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1:04:20
1 《南方水產科學》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水產類學術刊物(雙月刊)。主要刊載熱帶、亞熱帶地區漁業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養殖生態與健康養殖、漁業資源監測與養護、生物技術、水產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海洋牧場與漁業裝備、漁業生物病害、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及水產基礎理論研究等學科的原創性論文、研究簡報、綜述等。
2 本刊特點:以水產科研院、所、高校專家、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博士、碩士以及漁業科技推廣人員為主要作者群。出版周期短,實行優稿優酬,優秀稿件優先刊登。對獲各類國家級和省部級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的論文,本刊將予以優先錄用,請作者在文稿首頁腳注處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3 來稿要求
3.1 本刊已全面實行網上投稿、審稿和退修,不再接受紙質投稿。作者進入本刊網站(http://www.schinafish.cn/)簡單注冊后即可進行網上投稿。
3.2 文稿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語言精練,層次分明。需附400字以內的摘要、3~6個關鍵詞。
3.3 請在文稿題名下寫清作者及其工作單位名稱、郵政編碼;首頁腳注處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出生年月、性別、學歷、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電子郵箱。
3.4 論文一般不超過8000字,綜述不超過7000字,研究簡報限6000字(含圖、表等)。
3.5 投稿請使用word格式,無需上傳PDF文檔。文章不需分欄排版。
3.6 文中漢字(除中文作者外)全部用宋體,英文字母和數字用Times New Roman。文稿中外文字母及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字母、數字和易混淆的字母必須標注清楚。
3.7正文及摘要中首次出現的生物種名,需有拉丁語(斜體),定名人為正體;屬名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不能縮寫。文內首次出現的化學元素,需同時具中文名和元素符號,且其后要求統一使用元素符號。
3.8 文稿中所用度量衡單位一律按國家技術監督局1993年12月27日發布的GB3100~3102-93號標準《量和單位》中規定的外文字母書寫,不再使用以下括號內的漢字寫法。如:面積用 km2(公里2)、 hm2(公頃)、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畝一律換算成公頃;體積用 m3(米3)、cm3(厘米3)、 mm3(毫米3);容量用 L(升)、 mL(毫升);時間用 d(天)、 h(時)、 min(分)、s(秒);表示濃度的ppm一律改用μL·L–1或mg·kg–1。計量單位不用斜杠/,統一用居中的點,如mL·min–1。組合單位中不能附加其他信息,例如光合速率(CO2)為27.5~31.3 μmol·(m2·s)–1,不能寫成光合速率為27.5~31.3 μmol CO2·(m2·s)–1。
3.9 摘要描述請用第三人稱,如“本文”應為“文章”,“我國”應為“中國”。
3.10前言或引言不需編號,“材料與方法”從1開始編號,最多到3級標題;1級標題四號字,2級標題5號字加粗,3級標題5號字。
3.11中文標題:二號黑體。
3.12中文作者:小四號仿宋,通信作者不需用星號標明。
3.13作者單位:小五號宋體。
3.14中文摘要:小五號宋體,單倍行距,一般不超過400字。
3.15關鍵詞:小五號宋體,3~6個,中間用“;”分隔。為方便檢索和引用,關鍵詞應按照反映主題的重要性排序。表達核心主題因素的關鍵詞排在前面,表達非核心主題因素的關鍵詞排在后面。一般將表達文章觀點和內容的最關鍵的主題詞放在首位。反映論文的研究目的、對象、方法、過程等內容的關鍵詞在前,揭示研究結果、意義、價值的關鍵詞在后�?蓞⒖家韵马樞蜻x擇: 第1個關鍵詞應列出該文主要工作內容或內容所屬二級學科名稱; 第2個關鍵詞應列出該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稱或文內若干個成果的總類別名稱; 第3個關鍵詞列出該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結論時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的具體名稱; 第4個關鍵詞應列出前3個關鍵詞中沒有出現的、但被該文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事或物質的名稱,或者在題目中出現的作者認為重要的名詞;第5個、第6個關鍵詞,如果需要,列出作者認為有利于檢索和文獻利用的其他關鍵詞。選擇關鍵詞時不得用非公知、公用的專業術語及及縮寫;同義詞、近義詞不應并列為關鍵詞。
3.16中圖分類號:小五號宋體,根據文章內容填寫。查詢網址:http://ztflh.jourserv.com/
3.17英文標題:三號Times New Roman加粗。
3.18英文作者:五號Times New Roman。
3.19英文作者單位:小五號Times New Roman斜體,注意數字和標點符號不斜體。
3.20英文摘要:小五號Times New Roman,單倍行距,請保持與中文摘要內容上的對應。
3.21英文關鍵詞:小五號Times New Roman。
3.22首頁腳注中注明基金項目(請列出項目來源、名稱及編號)、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學歷、職稱、出生年份、從事的研究方向和E-mail),六號字,固定行距12磅。
3.23正文:5號宋體(英文和數字用Times New Roman),單倍行距。
3.24表的標題、橫表頭(第一行)和縱表頭(第一列)均需中英文對照,表的標題小五號字、加粗,表格內容小五號字,固定行距12磅。表格一律排成三線表。表注6號字, 固定行距12磅。
3.25圖的標題、圖注、圖例和橫、縱坐標均需中英文對照;標題小五號字,不加粗,圖注六號字, 固定行距12磅。文稿中插圖一律隨文檔或以附件上傳,圖中文字、符號、數字標清楚,并注明圖號、圖題。用Origin、Primer軟件作的圖,請導出emf、wmf格式的文件;由Excel軟件生成的圖請附上*.xls或*.xlsx文件。
3.26論文中盡量避免使用帶有國界線、省界線的地圖。如果必須使用,制圖時請從自然資源部的地圖服務系統(http://bzdt.ch.mnr.gov.cn/)下載標準地圖,論文被錄用后作者需把涉及的圖件底圖的基本信息(包括比例尺和審圖號)及需審核的圖文件提交給編輯部,由編輯部負責送自然資源部門審核 。無需送審的地圖,請在正文中標明地圖數據來源、繪圖軟件名稱及其版本。
3.27 參考文獻,6號字,固定行距12磅。
�。�1)本刊引用參考文獻以順序編碼制著錄,即按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如多于三位,請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三位及以內作者需全部列出。
(2)本刊采用最新國標《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期刊的版本用括號加注,如: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文作者漢語拼音書寫的人名,姓全大寫,其名可縮寫,取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外文作者姓名用大寫,姓在前,縮寫的名在后,在文中引用提到作者姓時也用大寫。
�。�3)本刊的外文刊名使用縮寫,需按照ISO4的標準縮寫。
�。�4)參考文獻中,引用的論著、標準及學位論文需注明頁碼范圍。詳細參見以下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3.28 投稿文章格式模板請在下載中心下載。
4來稿文責自負。請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2本,并按規定酌付稿酬(超過0.7萬字以上部分不計稿酬)。凡在3個月內未收到《錄用通知》的,請作者自行處理。本刊對來稿有權修改,不愿修改者請來稿時一并聲明。對急于發表的論文,請來稿時務必予以說明。如發現作者有抄襲剽竊、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一經查實,本刊有權向作者所在單位人事部門發函照會。
5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 (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和超星“域出版”等數據庫、網絡系統,已許可上述數據庫、網絡系統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著作權使用費,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說明,本刊將按作者說明處理。
第六編 農業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