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雜志
關注()《高等職業教育探索》雜志簡介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原:廣州職業教育論壇)(雙月刊)創刊于2002年,由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主辦。本刊堅持學術研究與高職教改實踐相結合、為提高學院教學和科研水平服務的辦刊宗旨,力求體現高職教育教學“前沿”、“實用”特色,在學術上提倡“百家爭鳴”,在規范上遵循“嚴謹、唯實、公開、優質”的方針,注重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教學、科研論文和成果,尤其是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文稿。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國內外公開發行,以發表有多個見解,新開拓,新發現的學術文章為主,對有重大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以及學科前瞻性,前沿性學術文章,實行狀稿優酬。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觀點、高職教學改革研究、技術應用、業務領域、珠三角經濟文化研究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2018年《高等職業教育探索》雜志01期投稿論文目錄:
新工科建設、產教融合與產業轉型升級劉鑫橋;
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中外比較研究李海東;王麗婷;
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培養路徑研究施玉梅;
基于能力本位的現代學徒制學徒綜合考核體系研究王東;
基于GB/T19001標準的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教學運行機制研究王海林;劉東風;
從分割到創造:職業院校選擇現代學徒制企業的導則研究譚福河;闞雅玲;王書瑋;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評價分析——基于層次分析-模糊綜合評價法的研究孫美華;陳詩雨;楊鳳;周英敏;
收錄論文:基于能力本位的現代學徒制學徒綜合考核體系研究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學校與企業聯合以師帶徒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側重于培養學徒的綜合職業能力,而學徒的綜合職業能力則需要通過學徒的考核體系來體現。基于當前學徒考核體系所存在的問題,結合可操作性、合理性等原則,提出學徒考核體系建立的原則及構建學徒綜合考核體系的對策,從而提高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質量。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高職院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研究————作者:金星霖;
摘要:為解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匹配的問題,研究分析了高職院校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必然性,指出其在國家戰略、區域經濟均衡、職業教育聲譽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性。根據前人理論研究,提出了高職院校專業動態調整的四項基本原則:區域適應、價值耦合、技術融入和多元協同。基于這些原則,構建了一個包含需求調研、過程監測、預警退出和資源協同四個機制的專業動態調整模型。最后,從利益協調、技術支持、師資隊伍、供需反饋四...
數字技術賦能高職學生協同學習:邏輯理路與實踐進路————作者:陳慶新;
摘要:協同學習是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它注重學生之間的協作與互動,強調學生群體在討論、協商與互助的過程中,共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達成預期目標。目前,高職學生協同學習存在三大困境:一是困于傳統課堂,協同效果甚微;二是礙于時空阻隔,協同過程不暢;三是囿于組織無序,協同團隊缺失。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數字技術賦能高職學生協同學習須以構建“活力課堂”為邏輯起點,以學習空間與技術...
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邏輯與優化策略——基于56所高水平高職學校的NVivo分析————作者:洪爽;周向軍;
摘要:基于56所高水平高職學校的2023年年報,借助NVivo工具系統分析我國高職院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邏輯。結果表明,高職院校以基礎設施為基石,強化技術支撐體系;以建設成果為核心,實現資源多元發展;以共享渠道為紐帶,推動資源互聯互通;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拓展資源使用廣度;以保障體系為依托,構筑發展長效機制。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也面臨一些問題,如資源存量優化與增量建設的結構性矛盾、多平臺...
高職大學生自立人格與職業自我勝任感的關系——前攝性應對方式和反饋尋求動機的鏈式中介作用————作者:韋雪艷;堯敏龍;戚亞慧;
摘要:職業自我勝任感對高職大學生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采用問卷對498名高職生開展調查,探索高職大學生自立人格對職業自我勝任感的關系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結果顯示:自立人格對職業自我勝任感有顯著正向影響;前攝性應對方式和反饋尋求動機在其間起著鏈式中介作用。研究結果啟示:高職院校可以從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前攝性思維與習慣以及為學生構建安全的心理氛圍等角度,多維度、多渠道、多方面地提升高職生的職...
實習指導對頂崗實習生離職異質性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深層次相似性差異化視角————作者:殷志揚;郝景慧;嚴斌劍;
摘要:基于深層次相似性差異化視角,依據對江蘇、安徽、浙江和山東4個省高職院校開展抽樣跟蹤調查獲得的1160份調研數據,實證分析了實習指導對具有不同深層次相似性的頂崗實習生離職的異質性影響,及其在深層次相似性較高的前提下,身處不同產業、不同規模企業的企業導師所提供的實習指導對頂崗實習生離職的異質性影響。研究發現:首先,實習指導對高深層次相似性的頂崗實習生離職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實習指導對低深層次相似性頂崗...
全視角學習理論下雙師型教師動態身份的專業塑造————作者:張娜娜;李艷菊;
摘要:雙師型教師身處動態開放的職教環境,直面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專業身份需從靜態的身份定型轉向動態的身份塑造。透過全視角學習理論,揭示學校—院校、企業—院校兩類不同背景教師專業身份的建構歷程,對動態身份的獲得過程和互動過程進行探索,闡釋動態身份的內涵表征和互動模式。動態身份指向教師的持續進步性,表現為時間序列的終身成長;指向教師的多維跨界性,表現為空間結構的異質交融。雙師型教師跨越時空的無限...
高職專科院校舉辦職教本科專業的政策問題與對策研究————作者:鄧子云;王秋香;王莉;
摘要:《職業教育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支持高職專科院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但未取得突破。為解決高職專科院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的政策問題,建議修訂《高等教育法》,使其與《職業教育法》在支持“高職專科院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上表述一致;完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位授予相關文件,使高職專科院校也能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出臺可操作的制度文件,遴選高職專科院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教育家精神賦能新時代職教“大先生”建設的理論邏輯、實踐路徑和推進策略————作者:郭廣軍;
摘要:教育家精神與新時代職教“大先生”均代表著對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贊譽與深切期望,體現了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熱愛與不懈追求。提出了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完善評價激勵機制等實踐路徑,并進一步從政策支持與制度建設、教師培訓與發展、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激勵機制與榮譽表彰、文化營造與氛圍構建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推進策略,旨在全面推動職教“大先生”建設,提...
基于利益相關者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維度模型與提升路徑研究————作者:徐康泰;趙剛;
摘要:當前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職業教育始終得不到社會廣泛認同,社會需求與社會認同發展嚴重不對等。為究其根本,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各方利益主體,從認知、情感、價值三個范疇維度和招生、培養、就業三個內容維度考量,建立維度模型。綜合各方利益相關者的權益訴求,剖析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社會認同度低的內在原因,從增強認知認同、培育情感認同、提升價值認同三個方面給出社會認同度提升的有效...
職業教育數字治理:價值內涵、邏輯架構與實施路徑————作者:黃巨臣;韋忠霖;蕭然;
摘要:職業教育數字治理是當前學術界的一個重要議題。職業教育數字治理體現了目標簡約化、情境平臺化、過程數據化和成效指標化的價值內涵,并以“數字”為治理視點、載體、手段和工具,建構明確智治目標追求,搭建多主體參與平臺,提供適配性數據服務,形塑發展性評價模式的數字治理邏輯架構。為保證職業教育數字治理的順利實現和開展,需踐行扁平化和網絡化的數智化理念,凝聚多元主體協同參與治理的力量,推進數據聯通以實現數據資源聚...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5年選題與組稿重點
摘要:<正>1.教育強國背景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研究2.“教育家精神”引領下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3.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研究4.人工智能賦能職業教育研究5.本科層次職業院校研究6.職業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研究7.普職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研究8.職業教育評價改革研究9.職業教育服務大國外交戰略與“職教出海”實踐研究10.職業院校思政引領力建設研究11.職業教育促進就業的制度體系建設研究...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征稿啟事
摘要:<正>《高等職業教育探索》(雙月刊)是國家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職業教育類學術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 44-1726/G4,國際標準刊號ISSN2096-272X。本刊立足高職教育領域,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著跟蹤國內外動態、鼓勵學術爭鳴、服務教育實踐的辦刊主旨,為廣大高職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開放的學術平臺。一、征稿對象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師、研究人...
新質生產力視域下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邏輯遵循與實踐進路————作者:古翠鳳;陳蘭;
摘要: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新質生產力,作為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驅動力,促使職業教育不斷創新變革,以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如何與新質生產力同步發展,成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新時代需探索的關鍵議題。在新質生產力的視域下,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路徑應以“五金”建設為核心,通過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契合的專業體系、開發相匹配的課程資源、培養相適應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的作用方式與實踐項目——基于新質生產力屬性的分析————作者:李勝;
摘要:研究“新質生產力與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辯證關系”這一具有較大理論張力與實踐空間的主題,需借助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經典解釋框架。在建立“考察維度—新質生產力屬性—當前生產發展問題—發展旨歸—職教現代化命題”思維鏈條的基礎上,通過不同屬性與發展旨歸的分析,既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提供了抓手,也發現了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為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多個時代發展命題提供了高位依據與底層動力。在理論層,立足“教育與生產勞動...
高職院校新質技術人才培養之實踐路徑——基于新質生產力的視角————作者:胡筱萌;
摘要:新質技術人才是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優秀代表,具有前沿技術落地的“嫁接者”、技術解決方案的“探索者”、新技術再創新的“操盤手”等類群特征,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承擔者、先行者、踐行者。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新質技術人才的重要陣地,在塑造新質生產力人才隊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應通過培養模式面向未來推動人才革“新”、瞄準產業難點助力創“新”、校企聯手攻堅產業煥“新”、數字引擎驅動教育變“新”等實踐路徑助力新質技...
職業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時代特征、掣肘因素與實踐路徑————作者:邢世凱;陳立雪;
摘要:新質生產力深刻詮釋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彰顯了綠色化、數字化、定制化、復雜化、融合化、持續化的時代特征。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基石,職業教育肩負著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擔,其技術的進步與革新是推動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堅實基礎和內在動力。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在對接新質生產力方面,存在專業設置與新質產業相脫節、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相脫節、教學能力與技術應用相脫節、素質培養與創新需求相脫節等問題。對此,職業院校應迭代專...
多重制度邏輯視角下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作者:楊書燕;柯貞金;
摘要: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由多元利益主體協同合作的集體性實踐行動。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和高職院校等多個利益相關主體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形成各自的行為邏輯,不同行為邏輯間存在相互關聯和沖突,使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陷入集體行動困境。為此,在多重制度邏輯影響下,突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集體行動困境,需要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健全多元利益主體合作制度;優化政策落實機制,保障政策切實有效落地實施;打破體制機制...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高職創業教育影響因素研究——以創業能力和專創融合為中介的實證考察————作者:許波;鄧文博;
摘要:通過構建涵蓋課程設置、創業實踐、專創融合、創業能力和創業教育效果等變量之間關系的理論模型,對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研,用結構方程模型對調研結果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課程設置能直接正向顯著影響創業教育效果;創業能力在課程設置對創業教育效果作用機理中具有中介效應;創業能力在課程設置對專創融合影響機理中具有中介效應,但是專創融合在課程設置對創業教育效果作用機理的中介效應未能得到驗證。鑒于實證分析...
高職院校整體性治理變革對教師敬業度的影響————作者:黃茂勇;蔡凌;林惠瓊;
摘要:高職院校整體性治理變革是學校適應性和競爭力的重要推力,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與前提。高職院校整體性治理變革范式融合了整體性治理理論和組織變革理論,旨在從混沌復雜的職業教育治理變革脈絡中探尋一種具備整合與集成功能的院校治理范式。該變革包括治理結構、文化和技術變革三個維度,三維測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測量學屬性,信效度較佳。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高職院校整體性治理變革對教師敬業度具有促進作用,其中,整體性治...
高職學生非認知技能培養效率評估——基于DEA-Tobit模型的測算————作者:華曄;趙紫杉;劉云波;
摘要:非認知技能對個體發展至關重要,提高高職院校非認知技能的培養效率有助于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利用2022年全國高職學生發展調查數據,采用超效率數據包絡法(SE-DEA)測算了31所高職院校非認知技能培養的技術效率,并結合Tobit模型分析了高職學生非認知技能培養效率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25所高職院校的非認知技能培養的技術效率有效,且行業特色鮮明、專業集群化程度更高的學校技術效率表現更好;衡量學校過...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