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外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22 09:14 熱度:
外文學,現代文學,古代文學是文學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最主要的三種。在讀一些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精神。本文是一篇外文學論文范文,選自期刊《散文詩世界》是當前中國唯一一家專登散文詩作品的大型純文學刊物。格調高雅,唯美,充滿現代生活氣息。2008年全新改版,《散文詩世界》在純文學刊物中首家采用內文圖片彩印,在選稿上優選有創意有個性的佳作。
摘要:英國小說家戴維·洛奇的《走出庇護所》在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敘事語境之下,敘述了一位少年的一段生活歷程,展開了充斥著吃喝玩樂等物欲狂歡的欲望敘事,同時于欲望敘事的筆觸中包蘊了其一如既往的宗教關懷,為生存在消費文化、充斥著各色欲望世界中的物質人生提供了某種精神支柱。
關鍵詞:《走出庇護所》,欲望敘事,宗教關懷
《走出庇護所》(OutoftheShelter)是英國當代著名小說批評家和小說家戴維·洛奇的第三本天主教小說,作家自承這是其最具自傳性的小說,敘述了一位十六歲少年提摩太(Timothy)走出英國、走出庇護所,在一個全新的世界里全新的經歷。以這一少年的視角為敘事視角,對二戰后美軍保護下的一座德國城市彌漫的聚會、餐飲、舞會、出游等各種欲望狂歡做了詳盡描述,呈現出消費文化語境下典型的欲望敘事特征。
《走出庇護所》根源于洛奇1951、1953年兩次前往受美國保護的德國海德伯格度假的往事,創作語境(六十年代)正屬消費文化發端時期。在西方歐美國家,以大規模商品消費為特征的消費社會大致出現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二戰之后,歐美國家隨著技術創新、現代管理體系以及各種資本運營模式的成功運作,經濟實力迅猛增強,一種新的社會形式——后工業社會,即消費社會開始逐步形成。“消費社會也是進行消費培訓、進行面向消費社會馴化的社會——是與新型生產力的出現以及一種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經濟體系的壟斷性調整相適應的一種新的特定的社會化模式。”在消費主義主導的社會文化體系里,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意識形態,即消費主義意識形態。馬克思認為社會意識形態即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階級性。這種強調經濟、政治統治的決定作用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在現代社會里日益顯示其具體指涉的缺失,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經濟、階級、政治的決定作用,文化則日益凸顯其重要性。因此,具體就消費文化主導的現代社會來說,消費主義觀念實則已經占據了當代社會的主導地位,成了一種準意識形態。在這種意識形態主導下,人的欲望開始突破傳統倫理道德的約束,越出了物質需要層面而演化成一種生活目的、生活常態。一方面,它直接指涉日常生活文化的物質性滿足,允諾一種享樂型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消費成了人們自我表達與身份認同的主要形式,把以往由生產關系建構的社會關系置換為以消費為標志的新型符號關系。
欲望是消費的前提,也是消費的旨歸,就此而言,欲望敘事是消費文化敘事的必然體現,在這種消費文化語境下的欲望敘事,展現后工業社會人們在快節奏工作重負下被疏忽、被壓抑的生命欲望急欲宣泄的渴求,闡釋了生命欲望的瘋狂膨脹。《走出庇護所》把物質匱乏到物質豐富、基本欲望得不到滿足到欲望大解放等做了充分展現,可謂是欲望敘事的全面演繹。文本三部分——“庇護所”、“走出”、“走出庇護所”——大致遵循提摩太在英國的生活、步出國門走向新世界及面對新世界的沖擊逐步調適自我這一順序。在象征庇護所的英國部分,作者筆觸所及刻畫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欲求無法正常化甚至連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戰爭狀態下的平民生活,以及戰爭結束后日常需要仍然無法得到滿足的物質貧瘠。就本性而言,“倉廩足才知禮節”,而物質貧乏往往會強化對物質的極度渴望與欲壑難填。文本中歡慶勝利日提摩太和媽媽商量吃香蕉的一番對話形象概括了那種對食物的急切渴望。
16歲少年提摩太應三年未歸的姐姐凱特之邀,離開父母、離開故鄉,獨自去往德國的海德伯格度假。海德伯格戰后受美國保護,而美國當時是戰后獨一無二的最富有、最強大、最有地位的國家,可說是先其他西方國家最早進入消費文化時代的后工業國家。戰前即受雇于美國的凱特自然也分享了其經濟強勢帶來的諸多好處,在消費文化包裝下,已由昔日那位舉止笨拙、穿戴寒酸、不善言辭的倫敦郊區女孩,變成了一位穿戴考究、舉止文雅、交游廣闊、談笑風生、姿態優雅地抽煙喝酒的舞場皇后、社交名媛。在凱特的帶領下,提摩太領略了一個充斥著物質消費、享樂欲望的全新世界。在消費文化主宰的世界里,衣、食、住、行都已不再只是滿足生存的基本條件,而是裹挾了物質使用價值之外的大量社會因素,是個人追逐自我認同與身份訴求的社會符號。為了強化小說的日常現場感,文本填充了消費社會的標本——現代都市——的各種標志性符號:五彩繽紛的飲料,餐盤上視覺、味覺合一的饕餮盛宴,流行音樂,飛馳的汽車,還有觥籌交錯的宴會,熙熙攘攘的豪華泳池,炫目的舞廳,商品琳瑯滿目的購物中心,這蛛網一般由現代消費文化構成的世界堆積成人物欲望投射的物欲積木。在這些物欲積木中流連忘返、徹夜狂歡、一味找樂的則是已被消費文化完全俘獲的男男女女,戰時是軍官現為公務員的溫斯和克瑞格,一對叫馬爾文與露絲的美國夫婦等。這群人大都拿著高薪,擁有可以自由出入美國式購物中心、高級酒店、一流高爾夫球場、豪華賭場等各種高級消費場所的會員卡,擁有能把整個歐洲變成其游樂場的國籍、資財與實力,他們的生活已成為由酒店、旅館、舞會、游泳、閑逛、購物、火車旅行、汽車自駕游等構成的享樂主義世界。在這里,看不到對理想、道德、人性、真理的追求,人失去了主體性、心理情感、歷史意識等深度模式,異化為欲望、消費的“單面人”,變成了以金錢、私立、享樂以及色情等標簽限定的平面化概念。
叔本華把人的本質歸結為意志,意志最終表現為形形色色的欲望,食欲、肉欲、愛欲、享樂欲等等。馬克思主義把人類欲望分解為“生存”、“享受”、“發展”三個由低到高的層次。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Maslow,1908-1970)把欲望層次具體分解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法國結構主義心理學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則把欲望提升到本體論高度:“欲望是一種本體性的存在,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性欲或其他生理性的欲望,而是所有欲望和需要——從食欲、性欲到審美需要和倫理要求——的淵源和本體。”這些哲學家、心理學家對欲望的解讀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把欲望大致劃分為自然、社會、精神三個層次。確實,人的欲望是一個立體的多維的存在,既有動物性的自然欲望,如食欲、性欲,也有社會欲望,如占有欲、權力欲等,而求真、求善、求美等高級欲望則是人類求取自我完善的最高階段。在滿足低級欲望如衣食住行等人類存在本身的基本欲求的基礎上,那些為滿足個人優越感、純粹屬于身份負載、用于自我表達和個體認同的符號體系則構成了消費文化滋生的豐厚土壤。嚴格來說,人類無止境的物質欲求是消費文化的邏輯起點和最終訴求,最終表現為一切以享樂為旨歸的生活方式。凱特所處的享樂主義團體通過無休止的玩樂,似乎把生活視為一系列無止境的感官享受,提摩太將這種永不饜足的貪欲形象化為那種長著三雙胳膊的印度神:“一只手端著馬丁尼,第二只手里拿著香煙,第三只手拿著刀叉,第四只手調著收音機,與此同時,第三對手臂則攬著舞伴的腰。”。享樂、欲望恣肆充斥的消費文化一旦異化為生命的最終旨歸,就會成為對真、善、美等高級精神追求的極大阻礙。以《走出庇護所》而言,提摩太的消費尚處在解決基本生理需求的初級階段,圍繞在凱特周圍的男男女女則是消費文化主導下的典型消費動物。文本通過提摩太與凱特在超市購物的一幕展現了二者之間的區別,提摩太只拿了切實需要的日常用品,凱特則在購物筐里堆了一大堆東西,不是因為滿足需要,而是為購買而購買,陶醉的是那種消費的過程,支配其上的則是消費主義文化的心理邏輯。“占有——欲望滿足——欲望的更大發動——更大規模的占有”成為他們存在的表征,生活的意義基礎和價值前提被一一剝離,真實的只有個人的欲望、不斷的欲壑難填以及隨之的厭倦,逐漸喪失了創造力和生命力,變成了被動的消費者,不再具有對物的支配性力量,反而被物化。
文本對充斥其中各色人等以及其所在的物欲世界并未做明顯的否定性評價,相反,由于其自始至終把一切場景聚焦于提摩太的視角之下,這樣無論是敘述其幼年躲避空襲的經歷還是跟隨凱特親身體驗享樂主義狂潮,都如實凸顯出一個少年對眼前物質世界的全新觀感乃至貪婪渴望。這印證了洛奇對利維斯在《偉大的傳統》中以道德判斷取代文學批評的傾向一向表示的反感,洛奇認為雖然在小說中不能否認道德判斷,但絕不能將“道德感”和“對生活的真實反映”作為小說創作、小說批評的標尺。
《走出庇護所》于欲望狂歡中呈現出對宗教精神慰藉功能的認可,文本面對對現實世界的種種不足,既沒有壓制物質欲望與感性欲望求取彼岸世界的拯救,也沒有徹底顛覆終極意義、放逐彼岸關懷,而是直面現世各種危機,在消費文化的欲望敘事中展現其宗教關懷,諧調物質欲望與精神信仰、感性欲望與理性堅守之間的關系,在二者之間敘述眾生之道。
文章標題:外文學論文范文試析《走出庇護所》的欲望敘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waiwen/1932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