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統計與管理》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統計與管理》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統計與管理》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統計與管理》是一份集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資料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刊物,成為廣大讀者獲取社會經濟的捷徑、了解省情省力的窗口。辦刊宗旨:面向讀者、立足統計、反映經濟、服務社會。讀者對象:全國統計系統、經濟部門、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1996年獲河北省期刊“經營管理獎”
1998年獲河北省期刊“設計優秀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熱點聚焦、社會調查、經濟視點、社會經緯、百家爭鳴、立交橋、宏觀管理、微觀管理、財經論壇、問題研究等。
2014年01期目錄參考:
搞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摸清二三產業家底 《統計與管理》編輯部
此數無聲勝有聲 李改燕
對邯鄲市經普專項試點工作的思考 武艷東
地方高校人事檔案管理與信息統計 李紅菊
解析提高計算機考試成績核算統計的有效性 孫剛,王百靈,陳希海
加強統計分析促進社保統計工作 冀秀國
撰寫統計分析報告的八要八忌 李愛民
蔬菜統計監測過程中常見問題及對策 何靜
完善企事業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的探討 劉偉
發揮統計作用提升檔案統計水平 王振云
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發揮統計積極作用 趙鵬程
縣級社保統計如何服務于社會保障事業 惠麗萍
統計學論文發表:立體化統計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
[摘要]統計學實踐教學體系不是單一的課堂實踐教學,也不僅僅是單層次的社會實踐,它應由課堂實踐教學、綜合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畢業實訓實習四部分構成,是多維的、系統的、層進式的、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統計學論文發表,立體化,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實驗項目
它不是單一的課堂實踐教學,也不僅僅是單層次的社會實踐,它應由課堂實踐教學、綜合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畢業實訓實習四部分構成,是多維的、系統的、層進式的、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它應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統計與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基于“寬帶中國”戰略的準自然實驗————作者:李國柱;陳靜蕾;
摘要: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座,是優化城市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2006-2022年我國283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以“寬帶中國”政策為準自然實驗,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城市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效應以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能夠有效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優化,且這一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研究機制表明,“寬帶中國”戰略實施能夠...
基于大數據的縣級交通指揮平臺設計————作者:張斌;王統兵;
摘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本研究旨在構建一個基于大數據的縣級交通指揮平臺,通過整合和分析多源交通數據,提供實時交通管理決策支持。研究首先聚焦于數據整合,通過集成多源數據,實現數據的標準化和清洗,確保數據質量。隨后,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機器學習算法對數據預警、交通流量、警力優化和交通評價進行預測建模,為交通指揮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將探討路口流量優化策略,包括信號燈協調控制、交通...
數字經濟下京津冀城市群新質生產力發展時空演變特征分析————作者:高海燕;徐帆;
摘要: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探究京津冀城市群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時空演變規律及空間分布特性,可為區域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協調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提升整體競爭力提供理論依據和策略建議。選取2013-2022年京津冀13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運用修正的熵權TOPSIS法對數字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進行測算,構建耦合協調度模型探討不同空間尺度新質生產力發展綜合指數的空間分布格局,并利用莫蘭指數對地級市尺度的新質...
投稿須知
摘要:<正>《統計與管理》為河北省統計科學研究所主管主辦。本刊未委托或授權任何第三方辦理接收或征稿事宜,只接收自由投稿,作者需發送Word電子文檔稿件至編輯部投稿郵箱。審稿時間為20至30個工作日,作者可隨時電話聯系編輯部。本刊不向作者收取費用,包括版面費、審稿費等。一、內容要求(一)本刊收錄范圍:統計學理論(經濟統計學、人口統計學、社會統計學、理論統計學)、經濟學理論、應用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
高校大學生膳食營養管理的評價與優化————作者:張哲;張瓊芬;
摘要:大學生的膳食營養管理直接關系到其健康與學習效能的提升,因而探索科學的膳食優化設計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旨在制定適合大學生群體的平衡膳食食譜,通過熵權TOPSIS法和遺傳算法對現有大學生膳食方案進行評價和優化。研究首先評價了現有食譜的營養結構,進而構建多目標優化模型,結合蛋白質氨基酸評分、熱量控制以及經濟性等因素進行優化設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膳食設計在考慮營養全面性的同時亦需重視實際經濟性,優化后的新...
數字經濟賦能制造業企業新質生產力:理論機制與經驗證據————作者:馬強;徐敏;金杉;張梅;
摘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把城市數字經濟數據和制造業企業新質生產力數據進行匹配,基于2013-2022年的面板數據,分析了數字經濟如何影響制造業企業的新質生產力。研究發現:數字經濟促進了制造業企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相比之下,在東部地區的企業,以及小規模企業、國企和高技術企業,數字經濟具有的新質生產力提升效應更大。數字經濟提升制造業企業新質生產力的...
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影響——基于市場分割的視角————作者:申社芳;杜靖宇;李鈺焜;檀晶;
摘要:數字經濟作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為鄉村振興帶來了重大機遇。本研究基于中國經濟社會大數據研究平臺,利用2011—2021年我國275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測算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與鄉村振興發展指數,實證檢驗了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助推效應,并進一步在市場分割視角下檢驗其作用機制,在區域異質性視角下檢驗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助推效果的差異。研究結果表明:(1)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助推效應顯著,通過內...
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結構升級——基于資本流動與城鎮化發展視角的分析————作者:袁靖;胡愛華;
摘要:加速產業結構升級是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以中國31個省市2011—2023年的數據為樣本,對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結構轉型的作用機制進行實證分析,并采用空間計量模型實證分析了其空間溢出效應。結果表明,首先,新質生產力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而產業結構升級又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即使排除內生性問題,前者也會對后者產生重...
房價上漲對育齡群體生育意愿的影響——基于CFPS數據的分析————作者:謝真真;賈嶠;
摘要:在房價上漲與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宏觀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4、2018、2022年三期數據,對房價上漲給育齡群體生育意愿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深入考察。研究結果顯示,房價上漲對育齡群體生育意愿產生了顯著的不利影響,具體表現為住宅商品房價格每平方米上漲1萬元,育齡群體生育意愿數量將下降0.095個。在進行穩健性檢驗并對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進行處理后,結果依然穩健。進一步的異質性分析...
中國式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進程測度——以廣東為例————作者:肖路遙;劉帷韜;
摘要:從人的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文化現代化、生態現代化、治理現代化六大維度,構建中國式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廣東及21個地級市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展開測度,結果顯示:對標2035年目標值,廣東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已接近八成,但距離本世紀中葉目標值還有較大差距;具體來看,廣東在生態現代化、人的現代化、經濟現代化領域表現優異,在社會現代化和治理現代化領域表現一般,在文化現代化領域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新質生產力水平測度及空間分異研究————作者:高振娟;張月;
摘要:數字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的質的躍升,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探究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新質生產力水平及空間演進有利于推進區域協同發展和經濟戰略謀劃。文章基于2013-2022年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新質生產力的面板數據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通過使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數、Kernel密度法和自然斷點法分析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區域差異、動態演進及時空趨勢。研究發現: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新質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質生產力的時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作者:呂衛玲;楊永豐;張敏;羅仕偉;
摘要:文章從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三個維度構建新質生產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基于2012-2022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6個市的面板數據,采用熵值法對其新質生產力水平進行測算,并運用Dagum基尼系數分解法、核密度估計法、馬爾科夫鏈及地理探測器分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質生產力的區域差異、時空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呈增長態勢,除重慶和成都外,多數城市處于低水平...
綠色金融對數字經濟的影響:促進還是抑制?——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作者:蘇欣;鄭婉瓊;蔣學海;
摘要:基于2015—2024年中國30個省份(西藏及港澳臺除外)的面板數據,通過構建基準回歸模型并結合Stata軟件,實證研究了中國綠色金融對數字經濟的影響。研究得出:(1)綠色金融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2)相較于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具有更為成熟的金融市場、更高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更完善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這些因素共同導致綠色金融對中國東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更為顯著;(3)綠色...
數據要素驅動共同富裕的統計測度與實證研究————作者:王烊坤;王志堅;
摘要:為探討數據要素在推動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及其機制,進一步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證支持,基于2011-2022年中國31省(除港澳臺地區)的面板數據,運用熵權法對數據要素和共同富裕指標進行測算,并使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及調節效應模型,實證檢驗數據要素對共同富裕的影響效應及作用機制。結果表明:第一,數據要素的發展對共同富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且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該結論仍然成立...
要素高效集聚與首都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兼論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作者:徐生霞;王力榮;張婭茹;
摘要:強化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形成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引力場,是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本文在系統分析勞動、技術、資本三類基礎要素高效集聚對首都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影響效應的基礎上,從數字貿易規模和數字知識累積兩個方面引入數據要素,對上述影響機制進行了拓展,并以2010~2022年地級市面板數據為實證依據,對其乘數效應進行了檢驗。研究發現,整體上,要素高效集聚能帶動首都經濟圈實現高質量發展,但呈現出...
數字經濟與農業韌性協調發展的區域差異與時空演進————作者:邢艷春;潘幸路;
摘要:數字經濟背景下,農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農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農業韌性同時提高糧食產量。選取2012-2022年糧食主產區的面板數據,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傳統Markov和空間Markov探析數字經濟與農業韌性協調發展水平及時空演進過程。研究結果顯示:從時間維度上看,數字經濟與農業韌性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從空間維度上看,地區內差異呈現“東部高、中部低、西部高”的空間特征;傳統Markov表...
營商環境影響企業ESG表現的機制研究————作者:郭琪;彭耿;
摘要:城市營商環境的好壞影響微觀企業主體未來可持續發展。以2009-2020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固定年份和行業檢驗了城市營商環境對企業ESG表現的影響作用。研究發現,城市營商環境優化能夠顯著提升企業ESG表現,機制檢驗表明其主要是通過緩解企業融資約束和減少經營不確定性作用途徑來提高企業ESG表現,而在內部控制和外部機構投資者關注情況下,營商環境優化對企業ESG表現的提升作用越大。異質性檢驗表明...
金融科技視角下城市碳排放強度的演化研究——以長三角城市群為例————作者:馬光旭;徐功文;程文靜;楊金鳳;
摘要:金融科技作為金融供應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對推動城市綠色低碳轉型具有深遠意義。本文運用2011-2022年長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數據,探討了金融科技視角下碳排放強度的演化趨勢。首先,通過核密度估計、空間相關性分析及動態空間杜賓模型發現,長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強度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多極分化特征明顯;其空間分布呈現顯著正向依賴,局部以低-低集聚為主,且在全域上具有顯著的時間慣性效應、空間溢出效應和時空依賴效...
人工智能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333個城市的經驗證據————作者:王霞;王仁林;
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已成為各國提升競爭力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驅動力。文章基于2004-2022年中國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面板數據,實證探究人工智能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效應及機制。結果發現:人工智能發展水平的提升能夠顯著促進外商直接投資水平的提高。機制路徑表明,人工智能通過對產業集聚、產業結構合理化升級和產業基礎設施完善促進外商直接投資水平的提高。...
新質生產力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與作用機制研究————作者:彭勃;張紅巖;
摘要: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核心支柱產業,其高質量發展對于促進整體經濟結構的優化與升級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2012-2022年間我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通過實證分析探討新質生產力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研究表明,我國新質生產力和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均展現出上升態勢,但目前它們的發展水平較低尚待提升,并且呈現出明顯的“東高西低”地域差異特征;新質生產力能夠顯著促進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