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導演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28 14:51 熱度:
作為華人導演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李安憑借自己的多部優秀作品獲得了包括奧斯卡獎在內的諸多著名的國際獎項。其電影作品歷來是研究者們關注的熱點。研究的著眼點主要集中在中西文化沖突融合、敘事學理論分析其結構、女性主義理論評論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識等。而本文試圖從家庭生態學、生態自然觀、生態女性主義三方面分別對其電影中反映的生態思想加以梳理和總結,以期拓寬對李安作品研究的視角。
[摘要]著名華人導演李安諸多經典作品中“家”的概念在中西方社會文化中的不同表現形式,個性鮮明的現代女性形象面對人生、愛情等古老話題時的不同反應,以及人與自然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和諧關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本文試圖從家庭生態學、生態女性主義和生態自然觀三方面分別對其電影中上述主題和人物中反映出的生態思想加以梳理和總結,以期對李安作品研究提供新的視角,拓寬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職稱論文發表代理,李安,家庭生態,生態女性主義,生態自然觀
一、家庭生態學與“家庭三部曲”
生態學發展到當前正日益從以生物為研究主體發展到以人類研究為主體,即除了研究自然生態系統外,還研究社會生態系統,即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等各種關系。而在人類社會中,最能反映各種關系間聯系與制約的最小單位就是家庭。家庭這個主要包括父母與孩子的看似簡單的社會單位,實則是人類接觸到的第一個生態場所。通過不斷地與周圍的環境互動形成了一個個小的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完整的家庭生態系統理論是由Bronfenbrenner提出的,他認為家庭生態系統包括小系統、中系統、外系統和大系統等四類系統。家庭是小系統的一種,中系統是兩個小系統的連接,外系統是指外在的環境脈絡,而大系統是由上述三個系統直接或間接地互動影響而形成。
“家庭” 一直是李安作品的主題之一。從《推手》到《冰風暴》,其前五部電影都是家庭劇。李安把家庭小系統中的人際關系和文化倫理問題放到一個文化大系統背景下來探討。 講述了一個個小系統的解構和重新結構的過程。 李安本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題材跟家庭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分不開。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是建立在家族制度上的,中國人努力奮斗主要是為了家庭的穩定與延續。正如電影中兒子朱曉生所說:我在美國這么多年,拼命地背井離鄉讀書找工作,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家庭。朱曉生所說的家庭是包括父親在內的中國式的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在《推手》中,老朱在不會說一句英語的情況下,不遠萬里舍棄熟悉的環境,舍棄在北京的家來到美國,以期在兒子身邊享受天倫之樂,過上兒孫繞膝的幸福晚年生活。但事實上,美國不是中國,美國人的家庭觀念與中國不同。傳統的美國家庭是指核心家庭,由丈夫、妻子和他們的孩子組成。在老朱來到美國之前,老朱的兒子早已經娶妻生子,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老朱的到來,打破了兒子媳婦家庭這個小系統原有的平衡,由于東西方觀念和生活習慣的不同,老朱與兒媳的關系很是緊張。在影片的開始,李安就在無聲中展示了中國父親與美國兒媳的一系列對比:舒緩的太極拳和力量十足的奔跑;傳統的中國書法和現代科技代表的電腦; 西方的餅干沙拉與東方的炒菜米飯,等等。在家寫作的兒媳需要安靜,而出門就迷路只能待在家里的老朱需要看京劇解悶。因為父親的存在,小夫妻之間發生了很多矛盾,家庭關系不再融洽。有著一顆中國心的兒子,在美國的社會文化氛圍下,夾在中國父親和美國妻子之間左右為難。老朱家與陳太太家這個中系統的聯系、故事發生地――美國的整體社會環境這個外系統,與上述的小系統共同構成了影片的沖突與矛盾,也形成了家庭生態系統中的大系統。
同樣《喜宴》中高偉同的父母遠涉重洋來催婚為的是給高家留后;《飲食男女》中朱師傅為了維系父女感情不辭辛勞地安排每周一次的豐盛晚餐。在這幾部影片的結尾處,為了家庭小系統的和諧存在,李安為身處矛盾漩渦的家庭成員安排了較為溫和的結局:《推手》中兒媳在朱父離家出走后反思自我,并在布置新買的房子時,特意為老人留了一間;《喜宴》中高偉同、賽門和威威決定把孩子生下來,高父母也接受了兒子是同性戀的事實;《飲食男女》中當大姐和小妹都追隨著自己的愛人離開家,甚至連老父親也與年輕的錦榮結婚搬出老宅后,倒是最早喊著要獨立的家珍留了下來,充當家庭聚會的組織者。
正是一個個家庭小系統的和諧造就了家庭生態系統中大系統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二、生態女性主義與《臥虎藏龍》
生態女性主義是西方社會環境運動和女權主義運動結合的產物, 兼具女性主義理論和生態理論兩種職責。1974年法國學者弗朗西斯・德奧波尼在其出版的《女權主義或死亡》一書中首次提出生態女性主義的概念。女性和自然是其多元化視角的焦點。生態女性主義者把自然和女性受壓迫的遭遇相提并論, 認為男性對女性的統治和對自然的統治有著重要聯系。因此,他們把解放女性和解決生態危機、反對壓迫一并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
在《臥虎藏龍》中, 李安首先放棄了傳統武俠電影以男性作為主角的模式,成功刻畫了玉嬌龍、俞秀蓮、碧眼狐貍三位個性鮮明的女性。在男權當道的社會里,在追求個人價值的道路上,三個人有著不同程度的反抗:女承父業行走江湖的一代女俠俞秀蓮;外表柔弱內心反叛的大小姐興玉嬌龍,這兩位的身世經歷更吸引觀眾的注意。而片中的另一位女性角色――碧眼狐貍――在諸多的評論中被說成是兇狠、內心藏毒的惡人。然而,從女性生態的角度看碧眼狐貍的故事雖不像俞秀蓮和玉嬌龍那般飽滿和跌宕起伏,但是她對現有的男權社會秩序的反抗卻是最為堅定與激烈。片中,為了有一天能超越江南鶴為代表的男性權威,她渴望學到武功絕學,為此不惜委身于江南鶴。當愿望沒實現,她甚至不惜殺了江南鶴這一父權的象征,偷走了心訣。 她對于男性小看女人之事十分痛恨,當被李慕白質問為何殺死江南鶴時,她咬牙切齒地說: “你師父可惜太小看女人,即使入了房闈,也不肯把功夫傳我。叫他死在女人手里,一點也不冤枉。” 此外,封建男權社會里,女性嫁人,婚后相夫教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成名的大俠如俞秀蓮都認為:“女人一輩子,總是要嫁人的。”只有嫁為人婦,哺育兒女的完整女性才會被封建禮法所接受,才為 “男權文化”所認同。但碧眼狐貍終生未婚,這是對傳統女性身份的一種顛覆,是對男權社會的最大的挑戰。
三、生態自然觀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長期以來,人類習慣于將自己置身于世界的中心,堅信人類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擁有者,卻忘了自己也只不過是浩瀚自然界的一員。特別是近代,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提高,這也直接導致人類對自然界的過度開采和利用,從而引發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根據揚・馬特爾風靡全球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這部奪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的重量級電影情節卻很簡單:影片講述了少年Pi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歷程。一人一虎的奇怪組合竟然能夠長時間和平共處,并最終生還,人們在驚嘆這一現象的同時,不禁再次思考人與動物甚至整個自然的關系。少年Pi與老虎帕克在大海獨處的過程也是消解人類中心主義的過程。
在影片前半部分,少年Pi與父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也為下文的海上漂泊埋下了伏筆。在電影中,父子間的第一次正面沖突源于少年Pi的宗教信仰。年幼的男孩對所處的環境充滿好奇,他同時皈依三種宗教,接受它們的教義,在它們的幫助下實現內心的平衡。但是父親卻不認同他的做法,因為同時信仰所有的事物和毫無信仰是一樣的,與其在宗教界轉換不如相信科學,理性思考。在此次沖突的結尾,Pi并未激烈反抗父親的說教,而是以“我想要受洗”來表達自己對父親觀點的不認同。隨后,父子間的第二次沖突發生了。在父親經營的動物園里,Pi對新來的老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他以手舉生肉喂食老虎的方式試圖和帕克打招呼時,他感受到動物也有靈魂。他的這一做法被及時趕來的父親嚴厲訓斥:“你以為那老虎是你的朋友嗎?它是動物,不是玩伴。” 可見在父親眼中人與動物之間存在著森嚴的等級關系,動物應處于被監管的狀態,違犯規則的動物會受到懲罰,同時打破等級規則的人也會遭受懲罰。為了給Pi一個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教訓,父親甚至派人帶來一只山羊,放在老虎面前,供老虎享用,在血淋淋的事實面前,Pi認同了父親的做法。在激烈的父子對抗中,我們姑且將Pi看作是傳統和宗教的代表,而把其父看作現代和技術的代表。二者之間的較量暗喻了現代科技取代傳統、控制自然的過程。至此,人類中心主義取得了暫時的勝利。
緊接著,Pi的父親決定全家帶著動物移民加拿大。航行中發生了海難,原本平靜的大海狂風大作,如山一樣的大浪面前,人類任何試圖反抗的舉動都那么的無力,人不再是萬物的主宰者,在大海這個大自然的代表面前我們十分的軟弱。風雨過后,當一人一虎被共同放逐在廣闊的太平洋上,放逐在大自然中,人在失去了現代科技給予的優越性之后,他和動物該如何在大自然中相處?當救生艇上的食物和水不足以供給漫長的漂泊,Pi只能求助于大海,捕食大海中的動物。此時,大自然不再是被掠奪的對象。相反,自然成了人類的哺育者,離開大自然,人類將無法生存。而在漂流中Pi與老虎帕克的關系可以借用原著中的一句話:“這不是他的或我的問題, 而是他和我的問題。我們事實上在同一條船上。我們將共生或是共亡。”在最初,Pi依據父親對他的教導,始終把老虎當成最危險的敵人。與之劃分界限,在這樣的前提下,老虎并沒有做出攻擊性的行為。即使在海上食物匱乏時,也沒有以Pi充饑的打算。可見,動物對于人類本無惡意,所謂動物對人類的攻擊實則是在人類虐殺動物時,動物的一種正當防衛與自我保護。而自然災害的發生也是在人類肆意掠奪自然資源時,自然對人類的被動懲罰。Pi與老虎經歷了從最初的彼此提防仇視,到彼此接納共生,甚至彼此尊重幫助,以至最終的彼此需要的過程。最終,孟加拉虎的存在不再是威脅,反過來成為Pi求生意志的源泉。這一過程實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質的改變與飛躍。二者的平等關系的確立帶來了雙贏的局面,是李安對人類中心主義消解之后,對平和自然秩序的重構。至此,這部電影中的生態思想的核心得以展現。
四、結語
李安作為優秀的華人導演,其作品敘事流暢, 緩而不急, 情感細膩, 動人心弦,成功地將東西方文化融會貫通,闡釋不同主題。本文選取的李安作品表達了他對家庭生態系統重要性的認識,及期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男女平等的理想。從這個意義上來看, 李安在作品中展現了生態主義的人文關照, 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生態意識。
[參考文獻]
[1] 揚・馬特爾.少年Pi 的奇幻漂流[M].姚媛,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2] 陳喜榮.生態女權主義述評[J].武漢大學學報,2002(05).
[3] 李素杰.生態文學批評――美國文學批評理論中的一支新生力量[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2).
[4] 佟薪火,徐蕤.重溫家庭的關愛――李安“家庭三部曲”[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
文章標題:職稱論文發表代理投稿李安作品的生態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daoyan/2400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