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漢字文化》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漢字文化》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漢字文化》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漢字文化》語言文字學學術性刊物。研究漢語漢字文化,探討漢語教學,并對漢語文與其他語文作比較研究。讀者對象為語言文字研究人員、高等院校語文專業師生及中小學語文教師等。有英文目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收錄情況: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2014年02期目錄參考:
1 兩岸閩南話詞匯異同問題探索 林連通 11-16
2 “只好”用法三題 王天佑 17-21
3 詞典中詞的語義分析 王 立 22-24
4 《醒世姻緣傳》六則方言詞再考釋 董淑慧 25-28
5 黑龍江站話中 kè( 去 ) 的來源 楊松檸 李冬梅 29-32
6 贛語湖南攸縣方言“過”字的兩種用法 劉 斌 33-37
7 “推動漢語言文字走向世界”大論壇將于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37
8 《元韻譜》與《西儒耳目資》《等韻圖經》音系比較研究 汪銀鋒 38-41
9 論中古知、莊、章三組聲母合流為北京話ts、ts、s的合流方式 馮 蒸 42-46
10 三論甲骨卜辭的命辭 巫稱喜 47-49
11 《周易》晉卦“康侯”辨正 邱 崇 50-51+54
12 “必以情”探析 張志華 52-54
13 說“阬閬” 方 勇 55-56
14 釋“斬” 李曉光 高 龍 57-58
15 釋“貽” 陳勤香 58-60
16 再說“功夫茶”和“工夫茶” 黃啟慶 楊 潔 61-62
摘 要:在高校聲樂的教學中,人們往往只重視各種歌唱技巧,而忽視了歌唱者的心理對聲樂演唱和教學的重要作用。本文通過探討歌唱心理的作用、構成和影響因素,為加強高校聲樂教學對歌唱者心理的培養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電化教育研究,歌唱心理,聲樂教學,培養研究
一、歌唱心理之于聲樂表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沈湘提出:“在歌唱中,心理要素處于主動的、主導的首要地位,其他有關歌唱發聲的生理要素都是被動的從屬地位。”心理因素一直貫穿歌唱者的學習和表演過程的始終,歌唱心理的好壞甚至直接決定著歌唱活動的成敗。
漢字文化最新期刊目錄
“率性”的解釋學考察————作者:顏鶴;
摘要:“率性”一詞源自《中庸》,含義豐富且隨歷史而嬗變,其反映了語言多義性與對人性的思考�!奥市浴钡膽T用化與再詮釋反映了解釋學的要旨及克服人性扭曲的實踐旨歸。由天命到率性,尊重生命天性與頌揚主體能動性的意義始終是關鍵所在。且率性之舉需親自踐履,其意義根植于對現實的超越并與人的創造性活動相關
古籍不同版本中異體字的產生與其構形理據的變化方式————作者:朱圣潔;王維佳;
摘要:古籍版本校勘中存在諸多的異體字,這部分形體特殊的漢字曾被貶斥為“訛字”。隨著漢字構形學的發展,不同于字源概念的漢字構形理據進入學界視野,異體字也因此得到了重新認識。漢字構形學認為文字皆有字源和字理,字理即構形理據。漢字形體變化產生異體字,而形體變化則會導致構形理據發生變化。從整體來看,異體字理據變化方式主要有三種:理據重構、理據部分喪失及理據完全喪失
江南吳方言發展現狀與數字化傳承研究————作者:金志偉;朱熠辰;馮陶辰;姚季;
摘要:江南吳方言歷史悠久,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卻面臨生存危機。通過資料搜集、問卷調查以及實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對吳方言發展現狀進行描述性統計,并對數字化傳承進行多重響應分析,提出建立資源數據庫、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傳承方式及多方合作等具體對策。數字化媒介的廣泛應用,為吳方言的傳播與保護注入新活力,增強對吳文化的認同感,對維護中國傳統文化多樣性與生命力至關重要
基于語料庫的留學生手部動詞“拿”習得研究————作者:盧荻菲爾;
摘要:作為動詞中最常見和典型的類別,手部動詞具有認知度高、易被習得等特點,但也由于其群體數量龐大、義項交叉,對留學生的習得也造成了一些難點。本文基于語料庫考察漢語母語者和外國留學生使用手部動詞“拿”的語料案例,通過對比二者在“拿”的義項和語法結構上的使用異同,分析留學生的習得情況和偏誤情況,并給出相應教學建議
推動海外華文教育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作者:程雷千惠;
摘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華文教育迎來了重要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本文通過現狀分析、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深入剖析了當前海外華文教育在教師素質、教材內容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推動海外華文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有助于增強海外華人群體的文化認同和凝聚力,還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不同水平漢語二語學習者書面語句法復雜度分析————作者:匡佳竹;張北鎮;
摘要:句法復雜度是衡量二語學習者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本文基于HSK動態作文語料庫,考察不同水平漢語二語學習者在6項句法復雜度指標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研究發現話題鏈數量、話題鏈分句數、零形成分數量這三項粗粒度指標和名詞前復雜修飾語總長度這一細粒度指標對作文質量的影響顯著。最后本文根據研究結果,對漢語書面語教學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啟示
斯霞教育智慧及對語文教師的啟示————作者:黃雪惠;吳佳滟;馬利云;
摘要:斯霞是新中國最初一代小學語文名 師。斯霞的教育智慧集中體現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兩個層面。教學理念層面,以“童心”“母愛”為代表;教學實踐層面,以語言教學為中心,以“識字、閱讀、寫話相結合”為重點。斯霞的教育智慧不僅有利于教師堅守職業信仰,對于教師提升教育技巧也具有寶貴的參考價值,值得當下語文教師學習,從中獲得有益啟示,以提升自己的教育信念和執教能力
國內大單元教學的研究動態與熱點——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作者:黃文婧;
摘要:新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探索大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是對傳統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本研究基于北大核心、CSSCI期刊中大單元教學相關文獻,應用CiteSpace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對大單元教學的研究動態與研究熱點進行了梳理。研究發現,我國大單元教學研究主要圍繞基礎理論、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評價與效果三個主題展開。研究從三方面提出建議:深化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模式、加強學科...
“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文本細讀改進策略————作者:周一樂;
摘要:2021年實施的“雙減”政策的核心在于有效減少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新時代教育全面育人的綜合效能。本文針對“雙減”對學校、對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聚焦教材文本細化,對于課本中的長文、難文、淺文和群文,提出教師在課堂上應采取“長文簡教、難文細教、淺文深教、群文類教”的策略,變“教師講”為“學生講”,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論古詩故事化對中小學語文教育的輔助————作者:王藝涵;王鋼;
摘要:在當今的形勢政策下,教育被放到極其重要的地位,文學教育更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但對許多人來說,古詩這一古老而優美的文學形式是抽象和難以理解的。為了使學生對古詩感興趣,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古詩,古詩故事化將成為一種被廣泛探索和應用的教學方法。本文旨在探討古詩故事化如何提高中小學文學教育,如何協助古詩教學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作者:歐震眾;龔曉燕;
摘要:初中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 位。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成為生活的細心觀察者,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同時,評價是作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診斷式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作文評價機制,教師要將其靈活、高效運用到初中作文教學,在實現有效評價過程中促進各層次學生寫作能力持續提升
基于DMC系統的游戲化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作者:王益;劉思佳;陳玉芳;
摘要:游戲化情境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式,如何科學有效地設計游戲化情境,讓學生在趣味和真實的情境中積極主動探究,提升素養能力值得深入探討。本研究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游戲化情境教學存在游戲設計娛樂化、情境設計隨意化和任務設計分散化的問題。為提高游戲化情境的教學效能,本研究參考DMC(動力、機制、組件)系統方法,從教學準備、實施過程和結果評價三個教學階段來優化游戲化情境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論賈平凹《河山傳》的敘事藝術————作者:孫嶸;陳心怡;劉絲亓;
摘要: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河山傳》延續其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圍繞洗河、羅山兩個人物的命運軌跡展開敘述,展現了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精神困境。其敘事藝術主要表現在雙線交織的敘事結構、底層敘事主題和方言俚語的運用上�!逗由絺鳌肪劢钩青l二元對立的結構下進城農民工的物質和精神雙重困境,以冷靜、客觀的筆觸揭示歷史洪流中人的生存狀態和城市快節奏發展激發的人性裂變,表達了賈平凹對時代變革中人的存在、人的命運的哲學思考,體現了...
論蕭紅《呼蘭河傳》的詞匯修辭————作者:陳瑤;
摘要:本文以作家蕭紅的回憶式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為研究對象,以小說中的詞匯為出發點,分析和探討小說在詞匯方面的修辭藝術,以求深入地認識、理解《呼蘭河傳》在詞匯修辭方面的藝術特色
中國實力派書法家呂寧作品————作者:呂寧;
摘要:<正>~
《漢字文化》征稿啟事
摘要:<正>《漢字文化》創刊于1989年,現為半月刊,是理論與應用并重的大型學術期刊,是廣大專家、學者、教師、學子發表論文、交流信息的重要平臺。主管單位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單位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1-0661,國內統一刊號CN11-2597/G2;國內發行代號82-381,國外發行代號Q1084�!稘h字文化》曾多次被評為核心期刊,2014年獲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
學齡前兒童普通話能力與認知發展關系研究————作者:魏亞麗;
摘要:本研究通過對102名學齡前兒童進行調查,采用皮博迪圖片詞匯測試和表達性詞匯測試收集兒童普通話語言發展相關數據,用《韋氏幼兒智力調查量表(第四版)(WISC-Ⅳ)》作為認知發展相關數據,并用SPSS27.0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3-5歲幼兒普通話語言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漸增強,幼兒的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研究據此提出了進一步推動學齡前兒童...
論《說苑》人物語言用《詩》特色————作者:龔正;孫文起;
摘要:早期文獻對于“《詩》三百”的引用,學界稱之為用《詩》現象。用《詩》現象體現了《詩》的文化接受,由此帶來“《詩》本義”在多元闡釋語境中的豐富。《說苑》是西漢劉向編撰的子學著述,該書大量用《詩》,總結其形式,有人物語言用詩與議論評價用詩兩大類。《說苑》用《詩》旨在借助經典的力量,增強觀點的說服力,從中可見漢代《詩》闡釋與故事文學的雙向互動,進而揭橥劉向的《詩》學思想
無極之維的象與意——《務虛筆記》的意象分析————作者:林新陽;
摘要:史鐵生的《務虛筆記》是一部借人物和事件來探索生命哲理的小說,記錄了作者心魂中發生的事件。這部特別的小說中有很多重復出現的意象,這些意象有豐富的深層意義,象征了作者在無極之維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它們反復出現是作者特別的敘事方式的需要,體現了作品行文簡潔凝練的特點。這些意象的反復并不是簡單地重復,它們的含義隨著人物的成長、敘事的發展而不斷增添和遞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高職院校美育實踐路徑初探————作者:唐麗;
摘要:高職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培養出的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中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是未來技術型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其美育工作不容忽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因此依托中華傳統文化課程,通過彰顯“崇德尚美”美育特色,挖掘優質的美育資源,革新評價機制等路徑,涵養高職院校美育,可以提升高職院校美育工作的實效,有助于培養具有審美修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