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閱讀與寫作
關注()《閱讀與寫作》廣西省學術期刊,創刊于1980年,是廣西語言文學學會;廣西大學中文系主辦。
《閱讀與寫作》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以反映中國當前社會科學研究前沿水準與最新成果,倡導學術精神弘揚光大與科學文明的廣泛傳播為辦刊宗旨。注重學術性、先鋒性、理論性、專業性和知識性。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閱讀與寫作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閱讀與寫作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閱讀與寫作雜志社征稿要求
1、閱讀與寫作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閱讀與寫作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閱讀推薦:寫作
《寫作(上旬刊)》以普及寫作知識,傳播寫作經驗,報道寫作信息,提高廣大讀者的寫作水平為其主要任務。維普收錄名為(寫作:中學版)。
閱讀與寫作最新期刊目錄
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 為讀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閱讀與寫作》創刊三十周年回眸————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本刊(原名《語文園地》)1980年4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創刊。第一屆編委會主編為秦似;第二屆編委會自1988年至今,主編為梁超然、梁揚(兼社長)。創辦30年來,累計出版了351期,發稿約12390篇,共約3390萬字。本刊一貫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幫助讀者在語言文學方面增知益智,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為主要宗旨;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
性別面具下的權力話語——談閻真《因為女人》的性別立場————作者:梁巧娜;
摘要:<正>一閻真的小說《因為女人》自2007年出版至今,關注與評論一直未有淡薄。尤其是高校中的女生,對小說的關注呈現出愈來愈熱的趨勢。她們議論的內容,多是關于小說的女主人公柳依依的性格與命運之間的關系等問題,也有許多女生由柳依依的命運推而廣之聯想到諸如女性價值或女性解放等其他更深遠的問題的。她們的議論和思考,也更加擴大了小說的影響。不得不承認閻真有一種超常的想象力,借助這種想象力,從未涉足官場的他成功...
“近代詞人無有能出其右者”——況周頤詞創作簡論————作者:黃紅娟;
摘要:<正>況周頤(1859—1926),原名周儀,后避溥儀諱改為周頤,字夔笙,又字葵孫,號蕙風,一號玉梅詞人。廣西臨桂人,光緒五年(1879)舉人,官內閣中書。1895年南下后曾入張之洞、端方幕,以金石為端方所賞識。晚歲潦倒,辛亥革命后以遺老自命,避居上海賣文為生,時就朱祖謀以詞相切磋。其詞集有《新鶯詞》、《玉梅詞》、《錦錢詞》、《蕙風詞》、《(?)景詞》、《二云詞》、《餐櫻詞》、《菊夢詞》、《存悔詞...
白居易對屈原的詠嘆————作者:張再林;
摘要:<正>千百年來,屈原以其在文學上的偉大成就和獨特的人生經歷而成為后世人們不斷品評、議論的對象。不過,后人對屈原的評價和態度并不一致。譽之者如司馬遷稱贊他可"與日月爭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貶之者如班固指責他好"露才揚己"。(班固《離騷序》)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對屈原的詠嘆(接受態度)則超越了前代簡單的"非譽即貶"的評價模式,貫穿著一種明顯的反思和借鑒意識
格律精嚴 風格沉郁——吳梅詠史懷古散曲賞析————作者:趙筠;
摘要:<正>吳梅(1884—1939)字瞿安,號霜厓,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戲曲理論家和教育家,詩詞曲作家。歷任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校教授。著有《顧曲麈談》、《曲學通論》、《中國戲曲概論》、《元劇研究》、《南北詞譜》等。吳梅散曲中的登臨懷古、詠懷言志之作,格律精嚴,風格沉郁,浸透作者豐厚的曲學素養以及深沉的人文情懷。如【北雙調·折桂令】《壬子春過秦淮》:記秦淮載酒曾過,畫舫回燈,水榭...
從《隨園詩話》看商盤的詩歌觀點————作者:范學亮;
摘要:<正>商盤(1701—1767),字寶意,號蒼雨,浙江會稽(今紹興)人。詩名與乾隆時期的浙派詩人厲鶚相埒。商盤與當時格調詩派沈德潛,性靈詩派袁枚、蔣士銓,秀水詩派王又曾,浙江詩派厲鶚、嚴遂成、胡天游等均有詩文唱和或書信來往。商盤生平所歷,篇什甚多,有詩集《質園詩集》、書信集《質園尺牘》等存世。袁枚(1716—1797)是與商盤同一時期的詩人,他們之間的交往,在商盤《質園詩集三十二卷》中多有記載。袁...
江南落花風景,且訴與十年情——論況周頤與朱祖謀的唱和詞————作者:劉深;
摘要:<正>民國初年,倚聲大家當首推況周頤與朱祖謀。辛亥革命后,況周頤(1861—1926)與朱祖謀(1857—1931)均寓居上海,以遺老自居,過從甚密。況周頤《餐櫻詞自序》云:"壬子已還,辟地于滬,與漚尹(朱祖謀)以詞相切劘。"按壬子即1912年,況周頤年52歲,朱祖謀為56歲。此時,二人詞學日臻成熟,已是享有盛譽的詞學大家,因此,考察二人的唱和之作,可為學界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推動民國詞史研究的深...
秋竹夜鳴窗 西風沁骨涼——清代寫景散曲二首欣賞————作者:英姝;
摘要:<正>大約從乾隆年間開始,清代詩歌中的詩、詞、曲三體,基本格局是詩言"志",詞言"情",曲言"逸"。就散曲而言,自厲鶚以后,在曲中本很熱鬧的言情題材已成冷門而幾乎成了詞的專利,而愈演愈烈的文字獄又使一般曲家不敢像以往那樣直抒懷抱,這就造成了寫景散曲的一枝獨秀。在清代曲家筆下,不管何時何地,觸目皆成人曲之景。例如石韞玉的【仙呂·不是路】《秋夜作》:秋竹鳴窗,幾陣西風沁骨涼。紗廚敞,一燈無焰照空房。夜...
怪異的“小說”——《近代報刊小說目錄》指瑕————作者:東甫;
摘要:<正>幾年前,筆者曾作一文批評日本學者樽本照雄的《增補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種種不當,其中之一是文體不辨,將許多非小說如戲曲、散文、詩歌、文集等等當作小說作品錄入。如果說一個外國人犯了此種低級錯誤可能還有某些情有可原之處的話,那么,作為一位畢業于中國名校、名師指導的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后,其論文中居然也同樣有著大量同類現象,那就實在令人費解了。近日看到一種掃描版電子圖書,名為《近代報刊小說目錄》,是2...
散曲斷代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趙義山著《明清散曲史》簡評————作者:測海;
摘要:<正>在20世紀末葉,趙義山先生曾出版了《元散曲通論》,該書不僅被北京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的專家們聯合推薦為"20世紀優秀學術著作讀物",而且被同行專家譽為"20世紀散曲斷代史研究中的扛鼎之作";近年,趙義山先生又向學界奉獻了他散曲斷代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明清散曲史》。該書是200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最終成果,全書近50萬字,被選入"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第二批10種優秀成果,由人民出版社于...
嘗以歡喜心,幻為游戲筆——略論李漁詩詞的喜劇性————作者:盤莉娜;
摘要:<正>明末清初的李漁,號湖上笠翁,一生未曾做官,最突出的業績在于創作有劇本《笠翁十種曲》,小說《無聲戲》、《十二樓》,雜著《閑情偶寄》。其小說戲劇創作的一大藝術特色就是喜劇性。在浙江古籍出版杜出版的《李漁全集》20卷中,純粹的文藝創作包括戲曲、小說、詩文共6卷,詩詞就占1卷,可見這是李漁全部創作中不該過于忽略的一部分。在這占李漁藝術創作分量1/6的詩詞中,同樣閃耀著光彩奪目的喜劇性亮色。李漁在《偶...
清代廣西詩壇總體特征初探————作者:楊驥;
摘要:<正>同治初年,時任廣西巡撫的湖北江夏人張凱嵩,在任期間編選了一部廣西詩人詩作選集《杉湖十子詩鈔》,選錄清代中后期活躍于桂林的朱琦、龍啟瑞、彭昱堯、李宗瀛、商書濬、趙德湘、曾克敬、黃錫祖、汪運、楊繼榮等十位詩人的詩作。在序言中,他對中晚清廣西詩歌創作之盛大表贊嘆:"余宦粵久,知粵為悉,于粵士夫相知亦夥。嘗嘆粵中近數十年人文之盛,而詩其尤著也。"那么,清代廣西詩歌之盛,主要有哪些表現?清代廣西詩歌創...
清代桂西本土文人及交游活動————作者:黃海云;
摘要:<正>清代桂西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緩慢,本土文人的創作相對而言比較冷清。但是桂西本土文人中亦出現了一些全國有名的文士,其中以宜州余心孺與西林岑毓英為突出代表。在他們的周圍及身后,各自形成了文人交游群體或家族文人群體。一、桂西名儒余心孺清代桂西本土出現了一位國內有名的理學家、詩人余心孺。心孺字允孩,又字慕齋,號詅癡,又號孝庵,廣西宜山籍,自署龍水人。心孺幼孤,受業于曾為明朝司馬的母舅董寧木。康熙二十...
禪理妙悟與命運讖語——《紅樓夢》中賈寶玉《解偈》曲探微————作者:蓮畦;
摘要:<正>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仙呂·寄生草】《解偈》這支曲子是曹雪芹小說《紅樓夢》中男主人公賈寶玉所做,也是小說中寶玉性格發展關鍵的一筆。其中充滿了寶玉對禪理的靈感妙悟,也是預示其悲慘命運的讖語。本文擬對該曲深藏在如謎句隱語般的文字背后的主旨試作探微。"偈"是佛經中的唱詞"偈陀"的省稱,意為預言的話,其實就...
邊緣有此才,詩道傳其南——近代壯族文人黎申產詩歌評析————作者:麥香齋;
摘要:<正>黎申產(1824—1896后),字蠡庵,號篙山,又號十萬山人,廣西寧明人。19歲入桂林秀峰書院,與壯族詩人覃海安、韋豐華同學,三年后(1844)肄業返回故里。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舉人。后任慶遠府(今廣西宜山縣境)儒學訓導。致仕后,歸鄉里,任寧江書院山長20年之久。黎申產喜吟愛詠,"博覽群書,詩才贍逸""以詩文誘掖后進,一時文風大盛"(《寧明耆舊詩輯》),當時的寧明文士多出自他的門下。著...
跳嶺頭唱本的表現手法探析————作者:林鳳春;
摘要:<正>盛行于桂南地區的跳嶺頭活動,其唱本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民歌敘述傳統,在表現手法上可謂豐富多彩。本文擬從五個方面作一簡述。首先,賦、比、興的廣泛運用。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宋朱熹《詩集傳》卷一)。如《千歲格》里敘述千歲被叛兵殺害的過程,《五雷格》里五雷打工、告狀的遭遇,《六娘格》里六娘到田里拔秧被狼虎吃掉的情節等等。再看《自米三姑格》:"為有三姑思一計,割開壁眼看兄行。得見兄學姑試學,...
淺析師公戲唱本的語言特色————作者:覃慧敏;
摘要:<正>師公戲起源于古代的巫儺祭祀活動,最初是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祭祀天地諸神、祖先精靈崇拜中,為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而廣泛吸收道、佛、儒教的某些成分創造出來的一種非正規的宗教活動,還不具備"戲曲"的特質,只能算是一種娛神的舞儀,一般由師公戴上各種神靈面具、穿長紅袍進行表演。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舞儀不斷地演變,清末開始發展成為一種戲曲——師公戲。師公戲有曲有白,既唱且說,是曲白相間的戲曲。在不太成熟的...
閱有所思 思有所得——引導大學生閱讀古代文學經典的教學策略————作者:謝仁敏;
摘要:<正>古代文學經典是經過時間淘選,具有濃厚民族特色、凝結民族精神并體現民族智慧的優秀文化遺產,閱讀經典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一環。然而,在電子信息時代,人們青睞的閱讀形式是"讀圖"、"淺閱讀",追求時尚"快餐文化",古代文學經典閱讀因此而漸被邊緣化。即使是人文薈萃、高唱文化建設的高校,在新閱讀主義觀念沖擊之下,傳統的文學經典也同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那么,如何讓古代文學經典重回大學生們的書包,為他們的...
就本刊變更刊名及主管主辦單位致讀者
摘要:<正>根據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同意〈閱讀與寫作〉更名為〈文化與傳播〉及變更主管主辦單位的批復》(新出審字[2011]658號),本刊從2012年1月起,更名為《文化與傳播》,主管單位由廣西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黨委變更為廣西大學,主辦單位由廣西語言文學學會、廣西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中文系變更為廣西大學。本刊創辦30年來,刊名及主管、主辦單位屢經變更。1980年9月26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函(8...
略談跨文化交際中的漢語禮貌語言————作者:黃獻慧;
摘要:<正>隨著全球化時代的日益成熟,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現象。禮貌是調劑人際關系的文明行為,是維持交際者相互之間友好、合作與和諧關系的重要規范要求,這是各種文化之間所共有的。由于不同文化群體相互之間的歷史進程和生活環境不盡相同,禮俗規范和交際規則也會有所不同,因而禮貌的形式及其含義也會多種多樣。這些不同反映出禮俗規范和深層價值觀念的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這種文化差異會導致文化誤解和文化...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