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承德民族師專學報》是由河北省新聞出版局主管、承德民族師范專科學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倡理論聯系實際和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為繁榮學術研究、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貢獻。本刊堅持學術性,突出民族性、師范性和地方性,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本刊特色欄目為"納蘭性德研究",目前已由承德拓展到全國乃至海外,集中了國內外一批納蘭性德研究專家,從而成為研究納蘭性德的固定陣地;另一特色欄目為"避暑山莊學",以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為研究對象,充分利用區域優勢和承德市滿民族聚居的特點,圍繞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營建的歷史意義和政治意義、清代民族宗教政策及民族融合、清代執政者的治國思想及清代建筑的園林藝術及建筑藝術等專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承德師專學報;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現用刊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
獲獎情況:2000年第一屆、2006年第三屆、2010年第四屆全國社科學報評比中榮獲全國優秀社科學報;河北省高校優秀社科期刊;"納蘭性德研究"專欄被評為"河北省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全國高校學報特色欄目"。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避暑山莊文化研究、民族問題研究、鄧小平理論研究、素質教育、高等教育研究、中學教育教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山莊周圍寺廟群是清王朝塞外的佛教圣地 于佩琴
2. 避暑山莊借鑒中國園林多種多樣的建筑形式 段鐘嶸
3. 讀戴逸先生的《應該建立“避暑山莊學”》——編寫《避暑山莊學概論》的總體思考 舒苑
4. 清代“木蘭行圍”制度演變 賀建,趙曉彤
5. 世界文化遺產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保護與管理 陳浩
6. 熱河文廟——從封建科舉到現代教育的發祥地 黃悅
7. 避暑山莊湖區浮游植物研究初探 董少鳴,宋曉燕,董建新
8. 朝廷與府縣——順治朝下的正定府 戴建兵,靳志雄,DAI Jian-bing,JIN Zhi-xiong
9. 試論我國早期國家的合法性 李曉光
10. 高麗青瓷的藝術魅力 趙征
11. 金枝——巫術在兩千年之后 廖志芬
12. 當前中國農村宗教問題研究綜述 洪藝郡
13. 社會壓迫與魯迅的散文創作 王吉鵬,郝靜怡
14. 破鏡何以重圓?——《唐山大地震》的災難影視分析 張祖群,ZHANG Zu-qun
15. 闡析《夏天,有風吹過》的美學意蘊 李國新,劉常飛
16. “認為”的詞匯化過程探析 尉春艷,何青霞
17. 《圍城》習語英譯研究 王春香
18. 服務型政府視角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 殷豐收
19. 美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以氣候變化問題為例 馬骦
教育界投稿論文: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校本培訓的問題與對策
摘 要:校本培訓作為一種有效的培訓模式成為音樂新課程師資培訓的理想選擇,在促進音樂教師專業成長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然而,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校本培訓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校本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培訓質量。
關鍵詞:音樂新課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校本培訓
如果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那么,“教師大計,就應該以學習為本”。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音樂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行為和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與專業化水平。這就迫切需要音樂教師加強學習,與新課程共同成長。尤其是整體素質并不高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要能適應、勝任新課程,就更應積極、主動地學習。而音樂教師的學習,一靠自學,二靠培訓。教育部2000年印發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1999――2002)》及實施意見,文件強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要面向全體教師,突出骨干教師培訓,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根本目的,高度重視農村、邊遠、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1]。在此情況下,單純依靠高師院校、教師進修學校和教育學院等培訓機構開展的培訓模式,難以保證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全員參與,也不能有效提升他們的專業智能和專業素養,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而“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基于學校”的“校本培訓”模式經過國內外多年的實踐檢驗,證明是一種符合實際的、可行的、高效的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形式[2]。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帝學》版本流傳及清永瑢抄本的文獻價值————作者:張婧樂;
摘要:《帝學》是北宋范祖禹所著供帝王學習的參考書,其祖本宋嘉定本曾入編“天祿琳瑯”藏書,乾隆先后為該書題識并題詩,并命六位皇子各和詩并繕寫一部。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作為《四庫全書》總裁官的皇六子永瑢當年親筆繕寫的一部《帝學》,該抄本曾入藏避暑山莊。該抄本所據之原本,應正是當年宮藏并毀于大火的宋嘉定本,因此該抄本能夠一定程度反映宋本面貌。《帝學》宋、元、明刊本皆已失傳,現僅存清省園本一種印本,故永瑢抄本對該...
河北紅色文化旅游對外宣傳的問題與建議————作者:常亮;王成山;孫海民;
摘要:紅色文化傳承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當代價值。河北是紅色文化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在黨中央強調樹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背景下,河北省如何在旅游產業中進行紅色文化的對外宣傳,實現“走出去”的戰略目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通過研究發現,河北紅色文化旅游存在對外宣傳意識薄弱、專業人才匱乏、景區標牌陳舊以及翻譯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鑒于此,本文提出政府、省內高校、相關管理部門之間應加強聯動互通,發揮各自的...
旅游危機事件的網絡輿情治理對策研究——以“雪鄉導游強售套票事件”為例————作者:殷敬淇;丁國軍;紀佳琪;
摘要:我國旅游發展步入快車道,文化旅游、生態旅游、冰雪旅游、研學旅游等旅游新業態蓬勃發展。隨著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旅游危機事件發生的頻次有所提高,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平臺成為網絡輿情的發酵地和主要傳播渠道,也為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的治理帶來了挑戰。選取“雪鄉導游強售套票事件”為案例展開分析,深入探索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的演進趨勢和特征,并依此提出科學合理的網絡輿情預警與應對策略,以期旅游目的地有效化...
明湖子并非李提摩太——晚清天津《時報》第一任主筆明湖子身份考證————作者:李云;
摘要:《時報》創刊于1886年,不僅是近代天津的第一種中文報紙,亦是晚清北方的第一種商業性報紙。學界向來認為《時報》主筆明湖子是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但其真實身份卻是晚清資深報人蔡錫齡。蔡錫齡懷用世之志,曾與金楷理、林樂知編譯《西國近事匯編》,又曾任職上海《申報》館,被天津《時報》館聘為首任主筆。主筆《時報》時,蔡錫齡提倡西學,推介新書,提倡變革、廢除制藝,開北方報刊風氣之先,其努力與功績應被正視,而不應...
作協時期的郭小川(1955—1962)——以郭小川的“副文本”為中心————作者:劉衛東;
摘要:從郭小川日記可以發現,作協時期的郭小川(1955-1962)鐘情于詩歌創作,念茲在茲。面對日常工作時,他干勁充足,但經常流露負面情緒。郭小川判斷文學作品的標準,體現在日記中的片言只語,恰是這種不經意,流露出諸多信息。此前對《一個和八個》的解讀,很少關注次要人物,也并未聯系郭小川的當時心態。除了“王金”,“鋤奸科長”和“大胡子”也是理解當時郭小川“潛意識”的重要入口
基于復雜網絡的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研究————作者:席增雷;陸玥琪;侯美伊;
摘要: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影響生態環境,防治土壤重金屬污染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2013年黃驊市土壤采樣點重金屬元素含量數據,利用復雜網絡方法構建了采樣點共異常網絡和元素共異常網絡,并采用社團劃分算法分析了土壤污染的空間集聚特征。采樣點共異常網絡結果表明,黃驊市污染情況普遍,重污染集中在北部呂橋鎮;黃驊市污染采樣點可分為社團進行共同治理,其中驊中街道與呂橋鎮污染情況最為相似,應考慮共同治理...
“一代有一代學人之學術”——孟昭毅教授訪談錄————作者:郝嵐;孟昭毅;
摘要:<正>郝嵐(以下簡稱郝):孟老師您好!2025年是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成立40周年,按照中國“做九不做十”的傳統,您雖然是七十九歲,但正好也算是八十大壽之年。您是參加過1985年深圳大學“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成立大會的“黃埔一期”成員,可以說個人是和學會一起走向成熟的。您如何評價和思考這四十年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
文學批評是創造也是對話——丁琪教授訪談錄————作者:林棟;丁琪;
摘要:<正>——丁琪教授訪談錄林 棟 丁 琪(天津師范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387)第一部分 批評家的個人成長林棟(以下簡稱林):與一位學者對話,近旁及遠方的聽眾難免好奇她如何與這門學問結緣。不過這次我想換個問法:中國當代文學在當年丁琪同學眼中和當下丁琪教授眼中,分別是什么形象,又有怎樣的不同?丁琪(以下簡稱丁):我上研究生的時候正是新世紀初期,二十多歲踏入一個現實感很強的年輕學科,面對蓬...
高校思政課“三三二”教學模式探索——以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為例————作者:康麗瀅;秦征;李麗君;
摘要:思政課“三三二”教學模式是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探索,以遵循思政課學科特點及主體性學習理論為理論依據,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思政課建設系列文件為政治前提,以用好用活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為資源優勢。“三融合、三協同、二融入”(專題化的理論教學模塊、項目化的實踐教學模塊、線上化的自主學習模塊“三融合”;思政課與學校思政工作協同發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發展、大中小學思政課協同發展“三協同”...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西北銀行匯刊》的內容、特色及其史料價值————作者:王春佶;吳冕;
摘要:西北銀行作為馮玉祥國民軍的隨軍銀行,前后共存續6年時間,對其所在區域頗具影響。目前所知西北銀行的相關研究資料較為匱乏,而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的《西北銀行匯刊》則是研究西北銀行重要且稀見的資料。通過對該刊內容、特色及其史料價值的揭示,可以助益民國時期經濟史、軍事史以及社會史多方面的研究
數字普惠金融與農村居民消費升級的關系研究——基于多重中介效應的檢驗————作者:張雙伶;夏娟;
摘要:數字普惠金融正全面滲透和深刻改變著居民生活和家庭消費。基于2011-2021年中國31個省份的省級面板數據,通過引入門檻效應模型和中介效應檢驗,實證探究數字普惠金融和農村居民消費升級的關系及其影響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數字普惠金融能夠顯著推動農村居民消費升級,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和數字化程度三個分項指數對農村居民消費升級也具有正向促進作用。通過替換變量、更換估計方法和改變樣本等穩健性檢驗后,研究結論保...
生成式人工智能對比較文學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兼論《悲慘世界》與大語言模型————作者:馮欣;王明娟;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日新月異的發展引發了各學科、各領域的廣泛關注。世界文學作為高質量的訓練語料,在大語言模型的完善發展道路上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人工智能技術革新也對比較文學學科發展帶來了多方面挑戰:一是關于比較文學學科邊界,在跨國別、跨學科、跨文明之后,“人類生物智能與人工智能之間的跨生態研究是否必要”這一問題已擺在比較文學研究者的面前;二是隨著大語言模型多模態發展,比較文學教學及人才培養面臨許多新問...
清代木蘭圍場八旗駐防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者:艾虹;呂曉青;
摘要:木蘭圍場是清代肄武綏藩的重地,木蘭圍場初設時由扎薩克蒙古管領,康熙四十五年(1706)始設八旗駐防官兵看護。乾嘉時期,清廷實施嚴格的封禁政策,形成以駐防八旗官兵為主、地方州縣與扎薩克蒙古協同看圍制度。道光以降,清帝鮮少北巡,木蘭秋狝制度衰落,加之熱河八旗生計問題嚴峻,清廷對木蘭圍場進行招佃放墾,以濟兵食,駐防八旗官兵看護圍場的職能因之衰落,但客觀上加深了域內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葉淺予漫畫創作在中國畫影響下的轉變——以《天堂記》為例————作者:王媛媛;
摘要:葉淺予1948年訪美歸國后為北平的《新民報》創作了漫畫組畫《天堂記》。《天堂記》相較于葉淺予之前的漫畫作品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不僅運用速寫和漫畫相結合的手法,以紀實的形式從新的視角來透視美國社會現象,更是對其先進與繁榮背后的腐朽與匱乏進行了辛辣地諷刺,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其轉變既體現在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構圖方式等技法上,也涉及時代背景下的主題選擇
承德遼風宋韻遼驛路詩話————作者:湯云航;
摘要:遼宋時期的古北口外遼驛路承德路段,以平泉市平泉鎮鐵漿館為界,分為環境不同的南部燕山山路與北部河川高原兩大地理環境單元,有八個驛館及其頓所,另外還有兩處嶺梁景觀,它們是承德和合文化地標,宋使羈旅情愁、家國情懷與承德自然風光、社會風情融為一體,成為奚地承德遼風宋韻交融的史詩,奏響了承德和合文化百余年的前奏曲
有關避暑山莊清音閣大戲樓的幾點考證與新探————作者:姚玉;
摘要:承德避暑山莊宮殿區的東宮是重要的遺址保護區,清音閣作為其主要建筑之一,更是值得關注。在對相關史料進行整理分析的基礎上,對清音閣的始建時間與建成時間進行推定,并考辨了有關清音閣的戲說,打破尺寸的限定轉而關注修建時間。除此之外,還對避暑山莊清音閣的匾聯進行了探析,與史料相聯可見現知的匾聯匹配存在錯亂。匾聯的文字呈現出了清音閣大戲樓演戲所具有的濃厚政治色彩
行遠自邇 奮斗長青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5年新年賀詞
摘要:<正>福啟新歲,春歸有期。站在時光的渡口,看歲月的舟楫漸行漸遠;伴隨著跨年鐘聲的響起,又開啟了一個新的四季輪回。在我們共同走過的2024年里,有拼搏的汗水,亦有成長的磨礪,歷史的如椽之筆,記錄下了我們的奮斗與堅持。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回望過去的一年,我們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堅守“以刊弘道,以文育人”的辦刊宗旨,追蹤學術熱點和理論前沿,不斷開拓進取,強化自身建設,努力打造高質量的學術期刊,交...
兒童寫作能力形成發展瓶頸及發展機制研究————作者:趙東陽;
摘要:詞匯占有量并非影響兒童寫作能力形成的“瓶頸性”因素,真正影響兒童寫作能力形成的“瓶頸性”因素是兒童言語思維結構橫向發展存在的差異性,即部分兒童言語形象思維發展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發展的障礙。針對影響兒童寫作能力形成的瓶頸因素,研優施策,強化一般兒童之“意義潛勢”在語境中“選擇”的主動意識;對癥施策,強化、提升一般兒童之形象語匯“意義潛勢”在語境中“選擇”的意識和能力,構建兒童寫作能力形成發展的教...
鄉村小學教師校本課程意識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作者:柳海榮;孫歡;
摘要:鄉村小學教師的校本課程意識是影響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關鍵因素。鄉村小學教師校本課程主體意識較弱;校本課程意識與教師的年齡、教齡、學歷以及校本課程相關培訓次數存在顯著差異;教師教學習慣及學生參與度是影響其校本課程意識的顯著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因此,結合新內生發展理論,從激發鄉村小學教師校本課程意識的內部動力提出教師應強化理論學習,積累實踐經驗;增強職業認同,消除職業倦怠;優化教學習慣,注重教研創新等...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征稿簡則
摘要:<正>《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河北省教育廳主管、河北民族師范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并辟有“避暑山莊研究”“納蘭性德研究”“塞罕壩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綠色生態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名家訪談”等特色欄目,熱忱歡迎廣大作者賜稿。來稿格式應符合學報出版規范(投稿須知:請到https://www.hbun.edu.cn/xb/tgzn.htm查閱)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