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行政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05-10 08:46 熱度:
通貨膨脹是指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和顯著的上漲,通貨膨脹的程度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衡量,通貨膨脹率被定義為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一般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它是一組能夠反映社會商品和服務的總體價格水平變動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而失業率是指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一定時期全部就業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
一、西方失業理論與通貨膨脹理論
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關系是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對于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關系有著直觀表述的菲利普斯曲線認為當通貨膨脹率較高時,失業率便會下降;而當通貨膨脹率較低時,失業率會上升。1960年,薩繆爾森和索羅,提出了對菲利普斯曲線的修正,他們把貨幣工資率與失業率之間關系的曲線,修正為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關系的曲線。
20世紀70年代,西方經濟的“滯脹”使菲利普斯曲線不能解釋這樣的現實。于是,弗里德曼提出了對菲利普斯曲線的又一次修正,即短期內存在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的替代關系,長期中這種關系并不存在。
而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到底是否會影響失業率呢?這種相關關系對中國的經濟又有何影響?本文將對該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
二、中國的失業和通脹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現象為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宏觀經濟學運用價格指數來描述整個經濟中的各種商品和勞務的總體平均數,也就是經濟中的價格水平。國際上通常使用CPI(ConsumerPriceindex),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來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過多次通貨膨脹,分別發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2010年至今。
1980年的通貨膨脹發生在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宏觀上經濟增長速度迅猛、投資規模猛增、財政支出加大導致出現較嚴重財政赤字、盲目擴大進口導致外貿赤字,外匯儲備迅速接近于零。
1984-1985年的通貨膨脹體現為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引起社會總需求過旺,工資性收入增長超過勞動生產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導致成本推動,伴隨著基建規模、社會消費需求、貨幣信貸投放急劇擴張,經濟出現過熱現象,通貨膨脹加劇。為了抑制高通脹,當時采取了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加強物價管理和監督檢查,全面進行信貸檢查等一系列措施。
1987-1989年的通貨膨脹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緊縮政策在尚未完全見到成效的情況下,1986年又開始全面松動,導致需求量的嚴重膨脹。1993-1995年中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起因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張過猛與金融持續的混亂。到1996年我國實現經濟的“軟著陸”。
2010年至今的此輪通貨膨脹,主要由于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包括國內外貨幣信貸投放過多的因素、國內生產成本上升的因素、食品等農產品價格飆升的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上升帶來的輸入性因素等。但通脹的源頭在于長期的經濟失衡,突出表現在:農業一直是經濟發展的短板,投資、消費和進出口比例的失衡是本輪通脹的最大主力。
三、政策與建議
在此筆者認為通貨膨脹問題的逐步解決主要依賴于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控,如通過拋售債券、提高利息、準備金率等手段減少市場上貨幣流通量,降低通貨膨脹。而另一難題失業問題也已成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瓶頸。通過上述的討論,現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如下。
1穩定物價
目前造成我國CPI指數一直彪升的原因主要在農副產品短缺以及糧油,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所以,穩定物價的重點在于穩定農副產品價格以及生產資料的價格。而穩定農產品價格,降低農產品價格的關鍵是如何增加有效供給,提高勞動生產率。在興修水利,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同時,同樣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增加農業貸款;另外,提高農業生產技術,以及務農人員技術水平同樣不能忽視。對于生產資料等資源類產品,國家應該及時調整國內生產資料的配置,做好合理的生產計劃;另一方面,相關單位做好資源的開發、儲備,以及加強資源的循環利用。
2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降低失業率
我國目前一方面失業嚴重,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大量崗位空缺,即失業與空位同時存在,表現為無技術的非熟練勞動力就業難,而有一定技術水平或熟練勞動力卻遠遠供不應求,致使一些企業關鍵崗位空缺。這就要求我國在今后調整產業結構時,必須要樹立人力資本的觀念,把勞動力作為—個能動的、最活躍的生產要素,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人,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
3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大量吸收剩余勞動力就業
第三產業具有需求收人彈性高、投資少、見效快、吸收勞動就業多等特點,在解決我國失業問題中的地位至關重要。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其產值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左右,吸收勞動力也很有限,不到勞動力總數的25%,而西方發達國家大都在60%左右。由此可見,國家要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投人。因為加大對基礎設施等的投人,既可以為經濟的高速高質量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又有利于增加就業。總之,經濟高增長和失業的高增長的現象是當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認清兩者之間的關聯,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
從上述所揭示的經濟增長、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促進經濟增長,減少失業,就必須承受一定的物價上漲壓力;抑制經濟增長,降低通貨膨脹率,則要承受更大的失業壓力。對此,政府應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三者之間尋找平衡點,這對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制定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文章標題: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關系分析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xingzhenggl/119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