獨立開展運行,還是整體項目共同上線,這些都是困擾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難題。如果實施失敗,不僅會帶來資金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會造成企業內部的管理混亂。企業信息化的成功建設,不能只停留在淺層上,如購進計算機、建設企業內部局域網等,而是要通過對企業管理流程的深入分析,尤其是從成熟度最高的業務進行探究,找出整體運營的關鍵環節,保證該項目的有效實施,并且最終成功上線,為其他項目起到表率和激勵作用,給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樹立標桿。
廣西農村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實行“以土對洋”的農產品開發策略——加入WTO廣西農業發展對策研究————作者:韋仕鵬
摘要: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區農業來說,既帶來良好的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面對世貿組織貿易自由化等各種“游戲規則”,聯系我區農業發展現狀,要在入世以后站穩腳跟,并求得更大發展,關鍵是實施“以土對洋”的農產品開發戰略,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不斷提高我區農產品在國
入世后我國農業的宏觀調控空間及對策選擇————作者:葉裕惠,陳華
摘要:加入 WTO, 從長遠和總體的觀點來看,是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繁榮與發展的,但從當前和局部的利益看,農業是受沖擊較為嚴重的領域之一。加入 WTO,我國的農產品能否經得起國際農產品的沖擊 ?在 WTO框架下,我國應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 ?筆者就這些問題談談自己
入世后廣西財政支持農業產業化的新思考————作者:吳云,梁智
摘要:一、入世對廣西農業產業化的影響 入世后對廣西農業產業化的影響有兩個方面: (一 )從積極有利的方面看:一是可以享受 40多年來 GATT各締約國在開放貿易,尤其是降低關稅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為我們有效利用國際農業資源與市場創造有利的環境。加入 WTO
加入世貿組織廣西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作者:彭志光
摘要:一、加入 WTO后,廣西農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加入 WTO后,廣西農業將會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有助于農產品加工走向專業化、集團化,促進農業向優質、高產、高效方向發展。具體來說,一是有利于拓寬出口渠道,擴大廣西農產品出口。入世后,可以享受無條件的最惠國
加入WTO對廣西農業的影響與對策————作者:丘雪薇
摘要:一、加入 WTO對廣西農業的影響 加入 WTO,對我區農業會受到正反二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農產品市場擴大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沖擊,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 WTO現有 134個成員的無歧視貿易待遇,有利改善出口環境,擴大出口,擴大國際
關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思考————作者:周榮源,蘇春江,王小兵
摘要: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1978年以來,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農林牧漁和農村二三產業全面增長,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糧食總產量由 1978年的 3億噸增加到 1998年的 5億噸,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已實現總
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的思考與對策————作者:黃瓊珍,周健
摘要:經過 20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主要農產品的供應由長期短缺變為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從而使農業的發展面臨著由資源約束壓力變為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壓力,農產品的賣難、價格下跌、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減緩的問題日益突出。在當前
抓好農業綜合開發 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作者:王濤
摘要: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自治區黨委“ 1234610”工作思路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賀州市在穩定糧食總產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把農業的發展切實轉移到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
論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和政策措施——廣西南寧市永寧村固定觀察實證分析————作者:韋仕鵬,黃敏麗,徐來
摘要: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不僅是農業、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且是促進整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在過去兩年中,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中央實施了擴大內需的方針,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國民經濟運行表現出的需求不足、通貨緊縮趨勢目前尚未得到根本扭轉
財政支持科技興農的問題及對策————作者:李金明
摘要:一、實施財政支持科技興農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區農業科技推廣事業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與農業發達省區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影響農業科技事業發展和財政支持農業科技進步的障礙性因素仍很多。 (一 )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低,吸納農業科技內在動力不足
溫飽基本解決后的扶貧構想————作者:藍彩金
摘要:一、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問題 中央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以來,政府對扶貧工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快了解決貧困人口溫飽的步伐。以廣西為例,到 1999年底,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已從 1978年的 2100萬人減少到 15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 6
多管齊下發展小城鎮————作者:胡學龍
摘要: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把發展小城鎮作為一個大戰略狠抓落實,江澤民同志也多次強調,要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到新興的小城鎮和鄉鎮企業中去,因為“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我區而言,盡管目前已有相當數量的小城鎮 (縣級
文摘選粹
摘要:面對農民農業收入增長速度下滑,只有——發展非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據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自 1999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長速度連年下滑,農民收入增長持續走低,抑制了農村消費增長,成為影響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如何促使農
百色地區搞活農產品流通的四點經驗————作者:周永智
摘要:當前,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農產品賣難、農業增產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民增收問題已成為當前農村的首要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搞活農產品流通,百色地區在搞好流通工作方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一、不斷認識市場,調整思維觀念和工作方法 百色是廣西西部一個
抓農產品流通需要做好的六項基礎工作
摘要:農產品賣難已成為擺在各級領導面前的一道難題,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在搞活農產品流通。近年來,各地在搞活農產品流通方面取得很多成功的經驗,其中主要是抓好以下六項基礎工作。 一、做好思想動員工作 第一,充分認識全黨抓農產品流通工作的重要性。農產品流通不暢已
梧州市現代農業實驗區建設研究————作者:黃世杰
摘要:建立梧州市現代農業實驗區,是梧州市貫徹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廣西區黨委提出的“ 1234610”農業和農村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具體途徑,是加快農村改革步伐的重要舉措,也是廣西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推進桂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
當前廣西水果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作者:鄧海梅
摘要:一、廣西水果業的現狀與問題 近年來,廣西水果生產發展迅速, 1999年全區水果總產量達 405.19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居全國第 5位;人均生產水果 86.3公斤,居全國第 7位。水果產值 (現價,下同 )80.38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 9.
《土地管理法》與耕地保護————作者:傅雪映
摘要:一、我國土地立法的現狀及內容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土地保護問題歷來是各國立法的焦點。我國自 1986年 6月 25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后,歷經 1988年和 1998年兩次修訂,新的《土地管理法》已于 1999年 1月 1日起
發展養殖業——我區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作者:陳華
摘要:一、養殖業在我區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 )養殖業在農業生產結構中占有較大份量。改革開放后,我區的養殖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 1979年全區水產畜牧業總產值僅占農業總產值的 13.5% (其中畜牧業占 12.5%,
簡訊集錦
摘要:容縣石劍河頂村靠種植八角致富梁紀湘 (作者單位:容縣農村工作辦公室 ) 改革開放以來,容縣石劍河頂村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大膽發家致富,他們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區特色經濟,把全村 2300畝荒山、疏殘林山地逐步改造種植品質優良的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