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巖土工程學報雜志
關注()《巖土工程學報》雜志簡介
《巖土工程學報》(月刊)創辦于1979年,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由中國水利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建筑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六個全國性學會聯合主辦的學術性科技期刊。本刊于2004年以前為雙月刊,2005年起,《巖土工程學報》改版為月刊,大16開本,160頁,每月中旬出版。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0-4548,國內統一刊號CN32-1124/TU。國內郵發代號28-62,國外發行代號MO520。
經過30年的發展,《巖土工程學報》已是我國巖土工程領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期刊,是巖土工程理論和實踐的重要論壇,是我國從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業的勘測、設計、施工、研究和教學人員發表學術觀點、交流實踐經驗的重要園地。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水利、建筑和交通事業戰線上巖土工程學科的帶頭人,為我國的基礎性工程設施建設事業,特別是水利工程建設事業做出了貢獻。
《巖土工程學報》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文摘與引文數據庫、工程索引Compendex數據庫(核心)、劍橋科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巖土工程學報》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1.492;總被引頻次:644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312;綜合影響因子:0.900
《巖土工程學報》欄目設置
論文、短文、討論。
《巖土工程學報》雜志投稿須知:
1宗旨及內容
(1)本刊旨在促進學科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促進海內外學術交流、加速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2)刊登土力學和巖石力學領域中能代表當今先進理論和實踐水平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成果等。歡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重要項目的研究成果向本刊投稿,倡導和鼓勵有實踐經驗的作者撰稿,并優先刊用這些稿件。
(3)本刊為月刊,主要欄目有:黃文熙講座、綜述、論文、短文、工程實錄、焦點論壇、討論和簡訊等。
2來稿
(1)來稿應符合科技論文寫作慣例和基本要求,作者自留底稿。請優先采取網絡在線投稿(www.cgejournal.com),本刊保留書面投稿(一式兩份)和電子郵件投稿(ge@nhri.cn)。
(2)來稿一般在3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請不要一稿兩投,若3個月后仍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作者有權自行處理來稿。
(3)來稿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出生地、學歷、學位、技術職稱、簡歷以及研究課題、單位全稱及所屬部門、地址、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及郵編等。
(4)署名者應為稿件執筆人或稿件內容的主要責任者。
(5)稿件可能涉及機密資料時應由作者單位出具非泄密證明。
(6)凡被海內外正式出版物公開發表或已錄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受理。
3稿件選用和清稿體例
(1)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者對稿件內容和論點不作改動。稿件一經選用應由第一作者參考審閱意見、稿面質疑、本刊體例作必要的修改補正或刪減。文圖、資料、數據務求準確無誤,一次定稿。
(2)作者收到稿件錄用通知后,應在45天內將修改清稿(WORD排版打印)連同同意發表稿件的作者聲明一并寄回本部,并在線上載或E-mail發送修改清稿的電子文件。
(3)修改清稿版面,黃文熙講座和綜述文章一般不超過15頁,論文一般不超過8頁,短文和工程實錄不超過4頁,焦點論壇不超過2頁,討論不超過1頁。
(4)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并按發表文章頁數收取版面費。
(5)凡本刊刊登的稿件均收入相應期刊光盤版及期刊網,并與印刷稿一次性付稿酬。
(6)本刊版面為A4開本,雙欄排版,版芯為25.4cm×17.8cm。
(7)文章清稿層次體例為:中文文題、作者姓名、單位及所屬部門、單位地址郵編、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作者簡介;英文文題、作者姓名、單位及所屬部門、單位地址郵編、摘要、關鍵詞;基金項目及編號(首頁下注);正文(按123,1.11.21.3,(1)(2)(3),a)b)c)分章節);參考文獻。
(8)圖表設計恰當,具自明性;先見引文,后見圖表;表名和圖名一律中英文并列。表格用三線表。單欄圖圖幅寬為8.0cm,雙欄圖圖幅寬為17.0cm。插圖比例宜適當,圖面宜清晰,線條宜均勻,主線選5號線,坐標線選4號線,輔助線選3號線,圖中漢字為小5號宋體字,圖中字符務必與正文一致。
(9)計量單位使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公式及中外文字符務必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等,易混淆字符第一次出現時用鉛筆注明。
巖土工程學報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赤泥磷石膏與水泥協同固化淤泥的力學特性與微觀機理————作者:丁建文;萬星;高洪梅;王志華;焦寧;
摘要:在傳統水泥固化淤泥的基礎上摻入赤泥與磷石膏,以期利用大宗工業固廢在水泥-黏土膠凝體系中的潛在化學活性,實現以廢治廢、減小水泥用量的目標。通過系列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固結不排水三軸剪切試驗、柔性壁滲透試驗和微觀測試,明確了淤泥復合固化土的力學性狀隨赤泥磷石膏配比的演化規律,揭示了復合固化土中的微觀耦合效應。結果表明:赤泥與磷石膏摻入后可明顯改善淤泥固化土的力學性能,且二者的協同作用效果顯著,最優配比...
非飽和砂土中深埋活動門試驗松動土壓力計算————作者:趙云;楊忠方;張朋;凌道盛;
摘要:合理確定深埋活動門上方松動土壓力對分析土與結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土拱模型和松動土壓力計算方法主要針對干燥和完全飽和土體,較少涉及到非飽和土的研究�;贏BAQUS有限元軟件建立不同飽和度下深埋活動門數值模型,根據數值試驗結果,通過考慮非飽和土中基質吸力的影響,建立了非飽和砂土中深埋活動門上方松動土壓力分析模型,隨后結合大主應力圓弧拱理論和非飽和土抗剪強度理論,給出了松動區高度和松...
第三屆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青年論壇(一號通知)————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主辦單位: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會議主題: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設計理論與方法;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機理與分析方法;新型土工合成材料研發與智能制造;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測試新技術與標準化;土工合成材料的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路徑;公路、鐵路、土建、水利、環保等領域應用及案例|
第四屆全國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力學及工程學術研討會(第1號通知)————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為了及時總結和交流相關成果與經驗,更好地推動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力學的發展,中國土木工程土力學及巖土力學分會將于2025年7月召開“第四屆全國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力學及工程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承辦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巖土工程學報》征稿簡則
摘要:<正>本刊于1979年創刊,是中國水利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建筑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振動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學術性科技期刊。本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被“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數據庫”和“Scopus數據庫”等國際數據庫收錄。本刊官網(www.cgejournal.com)全文發布本刊所有刊載文章,...
第九屆全國水工巖石力學大會(2號通知)————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第九屆全國水工巖石力學大會擬定于2025年5月9日——11日在成都召開。會議主題與議題主題:重大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巖石力學研究進展與實踐議題:(1)重大水電工程中的巖石力學問題;(2)長距離引調水工程中的巖石力學問題;(3)抽水蓄能工程中的巖石力學問題;(4)水利水電工程防災減災中的巖石力學問題;(5)高壩壩基巖石力學與工程;(6)高邊坡巖石力學與工程;(7)超大/超長/深埋地下洞室(群)巖石...
《巖土工程學報》征訂啟事————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巖土工程學報》創辦于1979年,是我國水利、土木、力學、建筑、水電、振動等六個全國性學會聯合主辦的學術性科技期刊。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承辦,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土力學、巖石力學領域中能代表當今先進理論和實踐水平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成果等。報道新理論、新技術、新儀器、新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歡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重要項目的研究成果向本刊投稿,倡導和鼓勵有實踐經驗的作者撰稿,并優先刊用...
2025年海峽兩岸巖土工程/地工技術交流研討會征文通告————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地工技術研究發展基金會(臺灣);中國建筑業協會深基礎與地下空間工程分會(大陸)。會議主題:綠色創新,智能巖土工程。會議議題:智能巖土工程創新;關鍵勘察技術創新;關鍵巖土工程案例;極端氣候挑戰對策;數字巖土工程技術;巖土工程風險評估與管理;綠色巖土工程技術與維護
考慮土體鹽堿化影響的注漿絮凝-真空預壓法加固疏浚淤泥試驗研究————作者:王軍;張凱宇;倪俊峰;符洪濤;彭怡;
摘要:為了解決疏浚淤泥滲透性差和排水固結時間長等難題,常常采用絮凝-真空預壓法處理,針對既有地基,本研究提出注漿絮凝-真空預壓的地基處理方法。針對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體,設計并開展了不同石灰摻量的室內模型試驗,研究其對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試驗過程中監測了孔隙水壓力、排水量、沉降量的變化,試驗結束后檢測了土體的pH值、含鹽量、含水率及十字板剪切強度等指標。在考慮強度增長和土體鹽堿化影響的基礎,研究得出了注漿...
第三十一屆全國土工測試學術研討會(第1號通知)————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為了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促進新疆地區的巖土工程技術發展,加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交流與合作,第三十一屆全國土工測試學術研討會將于2025年7月25日—7月27日在烏魯木齊舉行。主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中國水利學會巖土力學專業委員會。會議主題:凍土地質條件勘察和基本性質測試技術;鹽漬土原位測試和基本性質測試技術;風積沙基本性質測試技術;凍融環境下土工物理模型試驗技術;...
基于極限下限法的水下盾構帶壓開倉支護力確定方法及應用————作者:游鈺陽;李雨哲;陽軍生;鄭響湊;孫銳;耿傳政;
摘要:水下盾構帶壓開倉是盾構施工風險管控的關鍵難點,維持開挖面穩定對確保開倉安全至關重要。本文提出一種考慮穩態滲流影響的網格自適應下限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此建立了水下盾構隧道帶壓開倉開挖面穩定性分析模型,分析考慮滲流作用下的開挖面失穩主動和被動破壞模式并確定了相應的極限支護力。結果表明,滲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開挖面失穩破壞模式,進而加大了開挖面失穩風險。在此基礎上,依托實際海底盾構隧道工程,提出了基...
能源砂土地基中吸力筒貫入的場-域耦合數值模擬研究————作者:司馬軍;陳志杰;蔣明鏡;李博迪;
摘要:吸力筒具有安裝簡便、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優點,在深海能源開發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由于水合物在海床廣泛分布,吸力筒在深海能源土地層中吸力貫入將面臨水合物性質變化帶來的工程挑戰。基于商業軟件PFC3D+FLAC3D和含水合物多孔介質的多相流分析程序TOUGH+HYDRATE,針對能源砂土地基中吸力筒吸力貫入問題,提出了一種實用的包括多場耦合與離散-連續耦合的場-域耦合數值模擬方法。首先,模擬了不含水合...
飽和砂中氣體運移及地基破壞變形模型試驗研究————作者:龍軼雯;王思劉;孫偉倫;孔德瓊;王路君;朱斌;
摘要:氣體賦存與運移現象在海底沉積物中普遍存在,相關規律和機理的研究對于海底設施服役安全評價、海底地貌變化解讀以及溫室氣體泄露預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研究飽和砂性土中氣體運移及地基破壞變形模式,本文研制了具備持續恒流精準注氣能力的雙缸柱塞泵,對0.15~0.3 mm(SG組)和0.3~0.6 mm(LG組)兩種粒徑土樣進行了注氣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同一粒徑的土樣中氣體突破土體的臨界壓力與氣體注入流量表...
高內壓作用下混凝土襯砌滲流-應力-開裂分析————作者:金俊超;景來紅;宋志宇;蘇凱;楊風威;劉光昆;
摘要:高內壓作用下襯砌混凝土開裂引發的內水外滲問題,是當前壓力隧洞運行中頻繁遇到的困難之一。本文引入內聚單元模擬裂縫的非連續拓展,改進軟件ABAQUS內置接觸模擬襯砌-圍巖交界面,研究建立了高壓隧洞混凝土襯砌滲流-應力-開裂分析方法。進一步,對物理模型試驗及工程監測數據進行了仿真模擬,并探討了連續/非連續分析方法各自的特點。結果表明:混凝土襯砌在高內水壓下,不可避免發生開裂,且裂縫分布呈現少而疏的特征;...
水平動荷載作用下端承型群樁動力相互作用解析解————作者:鄭長杰;崔亦秦;丁選明;欒魯寶;
摘要:本文基于土體平面應變模型,對小間距、大直徑群樁計算理論進行修正,建立了單相土地基中考慮被動樁散射效應的“樁-土-樁”水平振動響應分析模型。依托該模型,通過對水平動荷載作用下的土體振動控制方程進行解耦,得到樁周土位移和水平動力復阻抗的解析表達式,然后考慮“入射波-被動樁”、“散射波-主動樁”的相互作用,分別求解外荷載作用下的主動樁位移、入射波作用下的被動樁位移和散射波作用下的主動樁位移,并定義散射效...
考慮顆粒破碎及與狀態相關的雙屈服面彈-塑性本構模型————作者:陳嘉瑞;湯耀嵐;張春順;
摘要:大量試驗研究表明,巖土顆粒材料在荷載作用下會發生顆粒破碎,導致粒徑分布曲線(GSD)改變,從而顯著影響其力學特性。因此,建立能夠考慮顆粒破碎影響的本構模型對于精確預測顆粒材料的應力-應變關系至關重要。本文首先總結了Hardin提出的破碎演化模型的特點和局限性,而后結合大量顆粒破碎試驗結果,提煉出能夠反映顆粒破碎特性的雙曲線破碎演化模型,并基于該模型修正了彈性柔度矩陣Ce,使其...
不同溫度下環向接縫中膨潤土膨脹性能試驗研究————作者:閆旭升;王瓊;蘇薇;葉為民;張豐收;劉宜春;
摘要:為研究環向施工接縫中溫度對膨潤土膨脹性能及其微觀結構演化的影響,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對環向施工接縫中壓實膨潤土開展膨脹力試驗,并在接縫封閉后進行含水率、干密度和孔隙結構測試,分析膨脹性能與微觀結構演化的聯系。結果表明:膨脹力時程曲線呈現單峰型,先增至峰值后下降并最終趨于穩定。膨潤土膨脹過程動力學平衡由結合水膜增厚、層疊體裂解、孔隙坍塌和擴散雙層增厚所形成的“楔”力主導,導致膨潤土從豎向側限到恒體積的受...
水泥固化高嶺土物相分布的熱力學模型預測研究————作者:葛津宇;徐菲;韓迅;韓雪松;錢文勛;李懷森;
摘要:針對水泥固化土(水泥土)物相分布的定量分析,探索提出基于化學熱力學模型的新方法。采用物相成分相對簡單的商用高嶺土,制備不同水泥摻量、膠水比,以及不同劑量NaOH/KOH激發的水泥土樣品,并通過X射線衍射(XRD)與29Si-核磁共振(29Si-NMR)技術對樣品的物相分布進行定性和定量表征�;诨瘜W熱力學模擬軟件GEMS和數據庫Cemdata18構建水泥...
顆粒形狀和傾角對顆粒柱坍塌影響的超二次曲面離散元模擬————作者:金磊;葉陽;孫翰卿;
摘要:巖土體中顆粒形狀各異且可能具有定向排列,明確顆粒形狀和傾角對顆粒柱坍塌特性的影響對地質災害防治有重要意義。基于超二次曲面離散元法模擬顆粒柱的坍塌過程,并著重分析顆粒形狀(長寬比A和塊度B)及初始顆粒長軸傾角θ對顆粒柱坍塌特性的影響并探究其物理機制。研究結果表明:相對于A為1(各向等長)的情形,A越大(越細長)或越小(越扁平),顆粒柱坍塌的最終跑出距離減小而最終堆積高度增加;隨著B增加(棱角越突出)...
基于赤玉土強凍脹特性提高重金屬污染黏性土淋洗效率研究————作者:芮大虎;王嘉義;張軍;潘衛東;王淼;
摘要:凍融協同化學淋洗能夠去除黏性土中重金屬污染物,但是凍結過程中淋洗液攝入量少,存在淋洗效率低下的問題。利用改善黏性土凍脹性增加水分遷移量以提高淋洗效率的思路,以重金屬污染黏性土為研究對象,選用強凍脹性赤玉土為摻料土,開展了土柱凍融-淋洗試驗。結果表明,相同凍結條件下赤玉土的凍脹率為124.48%,其凍脹量和吸水量分別為黏性土的5.85倍和4.82倍,具有極強凍脹性;赤玉土對Pb、Cd吸附能力較弱,可...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