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山西農經》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山西農經》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山西農經》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山西農經》雜志是由山西農經雜志編輯部主辦的一本高端學術(專業)期刊雜志,雜志印刷精美,質量過硬。山西農經雜志自創辦以來,秉承終身學習、智慧經營、達善社會的理念,以傳播高端學術(商業新知)為己任,山西農經雜志為讀者提供高端的精神糧食。
【辦刊宗旨】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農業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反映國內外理論研究成果,交流農經管理新經驗,為農村工作部門和農經學會開展工作、推動學術研究、發展和培養人才提供園地。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欄目設置】
主要版塊欄目:農民增收實踐、農村稅費改革、考察報告。
2014年01期目錄參考:
1 破除體制機制弊端 夯實農業基礎地位 5-6
2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 7-8
3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做好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 9-14
4 農業部發布《關于切實做好2014 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 12-14
5 解決好當今中國農民問題的基本思路 韓長賦 15-17
6 著力改革,最大限度激發“三農”發展活力 袁純清 18
7 加快創新農業體系 推進農業現代化 李小鵬 19-20
8 積極穩妥地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健康發展 孫中華 21-23
9 切實加強引導,促進土地流轉規范運行 張紅宇 24-25
10 扎實抓好深化農村改革 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李平社 26-27
11 開放視角下中國糧食安全戰略再認識 倪洪興 28-29
12 確立家庭農場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主導地位 郭熙保 鄭淇澤 30-31
13 關于“三農文化”的一些思考 李 樺 32-33+43
14 關于發掘搶救研究整理山西農業文化的初步設想 魏廣平 34-35
15 關于近代山西水利股份公司的探索 張 荷 36-39
摘 要:目的:探討醫保定點醫院醫保科與臨床科室相互協作機制以減少醫保違規,做好事前防范。方法:從醫保政策宣教、與科室溝通協作、設立醫保聯絡員、患者滿意度調查等各方面,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診療過程進行監管,發現不合理情況及類別,做出針對性改良方案。結果:通過相互協作,科室明顯降低了醫保違規事件的發生,醫保結算效率及患者滿意度提高。結論:協調好具體實施的臨床科室與醫保監管的醫保科之間的關系,才能合理、規范、有效的實施監管。
關鍵詞:省級期刊論文發表,醫保監管,科室合作,經驗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從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間,我院肝膽外科在院的醫保、農合手術患者。選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雙鏡聯合十二指腸鏡取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肝部分切除術的患者共450例進行評估。
山西農經最新期刊目錄
陜西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不平衡研究及對策————作者:謝紅銷;
摘要:陜西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當地異彩紛呈的地域特色文化。多媒體時代背景下,作為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十三朝古都,陜西省會西安的漢唐文化風靡全國。但是,當前陜西地域傳統文化傳播呈現出極不平衡的情況,三秦大地不僅只有古都西安這一抹亮色,在這片大地上還孕育了“青銅器之鄉”西府寶雞、陜北黃土高原的嘹亮歌聲、震撼人心的腰鼓表演、紅色精神永續的革命基地以及陜南地區青山碧水的自然生態風光。基于此,闡釋了陜西各地區地...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賦能鄉村振興路徑研究————作者:賈富明;
摘要:鄉村振興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目標。在數字經濟時代,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可推動農業現代化、鄉村治理智能化和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基于鄉村振興的關鍵需求,分析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在發展智慧農業、優化鄉村治理、完善基礎設施和發展文旅產業等領域的應用路徑,總結了當前技術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數據獲取困難、技術推廣不足和人才短缺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
基于鄉村振興的民族村寨保護與產業興旺發展策略研究:以綿陽北川吉娜羌寨為例————作者:羅小嬌;趙婷;李詩語;
摘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產業興旺已成為推動民族村寨發展的核心要素。以具有豐富民族文化和自然資源的綿陽北川吉娜羌寨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產業興旺策略路徑。結合吉娜羌寨的實際情況,從產業興旺策略、創新鄉村旅游宣傳方式、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以推動綿陽北川吉娜羌寨的產業興旺和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背景下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的比較研究————作者:楊博宇;吳彤;陳蘭;樂貴強;李乾楷;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以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研究進行整理匯總,通過實證研究和比較分析,旨在分析傳統型、產業融合型和企業帶動型三種合作社模式在不同背景下促進農民增收的機制與效果,并探討了各模式的優勢、適用條件及其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前景。研究發現,傳統型合作社通過降低成本與資源整合實現增收,產業融合型合作社通過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來促進農...
蒲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析————作者:高祎婷;
摘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了解蒲縣脫貧攻堅成果現狀,從人才資源、產品銷售、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內生動力四個角度分析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困境和對策,走好新時代蒲縣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阻梗及對策建議————作者:張文靜;
摘要: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愈加重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更是將其放在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中之重位置。鄉村要振興,離不開塑形,更要鑄魂。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鄉村文化振興在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本土資源的重視與利用以及公共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但其仍面臨著主體缺位及流失、客體缺乏競爭力、載體服務環境及水平不高的困境。因此需要在主體維度內促進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激活文化振興...
新質生產力賦能山西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作者:李靜;
摘要:新質生產力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形態,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新質生產力可以通過科技創新與農業生產數智化、產業融合與農業產品多元化、要素流動與鄉村治理現代化賦能山西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當前山西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水平并不高,但具有較大的潛力。在此背景下,山西省應通過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來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包括加強技術創新與應用推廣,推進數字農業發展;強化金融支持與政策保障,推動農村產業融合...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廣西壯鄉中藥香囊的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作者:郭炎婷;秦晶;李玫靜;黃仁雁;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廣西壯鄉中藥香囊作為地方特色產品,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通過線上問卷星調查,利用SPSS24.0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分析和中介模型分析,探討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的主要因素。通過實證研究分析發現,消費者對廣西壯鄉中藥香囊的了解程度、購買渠道、定制意愿、贈品類型與其購買意愿呈顯著正相關,而定制意愿和了解程度對購買意愿的影響程度更大。消費體驗在產品功能方面和消費者購買意愿之間起到...
小眾茶品牌茶旅融合的發展路徑與策略研究————作者:李喆洋;徐源澤;崔玄;曾莉斯;
摘要:隨著小眾茶品牌的不斷發展和壯大,茶旅融合已經成為擴大其影響力的重要方式。旨在探討小眾茶品牌如何利用茶旅融合的新模式來實現持續發展,并從茶旅融合的視角出發,明確其發展路徑和策略,以增強這一模式的影響力,并最終推動鄉村振興
河北省農業發展與氣象干旱特征的響應關系及應對策略————作者:張華健;湯可茂;王翔宇;李鳴陽;
摘要:以河北省農業發展與氣象干旱特征之間的響應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農業生產的狀況、氣象干旱的特點,以及二者的時空耦合關系,并探討了氣象干旱對農業生產的潛在影響。基于這些分析,提出了五項應對策略,加強干旱監測預警、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優化種植結構布局、強化水資源管理和完善農業保險體系,旨在為河北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持
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分析和深遠意義:以江西省永新縣為例————作者:汪立旭;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鄉村振興包括文化、人才、產業、生態、組織五個方面,五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其中文化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而目前鄉村文化發展存在傳承主體流失、文化體系散亂、傳播媒介單一等問題,只有通過夯實文化主體根基、提升價值認同、拓展鄉村文化發展空間,才能持續推動農村農業的經濟發展,完善鄉村振興的體系建設
山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作者:賈永霞;
摘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我國的重要任務之一。山西作為黃河流域的重要節點,既承載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責任,又肩負著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全面梳理了山西黃河流域在生態保護與修復、高質量發展、文旅融合以及社會民生領域取得的進展與成效,深入分析了當前面臨的生態保護與修復壓力、水資源保障亟需加強、高質量發展制約瓶頸及文旅資源尚待挖掘等挑戰,提出了優化生態治理體系、優化水資源管理、推動產業綠色轉...
鄉村綠色發展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為例————作者:王桔;
摘要:鄉村綠色發展是鄉村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導向,以鄉村生態經濟比重不斷提高、鄉村生態環境不斷美化和鄉村居民的綠色環保意識不斷加強為基本內容的發展方式。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鄉村綠色發展為例,通過研究鄉村綠色發展的內涵、意義、現狀,剖析安吉縣鄉村綠色發展歷程、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提出推動安吉縣鄉村綠色發展的建議,為全國其他地區鄉村綠色發展提供參考
共同富裕視域下實現河南鄉村生態振興的路徑研究————作者:王會停;閆晶;
摘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而鄉村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關鍵領域。當前,河南鄉村生態振興面臨多重困境,存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滯后,鄉村生態基礎設施與資金投入不足、鄉村生態治理體系有待加強等問題,應從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精準治理、推進鄉村生態價值轉化、加強鄉村生態治理效能和提高鄉村居民生態環保意識等方面探尋共同富裕視域下實現河南鄉村生態振興的路徑,以期更好地將生態優勢轉換為富民惠民的經濟優...
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作者:白茹茹;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鄉村治理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路徑。數字技術對于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能顯著提升治理效能,加速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并激發農民的參與熱情,推動鄉村治理向現代化邁進。然而,在這一進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鄉村數字基礎設施滯后、信息技術人才短缺以及數據孤島現象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數字...
精河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狀及優化對策研究————作者:朱濤;朱峰;
摘要:農村基礎設施的改造和提升工作,應當從解決農村的現實需要出發。精河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縣,農村人口比例較高。為此,該縣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提升行動,改善縣域內農村人居生活環境。精河縣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雖有一定成果,但還面臨著農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資金投入不足、配套設施滯后等諸多問題。鑒于精河縣人居環境提升實際情況,對精河縣人居環境提升成效及改善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為全疆及其他地區農村人...
探索整縣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路徑研究:以濰坊市寒亭區為例————作者:郭婷婷;
摘要: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濰坊市寒亭區穩抓國家首批整縣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破解農田連片利用、長效管護、產業增效難題,打造高標準農田“建管用”新路徑。為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質效,提出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耕作現代化水平、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優化路徑
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民生活富裕:內涵、邏輯及實現路徑————作者:劉佳欣;
摘要:新質生產力作為融合新技術、新產業及新模式等全新質態要素的生產力,其發展與應用為農民生活富裕提供了新的內生動力與重大機遇。在理論邏輯上,新質生產力基于生產力三要素賦能農民生活富裕;在內在驅動邏輯上,新質生產力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加強了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在外在支撐邏輯上,新質生產力優化了“三生”環境,為農民的生活富裕保駕護航。在實踐過程中,從農民的思想認知、政府的政策制度、人才的培養引進等維度對...
農業科技創新對提高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作者:陶斌;楊常偉;
摘要:黨的二十大提出到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2022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針對農業強國建設工作予以全面布局,著重指出應憑借科技與改革的雙重推動力量,加速農業強國的建設進程。當下,我國農業科技水準得到明顯提升,并且在助力農民增收方面成效斐然。農業科技的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二者關聯緊密。農業科技進步推動著生產力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業生產產量的增長,對農民收入的增長有著直...
數字經濟對農業現代化與綠色農業的協調作用————作者:趙陽峰;
摘要:聚焦于數字經濟對農業現代化與綠色農業的協調作用,分析了數字經濟在緩解農業融資約束、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優化農產品流通效率以及促進綠色農業技術成果市場化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并詳細闡述了數字經濟如何為農業現代化和綠色農業發展提供新動力,提出了加大數字金融支農力度、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強化數字經濟與農業有效銜接以及加大綠色金融服務供給等對策,旨在推動農業現代化與綠色農業的協同發展,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