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關注()《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可追溯于1958年創刊的《海南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是海南創辦最早的高等學校學報。1983年,學報更名為《海南師范學院學報》,分為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2008年,《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更名為《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國內統一刊號為CN46-1076/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4-5310,郵發代號:84-2,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現為單月刊,由海南師范大學主管、主辦。編輯部設在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教育部“高校學報名欄建設首批入選期刊”、“海南省社科優秀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等數據庫全文收錄。以“弘揚人文精神,開展學術研究,立足地方特色,促進學科繁榮”為辦刊宗旨,主要反映本校和全國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推動學術交流,促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主要刊載具有一定學術水平和學術價值的社會科學研究論文,設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新詩研究、文學新視角、名家研究、經典重讀、文學研究新著評介、海南當代文學研究、歷史研究、海南文史、教育和教學法研究、法學研究、經濟學論壇、翻譯文化等欄目。獲獎情況:“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特色欄目”;2004年12月進入國家教育部社科學報名欄。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新詩研究、文學新視角、名家研究、經典重讀、文學研究新著評介、海南當代文學研究、歷史研究、海南文史、教育和教學法研究、法學研究、經濟學論壇、翻譯文化
閱讀推薦: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月刊),創刊于1998年,是河北師范大學主辦的教育類專業學術理論刊物。該刊以與時俱進、服務教育為宗旨,以立足河北、面向海內外學人為原則,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指針,堅持正確導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關注教育科學研究的前沿,時刻追蹤教育理論界探討的熱點,辟有“教育理論”、“教育經濟學”、“教育心理學”、“高教改革研究”、“教育史研究”、“外國教育研究”、“職業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熱點與爭鳴”等一系列頗具特色的專欄。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最新期刊目錄
技術與文化的另類探尋:論中國當代科幻文學的賽博格敘事————作者:江玉琴;
摘要:賽博格作為科幻文學中的重要概念,既指向人機混合身體,更指向一種混雜形象、一種生存狀態、一種認知模式。中國當代賽博格敘事彰顯出中國科幻的創作特性。它具體呈現在三個方面:一、高科技反英雄敘事,這表達了中國科幻作家對人機矛盾的關注和對人工智能未來社會的隱憂;二、探尋中國古老思維觀念中的賽博格形象,以夢境勾聯人類與機器的關系,思考人類的本質;三、將賽博格作為人類異化的文化實踐與社會調試,并置于中國歷史文化...
敘述與不敘述:電子游戲“玩敘失調”研究————作者:周思妤;
摘要:隨著電子游戲中敘事成分的逐漸增加,游戲變成了玩-敘統一體,二者互為對方的有機部分。但是,這種有機統一的關系并不穩定,玩性與敘事性在實際游戲進程中會產生矛盾沖突,導致“玩敘失調”。玩敘失調影響玩家游戲體驗的流暢性和完整性,通常被視為需要“糾正”的設計問題。實際上,失調的形態非常復雜,不僅包括游戲自身設計的失調,也涉及玩家和游戲之間的失調與玩家自身的失調。因此,玩敘失調不是單純的設計問題,而是電子游戲...
特稿專家高福進簡介
摘要:<正>高福進,男,1965年生,山東巨野人,1984-1994年就讀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支持計劃·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
超越經濟理性:高茲生態社會主義重建之路————作者:李紅松;
摘要:在高茲看來,資本主義最為嚴重的后果是產生了“雙面社會”,罪魁禍首是經濟理性的肆意擴張。超越資本主義的唯一可能是將經濟理性置于生態-社會理性之下,通過重新界定“勞動”概念、確立社會主義變革的主體、削減工時等策略和政策,重建生態社會主義。高茲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我們深入理解資本主義、把握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提供了相應的思考空間,但由于沒有深入到對資產階級所有制和資本邏輯的批判層面上,因而其“將...
主持人語:揚技術之帆,尋文化之髓————作者:江玉琴;
摘要:<正>斯蒂格勒在《技術與時間》多卷本論著中明確指出技術并非外在于人類,并非只是人類征服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工具,而是與人類發展進程整合在一起的一個系統或整體。人類身體、思維、意識的進化與技術發展相輔相成且共同創造了人類存在。因此,技術是人類外在功能與內在思想的整合。當前,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人類與AI技術的互構正在生成新的世界形態。文學作品始終在描述和思考技術進步與社會...
編輯部啟事
摘要:<正>《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海南師范大學主管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1987年創刊以來始終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風格,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先后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學報名欄建設首批入選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RCCSE中國準核心學術期刊(B+)”“中國人文社會科...
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禮儀:源流、發展脈絡及價值呈現————作者:高福進;
摘要:紅色禮儀是指中國共產黨人在百余年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歷程中逐步建立、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儀式化新型典禮,它的形成既有中華傳統之源,亦有域外影響之源,后者包含著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諸多要素。其中,紅色儀式是這一禮儀文化的主干部分,其所涵蓋的“紅色授勛儀式”“紅色閱兵式”“入黨宣誓儀式”“天安門升旗儀式”等,尤值得深入研究。就縱向軌跡上看,紅色禮儀歷經百余年發展可劃分為四個歷史時段:新民主...
俄羅斯最新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內容、特色與價值研究————作者:陳紅;馬鈺馨;
摘要:當代俄羅斯馬克思主義研究重要代表人物A.B.布茲加林等人編寫的最新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是俄羅斯《馬克思主義之思》系列叢書之一,于2018年首次出版,后多次再版。教材主要面向本科生群體,以馬克思《資本論》為基礎闡明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知識,同時也面向碩士研究生群體,講解當代全球資本主義矛盾及俄羅斯資本主義特點。與蘇聯時期主要版本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相比,該教材呈現出鮮明的特色——在比較和批判視域...
泰國中文教育數字教學資源發展現狀、影響因素及策略————作者:郭晶;廖許瑩;
摘要:泰國中文教育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典型性,呈現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低齡學習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商務漢語職業教育特色鮮明的三重特征。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其數字教學資源已形成涵蓋數字教材、在線課程、智能教學平臺及移動端應用程序等多元形態的供給體系,但仍存在資源分布碎片化、系統層級不完整、基礎教育階段資源供給不足、優質標準化內容缺失等結構性矛盾。然而,泰國在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疊加政府推行的“中文...
技術時代“無力的人”與“有力的人”——中國科幻現實主義與中國科幻未來主義小說人物特質辨析————作者:袁博;
摘要:當“科幻現實主義”與“科幻未來主義”這兩種文學思潮分別在中國科幻小說中落地生根后,二者間的差異主要并不體現在“現實”與“未來”之間的時間維度上,而是體現在小說人物在歷史時間中回應科學技術進程方式的差別。中國科幻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注重書寫時代的承壓者,關注默默承受時代變遷之疼痛的蕓蕓眾生,充盈著人類被動地身處科技囚籠及社會囚籠中的無力感。中國科幻現實主義作品的基本出發點是從弱者立場出發的現實批判視角,...
強化提升國際中文教育管理能力的價值意蘊與實踐進路————作者:黃啟慶;鄧芳玲;
摘要: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管理成為繼教師、教材和教法之后制約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四“教”。文章從增強中華文明傳播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個宏觀角度論述了強化國際中文教育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一系列強化國際中文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徑——應當更加重視國際中文教育管理研究,加大國際中文教育管理人才培養,逐步實現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
匈牙利中文教育本土化:特征、動因及優化策略————作者:張鵬;
摘要:國際中文教育本土化可高效提升區域國別中文國際傳播能級,持續增強中文和中華文明世界傳播力、影響力。匈牙利中文教育本土化呈現三大特征:一是漢學繁榮與高水平本土中文人才助推中文教育發展;二是多模式與特色化辦學打造本土化國際中文品牌教育;三是教育數字化轉型開辟匈牙利中文教育本土化發展新賽道。中文語言價值驅動匈牙利中文教育本土化發展是根本動因,同時得益于“向東開放”戰略政策、中匈關系提質升級新定位以及教育政...
紅色影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顯隱敘事及優化策略————作者:崔倩倩;王薪茹;
摘要:“紅色影視”是通過視聽符號構筑擬像故事,以審美化娛樂化的觀賞效果為包裝,實現弘揚革命文化、傳播政治立場的特殊文藝作品。“紅色”是將紅色影視視為政治教育手段,實現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而“影視”是將紅色影視視為藝術載體,滿足觀眾的視聽體驗。過度直白或隱晦的政治敘事都無法切實承擔起政治教育的功能。紅色影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導向的實現需要在敘事的顯性和隱性中尋求平衡,不僅要將具有崇高美的紅色史實藝術化地縫...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制造業技術轉型的影響及機制研究————作者:高楷博;田中景;
摘要:人口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要素。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老齡化速度逐漸加快。在很長一段時間,依賴低成本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中國制造業實現了飛速發展。如今,人口結構的改變意味著以往依靠低勞動力成本模式發展制造業的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針對這一現象,文章基于2004-2019年省級的面板數據,構建了制造業技術復雜度指標用以衡量制造業技術轉型,探討了人口老齡化對制造業轉型的影響及具體影響機制。筆...
廣東產業-人口-空間耦合協調發展研究——基于區域比較視角————作者:李迎旭;
摘要:產業-人口-空間耦合協調發展是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通過構建城市產業-人口-空間發展指標體系,利用耦合協調度函數,分析2002—2021年廣東各區域綜合發展水平以及耦合協調發展的時序特征和空間特征。從時序上看,廣東產業、人口和空間三大系統發展水平總體上呈現波動中上升態勢;從空間上看,呈現出以珠三角為核心,沿“一帶一區”延伸的非均衡發展格局,且存在人口與空間耦合協調度相對滯后的特征。因此需要...
東北地區人口流失對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作者:牟曉偉;范子怡;仝鑫;
摘要:長期以來,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近年來,東北地區人口流失問題嚴重,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東北地區的人口出現了大量的凈流失,這一現象已經持續了多年。經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就業機會有限等經濟社會因素是導致東北地區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緩解東北地區人口流失的狀況,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未來,政府和社會應該加強對東北地區人口流...
拜物教現象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現實挑戰及其有效治理————作者:林賢明;周宇昕;
摘要:馬克思主義把文明看作是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成果的集合,強調文明社會要同時實現高水平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重繁榮。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輔相成、互促互進、協調發展,對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深遠意義。新時代,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同時,也有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問題亟待解決。其中,拜物教現象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論習近平文藝觀的人民性意蘊及其實踐進路————作者:李輝艷;蒯正明;
摘要:習近平文藝觀有著深刻的思想理論基礎,不僅傳承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理論,還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文藝批評理念,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文藝理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論述內涵豐富,涵蓋文藝的本質、靈魂、如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及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等方面。習近平文藝觀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展了文藝的評判標準,彰顯了人民的主體性地位。新時代發展社會主義文藝需...
愛情幻滅抑或革命幻滅——茅盾《幻滅》中愛欲問題的文學思想史意義辨析————作者:楊曉河;
摘要:茅盾在《幻滅》中到底書寫了什么愛情,這種愛情與革命有何關系?從愛欲思想的角度來思考,能夠進一步厘清性和愛,進而發現小說的摯愛敘事尚未展開就走向了幻滅,它的欲愛敘事則暗示革命與愛欲并非矛盾而是共生關系。這符合馬爾庫塞提出的革命與愛欲交互促進的理論。從敘事安排來說,小說結尾革命活動并未停止,而愛欲活動均走向幻滅。《幻滅》體現出茅盾對大革命時期革命與愛欲關系的感悟,帶入一個關鍵問題:摯愛和欲愛敘事共同走...
從“革命文學”論爭看《子夜》中的革命敘事——兼談吳老太爺的“革命”————作者:劉世浩;
摘要:茅盾始作于1931年10月、完成于1932年12月的長篇小說《子夜》中的革命敘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928年前后“革命文學”論爭的影響。“革命文學”論爭促使茅盾重新思考“文學”與“革命”的關系問題,調整小說創作方向,并有意識地從積極意義上表現社會革命。面對批評者們的質疑,茅盾從論爭一開始就堅持以文學創作本身作為評價文藝運動成功與否的標準,不斷摸索以“文學”的方式回應時代議題。簡言之,《子夜》中的革...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