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19:04:40
1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系生態環境部主管、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入編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RCCSE)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林核心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CNKI-CAJD)中國知網《學術精要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COJ)、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超星期刊數據庫、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P)、生物學文摘(BIOSIS)、美國化學文摘(CA)、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文摘庫(CAB ABSTRACTS)、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國際聯機檢索系統-化學化工(CA on STN)、艾博思科學術數據庫(EBSCO)、荷蘭地學數據庫(GEOBASE)、英國公共健康研究數據庫(Global Health)、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生物醫學電子數據庫OVID、REAXYSFILEBIB on STN、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PD)、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等國內外重要刊庫網收錄。本刊宗旨是及時報道生態與農村環境保護領域研究的動態、理論、方法與成果。主要內容:(1)區域環境與發展;(2)自然保護與生態;(3)污染控制與修復。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2 請作者通過網上投稿系統(網址為http://www.ere.ac.cn)投稿,并在網站上查詢稿件處
理信息。投稿時請推薦同行審稿專家3~5名。
3 來稿要求文字通順、條理清晰、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研究論文與綜述文章一般不超過8 000字為宜(包括圖、表、參考文獻),研究簡報一般不超過4 000字。文稿編寫格式順序為:“文題”—“作者(所有作者工作單位全稱,大專院校需注明院系或專業,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以上附相應英文)—“分類號(中圖分類號,1~3個,置于中文關鍵詞的下一行)”—“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省×市),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動態、簡訊類文章務求簡明。
中文摘要宜控制在400~500字;為利于國際檢索,鼓勵作者適當加長英文摘要,內容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以及研究展望等。
4 參考文獻只列入直接引用的,研究論文參考文獻引用一般不超過30篇為宜。采用“順序編碼標注制”標注。非正式出版文獻請勿引入,需要標注的,可以腳注方式給出。參考文獻主要著錄格式如下:
a.普通圖書(包括專著、教材等)、會議論文集、資料匯編、學位論文、報告(包括科研報告、技術報告、調查報告等)、參考工具書(包括手冊、百科全書、字典、圖集等)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其他責任者(譯者).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c.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d.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e.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f.電子文獻
對于載體為磁盤(DK)、磁帶(MT)和光盤(CD)等的文獻,將對應的印刷版的[文獻類型標志]換成[文獻類型標志/載體類型標志];對于載體為聯機網絡(OL) 的文獻,除了將對應的[文獻類型標志]換成[文獻類型標志/載體類型標志]外,尚
需在對應的印刷版著錄項后加上發表或更新日期(加圓括號)、引用日期(加方括號)和電子文獻的網址。如:
[1]萬錦坤.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DB/CD].英文版.北京:中
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2]蕭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212190019.html.
對于主要責任者(作者、譯者、編者等)一項,責任者為3人或少于3人應全部寫
出,之間用“,”分隔;3人以上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應的文字如“et al”;用各種文種書寫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國人的姓字母全大寫,名縮寫為首字母(大寫)。
各類外文文獻的文后參考文獻格式與中文相同,其中題名的首字母及各個實詞的首
字母應大寫,外文期刊名寫全稱,勿縮寫。
文獻類型標志:普通圖書M,會議錄C,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
標準S,匯編G,專利P,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檔案A,輿圖CM,數據集DS,其他Z。
中文文獻著錄需同時提供相應的英文著錄。
5 圖、表要精選,設計合理,具有自明性,勿與文字敘述重復。插圖要求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圖寬(包括縱軸標目名稱、單位)為6.5cm或13cm,計算機繪制,圖中文字采用6號宋體。表格采用三線表。圖題、表題附相應的英文。
6 對不符合本刊稿約要求的來稿,編輯部先將稿件退還作者修改,達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審,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寄到時間作為收稿日期。
7 來稿一般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編輯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個月內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雙方另有約定者除外)。作者修改稿在1個月內未返回,且未及時申明理由者,按自行撤稿或重新投稿處理。
8 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稿件刊登與否由本刊編委會最后審定。各類項目資助論文,請注明項目來源及編號。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以及基地和人才專項等資助的優秀創新論文,本刊將優先安排發表。
9 編輯部有權對刊登文稿進行文字上的增刪和修改。稿件一經采用,將收取版面費。稿件發表后酌付稿酬。
10 作者來稿發表后,文章署名權歸作者所有,其編輯版權屬本刊所有。本刊已被有關數據庫收錄并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凡不同意自己論文被收錄或入編、入網的作者請在投稿時聲明。作者的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給,不再另付。
11 本刊發表的論文或產文課題項目獲國家或院(部)級成果獎者,請作者及時向編輯部提供獲獎復印件或單位證明,可獲適當獎勵。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