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蘭州工業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創刊于1993年,1999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
本刊現每年被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單位訂購收藏,同時還作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收錄(1999年,2003年),由《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2001年)、《中國期刊網》(1999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1999年,2003年)等信息機構全文收錄并上網。
本刊的辦刊宗旨是:交流學術思想,傳遞科技信息,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提高教學質量、研究水平和教師的思想業務素質,為發展甘肅經濟、促進我國的科技進步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獲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2000、2002年高職高專學報評比二等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科技開發與應用、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企業管理研究、社科論壇、圖書館建設。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高階累積量的 FIR系統辨識方法綜述 周小軍,郭玉霞,高皚瓊,譚薇,ZHOU Xiao-jun,GUO Yu-xia,GAO Ai-qiong,TAN Wei
2. 基于 BP神經網絡 PID參數整定的空燃比控制策略研究 劉小斌,LIU Xiao-bin
3. 一種基于 Sharding碎片技術提升分布式非結構化數據庫擴展能力的方法 王正明,白帆,徐文鋼,林正昱,WANG Zheng-ming,BAI Fan,XU Wen-gang,LIN Zheng-yu
4. 面向二代身份證的圖文識別 洪雅敏,HONG Ya-min
5. 蘭州新區規劃國土資源管理信息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張清彥,曾賢灝,ZHANG Qing-yan,ZENG Xian-hao
6. 低噪聲橋梁伸縮裝置的設計 謝源,孔艷艷,XIE Yuan,KONG Yan-yan
7. 單箱多室混凝土曲線箱梁剪力滯效應分析 滿自亭,劉世忠,李麗園,吳煥慶,李永成,MAN Zi-ting,LIU Shi-zhong,LI Li-yuan,WU Huan-qing,LI Yong-cheng
8. 半剛性連接鋼結構的二階非彈性時程分析 沈志進,王兆南,SHENG Zhi-jing,WANG Zhao-nan
9. 交通荷載作用下路基動力有限元分析 高海軍,GAO Hai-jun
10. 灰色系統理論在巴河大橋施工控制中的應用 柴永飛,劉世忠,CHAI Yong-fei,LIU Shi-zhong
11. 連續梁橋徐變控制方法研究 李永成,劉世忠,LI Yong-cheng,LIU Shi-zhong
12. 鋼框架中蓋板加強型節點的抗震性能分析 李志剛,姚向輝,王銀瑞,LI Zhi-gang,YAO Xiang-hui,WANG Yin-rui
13. 鄭西客運專線夯實水泥土樁復合地基水泥黃土試驗研究 徐靜波,楊有海,XU Jing-bo,YANG You-hai
人民教育雜志投稿:激發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摘 要:校園體育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體育課不僅能起到讓學生強身健體、掌握運動知識技能的作用,還對學生良好品行的養成有重要意義。但是現在很多小學生都對體育課不感興趣,雖然喜歡運動,但是一提到體育課都紛紛提不起興致。如何讓體育課變成學生運動的樂園,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這是體育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該文就如何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進行分析,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帶來一些有益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興趣
從生理的角度看,體育運動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激活開啟學生的“快樂閥門”,幫助學生勞逸結合,達到腦力與體力的平衡,促進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體育教師要讓學生養成運動的習慣,而不僅只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或培養一些職業運動員。體育課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做到系統科學地鍛煉,還要因人而異,按學生的稟賦興趣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并最終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實踐經驗總結。
蘭州工業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流固耦合的風力機葉片強度與模態分析————作者:孫芳錦;李傳璽;張羽佟;盧琛;張大明;
摘要:選用ANSYS Workbench 2020 R2軟件建立風力機雙向流固耦合分析平臺,選取SST k-ε模型為湍流模型,分別對結合量子粒子群算法和改進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優化后的1 MW風力機模型進行雙向流固耦合計算與分析。結果表明:在額定工況下(設計風速為12 m/s)雙向流固耦合作用下的風力機功率計算值比純Fluent計算結果偏低一些;改進后和未改進的風力機葉片模型的最大等效應力分別為56.815...
基于變來流因素的風力機氣動性能分析————作者:霍應聰;張濤;
摘要:以華電航天萬源2.0 MW機組為研究對象,完成了不同來流速度下風力機的功率及推力系數試驗,并分析了流動域內部氣動性能影響。根據模型特點,數值計算選用SST k-ω模型,將數值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對比以保證模型可信度。結果表明:隨著來流速度的增加,風力機的功率呈現拋物線規律上升趨勢,推力系數隨來流速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各來流條件下功率的最大偏差為5.7%,推力系數的最大偏差為9.5%;同一來流條件下...
生物型表面活性劑磁化水對煤塵潤濕性能影響分析————作者:袁樹杰;王佳妮;
摘要:為研究不同生物型表面活性劑磁化水對煤塵的潤濕性能,以1/3焦煤為研究對象,選擇4種常見的生物型表面活性劑,通過測量生物型表面活性劑溶液的表面張力和接觸角選擇適宜的降塵濃度,然后計算溶液的粘附功、鋪展功和浸濕功來分析潤濕能力。通過粉塵沉降試驗和紅外光譜試驗比較生物型表面活性劑磁化水的潤濕性能及其對煤塵表面官能團的影響。結果表明:溶液的表面張力和接觸角在質量分數大于0.1%時下降速度均放緩;質量分數為...
基于音頻特征融合的振動篩故障診斷方法————作者:李越;李敬兆;何長林;王斌;李彪;
摘要:為及時發現振動篩的故障,提出一種融合改進梅爾頻率倒譜系數(MFCC)、密集卷積神經網絡(Dense-CNN)和雙向長短期記憶網絡(BiLSTM)的振動篩故障診斷模型(Dense-CNN-BiLSTM)。首先,利用固有時間尺度分解(ITD)對振動篩音頻信號進行時頻分析,提取其固有旋轉分量(PRC);其次,提取由獨立成分分析(ICA)改進的13維MFCC特征參數,并將特征參數輸入Dense-CNN-B...
鋰電池負極ZnS/rGO的制備及性能分析————作者:王保德;郭來功;
摘要:以閃鋅礦與氧化石墨烯為原料,通過微波法制備不同質量比的閃鋅礦/還原氧化石墨烯電極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利用結構表征及電化學性能測試等手段對電極進行分析。電化學測試結果表明:相較于ZnS電極,ZnS/rGO復合電極的初始放電容量、首次庫倫效率及鋰離子擴散系數均更高,內阻更小;與ZnS電極相比,ZnS/rGO-I電極在不同倍率下的容量衰減顯著改善,顯示出優異的倍率性能。機理分析表明:ZnS/rGO復合材...
基于新型控制器和觀測器的PMSM無傳感器控制————作者:高俊嶺;唐杰;趙康;黃豪磊;
摘要:針對永磁同步電機在中高速運行時,帶有傳統滑模控制器的傳統控制方法存在動態響應遲緩、抖振嚴重、抗擾性差、轉子轉速和位置估計精度低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新型控制器和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控制方法。在速度控制器的無模型滑模控制器中引入一種新型指數趨近率來代替原有趨近率,對其進行改進,并將滑模控制率引入到傳統擴張狀態觀測器中。同時,在滑模觀測器的構建上,設計一種新型切換函數來替代原有的符號函數,且利用...
基于特征交互注意力的遙感圖像小目標檢測算法————作者:王澳;周孟然;
摘要:針對遙感圖像目標檢測任務中存在特征信息不足和分布密集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特征交互注意力的遙感圖像目標檢測算法。首先,對于遙感圖像中目標分布密集的問題,在網絡的Backbone部分采用C2f-DAT模塊和AIFI模塊來處理圖像的多尺度特征,使網絡更好地檢測目標;其次,為了解決遙感圖像中小目標特征信息不足的問題,在Neck部分使用SlimDy結構來優化網絡的卷積和上采樣模塊,來突出小目標的特征信息,同...
LWMNet:一種視野寬廣輕量級立體匹配算法————作者:何濤;韓濤;
摘要:針對現有立體匹配算法精度低以及網絡參數量過大的問題,提出了LWMNet(Light Weight Matching Network)。引入Fused-MBConv結構代替特征提取中部分Conv3*3,應用改進的殘差模塊LWC(Light Weight Concat)替換原有殘差模塊,設計了一種新的金字塔結構SPPC(Spatial Pyramid Pooling Concat)提取多尺度的空間特征...
基于改進A*算法的機器人路徑規劃————作者:蘇暢;張曼;
摘要:針對經典A*算法對于噴射混凝土機器人在煤礦巷道作業中存在求解路徑容易轉向、軌跡耗時長、搜索節點多、路徑轉折安全性能低等路徑規劃問題,提出一種改進的A*算法。首先對啟發函數權重優化,然后刪除冗余節點,最后通過三次B樣條曲線法降低噴漿機器人的路徑轉折角度,增加機器人工作的安全性。仿真結果表明:與現有算法相比,所提方案尋路時間節省了30%左右,平均節點個數減少...
甘蔗渣灰復合早強劑對水泥基封孔材料性能影響————作者:劉健;王春梅;
摘要:針對傳統水泥基封孔材料存在的早期抗壓強度不高、凝結時間過長等問題,通過向硅酸鹽水泥中添加甘蔗渣灰(SCBA)、水化硅酸鈣(C-S-H)、二乙醇單異丙醇胺(DEIPA)進行改性。利用抗壓強度、流動度、凝結時間、SEM、XRD、TG-DTG等測試方法,分析三元復配早強劑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采用正交試驗方法確定最優配比。結果表明:最優組合為A1B3C3,具體配比為1%SCBA、1.5%C-S-H、0...
基于連續-離散耦合方法的隧道圍巖變形破壞分析————作者:劉先聲;劉洋;王蔚然;董瑾玥;
摘要:隧道開挖后圍巖的變形破壞機理對設計和施工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有限差分理論和顆粒流理論,建立二維平面隧道連續-離散耦合數值模型進行分析,分別利用FLAC2D和PFC2D構建連續區域與非連續區域,研究不同圍壓條件下隧道圍巖的變形特性及破壞機制。結果表明:隨著地應力的增長,圍巖的變形逐漸加劇,裂紋數量逐漸增多,裂紋的產生先快后慢,從8 MPa到10 MPa地應力...
高速鐵路橋隧銜接段高填方路基沉降變形與預測————作者:張自光;張夢晴;何宏盛;張成;張猛;
摘要:高填方路基由于自重較大易發生沉降變形,為研究路基工后沉降變形規律及沉降預測體系,以某隧道出口DK1078+580與某大橋銜接處的高填方路基為依托,通過分析現場路基6個監測點的沉降監測數據,可初步得到實測沉降規律;并選取沉降最大位置處的監測點數據,利用指數模型、雙曲線模型和對數模型進行擬合對比分析,獲得預測精度最高的模型。采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分析路基變形特點,同時驗證沉降預測模型的可靠性。結果...
250 km/h高速鐵路有砟軌道曲線段動力特性分析————作者:劉文祥;劉永孝;
摘要:為研究高速鐵路有砟軌道曲線段的動力特性,基于車輛-軌道耦合動力學理論,并運用多體動力學仿真軟件UM建立高速鐵路車線動力學模型,考慮實際存在的軌道不平順,分析圓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度對輪軌系統的動力響應。結果表明:高速列車在曲線段運行時,由圓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度而引起的各動力學指標整體呈下降趨勢;且唯有當圓曲線半徑、外軌超高、緩和曲線長度和運行速度合理匹配時,車體和軌道的各項動力學性能才會達到最低...
基于高防撞性能的機車排障器結構優化————作者:劉雅玲;何永強;童小山;盧興旺;
摘要:基于TJ/JW 102—2017標準中對排障器防撞性能的要求,在既有機車排障器結構基礎上,對中部承載結構、斜撐管安裝結構及排障器二次防脫結構進行優化,并對排障器優化結構進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壓力試驗。結果表明:優化后排障器結構可滿足中央底部300 kN、兩側底部250 kN的承載要求。可為機車被動安全性設計提供參考
基于改進YOLOv8s的無人機航拍圖像小目標檢測算法————作者:方偉;張亞;
摘要:針對無人機航拍圖像小目標檢測精度低的問題,提出一種改進YOLOv8s的小目標檢測算法。算法網絡中,通過增加協調注意力機制(Coordinate Attention, CA)來提升目標特征提取能力;改進C2f模塊并在頸部網絡中引入CARAFE上采樣算子,從而降低模型參數,增強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同時,添加一個160×160尺度的小目標檢測層去替換大目標檢測層,減少網絡深度,提高模型對小目標的敏感度,...
超疏水玉米碎屑的制備及其性能分析————作者:崔帥東;任永忠;
摘要:通過層層自組裝法,使用低表面能物質三氨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對具有微納米復合階層結構的玉米芯進行修飾,制備出超疏水-超親油玉米芯濾料。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其微觀形貌,并進行了油水分離性能測試及耐酸堿、耐高溫、抗菌性測試。結果表明:改性后的玉米芯在極端環境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油水分離性能,對水的靜態接觸角為156°;回收后的油污還可重復利用,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為油水分離以及超疏水-超...
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作者:龔成瑩;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蘭州工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積極探索和實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優化課程體系結構、深化實踐教學改革、規范制度文件等一系列創新舉措,逐步構建符合學校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這些創新舉措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僅提升了蘭州工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也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新工科背景下金屬切削加工及機床課程改革探索————作者:賈海深;易湘斌;羅文翠;沈建成;
摘要:為培養適應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形態的“新工科”人才,剖析金屬切削加工及機床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痛點問題,從課程內容、實驗教學、教學方法及課程評價四方面進行課程改革探索:以項目驅動為手段,重構課程內容;以建模仿真技術為基礎,開發虛實一體的教學實驗;以任務引導、問題反思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構建達成性評價體系。課程改革實踐有效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工程實踐創新能力,進而助力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高...
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的治理策略————作者:楊威;
摘要:數字化背景下,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治理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基于公共領域理論、蝴蝶效益理論和議程設置理論,分析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的基本特征,并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在萌芽期、發展期、高潮期、衰退期四個階段的不同特點,提出相應的治理策略,包括在萌芽期做好輿情預警工作,在發展期以輿情監測為重點,在高潮期按照輿情類別實施分類治理,在衰退期對輿情治理工作進行總結和評價等,以期為完善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治...
青年教師科研與教學能力融合發展之路徑————作者:任蘇靈;宋宏平;任蓮彩;何麗博;黃玲;
摘要:高校青年教師既是教學的主力軍,又是科研的新生力量。如何實施教學與科研的融合發展,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價值感和職業幸福感的關鍵所在。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面臨著一些困境,以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和科研融合發展問題為研究對象,依據相關理論分別構建甘肅省科學研究系統和高等教育系統指標體系,使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近年來甘肅省科教融合的現狀和發展程度作定量分析。結合分析結果,總結學科專業特點,針對青...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