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4:04:50
1.投稿方式
通過http://lhjyhxfc.mat-test.com/“在線投審稿”進入投稿頁面,進入“作者投稿”,按系統要求填寫信息,上傳稿件。若是專題投稿請作者備注所投專題。
同時,作者可關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微信公眾號,查詢稿件處理進程,方便獲悉審稿意見,盡早實現稿件修改。
2.稿件要求
(1)來稿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文字精練、數據可靠。
�。�2)綜述性文章應由本領域內知名專家結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撰寫,要求能總結本領域的研究現狀并提出前瞻性、指導性的發展方向;研究性文章要求能反映本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內容充實、數據詳實、方法新穎、結果可靠;應用性文章要求具有實際推廣價值。研究要有系統性,數據詳實,理論分析深入。
(3)論文包括:題目(中英文)、作者姓名及單位(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英文)、正文、結論、參考文獻。收稿日期、基金項目(若是省部級以上任何一種基金資助項目,請注明基金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職稱、學歷、研究方向)、通信作者(電子郵箱)等請在論文首頁左下角腳注處注明,采用“插入腳注”的方式插入。
�。�4)題目:題目應簡練準確、具體清楚,應是短語而非主、動、賓完整的句子,并與研究內容對應,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英文題名中的每個實詞的首字母應大寫。
�。�5)作者姓名及單位:稿件作者必須是直接參與研究工作或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成員(如研究生導師等),嚴禁與論文無關人員掛名。
�。�6)中英文摘要:本刊采用報道性摘要,摘要需給出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無需說明研究背景,目的可省略,方法、結果、結論需詳細;采用第三人稱、過去式的寫法。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300~500字,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對應,為利于國際交流,英文摘要可比中文摘要包含更多信息。
(7)關鍵詞:3~8個,中、英文一一對應。宜從專業詞表中選取,不應使用太泛指的詞;英文關鍵詞采用單數形式,除專有名詞首字母大寫外,全部采用小寫格式。
�。�8)正文:
①研究性文章需按“引言”“1 試驗部分”“2 結果與討論”“結論”的格式撰寫。引言的研究背景應緊密結合本文研究內容展開,不要太過寬泛,需要寫出目前的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從而引出研究目的;應突出本文研究內容與已有研究的不同之處,或者對已有研究的改進之處,亦即創新點;若尚未見相關的研究,應說明未開展這方面研究的原因,以及作者是基于什么理論或依據什么研究而提出該課題的。試驗部分,應詳細列出所用分析儀器及設備型號、試劑規格(購買試劑的純度、含量、批號、編號等;自制試劑的配制過程)及樣品信息(來源、規格等)、儀器工作條件、具體試驗方法等,以保證讀者可以進行試驗重現。結果與討論,研究結果與研究內容應前后呼應;文字描述應與試驗結果相符,理論分析應緊密結合試驗結果展開,不要預設立場,生搬他人研究結果得出結論,要把他人的結果和結論與本文研究有機結合、加工后向讀者傳達;若研究結果與他人的不同,應進行一定的分析說明;文字描述前后應一致。結論宜客觀、準確、精煉、完整,應有試驗結果作為支撐。
�、诰C述、實驗室管理等文章的章節設置沒有硬性規定,但行文要求同前,描述要具體、準確、精煉。
�。�9)圖片:圖中文字一律采用中文。論文中的組織照片要清晰,分辨率應達到600 dpi以上,標尺置于圖片的右下角。線圖請采用Origin或Matlab等專業制圖軟件繪制,可以使用彩色曲線,但不同的曲線應用符號加以區分,以便黑白印刷時能夠區分。坐標標目應由物理量名稱(或對應的符號)和單位組成,標記形式如波長/nm(λ/nm),不可用λ(nm)的形式。有分圖時,分圖用(a),(b),(c)標出并統一置于圖片下方(可參考本刊格式),不可置于圖片中。
(10)表格:請采用三線表。表中“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代表未檢出,“0”代表實測結果為零。因此,表中慎用“0”和“—”表示無數字的欄。
(11)參考文獻:非公開和未正式出版的文獻不宜作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按照GB/T 7714—2015的要求書寫。
�。�12)其他:采用公式編輯器輸入公式,并正確書寫物理量符號的正斜體以及上下角;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請參考相關國家標準;首次出現的外文縮寫要注明其全稱;文稿中請使用規范的科技名詞,可參考“術語在線”(http://termonline.cn/index.htm)書寫。
�。�13)格式規范:本刊只接受后綴名為.doc或.docx的稿件,單欄排版。來稿格式盡量與《理化檢驗-化學分冊》寫作規范要求保持一致,具體請參照本站“下載中心”中的“論文模板”。
3.注意事項
(1)投稿方向:參見本站“關于本刊”中的“刊物介紹”的相關內容。
�。�2)本刊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包括以不同文種分別投稿)以及以任何形式抄襲他人論文等現象。一旦發現有上述情況,該作者的稿件將做退稿處理,同時通知所在單位嚴肅處理,并向分析化學領域兄弟期刊通報。本刊將拒絕發表聯系作者作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其他出版倫理請參見本站“出版倫理”。
(3)根據國家對期刊質量管理要求,加強學術不端風險防范,完善學術不端體系建設標準查漏補缺工作,建議各位作者在投稿前通過本站官網進行論文查重檢測。目前只有萬方公司對個人用戶提供檢測服務,作者在外部渠道查重易造成論文與成果泄漏,來稿作者可自愿使用本站萬方檢測系統預查重檢測。檢測鏈接地址:http://lhjyhxfc.wanfangtech.net。
(4)修改周期:通過審查后需要修改和補充試驗的稿件,最晚不超過3個月將修改稿返回編輯部,如有困難需及時向編輯部說明情況,半年不返回,按自動撤稿處理。
(5)作者權益:①承諾:稿件內容不涉及國家秘密或所在單位、院校的技術秘密、可以公開發表。②論文發表后,版權即屬編輯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網的版權。③稿件一經發表,文責自負,編輯部不負連帶責任。
(6)發表周期:一般為12個月。文章在紙質版發表的2周后可在收錄本刊的數據庫中查詢電子版。稿件一經發表,編輯部將按篇贈送2本樣刊,額外要求增加樣刊的需提前說明,郵資到付。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