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8 23:04:59
1.內容。來稿報道成果要論文觀點鮮明并有創新性,文字精煉,數據可靠,篇幅宜控制在6000字以內。
2.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際合作項目或其他項目請在來稿中注明具體名稱及編號(在首頁以腳注表示)。來稿受基金項目支持的,在中文標題后以上標“*”標明。同一基金項目不同編號以“、”隔開,不同項目以“;”隔開。如: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No.PM-zx021-201106-025);國家環境保護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No.201309042、No.201309041)。
3.題名。簡潔、準確,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選擇關鍵詞,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中文標題居中排。英文除句首字母大寫外,其余全部小寫(專有名詞除外)。
4.作者、單位、地址。均按國家相關標準署名,所屬單位需寫明所在的具體系別、學院。若所有作者屬同一單位和同一系別(科室),名字之間用空格隔開;若所有作者屬不同單位或不同科室(科室),請用序號1,2…標明單位,再分別在作者名的右上角用1,2…的上標形式表示。通訊作者以上標“#”說明,第一作者需詳細介紹姓名,性別,出生年份,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等。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寫法:ZHANG San(張 三),WANG Xiao’er(王小二),ZHU-GE Hua(諸葛華)。稿件作者署名不得隨意更改,確需變更的,需出具相關書面證明,并征得雜志社同意。
5.摘要。包含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其他,應以第三人稱寫,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樣,篇幅一般控制在1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基本與中文對應,注意人稱、時態和語言習慣(宜運用過去式、被動語態的表達),以便準確表達內容。
6.關鍵詞。3~8個,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7.正文。論文按引言(不單列標題;一般包括國內外前人相關工作(引文即可)和本工作的目的、創新點和意義等,科普知識不必贅述)、方法、結果分析與討論、結論的格式書寫。應明確闡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交待所用實驗方法與實驗材料、儀器和條件。對于以收集和處理已有數據資料為主的論文,則應詳盡報告數據資料來源及其統計、處理方法等。應準確、完整地表述所得結果,以便于同行參考(如涉及技術秘密不宜交待,則不應投稿)。結論必須明確、完整、精煉且具有條理性(最好分條敘述)。計量單位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8.圖、表。避免文字敘述與圖、表內容的重復,各節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名、表名要有中英文對照;統一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圖1、圖2、表1、表2;表格一律用三線表,不可為圖片;圖件一般需提供可編輯的原圖(帶數據的excel格式或者origin格式,其他圖精度在300或以上)。
9.參考文獻。引文標注不可用尾注;近5年文獻應占一定比例;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編序號,在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弧[ ]標出;尚未公開發表的數據、資料、文件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引文格式應符合《信息與文摘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的規定。
a連續出版物:[序號]作者(外文名姓前名后,名以首字母縮寫(外文文獻中的中文作者,需標注全名),3人以上加“等”或“et al”).文題[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如:[4] 陳朝瓊,廖銀章,李旭東,等.降解PVA共生菌的分離及PVA降解性能[J].環境科學,2005,26(2):181-184.
[5] KIM B C,SOHN C K,LIM S K,et al.Degrad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by Sphingomonas sp. SA3 and its symbiote[J].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03,30(1):70-74.
b專著(譯著):[序號]作者.書名[M].版次(首版省略).譯者(非譯本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如:[15] 張錫輝.高等環境化學與微生物學原理與應用[M].2版.張宗玉,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61-68.
c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C].析出文獻其他責任者//專著主要責任者.專著題名:其他題名信息.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頁碼.
如:[4] 徐新.阿爾泰運動及相關的地質問題[C]//陳毓川,王京彬.中國新疆阿爾泰山地質與礦產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2003:1-11.
d學位論文:[序號]作者.文題[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年份.
如:[15] 葉發強.基于環境DEA技術的能源效率測度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0.
e專利:[序號]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號[P].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如:[1]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88105607.3[P].1989-07-26.
f技術標準:[序號]技術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
如:[1] 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S].
g技術報告:[序號]作者.文題[R].地名:責任單位,年份.
如:[19] 環境保護部.污染場地術語(征求意見稿)[R].北京:環境保護部,2009.
h報紙文章:[序號]作者.文題[N].報紙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如:[20] 丁文祥.數字革命與競爭國際化[N].中國青年報,2000-11-20(15).
i電子文獻(含專著或期刊):[序號]作者.文題[EB/OL].[引用日期].http://……獲取和訪問路徑.
如:[18]蕭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 [2014-12-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10.致謝。只對協作者和提供材料的相關人員表示謝意。
(具體可參考 論文模板)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