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行政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26 12:38 熱度:
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社會也獲得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也不斷健全發展,已成為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本文首先對中國城市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構成和特點進行了簡單介紹,并總體回顧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發展歷程,并對社會保障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接著詳細分析了近幾年東北城市社會保障的發展狀況,最后對完善東北城市社會保障制度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中國勞動保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部主管、勞動保障部宣傳中心主辦,是勞動保障部唯一工作指導期刊,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勞動保障領域主流媒體。《中國勞動保障》及時發布黨和國家勞動保障大政方針、法律法規,準確傳達勞動保障重要工作部署,權威解讀勞動保障最新政策法規,全面報道各地勞動保障工作的最新動態,深入探討勞動保障領域熱點、難點、重點問題,是黨政領導干部、勞動保障工作者、企事業單位工會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學術研究機構掌握與了解勞動保障工作要點的必備讀物。
一、東北城市社會保障各項具體制度的發展情況
本部分從東北城市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中具體的幾項制度(城市養老保險制度、城市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
(一)東北城市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情況
東北地區城市職工養老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以吉林省為例,2006年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已達到338.94萬人,完成年計劃的99.69%,比2005年末凈增13.98萬人,增長4.3%;實際繳費人數達到320.5萬人,比2005年末凈增9.5萬人,增長3.05%;實際繳費人數占參保總人數的94.56%;共征繳當期養老保險費75.2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7.43%;同比增收9.99億元,增長15.3%。
2005年,東北三省養老保險共支出555.22億元,2006年達到666.37億元2。
以吉林省為例,2006年全年發放養老金103.02億元,比2000年增加44.12億元,增長74.9%,“十五”期間年均增加支出13.3%。人均養老金水平由2000年的535元增長到2006年的643.7元,年均增長3.8%,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享受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東北城市醫療保險制度發展情況
東北三省醫療保險運行平穩,基金收支平衡,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需求得到初步保障,參保人數明顯增多。2006年末,東北三省城鎮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043.4萬人。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1.0%、32.9%、17.5%。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穩步推進,2006年,吉林省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員達376.3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約54%;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員構成為:在職職工為60.7%,退休人員為23.7%,城鎮居民為15.6%。
二、東北城市社會保障體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自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東北地區經濟與社會得到全面協調發展,社會保障體系也隨之得到不斷的規范與完善。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東北城市在規范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社會養老和醫療工作壓力加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短缺問題仍然存在
老齡化會直接增加養老支出,老年人醫療保健需求比其他年齡層次人口更旺盛,醫療保險支出將擴大,2005年東北三省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共支出101.9億元,2006年增加到120.6億元3。老齡化還引起退休者和勞動者比例,即社會保障“消費者”與“生產者”比例改變,加重在職勞動者的繳費負擔4。
(二)東北地區就業形勢嚴峻、結構性矛盾突出
2005年末,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為6. 15%、4. 02%和4. 24%。2006年東北三省勞動力供給遠遠大于需求。黑龍江省截止到2006年底,各類下崗失業人員仍有88萬人,初高中和高校畢業生等新生勞動力20萬人,加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萬人,但全省可安排就業只有70.8萬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三)城市低保標準總體過低,東北各地區、以及與其他地區之間差異均較大
從東北范圍看,不少城市在建立這一制度時確立的保障線不足100元,到2007年,平均低保標準最高的遼寧省為193元,這種狀況顯然大大低于同期在職人員平均工資的增長幅度。當前東北地區與一些城市的保障線之間差別也很大。2007年我國低保標準最高的地區(深圳:361元/人.月,北京:330元/人.月、上海:350元/人.月)與東北的沈陽、長春、哈爾濱相比,相差70元以上5。
三、東北城市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議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加大養老金和醫療費用支付壓力,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將使建立健全城鄉銜接的社會保障制度更為迫切,這些都對東北城市社會保障制度的平穩運行和建立社會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一)逐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繼續擴大醫療保險覆蓋范圍
完善東北地區社會保障制度的重點是養老和醫療保險,加快建設與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在醫療保障方面,擴大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當前對有收入、具有繳費能力的群體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實施自愿與約束性相結合,實現城鎮從業人員全部參保;在實施過程中,對無收入、收入低、無繳費能力的困難群體,逐步建立醫療救助制度解決醫療方面的問題。
(二)調整產業結構,強化服務職能,以優質服務促進就業再就業
應加快調整東北地區“工業老大”的產業結構,發展優勢行業的同時鼓勵第三產業的發展;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以吸納勞動力,將就業工作與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與振興緊密聯系起來。要加大再就業資金的投入力度,做好困難地區、困難行業和困難群體的再就業工作。
(三)盡快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救助措施,同時實行分類救助
目前的低保資金基本能解決低保對象的生活問題,即保證有飯吃,有衣穿,但無法解決醫藥費,子女教育費和住房困難等問題。對于因不同的家庭結構、規模,以及家中有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的情況,采取分類救助的方法,是保障的一種有效方式。按照普遍性原則確定滿足最低生活需求的保障標準,但應根據各個家庭戶的規模在金額上有所區別。
【參考文獻】
[1]多吉才讓,《中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唐鈞,沙琳,任振興,《中國城市貧困與反貧困報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3]遼寧省民政廳,《遼寧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文件匯編》,遼寧省民政廳編印,2002.
[4]楊宜勇、張英、顧嚴,《構建城鄉統籌的最低生活保障體系》,《中國人口科學》2006年第6期.
[5]洪大用,《轉型時期中國社會救助》,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
文章標題:東北城市社會保障制度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xingzhenggl/325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