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08 13:48 熱度:
摘 要:在馬克思的眾多思想中,他的人學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國古代先秦儒家思想也很注重人的研究,可以說整個先秦儒家思想就是一部人倫史。科學的研究、比較馬克思的人學思想和先秦儒家人學思想,不但有助于我們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a href='http://www.optiwork.cn/journal/jiji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急救艘約奧砜慫既搜Ю礪郟箍梢醞ü形髦冉希漚裰員齲岣幌惹厝寮宜枷胛幕燦兄諼頤歉玫惱莆章砜慫嫉娜搜Ю礪邸?/p>
關鍵詞:論文發表代理,先秦儒家,馬克思,人學
一、馬克思的人學含義
馬克思從“現實的人”和“歷史中行動的人”出發來研究人學。他所說的人是具體的人,純粹抽象的、一般的人只是作為概念在人的頭腦中才能存在。人還是歷史地人,馬克思說:“各個人借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即社會生產關系,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研究馬克思的人學,就不能忽視他的勞動實踐的觀點,可以說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人學觀點的核心,一切其他問題都是圍繞實踐觀點展開的。勞動揭示了人類存在的本質,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但是也不能單純地從勞動的觀點考察人,還應當從社會關系中考察人的本質。單純地從勞動實踐觀點考察人,會產生獨斷性、片面性,從而會在研究中迷失方向、出現失誤。“資產者把無產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創造財富的力量”。[]
馬克思的人學思想還包含了人的主體性思想,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寫道:“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重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區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
二、先秦儒家人學的內涵
先秦儒學在其開端就表現為人學。孔孟荀的人學思想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直接確立了人的主體地位,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天之所生,地之所養,惟人為大。”[]孔子認為,人是天地之間一切生命物體中最為尊貴的成員,他的儒學思想的關注點一開始就是人而不是天,孔子幾乎不談天命。還指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求欲必須要合乎禮儀,依據仁來行事。若是不依于仁,則與禽獸無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提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作為區分人與禽獸的標準,并且指出人先天擁有善良之心。孟子還發展了孔子的“禮先欲后”思想。“志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如果把人生來就具有的生理特征等同于人的本質屬性,亦即承認“生之謂性”,那么將會導致“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的局面,這樣的話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也就不存在了。荀子指出為了避免天下大亂的結局,要束縛人的欲望,降低、限制人的生理性要求。“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無爭,爭則亂。”其途徑是寡欲,只有寡欲才能養心,從而“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一句話就是要“存其心,養其性。”[]孔孟荀的人學思想的高明之處,在于“已道制欲”[]。“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儀節制人欲,達到“欲而不貪”的中庸之道。
同時,先秦儒家非常重視人的社會道德,重視人的合群社會性,他們認為,群體具有高于個體的普遍價值,是個體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人之生,不能無群。”[]從這一觀點延伸出了“愛人”的思想。這一點具有進步意義。
三、馬克思人學與先秦儒家人學的對話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馬克思的人學思想與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代表的人學思想之間潛存著很大的對話空間,這種對話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馬克思理論,而且更有助于我們整合中國古代的人學思想,實現現代轉型。他們兩者都強調人的文化性和社會性,在對人的文化性、社會性的理解上與兩者存在潛在的對話可能。兩者存在的對話空間還有很多,比如實踐思想、人道主義關懷等思想。二者都是通過人自身的提升和蛻變,來改變生存環境,使之合乎人性,從而成就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生命實踐理論。從以上的對比中,我們不難發現馬克思的人學思想與先秦儒及人學思想之間的確存在著許多的可比較性。但是承認兩者的對話空間并不意味著要抹煞兩者的區別。通過兩者的比較為我們的人學研究提供了一條新的切入點。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6卷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
[4]《考經》【M】
[5]《禮記》【M】
[6]《孟子》【M】
[7]楊柳橋:《樂論·荀子達譯》【M】 齊魯書設1985年出版
[8]《荀子》【M】
[9]趙吉惠,郭厚安著:《中國儒學辭典》【M】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肖萬源,徐遠和:《中國古代人學思想概要》【M】東方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簡介:
朱哲,1987年—,女,山東省青島市,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倫理思想發展史研究
文章標題:論文發表代理投稿馬克思人學與先秦儒家人學的對話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zhexue/2660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