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上海保險》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上海保險》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上海保險》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上海保險》是一本保險專業刊物。內容以保險理論研究和學術探討為主,同時亦介紹保險基礎知識,報道國外最新理論和動態。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收錄情況: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2013年10期目錄參考:
(1)深化行業改革 加強國際合作 無
(5)我國環境責任險參與社會管理的角色定位 張卜泓
(8)中國財險業需要全面升級 凌秀麗
(13)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大病保險的實踐及前景分析 鐘宏菲 宋平凡
(18)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職工養老儲備普遍不足——平安養老險保險聯合中國社科院首發“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 梁慧軒
(19)投保人故意殺害被保險人之保險人免責條款合理性分析 李娟
(23)試論險企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的賠償 楊雷
(25)財產保險分公司經營績效的因子分析——以天津產險市場為例 李振鵬 姚麗娜 邊宏宇
(28)企業年金基金投資保障房的思考 曾海軍
(30)車險增值服務之我見 王禹
(32)淺析保險公司微信營銷 楊麗
(35)芻議小水電的系統性風險 羅綺 史宇慧 保翰璋
(38)浙江省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思考 周丹
(43)保險公司員工忠誠度調查——以湖南長沙地區情況為例 宋安順
(47)基于保費收益貼現下的巨災風險保費厘定 劉旭卿
保險論文范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對中國農民消費的影響研究
內容提要:以中國大陸地區31個省市的面板數據為樣本,通過開展相關的實證分析,發現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實施顯著地促進了農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升。為此,進一步全面落實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政策,通過各種制度性的激勵,提高農民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積極性,是提升農民消費支出水平、拉動農村地區內需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保險論文范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農民,消費
一、引言
根據黨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基本要求,2009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繼而在事實上推動了以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三大支柱為基礎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落實,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的進一步向前深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大陸地區的31個省市全部落實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共有1.03億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①其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都遠遠超出了黨和國家的預期水平,在短時期內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上海保險最新期刊目錄
我國綠色保險研究路徑、熱點與趨勢——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作者:李鴻敏;張建平;
摘要:綠色保險,作為一項關鍵的環境風險管理利器,對于推進經濟和社會的綠色轉型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聚焦“雙碳”目標下中國綠色保險的發展,運用Cite Space工具,量化分析、可視化展現我國綠色保險的研究路徑和發展趨勢;從文獻時間分布、發文作者與研究機構分布總結了中國綠色保險的研究特征,將研究歷程分為聚焦綠色保險概念探析與體系構建的初步探索期、開展地方性研究與產品創新的沉淀發展期和政策、市場與產品全面...
基于8個案例裁判文書之重疾險“疾病定義”條款適用的法律實務分析————作者:郭東方;肖晗;
摘要:本文聚焦于重大疾病保險“疾病定義”條款的法律適用,梳理其發展脈絡、分類與結構,并結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各組成部分的法律適用問題。本文認為,“疾病定義”條款中疾病描述與診斷標準部分為一般格式條款,體現疾病嚴重程度的附加條件部分為重大利害關系條款,并應慎用《保險法》第十九條認定條款無效。本文建議保險公司及時更新疾病定義內容,法院在審判時應充分考量醫學與保險原理,以平衡保險合同各方的權益
關于非車險反欺詐工作的思考與建議————作者:甘雨粒;
摘要:本文探討了非車險領域反欺詐工作的現狀與挑戰,分析了非車險產品特點,特別是雇主責任險與意外險中常見的欺詐類型及其主要特征,反欺詐工作的核心在于跨部門協作、數據共享及信息平臺建設,應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反欺詐能力,增強精準識別和預警機制,顯著提高反欺詐效率。此外,本文還強調了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合作的必要性,以確保反欺詐工作的全局性與長效性。本文呼吁行業各方聯合行動,...
數字·聲音
摘要:<正>7 3月5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從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看,“保險”字眼出現七次: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強化企業境外參展辦展支持;充實存款保險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等化險資源;推動將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保障體系,暢通參加社會保險渠道;穩步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健全...
行業聚焦
摘要:<正>1 2024年度上海地區人身險十大理賠案例分析報告發布 近日,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發起的2024年度上海地區人身險十大理賠案例征集完成,并在此基礎上對所收集的相關信息進行了整理、歸納和分析,形成了報告。十大理賠案例口徑為2024年度發生賠付支出的案例,各人身險公司分別提交本公司個人保單和團體保單賠付支出金額排名前十的案例。參與報送的單位合計61家,報送案例1003個,其中個人保單案例563個,...
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上海金融監管局積極打造消保民心工程“上海模式”
摘要:<正>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根據金融監管總局統一部署,上海金融監管局指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深入開展2025年“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打造金融消保領域民心工程“上海模式”
上海金融監管局 上海金融法院 聯合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摘要:<正>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上海金融監管局、上海金融法院聯合選編10件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向社會發布,旨在進一步深化落實金融監管與金融司法常態化協同機制,全面有效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金融市場主體經營行為,提高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安全感、獲得感,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穩定運行
加快我國碳保險市場發展的思考————作者:陳曉靜;張嘉琦;崔田;
摘要: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中,碳保險作為保障碳減排承諾實現的關鍵金融工具應運而生。我國碳保險市場雖已起步,但在碳市場機制、數據基礎、產品服務體系及專業人才等方面還存在問題。本文通過剖析我國碳保險市場現狀與問題,并借鑒國際經驗,從完善政策法規、強化數據建設、創新產品服務、加強人才培養等維度提出對策,以期加快我國碳保險市場發展,增強其對碳交易風險的抵御能力,提升企業參與碳減排的積極性與穩...
大語言模型對中國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影響與未來展望————作者:湯海波;
摘要:近年來,大語言模型(LLM)在保險行業的應用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旨在探討大語言模型對保險消費者權益的影響,分析其積極貢獻與潛在風險。通過理論分析與案例研究,本文總結了大語言模型在提升消費者保險知識、優化服務體驗、強化風險防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指出了其在誤導性信息、數據隱私和監管合規方面的風險。研究結果表明,大語言模型的應用需要在技術創新與消費者保護之間找到平衡,以確保其...
數字化轉型對保險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上市保險公司的實證分析————作者:江亞鋒;
摘要:本研究聚焦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對其經營績效的影響,基于2013—2023年中國A股上市保險公司數據,構建數字化轉型指數并運用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數字化轉型顯著提升保險公司的財務績效、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其中IT投入、數字化業務占比及人才比例是關鍵驅動因素。數字化轉型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智能化風控和個性化服務,增強了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適應性。此外,公司規模對數字化轉型效果...
《上海保險》雜志征稿啟事
摘要:為進一步發揮《上海保險》雜志在保險理論與實踐研究中的引領作用,為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研陣地和智力支持,現面向保險業界、學界、監管界開展征稿。一、刊物簡介 《上海保險》雜志(月刊)由上海市保險學會創刊于1984年10月,是一份在中國保險業界、保險教育界、保險理論界和保險消費者中傳播度高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保險期刊。《上海保險》雜志立足于上海、輻射長三角、面向全國保險業一線經營機構,緊跟市場熱點,...
“老娘舅”也是“老法師”——平安產險創新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有益探索————作者:陳賢;翟文君;
摘要:<正>在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有這樣一支服務保險消費者的黨員隊伍:他們全員通過職業技能上崗考試,其中4人具備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他們在每一個案件處理過程中都能講事實、擺道理、普法理,法理情相結合,運用自身扎實的專業功底促成保險案件糾紛化解。在上海,他們被稱為調和矛盾雙方的“老娘舅”,也被看作是處理棘手案件的“老法師”。這支入駐法院參與訴調工作的黨員訴調隊是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
工傷醫療服務協議機構布局及管理狀況的研究——以廣東省為例————作者:朱媛春;林利珊;龐震苗;
摘要:為了解廣東省工傷醫療服務協議機構區域布局現狀,優化廣東省工傷醫療服務協議機構布局,本文結合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對廣東省工傷醫療服務協議機構的區域布局及管理存在問題進行調研,認為廣東省工傷醫療服務協議機構存在區域間和區域內資源配置失衡、康復醫療水平參差不齊、機構間合作交流不多等問題。廣東省工傷預防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優化區域布局,建議精簡協議機構數量,優化協議機構等級;逐步形成工傷醫療和康...
創新藥械多元支付機制及國際實踐的研究————作者:中國創新藥械多元支付課題組;
摘要:Abstrac
資金再保險:運作機制、風險管理與市場應用————作者:蘇瀾;高婷;曾旭東;
摘要:資金再保險是一種帶抵押的再保險協議,它將與保險合同相關的投資風險和長壽風險從原保險公司轉移到另一家保險或再保險公司,通常以符合商定的投資準則的資產組合作為抵押。根據保險人支付再保險保費方式的不同,資金再保險具有資金轉移和資金預提兩種結構。本文通過將其與長壽互換、財務再保險進行比較,闡述了使用資金再保險的原因及資金再保險可能的風險,為從業者、監管機構以及研究學者提供參考
保險公司外勤人員的社保追繳及合規建議————作者:陳禹彥;
摘要:在保險行業的實際運營中,保險公司外勤人員由于收入受業務量波動以及公司整體經營效益變化的影響,常常出現實際收入與社保繳納基數不一致的情況。這種差異在員工離職后極易引發糾紛,對保險公司的合規運營提出了嚴峻挑戰。本文將通過深入剖析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實際案例,為保險公司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思路與應對策略
中美農業“保險+期貨”模式的差異對比分析——基于制度變遷理論————作者:張琬琳;田佳佳;
摘要:自2015年農業“保險+期貨”模式在中國第一次試點以來,相關項目試點范圍不斷擴大,模式推廣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與美國相比,中國農業“保險+期貨”模式目前在風險對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問題。本文以制度變遷理論為依據,從差異對比的角度出發,對中美農業“保險+期貨”模式在設計的創新性、運行的強制性兩方面的差異表現及其原因進行分析,探討了該模式在中國運行過程中遇到的瓶頸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傳統車險投保場景下個人信息授權的合規困境與制度優化————作者:孫怡倩;
摘要:在車險投保領域,個人信息保護至關重要。當前傳統車險線下模式依賴汽車經銷商這類兼業代理渠道銷售保險,在此模式下存在默示授權的現象,與《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在適用上存在爭議。本文旨在剖析這一現象的合規困境,通過借鑒歐盟與美國在車險數據處理方面的經驗,提出構建“分層授權+動態管控”新型合規框架的制度優化路徑,在保障個人信息權益的同時釋放車險數據的商業價值
數字·聲音
摘要:<正>5.7萬億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公布了2024年全年保險業經營情況。2024年,我國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5.7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行業匯總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7%。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4萬億元,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在賠付方面,2024年,保險業原保險賠付支出2.3萬億元,原保險賠付支出同比增長19.4%。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1萬億元,人身險賠付支出1.3萬億元。截至...
行業聚焦
摘要:<正>1上海金融監管局發布《上海科技保險創新發展報告(2024年度)》近日,上海金融監管局發布《上海科技保險創新發展報告(2024年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系統梳理了上海財險業在健全科技保險發展機制、提升科技保險發展質效、擴大科技保險輻射范圍以及涵養科技保險發展生態等方面所做的諸多探索,通過一系列翔實數據與典型案例,全面展現財險業服務上海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及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