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2:04:19
文章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結構簡明; 盡量避免使用多層標題; 文字、圖表要簡練, 用較少的篇幅提供較大的信息量; 論述應深入淺出、表達清楚流暢; 專業術語運用準確, 前后保持一致.
題目: 是文章的點睛之處, 要緊扣主題, 簡明扼要,但要有足夠的信息,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也方便檢索.盡可能回避生僻字、符號、公式和縮略語.一般不超過 24 個漢字,英文不超過 20 個單詞.
作者和作者單位:在論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應該是對論文工作有實質貢獻的人員,應對文中的論點和據負責.署名單位必須是該項研究的實際完成單位,單位的名稱要用全稱,同時提供單位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如果作者分屬不同單位,使用上角數字標示作者所屬單位序號,并請提供通訊作者的 E-mail 地址.
摘要:應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概括地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脫離全文閱讀而不影響理解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專業化的詞匯、特殊符號和公式,摘要的寫作要精心構思,隨意從文章中摘出幾句或只是重復-遍結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關鍵詞:用于對研究內容的檢索.因此,關鍵詞應緊扣文章主題,盡可能使用規范的主題詞,不應隨意造詞關鍵詞一般為5個.
資助項目:列出資助項目來源及其批準號或編號,格式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xxx)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編號:xxx)資助”,對資助部門的稱要寫全稱,英文版中基金項目名稱譯法要符合有關規范和國際慣例: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該翻譯為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China:
正文應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簡短引言開始,專業術語應有定義,符號、簡略語或首字母縮略詞在第一次出現時應寫出全稱,
引言:應簡要回顧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學問題的研究歷史簡要介紹相關理論或研究背景,需列舉相關的參考文獻,尤其是近 3~5 年內的研究成果,應非常明確地給出本研究的目的,以及與以往研究的不同之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文要解決的問題,最后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等,引言部分需要添加標題,不必介紹文章的結構.
方法:主要是說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過程。應描述清楚,引用相關文獻,使讀者了解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也使同行可以根據本文內容驗證有關實驗,
結果:詳細描述由觀測和實驗所得到的結果,配合以必要的表格和圖件,總結所觀察到的主要現象和規律,
討論:應該由觀測和實驗結果引電得出,并注意與其他相關研究結果進行比較,闡明本研究成果的科學意義根據討論所歸納的結論與觀點應明確,切忌簡單地再羅列一遍觀察結果,
結論:應該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實事求是地概括本文業已解決的問題
圖件:按照“文先圖后”的原則將圖插入到正文中的相應位置.圖件的分辨率不能低于 600dpi,線條粗細約0.5~0.6mm. 中文圖中的漢字為 7pt 的幼圓字體,英文圖中的文字和阿拉伯數字為 8pt 的 Arial 字體;但地圖中若出現不同的構造分級,可以使用不同字體、字號表示.圖的高度一般不超過 20cm,寬度 4~8cm(單欄圖)或 12~17cm(雙欄圖).如果出現中國地圖,請注意地圖的完整性(如國界線和南海諸島等),南海諸島作插圖時,務必完整表達附圖中與主圖相同區域內的專題要素.中國示意性地圖建議在自然資源部標準地圖下載服務網站下載.
表格:用三線表,即表格采用橫線表形式,縱向不畫線.橫線數量不限,需分開的內容盡量用橫線分開.請將表格插入到正文中的相應位置,
公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并用圓括號括起置于公式右側.
致謝:向對該文有幫助的人員或單位表示謝意
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進行文內標注和文后著錄,將文獻著者姓(名)和年份置于文中合適的位置.參考文獻引用是否得當是評價論文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果未能在論文中引用與本項研究有關的主要文獻,尤其是近3-5年內發表的相關文獻,或是主要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獻,編輯可能會認為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不多.對文中所引參考文獻,作者均應認真閱讀過,切忌轉引二手文獻。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