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現代教育技術
關注()《現代教育技術》核心教育期刊,創刊于1991年,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刊。本刊刊名由清華大學胡東成教授題字。2001年獲正式刊號,對外公開發行之際,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率先為本刊題詞:“開展教育技術研究,促進教育現代化”。
《現代教育技術》秉承“立足學術研究、帶動實踐探索、促進教育技術發展、推動教育現代化”的辦刊宗旨,本刊面向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探索的諸多領域,尤其關注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為教育技術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學術園地。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2009年《現代教育技術》特別策劃并重點推出了“美國教育技術學領軍人物學術思想研究”系列專題。2010年《現代教育技術》將重點關注三大主題: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與研究案例、精品課程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訪談、特約稿、理論研究、實踐探索、其它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社簡介
1、現代教育技術有價值:圍繞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信息技術切實推動教學、科研、管理和學習等的變革與提升,論文具有啟發引導、總結提升或示范推廣的作用。切忌為論文而論文。
2、現代教育技術有創新:除了文章選題的創新外,研究視角、論述角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新穎性往往也可以得原創性的觀點或結論。當前我刊特別關注教育技術應用層面的創新實踐。
3、有觀點:觀點是文章的核心思想,要求作者在論文中能夠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研究得出的結論,并要能自圓其說。
閱讀推薦:蘇州教育信息化
《蘇州教育信息化》蘇州省教育期刊投稿,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現代教育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數智化賦能的高校教學服務體系研究——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作者:屠增輝;劉淼;徐建春;許煒;陳小麗;
摘要:數智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深入應用,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深刻變革。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學服務的建設理念和實踐路徑正在經歷著轉變,而這種轉變帶來了數據安全風險、技術實施瓶頸、應用成效欠佳、數智素養不足等問題。對此,文章從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應用、教學保障四個維度提出了數智化賦能高校教學服務體系的解決方案,并依托此方案設計了數智化賦能高校教學服務體系的架構。之后,文章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介紹了其...
中小學數學教師數字素養評價指標研究————作者:董黎明;焦寶聰;張清利;
摘要:隨著教育數字化戰略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的持續推進,以及數字技術與中小學數學學科有效融合的不斷深入,通用教師數字素養評價指標已經較難全面反映數字技術在數學學科教學中的學科特點和具體應用特征。為此,文章首先對中小學數學教師數字素養進行理論探索,然后以數字技術有效促進數學教師寫、畫、測、算、演、編、推和變八個方面的能力發展為核心,構建了由數字化意識、數字技術資源知識與技能、數字化應用、數字社會責任、專業發...
易“浮”成“嵌”:GenAI賦能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的技術困境與紓解方略————作者:管佳;孔新宇;徐國興;姜浩哲;
摘要:強化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議題,雖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為其提供了新的機遇和賦能思路,但當前GenAI賦能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的過程中仍存在實踐缺位、應用錯位、工具越位等技術困境,兩者的深層次融合方式亟待進一步研究。為此,文章基于嵌入理論,構建了GenAI賦能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的理論分析框架,從常...
智能體支持的人機協同學習心理障礙研究——基于一項英語口語交流實驗的多模態數據對比分析————作者:曹曉明;葉小露;羅九同;鄭琳怡;何濤;
摘要:隨著智能體支持的學科教學實踐不斷深入,人機協同學習或將成為智能時代學習的新常態。當前,對學習者在人機協同學習場景中的心理障礙影響機制研究存在不足,制約了教育智能體的情感化設計與優化。為此,文章設計了與學科智能體對話、與通用智能體對話、與真人對話三種對話場景,通過英語口語交流實驗采集腦電數據、量表數據和訪談數據,通過以上多模態數據對比分析,探討了不同對話場景對學習者英語口語交流心理障礙的影響機制。研...
“嵌入式”教育數據服務生態構建:觀念、路徑與保障————作者:陳思睿;余勝泉;
摘要:數據作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對于賦能教育質量提升具有重要價值,而當前區域和學校的教育數據尚未發揮理想的作用,主要問題在于數據并未以服務的形式主動嵌入復雜多樣的教育業務中以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為解決以上問題,文章提出一種“嵌入式”的教育數據服務生態,并從三個層面論述其構建過程:一是實現以應用為導向的數據觀念轉變,從新觀念出發把握數據服務與教育治理的關系;二是設計“嵌入式”教育數據服務生態的技術...
活動理論視域下對師范生實踐智慧生成的探索————作者:劉麗;馬瀟;王永超;馬池珠;
摘要:師范生實踐智慧的生成,既是師范院校人才培養的現實省思、是“新師范”教育建設的時代訴求,也是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實踐體現。文章聚焦師范生實踐智慧的生成,首先依托活動理論,從內涵結構、契合性、理論模型三個方面,進行了活動理論視域下師范生實踐智慧生成的理論研究。之后,文章采用探索性案例與描述性案例相結合的方法,對72名頂崗實習師范生進行了為期18周的跟蹤調研,并從中選擇3名師范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典型案例分析...
數字時代如何有效設計社群化學習——基于三類典型案例的分析————作者:王志軍;吳芝健;周萍;虞昕培;任臻;
摘要:數字時代社群化學習既是日益重要的學習方式和終身學習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教育數字化深度推進的必然選擇。文章基于聯通主義交互與認知參與(Connectivist Interaction and Engagement,CIE)模型,結合學習者在線學習成熟度,將社群化學習分為三類,即互動創生型、合作共研型、知識獲取型。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比較研究法,文章從學習目標、學習者類型、教師角色、知識類型、社群作用...
個性化學習調節學業情緒的實證研究——以小學數學“圓的初步認識”單元教學為例————作者:劉相聰;董玉琦;陳興冶;裴源清;高子男;
摘要:學業情緒作為影響學習者發展的重要非認知因素,近年來持續受到關注。個性化學習能否有效促進學習與學業情緒密切相關,但研究者對此探討不足。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探討個性化學習調節學業情緒的效果與機理,首先在學習技術研究范式的指導下,確定了包含效價、喚醒度、發生頻率的學業情緒測量指標;之后以小學數學“圓的初步認識”單元教學為例開展對比實驗,分析了學業情緒、學習成績和學業情緒的中介效應。文章發現:參與個性化學習...
從Deep-Learning到DeepSeek:人工智能賦能大學功能范式重構的挑戰、轉型與新生態————作者:楊滿福;桑新民;
摘要:近年來,以深度學習(Deep-Learning)為代表的AI核心技術的快速進步,帶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大放異彩。而繼ChatGPT大語言模型大獲成功之后,DeepSeek的橫空出世改變了全球AI競爭版圖,并加速推動了AI深度賦能各領域各行業的進程。在高等教育領域,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AI前沿技術的深度應用正在解構傳統大學的職能邊界。為此,文章以“技術挑戰-功能轉型-生態重塑”為分析框架...
從支持工具到學習主體:“GenAI-學習者”協作學習系統的模型構建與促進策略————作者:劉永貴;眭雨婷;
摘要:GenAI正重塑技術與學習者的關系,從支持工具進化為學習主體,與學習者共同建構知識,并賦能各自發展。基于此,文章首先依托協作學習理論,構建了“學習者-GenAI-集體知識”三元協作學習系統模型,分析了要素特點。之后,文章剖析了“學習者-GenAI-集體知識”三元協作學習系統模型的運行機制,包括協作知識建構中學習者的發展機制、協作知識建構中GenAI的發展機制、學習者與GenAI協作建構集體知識的機...
培養學生在線學習數字禮儀:現實困境、研究進展與實踐框架————作者:楊現民;張宇馳;趙路瑤;
摘要:當前,在線學習已成為全球普遍的學習形式。盡管禮儀教育早已成為我國傳統德育的重要內容,但目前對在線學習中數字禮儀的界定、困境、影響因素與教育策略的研究尚不清晰,不利于我國的網絡文明建設,也不利于教育系統對教育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推動。文章探討了在線學習數字禮儀的內涵及其存在的現實困境,介紹了相關研究進展,并構建了包括三層培養目標、三項基本原則、三個實施層次、四個干預維度以及四大核心場景在內的在線學習數字...
基于德爾菲法的教師學習科學素養框架構建研究————作者:劉譽;張鵬;尚俊杰;
摘要:當前,學習科學正成為智能時代教育變革的關鍵,教師學習科學素養對教育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也愈加突顯,亟需統一的概念界定和穩定的共識框架。為此,文章在國內外已有資料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了教師學習科學素養框架,并開展了三輪德爾菲法調查征詢專家意見。根據專家意見,文章對框架維度進行了增補、刪減和調整,最終得到的教師學習科學素養框架包括4個一級維度、13個二級維度和35個三級維度,其中一級維度包括學習科...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組態路徑————作者:董同強;陳榮龍;徐振國;
摘要: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正面臨用戶需求差異化顯著與服務供給精準化不足的結構性矛盾,探究用戶使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已成為突破平臺服務優化瓶頸的重要命題。對此,文章首先依托感知價值理論、滿意度理論和信息系統成功理論,構建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之后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揭示了平臺使用滿意度的影響機制和組態路徑,結果發現:用戶、平臺、社會三個維度的8個變量均顯...
基于AI的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評價畫像:理論設計、框架構建與實踐應用————作者:劉邦奇;尹歡歡;余浩然;楊桂英;高晨馨;
摘要:作為教師數字素養的統領性要素,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的評價與提升已成為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推動教師應對新技術變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撬動點。為此,文章首先通過政策文本、學術文獻以及實踐需求訪談,系統梳理了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評價的構成要素,設計了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評價畫像的總體架構模型,為畫像設計提供依據;然后,文章構建了基于AI的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評價畫像框架,并從畫像目標確立、數據采集與匯聚、數據預處理、...
國產大語言模型的語文作文評價能力測試————作者:魏順平;張悅;冉柔;
摘要:大語言模型作為人工智能的最新技術成果,將對數智時代的教育樣態產生深刻影響。為調查大語言模型的作文評價能力,文章選取500篇小學語文作文,設計了37條提示語,以“智譜AI”“訊飛星火”這兩款國產大語言模型為測試工具,從評分和評語兩個方面進行評價,發現:在評分的可用性上,國產大語言模型的評分與原始分數具有微弱相關關系;在評分的穩定性上,國產大語言模型前后兩次評分的相關度低、穩定性較差,而前后兩次評級的...
GenAI賦能的人機雙師協同教學研究——基于清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案例分析————作者:李秀;陸軍;牛佳麗;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技術的出現,給高校教育教學帶來了重大變革。在此背景下,文章從AI數字能力培養、教學模式構建、教學平臺建設、課程設計與實踐四個方面,對GenAI賦能的人機雙師協同教學展開了探索:首先,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AI數字能力;接著,文章以人機雙師互補、人機雙師協同為理論框架,構建了GenA...
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識別與仿真研究——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演化分析————作者:黃嘉松;萬昆;鄭旭東;李榮輝;
摘要: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識別是實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教育政務數據有效共享與合理利用的前提。為此,文章首先采用德爾菲法確定了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的來源,分別為參與主客體風險、制度環境風險、技術平臺風險和經濟成本風險。然后,文章利用熵權法確定了各風險因素的比重,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識別模型,并進行了模擬仿真。結果表明: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受技術平臺的影響最大,技術提前介入可...
具身認知視野中的合作:對“何以必要”與“如何可能”的新認知————作者:鄭旭東;王昕瑋;
摘要:“合作”是教育領域的一個基本概念和范疇。合作的主體是人,對合作的科學理解必然建立在對人類認知進行把握的基礎之上。文章從認知的具身觀點出發,對合作“何以必要”與“如何可能”這兩個基本問題進行了新探索;同時,對合作過程中“共同理解”和“共同行動”的心理機制做出了新解釋,即學習者自身的內部前向模型之間發生碰撞后產生“共鳴”,以“共同理解”作為粘合劑形成聯合行動空間,進而達成“共同行動”。在此基礎上,文章...
師范生智慧課堂教學勝任力:概念框架、關鍵要素和結構模型————作者:趙一婷;唐燁偉;王福浩;龐敬文;方東玲;
摘要:以智慧教育引領課堂模式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下與之相適應的師范生教學勝任力成為教育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智慧課堂環境下師范生的教學勝任力也亟需被重新審視和界定。基于此,文章首先對智慧課堂環境下師范生教學勝任力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理論審視;之后,結合政策文件、文獻梳理和行為事件訪談提煉了師范生智慧課堂教學勝任力的關鍵要素,并運用德爾菲法對要素進行了修訂;最后,形成了由7個一級要素和27個二級要素構成的師...
何以破解在線研修中教師的“共享困境”?——基于fsQCA的隱私感知類型與應對策略組態研究————作者:李夢;王玥;汪基德;郝兆杰;
摘要:作為教育數據的生產者與受益者,在線研修中教師的隱私決策制約數據要素流通效能。既有研究因未系統解析群體隱私感知異質性,導致實踐中普遍存在過度防護傾向,抑制教育數據的價值轉化。為此,亟需構建隱私治理框架實現數據效用與權益保護的協同優化。文章首先運用隱私計算理論的基本變量法進行聚類分析,將教師隱私感知類型劃分為評估平衡型、收益導向型、整體疏離型三類。隨后,文章引入變量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uzzy...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