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8 23:04:33
一.本刊欄目
現設有專欄如下:綜述與評述;光子學前沿技術;半導體光電子技術;激光物理、材料與器件;激光與光電子技術應用;光通信與光信息技術;光電對抗與強激光技術;光生物學與醫學光子學;簡訊。包括激光器件、激光材料、非線性光學、超快光學、光通信、激光物理、激光測量與光傳感技術、全息、光電對抗、信息光學、薄膜、集成光學與光子晶體、光存儲、生物醫學光子學、納米光學技術、激光大氣傳輸與遙感、新型光子器件、激光加工等內容。
凡與激光有關的光學、電子學等領域內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元件、新的工程應用中有創新的,代表我國研究水平的學術論文,有科學依據和可靠數據的技術報告,階段性成果報告,以及屬于前沿學科,并對學科發展有指導意義的展望評論性文稿,均可向本刊投稿。
二.稿件總體要求
(1)作者應保證擁有合法的著作權。合作的論文,署名須征得合作者的同意。來稿作者署名順序一經確定,請勿任意刪改。若因著作權而引起爭議,本刊不承擔責任。
(2)來稿不得涉及國家機密,凡涉及作者單位工作內容者,須有本單位出具可公開發表的證明。
(3)來稿應重點突出作者本人的創新部分,必須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發表的論文。引用文獻應是公開出版物,以便審者、編輯、讀者查證,并在文中明確標引。
(4)本刊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種重復投稿以及抄襲!一旦發現上述情況,稿件將按退稿處理,并將通告作者單位及同類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今后將不被錄用。學生投稿須經導師同意。
(5)在學術會議上僅宣讀交流過的文稿,不屬于一稿多投;但已收入會議文集正式出版的,請勿投遞本刊重復發表,否則,一旦發現,將按照一稿多投/一稿多發情形進行處理。
(6)文章請用公開發表的文章作為參考文獻。
(7)創新性說明請置于文稿的最后一頁。
(8)為了加快評審進度,請推薦相關領域的審稿專家(姓名,通信地址,研究方向,email,電話)作為參考,放置于投稿界面中的‘備注’中。
(9)請將處理好的文稿的電子文件(.doc或pdf格式)進行上傳,文件不宜過大。
(10)投稿格式等稿件具體要求可以參見我刊“征稿簡則”和“論文模板”。
三.稿件流程
(1)投稿:網絡遠程投稿。請登錄本刊網站;投稿成功后E-mail回執。
(2)收稿:編輯收稿。為稿件分配稿號,并由E-mail發送稿號等信息。
(3)初審:編輯初審。通過后送外審;否則直接退稿(無需繳納審稿費)。
(4)外審:送2名專家進行外審。
(5)終審:主編終審。結合外審意見給出最終結果:錄用;改后復審;退稿。
(6)編輯:對錄用稿件進行編輯、加工、校對、出版發行。
四.投稿方法
投稿時,請登錄我刊《激光技術》網站,點擊“作者投稿”后注冊投稿。具體格式請參見“下載中心”的“論文模板”。如投稿成功3日后未收到回執的,請及時查詢,以免遺漏。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作者可憑收稿通知單中提供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作者查稿”,隨時在網上查詢稿件的處理情況。
五.編輯部對稿件的處理
(1)如發現抄襲、剽竊、侵權等不良行為,本刊將據實通知作者所在單位的最高領導層,并不再接受第一作者的投稿。
(2)稿件審稿周期一般為3周~3個月,個別稿件可能送審時間較長。作者可同時提供多位國內外同行專家的詳細通訊方式和研究領域,供送審時參考。本刊出版周期為10個月左右。
(3)本刊錄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時請及時修改,逾期則將按自動撤稿處理。特殊情況不能按時返回的稿件請事先與責任編輯取得聯系。
(4)作者文責自負,但編輯部有權對稿件編輯性處理、文字性修改,不作原則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
(5) 錄用稿請按中國科協有關文件精神作者需交納版面費,聊補刊物的高額虧損。來稿發表后將按有關規定奉寄稿酬,同時給每位作者贈寄當期雜志2冊。
敬請遵守以上約定,若有不同意見或建議,歡迎隨時提出。欲對投稿事宜進一步了解者,可向編輯部詢問。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