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行政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6:33 熱度: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和農村階級結構的變化,農村分層分業化日趨明顯,農村干群關系出現了某些不協調現象和緊張狀況,以至矛盾加劇,釀成事端。這不僅直接影響到農村,而且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定,本文將從政府公共關系角度闡述我國當前干群關系的現狀,分析其原因,提出解決的建議。
關鍵詞:干群關系;現狀;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民參與監督集體事務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和自我管理明顯增強,農民的思想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在具體的農村工作中,部分鄉村班干部并沒有真正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圈子中走出來,給新形勢下的農村干群關系帶來了新的課題,甚至出現了許多下新形勢、新情況難以適應的矛盾和問題。
一、當前干群關系的現狀
鄉村兩級組織是農村基層政權的前沿陣地,而鄉村干部又是鄉村政權的具體實施者,黨的方針、政策要靠他們帶領和組織群眾來完成和實現,目前,農村干群關系趨于多樣化化,大體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1、融洽型關系。此類干部關系主要表現為干群在利益和需求上的互利互惠性。干部能把群眾的“理”和“利”結合在一起,有“廣”、“和”、“勤”的特點。“廣”即知識面廣,懂得和掌握農業生產科技知識,經濟信息和黨的方針政策,并能適時地傳給群眾。“和”即能平易近人,不分貧富,能區別對待農村不同性格特點的群眾,在各項工作中點子多、方法活,能心平氣和地同群眾促膝談心,幫助提高群眾的認識和接受能力,達到以心換心的效果,很受群眾歡迎。“勤”即腳勤手快,不但能經常深入村戶開展工作,還能積極組織和引導群眾脫貧致富,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既了解上情,又掌握下情,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統籌兼顧,有機結合,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特別注意關心和照顧貧困戶,設身處地為群眾謀利益,辦實事,辦好事,群眾也樂意接受他們的村干部。接受調查的干部、群眾認為,這類干部只能占到現有鄉村干部的5%左右。
2、和睦型關系。此類干群關系主要表現為:干部能正確處理鄉、村、戶之間的關系,實際工作中注意方法,群眾比較信任和支持;能把鄉村劃分的多項工作任務同群眾的實際結合起來,以完成任務為主,同時也能幫助農民出主意想辦法解決實際困難,與群眾和睦相處,較受群眾歡迎。這類鄉村干部能占現有鄉村干部的15%左右,且以中年干部為主。
3、自由型關系。,即干群關系表現為自由發展性。主要表現為:鄉村干部有“刀切豆腐兩面光”的特點,平時善于交際,同男女老少都能以誠相待。在實際工作中擅長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能把群眾要求的“利”放在第一位。即群眾稱為的“好人”干部,不愿去“硬頂”、“硬撞”群眾,“和稀泥摸光墻”,你好我好大家好。這類鄉村干部能占到30%左右。
4、反感型關系。即表現為群眾對鄉村干部的反感情緒。此類鄉村干部有三種:一是有些鄉村干部工作一味講求出政績,不考慮客觀需要、長遠利益、當地特點和群眾實際,把個人的意志強加給群眾,不管群眾的接受能力,熱衷于搞短期行為,搞“馬路盆景”、“形象工程”。如要求公路沒線連片種植地膜糧食,這樣就破壞了群眾的經營自主權和作物的“倒茬”規律,部分群眾不愿種,鄉村干部就強行投化肥、種子、農機具等,親自下地耕種。農民還聲稱:如果不成功,他們還向鄉村干部要當年的收成。一遇自然災害,肯定要欠收,這就更促使了干群關系的惡化。二是有些鄉村干部只講索取、不講服務,平時圍著個人小圈子轉,很少深入村戶,只在計劃生育等工作中變著戲法或“下硬手”開展工作,群眾很不滿。三是有些鄉村干部到村隊搞工作靠哄騙手段完成任務,蹲點(包村)或任職中屬于短期型干部。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以來,戶與戶間因地界、宅基、林地、水路等糾紛不斷增多,群眾首先想到的是鄉村干部,期望著能聽他們說句公道話,解決矛盾,而這些鄉村干部卻盡量繞著彎子走,兜著圈子走,凡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溜溜光”,把問題和矛盾“打包裹”,最終矛盾加劇,這些鄉村干部被群眾稱之為“三拍干部”(拍腦袋、拍胸脯、拍屁股)。鄉村干部一年走一村,幾年下來,全鄉所有村全走遍,村村不愿要,有的鄉上只得推薦到他鄉,還是舊調重彈。村干部換了一茬又一茬,群眾的問題還是問題。據調查此類干部僅占到35%左右。
5、對抗型關系。即表現為干部和群眾間的的對抗性。干部要求群眾做的群眾偏不照辦,群眾希望干部干的事和解決的問題遲遲沒有回音,進而出現“頂牛”狀態,矛盾十分尖銳,使農村各項工作步履維艱。這類干部有兩類:一是有些鄉村干部法制觀念淡薄,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依仗手中的權力,視群眾為臣民,靠行政命令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忽視了典型引導作用;靠高壓政策處理矛盾和群眾上訪,忽視了政策教育和法制宣傳。實際工作中高高在上,缺乏耐心,常常是“通不通,三分鐘,再不通,龍卷風”,群眾稍有微詞,就加以訓斥,造成干群關系緊張。二是部分鄉村干部受拜金主義思想的侵蝕,想方設法撈外快,私心嚴重。在工作中吃、拿、卡、要、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以權謀私,視群眾為“財源”。在調查中,某村一位村干部說:“村上不多收一點費,開支經費從哪里來,再說鄉上能設多收項目,我們為什么不能”;某鄉40名村干部中,近年來有貪污、挪用公款問題的就有3人,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2人。由于村干部的腐敗和處事不公,造成了群眾的抗拒心理,即就是合理負擔也拒交,對村干部極不信任。
二、影響當前干部關系的原因
鄉村干部文化素質低,學習機會少,加之缺乏敬業精神,很難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從某鄉鎮的情況看,鄉村兩級干部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高職文化程度占5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6%,其中鄉鎮干部分別占12%,44%和平共處19%。大多數鄉村干部在從事農村工作前,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缺乏崗位所需的法律、科技、經濟等基本知識。加之受農村傳統、地域環境影響,小農意識較濃,習慣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作與方法,缺少敬業精神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近幾年接受縣級以上黨校培訓的大多是鄉鎮班子成員、村支書,其他干部很少有機會,黨員干部教育滯后。
條塊關系不順,監督制約償力,一味姑息遷就,助長了一些鄉村干部的不良思想的泛濫。一是條塊關系不順。條條延伸到鄉鎮的“七站八所”,人事都由縣直部門管理,鄉鎮抓協調,造成管人與治事脫節,“管著的看不見,看見的管不著”,致使一些職能部門不正之風泛濫。二是監督制度不完善。在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雖然也有一些規章制度,但規定的不細、操作性不強,往往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卻落實不到行動上。三是由于農村自然條件嚴酷,工作環境差,使一些鄉鎮領導對村干部容易產生袒護思想,捧著哄著他們,對存在的問題袒護的多、追究的少,原諒的多、批評的少,從而助長了一些村干部的不良行為。
待遇低,出路窄,工作難度大,造成一些鄉、村干部心理失衡。近年來,一些貧困縣雖然在鄉村干部待遇方面制定了一些解決辦法,但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政治上,鄉鎮一般干部交流較少,出口不暢,大多數回到本鄉鎮后由于家庭原因調動較少;在經濟上,由于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較慢,財力有限,一些應發的工資項目不能及時兌現,生活上,鄉鎮干部存在婚姻、子女上學就業、照顧家庭等困難;村干部工作壓力大,生活無規律,沒有八小時經外和節假日之分,干的是最難干的工作,享受的是最低待遇,付出與收獲反差大,造成了干部心理上的不平衡。“政治上沒奔頭,經濟上沒落實,工作上沒干頭”,極大地挫傷了工作積極性。
政策法規不健全、不配套,將包村干部推入了兩難境地。由于政策上的不完善,將村干部推入了兩難境地,出現了“干共產黨的事,犯共產黨的法”的不正�,F象。
三、密切干群關系的對策和建議
為了進一步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不斷密切黨群關系,我以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通過“六強”,實施“六項工程”,狠抓干部工作作風,才能推動農村干群關系的根本轉變。
抓班子,強龍頭,實施“堡壘工程”。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健全機構,提高素質,圍繞“六好目標”全面加快鄉村組織建設步伐,認真選好配強鄉村兩級領導班子,特別要發揮好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在農村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真正把那些思想品質好,政治素質強、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黨員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使之成為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增收致富的堅強堡壘。
抓干部,強素質,實施“骨干工程”。要以改進和加強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為重點,切實加強鄉村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督促他們學理論、學文化,充分發揮縣鄉黨校的主陣地作用,通過任職培訓,使他們掌握一定的知識,真正成為農村工作的行家,成為群眾靠得住,信得過的“主心骨”。
抓黨員,強黨性,實施“先鋒工程”。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嚴格黨員標準,把好“入口”,切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為黨組織輸入新鮮血液,鞏固黨在農村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
抓服務,強功能,實施“形象工程”。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干群聯心、民情懇請活動,激勵農村黨員干部轉變作風,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和奉獻意識,積極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幫民富。
抓經濟,強基礎,實施“富民工程”。帶領群眾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也是密切黨群關系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村基層干部要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工作,積極爭項目,抓項目,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積極尋求農民增收致富的門路,力求在謀劃發展上有新思路,在助農增收上有新手段,在經營方式上有新途徑,加快產業富民步伐,夯實基礎,增強信心,使廣大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抓民主,強監督,實施“陽光工程”。公平才能公正,公正群眾才能明白,干部才能清白。要通過健全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各種制度,全面推行村務、政務公開,切實做到公開內容、時間、程序、形式、管理監督“五統一”;要通過完善機制,規范監督,拓寬渠道,保障村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在民主的陽光下,架設干群連心橋,不斷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開創農村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文章標題:關于貧困地區農村干群關系的調查與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xingzhenggl/63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