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2:04:53
1、稿件篇幅
稿件要求主題突出、內容新穎、圖表清晰,文字表達簡明、稿件字數一般不超過5000字(含圖、表),正文5宋,雙欄排,篇幅盡量控制在8頁內(頁邊距均調為2cm)。
2、稿件排版
稿件建議使用Microsoft Word排版,通過在線投稿方式,不必寄送紙質稿件;文稿應留出字距和行距,文中插圖請使用電腦繪制、公式請使用公式編輯器,外文符號上下角,正斜體及大小寫應清晰可辨。圖、表標題請提供中英文兩種形式(普通雙欄圖圖寬控制在6cm內,三個分圖的盡量排成一行三列)。
3、稿件撰寫項目及順序
參考GB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要求:標題(力求簡明,建議不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3~5個)、英文標題(以名詞短語為主,與中文標題相對應)、作者名字的漢語拼音(如有多個作者,均需提供)、工作單位的英文全稱(如有多個作者單位,均需提供)、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英文部分應與中文內容相對應)、正文(一級標題用1,2,……排序;二級標題用1.1,1.2,……排序;其余類推)、參考文獻。
4、資助項目
稿件首頁頁腳處添加資助項目信息(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主要包括:
�。�1)國家部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
�。�2)各省市地方政府基金;
�。�3)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基金等。
5、中、英文摘要的書寫
中文摘要:(1)按目的(為了……或者針對……問題)、過程及方法、結果、結論(普適性)的結構,并避免使用第一人稱;(2)摘要需定量、定性描述相結合,包含正文中的重要定量數據。
中英文摘要中,研究目的宜采用“針對..問題”(Aiming at...)的句式敘述;研究結果結論宜采用“研究結果表明”(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的句式敘述,英文摘要除研究結果結論一律采用被動語態。去掉"本文,本研究"等字樣,中文摘要字數必須達到300字。
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敘述應簡明,盡量用短句;用過去時敘述作者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盡量用被動語態代替主動語態;一般為100~150個英文單詞,最多不超過1500個字符。
6、論文結論部分需包含本文研究所得到的定量結果。
7、提供作者簡介
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及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手機號碼。
8、 審稿專家推薦
作者可以推薦1-2位相關領域的非本單位的審稿專家(姓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職稱、E-mail等)。
9、參考文獻
�。�1)中文參考文獻均須提供其英文形式(英文需和文獻原文中的一致,嚴禁直接翻譯)。
�。�2)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請參考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參考文獻盡量選用近年公開發表的文獻,在正文中加以標注,并在文末按正文引用順序著錄;如果稿件內容允許,請作者適當增加引用《流體機械》雜志所刊文章的參考文獻。
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應在正文引用處順序標注[1]、[2]……;在文末按正文引用順序列出所引用的參考文獻;未公開出版的文獻資料請勿引用。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參考如下:
a.專著、期刊、學位論文、報告、論文集(文獻類型標識分別為M、J、D、R、C)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b.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d.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編者.,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單位,年份.
e.專利
[序號] 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出版日期.
著錄形式:
圖書示例:
[1] 王勇,袁壽其,劉厚林.離心泵空化理論與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WANG Yong, YUAN Shouqi, LIU Houlin. Cavit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centrifugal pump [M]. Beijin:Science Press, 2017.
標準示例:
[2]汽車用空調器:GB/T 21361-2008 [S].中國: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8.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unit:GB/T 21361-2008 [S].China: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8.
學位論文示例:
[3] 李超. 多相變材料蓄熱器蓄放熱過程數值模擬研究[D]. 大連: 大連理工大學, 2014.
LI Cha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rmal energy storage/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torage container use multiple phase change materials[D]. 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4.
報告示例:
[4] 中國制冷學會數據中心冷卻工作組. 中國數據中心冷卻技術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8[R].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9.
Data center cooling group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frigeration. Annual report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ies 2018 [R].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9.
論文集示例:
[5] 杜正建,魯紅亮.微通道冷凝器平行扁管溫度不均勻分布的實驗研究[C]∥第六屆全國制冷空調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中國制冷學會,2010:838-844.
DU Zhengjian,LU Honglia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uneve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parallel flat tubes of 6-pass microchannel condenser[C]∥The Sixth New Technology Seminar of National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Wuhan: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frigeration,2010:838-844.
期刊示例:
[6] 王炳明,李建風,吳華根,等.NH3/CO2復疊制冷系統中CO2螺桿壓縮機的研發[J]. 流體機械, 2009, 37(3):16-18.
WANG Bingming, LI Jianfeng, WU Huagen, et al. Development of Twin-screw CO2 Compressor for NH3/CO2 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J]. Fluid Machinery, 2009, 37(3):16-18.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