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6-14 07:56 熱度:
大樹移植一般是指胸徑10厘米以上的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大樹移植是城市綠化建設中的一種重要技術手段,可以迅速達到綠化美化的園林效果,也是保護在城市改建擴建工程中,已成林的古樹和各種樹木的有效手段。其主要技術要點如下:
一、移植前的準備
(一)選樹。在選擇要移植的大樹時,既要按設計要求選用生長良好,姿態優美,無病蟲害,無毒、無臭、無刺激的樹木,達到綠化、美化、香化、彩化的目的,更要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充分考慮所選樹木的生態學要求是否與栽植地的環境條件相符合。
(二)斷根縮坨。先根據樹種的習性、年齡和生長情況判斷移植成活的難易。一般提前1-2個月斷根(移植珍貴樹種及規格較大的樹木時要提前1-3年斷根),斷根后用300毫克/公斤的ABT生根粉浸包2-3分鐘,立即填土澆水。保證樹木在移植時,能夠帶走大量的吸收根。
(三)修剪。修剪是提高大樹移植成活率的關鍵措施,可以加大根莖比,降低水分蒸騰,使地上、地下水分盡快達到平衡。截枝式主要適用于中央領導枝明顯,萌芽力較強的樹種(銀杏、柿等);只保留樹冠的一級分枝,將其上部枝條截去。注意修剪的刀口要平整,剪口要用2%的硫酸銅溶液消毒,并涂保護蠟(用松香:黃蠟:動物油按5:3:1配制)以防腐、防干、促進愈合。
二、移植季節
(一)春季移植。當土壤開始解凍但樹液尚未開始流動時立即進行。落葉樹早移,常綠樹后移。喜溫樹種應在芽開始萌動時移植,才易成活。
(二)秋季移植。在樹木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后,即落葉樹開始落葉、常綠樹生長高峰過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北方冬季寒冷的地區,秋季移植應早。
(三)雨季移植。北方在雨季剛開始時,適宜移植常綠樹及萌芽力較強的樹種。此時雨水多空氣濕度大,大樹移植后蒸騰量小,根系生長迅速,易于成活。
(四)非適宜季節移植。因有特殊需要的臨時任務或其他工程的影響,不能在適宜季節移植時,可按照不同類別樹種采取不同措施。對于常綠樹種應選擇春梢已停,2次梢未發的樹種;起苗時應帶比正常情況較大的土球,對樹冠進行疏剪或摘掉部分葉片,做到隨掘、隨運、隨栽,及時多次灌水,葉面經常噴水,晴熱天氣應遮蔭。栽后可灌500毫克/公斤的ABT生根粉或0.001%的生長素(萘乙酸等)以利促發新根。
三、掘樹
(一)裸根樹的挖掘。適宜于多數落葉樹種。挖掘時以樹干為中心,以樹木胸徑的8-10倍為半徑劃圓,在圓圈處向外挖操作溝,溝寬約60-80厘米,向下挖至70厘米仍不見側根時,應縮小半徑向土球中部挖,以便斬斷主根。如掘樹前天氣干燥,應提前2-3天灌水,使樹木充分吸水。
(二)帶土球樹的挖掘。適宜于常綠樹種和珍貴樹木。帶土球挖掘時,土球的直徑為根徑直徑的8-10倍。土球高度為其直徑的2/3,應包括大部分的根莖在內。挖至規定深度,用鍬將土球表面及周圍修平,土球的下部直徑一般不應超過土球直徑1/3,使土球形狀呈“蘋果形”。最后用鍬從土球底部斜著向內切斷主根,使土球與底分開。
四、包扎
(一)簡易包扎。適用于運輸距離不遠,土質堅實的土球。包扎時先把草繩用水浸濕,以增加韌性。再用草繩上下繞幾圈即可,也可用塑料布或蒲包包裹。
(二)桔式包扎。適用于比較名貴的樹木,運輸距離遠,土質不太堅實的土球。然后再繞第二遍,與第一遍的每道于肩沿處的草繩整齊相壓,至滿球后系牢。再于內腰繩的稍下部捆十幾道外腰繩,而后將內腰繩呈鋸齒狀穿連綁緊即可。
五、假植
(一)裸根樹假植。臨時放置時,可用濕草袋蓋好即可。較長時間假植時,應在栽植地附近挖一寬1.5-2米,深30-50厘米,長度視需要而定的假植溝,按樹種或品種分別集中假植,并作好標記。土壤過干時應適量澆水。
(二)帶土球大樹假植。1-2天能栽完的不必假植;1-2天栽不完的,應集中存放,四周培土,樹冠用繩攏好。如囤放時間過長,土球間隙應加土培實。假植期間對常綠樹應進行葉面噴水。
六、栽植
(一)挖穴。挖栽植穴時,穴的大小應大于根幅直徑的1/2左右,比根系長度深1/3左右,穴的上、下直徑要基本一致,切忌挖成鍋底形,否則樹根不能舒展或土球不能放到穴底使土球與穴底間留有空隙,影響樹木成活。
(二)換土。如遇建筑垃圾多、土壤酸堿度不適合、土壤過于堅實、土壤含鹽量高、土壤被嚴重污染等原因造成土質不好的栽植點時,應用疏松肥沃的“客土”進行置換后再栽植。
(三)裸根栽植。適宜于多數落葉樹種(國槐、法桐、合歡、欒樹、楓楊、柿樹等)。先在栽植穴的底部施入基肥,并堆一個20厘米左右的小土堆,將樹根立在土堆上回填表土,填土一半時,抱(吊)住樹干輕輕上提或搖動,使土壤與根系緊密結合,踏實土壤,再填土至滿踏實。栽植裸根樹的根略干時,應將抗旱保水劑(每株50克)與水按1:200的比例充分吸水,形成凍狀物,沾根后再栽植。
(四)帶土球栽植。適宜于常綠樹種和珍貴樹木(雪松、廣玉蘭、女貞、銀杏等)。先將50克抗旱保水劑充分吸水后填入挖好的栽植穴底部,并施入基肥后用土堆10-20厘米的小土堆,吊裝大樹入穴時,放入土球后,將土球與穴壁間隙用土填滿并搗實,不能用腳踏實土壤,防止踏裂土球。栽植深度與原來深度一樣。
七、移植后管護
(一)澆水。栽后要立即澆1次透水,隔2-3天后澆第2次水,隔1周后澆第3次水,以后澆水間隔期可適當拉長。對珍貴樹種和特大樹,應經常向樹冠噴水,至成活為止。
(二)立支柱。栽植后應立即立支柱支撐樹木,一般立3根,并綁緊。樹體不甚高大時,可于下風方向立一根支柱。支柱基部應埋入土中30-50厘米。
(三)卷干。對樹皮呈青色、樹皮光滑或氣孔大且多的樹種,應在主干高1.5米處或與接近主干的主枝部分用草繩緊密纏繞,卷干前先用1%的硫酸銅溶液涮樹干滅菌。既可減少水分蒸發,同時也可預防日灼和凍害。
(四)涂白。樹木栽植后,用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劑原液0.5份、食鹽0.5份、動(植)物油少許混合制成涂白劑,對樹干進行涂白。既可反射陽光,減少樹干對太陽輻射熱的吸收,降低樹體晝夜溫差,避免樹干凍裂,還可殺滅樹皮內越冬的害蟲。
文章標題: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植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huanjing/938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