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25 14:42 熱度:
[摘 要] 冬季農業是指充分利用冬春光熱、冬閑地(白地)、勞力等資源進行的農業生產。目前,勐龍鎮設施農業發展勢頭強勁,本文從作物品種繁多,種植多樣,提高產量,大力運用設施,大力運用抗災害生產技術,提高法律意識六個方面論述了勐龍鎮冬季農業發展情況。
[關鍵詞] 期刊論文發表,冬季,農業,發展情況
冬季農業開發是農業綜合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大力推進冬季農業開發,對于鞏固立國之本,促進農業經濟起飛,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建設有地方特色的農業新產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勐龍鎮位于景洪市西南端,屬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日照1732.4小時,最高月份達215.6小時,最低月份也有53.6小時;最高海拔“南勒各梅”2196米,最低海拔“南阿河”河口485米,年平均氣溫21.6℃,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鎮處怒山山地,地形呈角形,南、西、北是山,中、東部是勐龍壩子。全鎮有蓄水工程21座,其中: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8座,壩塘11座。總庫容量1076萬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2522.88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31109.04畝,水利化程度達45%。北面與嘎灑鎮毗鄰,西南面與勐海縣布朗山鄉相連,與老撾、泰國相鄰,東南面與緬甸國土接壤,國境線長64.4公里,有11條車道、17條便道通往緬甸鄰國,“240”口岸是中國通往中南半島最近的陸路通道。勐龍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后天人文開發為其冬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正因為勐龍鎮是天然溫室,自古以來,冬季農業就一直發展至今,與過去相比,現如今的冬季農業發展更為迅猛,也更具地方特色。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勐龍鎮冬季農業總種植面積 21587.2 畝,其中,蔬菜面積11880.9畝;瓜果面積9706.3畝。種有辣椒 3198.2畝,茄子 1419.5 畝,無筋豆 2696 畝,豇豆730 畝,秋葵30畝,姜286畝,甜糯玉米 3124.2 畝,南瓜214畝,黃瓜110畝,小瓜10畝,冬瓜23畝,絲瓜30畝,葫蘆10畝。西瓜 7959 畝,香瓜 921 畝,新種植火龍果 753 畝,新植葡萄7.3畝,燈籠果66畝.涉及到10個村委會和 30多個村民小組。其中以曼龍扣村委會、曼別村委會和嘎囡村委會種植面積最大。曼龍扣村委會種植5092畝,曼別村委會種植4780畝,嘎囡村委會種植3398畝。
在冬季農業的開發中,勐龍鎮積極做好市場調研,引導農民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農產品。勐龍鎮冬季農業特色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 作物類型、品種繁多,結構合理
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共栽培茄科類、豆類、瓜果類、禾本科類、綠葉菜類、白菜類、薯芋類等30多個品種。能適應多種多樣的生態條件和生產需求。由不同作物和品種所構成的種植方式也復雜多樣,為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奪取作物生產的高產、穩產、優質和高效創造了有利條件。受水熱條件垂直差異的影響,形成了層次分明、多種多樣的立體農業景觀。并且引進新品種栽培,比如從未栽培過的新品種燈籠果66畝。
2 種植制度復雜多樣
2.1 作物布局合理。全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適應了省內外消費的需要;堅持發揮地區優勢,因地制宜;堅持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保護生態環境,實行可持續發展。合理布局種植作物的種類及其種植地點,兼顧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2.2 輪作。是一種用地養地相結合的生物學措施。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養分;可有效防治病、蟲、草害;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調節土壤肥力;減輕田間雜草的危害。全鎮常見的有禾谷類輪作、禾豆輪作、水旱輪作、糧食和經濟作物輪作、草田輪作等。
2.3 間作、混作、套作與復種
2.3.1 間作、混作、套作。充分實現了空間互補、時間互補、養分水分互補、生物間互補。全鎮普遍間作的有茄子間作辣椒;無筋豆間作豇豆;套作的有茄子套作辣椒,辣子套作無筋豆、豇豆,豇豆套作無筋豆,其余采取單作方式。
2.3.2 復種。是集約栽培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的單位面積年總產量,增加地面覆蓋,減少土壤的水蝕和風蝕,充分利用人力和自然資源。全鎮普遍采用早稻―晚稻一年二熟的種植方式,2014年早稻種植面積1555 畝,晚稻種植面積8146畝。
3 產量的提高
通過對品種特性(如產量性狀、耐肥、抗逆性等生長發育特性及幼苗素質、受精結實率等)的大力研究,對環境因素(如土壤、溫度、光線、肥料、水分、空氣、病蟲草害)的調節,以及對栽培措施(如種植密度、群體結構、種植制度、田間管理措施)的調控,作物的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都有了提高。并且也提高了作物產量的潛力。2014年共組織試驗示范2次。玉米試驗示范8畝,黃瓜試驗示范20畝。
4 設施農業的大力運用,作物抗災害生產技術的提高
大多采用設施栽培及覆蓋栽培。包括噴灌、微灌(滴灌、微噴)技術;地膜覆蓋栽培;遮陽網覆蓋栽培;大棚栽培;無紡布、防蟲網覆蓋栽培等方式。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抗災害能力。勐龍鎮使用大棚栽培的有8245余畝,使用地膜覆蓋、滴灌的有13342.2余畝。
5 廣闊的市場資源
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讓大老板、公司進行投資,提供資金、技術及市場,農民提供土地和勞動力的方式進行合作,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和土地利用率,極大的降低了農民的市場風險。其次,還成立了專業的合作社,抗市場風險能力強,比單一的一家一戶的種植銷售模式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據統計,共有專業合作社14個,其中蔬菜專業合作社有7個。比較大的入駐公司有3個,種植大戶在逐年增加。
6 農產品生產者的法制意識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進步,農產品生產者不再盲目施用化肥農藥,而是有選擇、有目的的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勐龍鎮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力提倡并引導農業生產者向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的方向發展,建造安全、高效、優質的“菜籃子”,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權益。有機食品是一種真正無污染、純天然、高品位、高品質的健康食品。綠色食品是近幾年在我國興起的一種集農業、環保、衛生、食品于一體的新興食品產業。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的逐步探索發展,是勐龍鎮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食品安全,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勐龍的迫切要求。
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里,勐龍鎮的冬季農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逐步改善了全鎮的面貌,不再是單一式的發展,形成了多層次的發展,實現了民富,鎮富的局面,尤其是“興邊富民”項目的大力實施以來,真正達到了聚人心、固邊疆、強陣地的目的。在以后的農業化進程中,勐龍鎮的農業發展會逐步形成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緊跟時代步伐,創造一個個奇跡,譜寫一篇篇振奮人心的新篇章!
文章標題:期刊論文發表景洪市勐龍鎮冬季農業發展情況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jingji/2591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