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7:04:24
一、投稿注意事項
1、我刊要求研究論文必須有創新性,內容充實完整;研究快報必須含有首創性成果;研究簡報著重要求創新性;文獻綜述應由該領域內知名專家結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較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
2、我刊嚴禁一稿兩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包括將以不同文種分別投稿)以及抄襲他人論文等現象。一旦發現有上述情況,該作者的稿件將被作退稿處理,同時通知所在單位嚴肅處理,并向材料領域兄弟期刊通報。我刊將拒絕發表聯系作者作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3、上傳電子稿件應為WORD(*.doc)和LaTeX(*.tex)文檔,排版時請采用雙倍行距,以郵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須單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須含有高質量的照片和曲線圖(建議用Origin制圖,再拷貝到文檔中)。文稿務求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個以內"關鍵詞"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參考文獻20條以上,要能反映該學科近年來的發展情況。
4、 稿件審查結果一般在2~3月之內通知作者,有個別稿件可能送審時間較長,如果超過3個月后仍未接到審稿結果,作者可與編輯部取得聯系后自投他處。
5、 稿件的作者必須是直接參與研究工作或對其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成員(如研究生導師等),協助做實驗的人員可放入致謝中。作者人數請控制在6人以下,嚴禁與論文無關人員掛名。聯系人請注明姓名、性別、年齡、職務、職稱、學位等自然情況。
6、 論文如果是省部級以上任何一種基金資助項目,請注明基金號。
7、 通過審查后需要修改和補充實驗的稿件,最晚不超過4個月將修改稿返回編輯部,如有困難需及時向編輯部說明情況,半年不返回,按自動撤稿處理。
8.作者如因某種原因需要撤稿,請完成以下流程:提交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書面說明,向編輯部陳述撤稿合理理由,并承諾承擔產生的該論文審編校等費用。在編輯部審核通過,作者支付與該論文產生的相關費用后,方可進行撤稿、退稿。由于作者原因撤稿累計2次者,從第二次撤稿之日起,本刊將在一年內不刊登其作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稿件。
9.我刊對刊發論文收取一定的版面費與審校費,詳情請咨詢王老師,電話:010-85128107。
10、 論文發表后,版權即屬編輯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網的版權。
二、投稿要求
1.基本要求
論文應有一定的原創性、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讀性,要求內容充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字準確,文字精練。綜述、研究與分析欄目的稿件一般不超過7000字;應用技術、經驗總結等類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來稿請附英文文題、摘要、關鍵詞和作者單位譯名,以及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
來稿基金信息、作者信息置于腳注。
基金信息:基金項目名稱、編號等,基金項目論文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在標題末尾右上角以“﹡”標識。
作者信息:第一作者姓名、性別、學位、研究方向、E-mail等;通訊作者姓名、性別、學位、研究方向、E-mail等;
例如:
�。�1)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0785555);
�。�2) 第一作者:王瀟瀟,女,博士,研究方向為木材干燥與改性,E-mail:[email protected];
(3) 通訊作者:李果果,男,博士,研究方向為木質家具設計,E-mail:[email protected]。
2.書寫順序
題目(題目應簡潔、明確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實質及特點,字數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姓名(署名順序按對文章貢獻大小排列),中文摘要,關鍵詞(4~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摘要,正文,參考文獻。
3.作者簡介(在論文首頁以腳注注明)
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如有通訊作者的,請注明姓名、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等狀況。如為基金項目或者其他課題,需注明。
4.摘要
論文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論、意義等4部分內容。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中文摘要字數以200-300字為宜。
英文摘要,內容上不要求與中文摘要完全一致。英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必須是完整的,目的是使看不懂中文的讀者,只需要通過英文摘要就能對論文的主要目的,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過程,及主要的結果、結論和文章的創新、獨到之處,有一個較為完整的了解。英文摘要300詞左右。
5.正文層次標注
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各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標點,如:“1”;“2.1”;“3.1.2”,一律左頂格。
6.外文、計量單位及符號
論文中的外文及符號要求區分文種、正斜體、上、下角和大、小寫,動植物及微生物名稱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現時,須加注拉丁文學名(斜體)。計量單位及符號按GB 3100~3102—1993的規定執行,不得使用已廢除的單位,如:目、克分子、克分子濃度(M)、當量濃度(N)、毫米汞柱(mmHg)、達因(dyn)、千克力(kgf)、標準大氣壓(atm)、卡(cal)等,行業單位需轉換成標準單位使用。正文中的公式要求:變量是斜體,單位正體,數字下標是正體。
7.圖、表
圖、表應具有自明性,其內容要與正文相呼應,并附相應的英文對照,圖、表需出現在相對應的說明文字下方。圖應精心設計,大小適中,圖題置于圖下,一幅圖若有若干幅分圖時,均應編分圖號,分圖號用(a)、(b)等表示,并按順序編排。表格設計要合理,一律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題置于表上。表內數字小數位上、下對齊,相鄰欄內的數字或內容相同時應一一列出,而不能用“同上”“同左”。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代表未發現,“0”代表實測結果為零。結構式不應夾雜于行文中,而應以適當的化學名稱或分子式書寫,行文中的分子式應寫成一行。稿件一經錄用,請將圖片保存為ai文件后作為附件上傳。
8.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必須標全并注意引用國內外核心期刊及本刊的近年文獻,以公開發表的、作者親自閱讀的文獻為限,并由作者對照原文一一核實。研究性論文的參考文獻數量至少20篇;綜述性論文的參考文獻不少于25篇,并要有一定比例的外文文獻。有關標準、教材、科普讀物、報紙等一般不列入參考文獻。格式按GB/T 7714—2015的規定,采用順序編碼制。在正文引用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標出文獻序號。參考文獻注錄格式如下:
1)期刊:作者.題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
2)專著或圖書:作者.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3)論文集:作者.篇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4)專利: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年-月-日).;
5)電子文獻: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載體類型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如有出版者或出版地不清楚的請注[出版者不詳]或[出版地不詳]。?
文獻作者標注為: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錄法,姓全寫(首字母大寫),名僅出現相對應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不加縮寫點,如“張偉偉”對應“Zhang W W”;“Thomas Alva Edison”對應“Edison T A”。3名以內作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
三、投稿說明
1.中國知網投稿查稿。
投稿網址:https://lcgy.cbpt.cnki.net
聯系電話:(010)85128040;(010)85128107
辦公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內大街130號《林產工業》編輯部。
投稿成功后,請隨時關注郵箱郵件。稿件處理結果在1個月內通知作者。
2.稿件經編輯部初審后送專家審閱,編輯部將審稿意見反饋給作者,對于擬發表的稿件,作者應根據審稿人和編輯部的意見對稿件進行修改,在指定時間內修回。(稿件一經發排,不得擅自修改或變更作者署名,且一般不得對文稿進行增刪)。
3.稿件定版后通知作者繳納發表費,來稿一經發表,按篇酌付稿酬,并贈送當期樣刊2份。請作者投稿時在備注欄明確匯寄稿酬和雜志接受人的詳細聯系方式,如不指明,我們即認為第一作者是優先選擇。如果有銀行卡,建議在作者其他信息欄補全銀行卡號、持卡人姓名、開戶行等信息。
4.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修飾,但實質性內容的修改須征得作者同意。
5.凡本刊發表的文章將有可能進入國內外相關數據庫并在互聯網上運行,其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相關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四、《林產工業》投稿八大范圍
1.木/竹材加工與利用(制材、干燥、木材防腐與改性;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細木工板、非木質人造板、二次加工、膠黏劑;木/竹工藝品、生物質顆粒及木/竹制文體用品等生產);
2.林產化工(松香、松節油、活性炭、香料等加工;木本油料加工利用、林木生物質資源加工利用、森林生物制藥等),木/竹制漿與造紙(紙板和紙類產品);
3.家具設計與制造(含紅木家具生產研發);
4.木/竹材加工機械、人造板設備、戶外林業機械等;
5.竹藤資源加工與利用;
6.木結構建筑(木構件研發、生產與應用,木結構建筑設計等);
7.進口木材加工產業園區規劃、設計,木/竹材加工產業集群規劃、設計,全國性、區域性和木/竹業企業發展規劃;
8.木/竹材與木/竹制品國際貿易。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