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2:04:28
1.文稿內容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創新點、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正文、參考文獻、標題英文、作者姓名英文、工作單位英文、英文摘要、英文創新點以及英文關鍵詞等。
2.文稿首頁下方應含有基金項目注釋,包括基金類別和項目編號。文稿結尾處應有第一作者信息和通信作者或項目負責人信息。
3.投稿前請慎重確定中英文題名、作者姓名、人數和排名順序以及單位名稱及順序。同時,請慎重確定基金項目數量、編號和順序。稿件在錄用之后,題目和作者順序非特殊情況不得變更。
4.論文格式要求
(1)論文全文篇幅要求:建議非綜述類論文不超過8頁,其中包括圖表、參考文獻,但不包括英文摘要及英文創新點。
(2)論文標題、作者及作者工作單位。
1)標題:字數一般限定不超20個漢字。2號方正黑體居中。
2)作者人數:作者總人數不超過7人,同一單位的作者署名人數限定在4人以內。人名之間加逗號后空,不同單位的作者用右上角的數字加以區別,4號楷體居中。
3)作者工作單位:除學術機構外一率不寫二級單位,帶番號的軍事機構不寫駐地方的詳細地址。單位名稱與省市名和郵編之間應以逗號分隔,整個數據項用圓括號括起;不同的作者單位平排用數字加以區別。小五號正書宋簡體。
(3)中文摘要及關鍵詞
1)摘要:內容應達到300-350字左右。小五號方正黑體。
2)關鍵詞:關鍵詞數量為3~5個,且不能用外文縮寫,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間隔。小五號方正黑體。
中圖分類號請自查,且必須提供與焊接相關的中圖分類號,多個中圖分類號用逗號間隔。小五號方正黑體。
文獻標識碼,小五方正黑體。
(4)創新點:位于摘要下方。建議逐條整理,最多4條,每一條最好不超過30個字,并中英文對照。小五黑體。
(5)基金及通信作者
1)基金項目在論文首頁左下方注明:標注基金資助項目及項目編號,各基金之間用逗號隔開。排列順序:國家級,省部級,市級,其它。
2)該論文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簡介位于參考文獻后。
①第一作者包括姓名,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小五號方正黑體。
②通信作者包括姓名,學位,職稱,電子郵箱。通信作者應為此論文項目負責人(非論文聯系人),沒有通信作者的可不添加此項。小五號方正黑體。
(6)正文:正文可分三級標題,第一級標題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2,…排序;第二級標題分別用1.1,1.2,…2.1,2.2,…,排序;第三級標題分別用1.1.1,1.1.2,…1.2.1,…排序,其余類推。序言用阿拉伯數字0排序。正文字號字體要求為5號方正書宋簡體。
(7)致謝。與正文之間空一行,致謝內容不含本論文作者及基金項目。5號楷體。
(8)參考文獻。文中引用的主要參考資料應列出文獻,文獻按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著錄,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
1)參考文獻不少于15篇(近三年的不少于50%,外文文獻不少于50%),不應包括教材類文獻。
2)中國作者請提供姓名全拼,國外作者按照姓前名后的格式,姓必須要全拼,名可以縮寫。
3)中文文獻需要有英文對應。
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于文后。應嚴格按國家標準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著錄,著錄項目要齊全(只要求中文期刊文獻帶有與之對應的英文,并列排放)。一般文獻的著錄格式舉例如下:
連續出版物:[標引序號]作者.文題[J] .刊名,年,卷(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在線連續出版物:[標引序號]作者.文題[J/OL] .刊名,年,卷(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文章編號. [引用日期] . http://….DOI: ….
專著:[標引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譯著:[標引序號]作者.書名[M].譯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論文集:[標引序號]作者.文題[C]//編者.文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學位論文:[標引序號]作者.文題[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寫出二級單位),年份.
專利:[標引序號]作者.專利名:國名,專利號[P]. 發布日期.
技術標準:[標引序號]技術標準制定機構. 技術標準名稱:技術標準代號[S].技術標準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技術報告:[標引序號]作者.報告名[R].所在城市:責任單位,年份.
報紙文章:[標引序號]作者.文題[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線文獻(電子公告):[標引序號]作者.文題[EB/OL]. [引用日期] . http://….
在著錄文后參考文獻時,作者應根據國家標準GB/T7714-2015附錄B《文獻類型和文獻載體標識代碼》中的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參考文獻類型 專著 論文集 報紙文章 期刊文章 學位論文 報告 標準 專利
文獻類型標識 M C N J D R S P
(9)論文中的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在圖表中計量單位的標注方法舉例如下:①電流I/A;②時間t/s;③ 速度v/(m·s-1);④動量p/(kg·m·s-1)。
(10)文中的圖題、表題均用中英兩種文字對照寫出(分圖題僅用中文)。
在坐標圖的橫縱坐標上要標注物理量中文名稱、物理量符號及物理量單位,共三項。例如:速度v/ (m·s-1)。另外還要求采用原版的網紋圖(照片),且應在金相照片右下角處標注比例尺,不允許使用放大倍數。曲線圖要采用origin,visio或photoshop軟件制作,盡量不要用彩色,因黑白印刷,只能通過不同線型區分各條曲線。
(11)表格要求采用三線表,在表頭處應標注每個物理量的中文名稱、物理量符號、物理量的法定單位,例如:電壓U/ V。
(12)文中首次出現的英文縮寫字母和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符號的含義應有文字解釋。?
注意: 稿件在投稿前需按照焊接學報投稿論文模板中的規定格式對文章進行修改,否則不予接收!不盡之處的格式、體例可參考近期出版的《焊接學報》。
《焊接學報》模板下載鏈接 http://hjxb.hwi.com.cn/hjxb/news_list.htm?column=xiazaizhongxin
您的論文若屬于某個專刊、專題或者會議推薦論文,請您務必在留言欄中注明。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