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1:04:28
總體要求:要求論文選題新穎、重點突出、論證充分、結構嚴密。每篇論文的篇幅 (含圖、表) 約 6 000 字;作者署名不得超過 4 位。請勿一稿多投。其他刊物上發(fā)表過或擬用之稿件,本刊不再接收。
排版要求: 稿件排版請用雙欄 (注意適當加大字號和行距,以便修改)。 稿中不要出現自撰詞語或其他非規(guī)范術語。句號請用“.”,省略號請用“…”。字母符號的文種、大小寫、上下角標請準確錄入,向量(矢量)和矩陣排黑斜體。
摘 要:摘要為300字左右,主要反映論文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原理及特點、結果與結論,應盡可能多地給出原文中的定性、定量結果和主要創(chuàng)新內容,并將其譯成相應的英文 (包括文章題目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職務、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中不得標引參考文獻序號,避免復雜數學公式和化學分子式,切忌把研究背景寫入摘要。
關鍵詞:關鍵詞是反映文章主題內容的名詞和術語。選取的關鍵詞應保證其準確性 (對主題而言) 和正確性 (對書寫而言)。每篇文章請給出 3~8 個關鍵詞 (中英文對照),所有縮寫詞必須給出全稱。第一個關鍵詞應能體現出文章的學科分類。
首頁頁下注:在文章首頁下方應注明:
收稿日期:年-月-日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E-mail
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標題層次:正文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各層次序號依次為“1”,“1.1”,“1.1.1”等,一律左頂格,后空一格寫標題。若“1.1.1”后還有小層次,則分別另起行 (空兩格)用“a.”,“ b.”,“ c.”,… 表示。引言不編號。
數學公式:在敘述中須引用的數學公式及重要數學結果才編號 (公式號右頂格),且另行居中。未編號的簡短公式一般隨文寫,但較長且較復雜的未編號公式可另行居中。全文公式統(tǒng)一連續(xù)編號;定理、引理、定義、推論等也分別全文統(tǒng)一連續(xù)編號。
圖 表:圖表要精選,出自已有文獻的一律舍棄,切忌圖表的內容重復或與文字重復。 圖表均應有序號和圖名表名 (全文統(tǒng)一連續(xù)編號)。圖表中字符和數據應準確無誤,且與文字敘述一致。
圖應精心設計與繪制,要求布局合理、大小適中、結構緊湊美觀,線條粗細均勻。定量坐標圖的橫縱坐標必須有刻度和刻度值,必須有量和單位,并分別居中置于縱橫坐標軸外側。 照片圖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中。圖隨文走,一般寬度控制在7cm內。
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形式。表中各欄數據的有效數字位數應一致,字符和數據應與文字一致。表內“空白”表示未測試或無此項,“-”表示未發(fā)現,“0”表示實測結果為零。表中所需說明的事項,可用簡練的文字注于表的底線下方。
量和單位:量和單位必須采用最新國家標準和規(guī)定。非法定計量單位必須換算,如:1 bar=105 Pa,1 mmHg=133.322 Pa, 1 atm=101 325 Pa, 1 dgn=10-5 N, 1 kgf=9.806 65 N,1 tf=9.806 65×103 N,1 ppm=10-6等。文中變量一律采用單字符表示。
參考文獻:論文應附參考文獻 (10條左右)。所列參考文獻應是公開出版發(fā)行的書刊、會議論文集等;必須引用的非公開出版發(fā)行的資料,請做頁下注 (寫在當頁下方)。文獻必須按順序引用,文中未引用文獻則不列出。若文獻作者超過 3 個,只寫出前 3 個,然后加“,等”;外文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且名應縮寫 (不加縮略點)。
各類文獻著錄格式 (含標點符號格式) 如下:
[專 著]:作者.書名[M].版次(第1版不寫).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
[譯 著]:作者.書名[M].譯者.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
[連續(xù)出版物]:作者.題名[J] .刊名,年,卷(期):頁次.
[會議論文集]:作者.題名[C]//整本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城市名):保存單位(具體到院系),完成年.
[科技報告]:作者.題名,報告編號[R].報告地:報告機構,發(fā)布日期.
[標 準]: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 標準順序號-發(fā)布年 標準名稱[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專 利]: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 專利國別,專利號[P] .發(fā)布日期.
[報 紙]:作者.文名[N].報紙名稱,出版日期(版次).
[網絡文獻]:作者.題名[相關標識/OL] .[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