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8-25 17:00 熱度:
摘要: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相對農村公路的建設來說,農村公路的養護更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打的是持久戰。本文從農村公路養護的現狀出發,分析了農村公路養護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抓好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農村公路、公路養護、問題、對策
一、農村公路養護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公路事業蓬勃發展,農村公路在國家和地方雙重積極建設的條件下,里程逐年增加,標準也越來越高。特別是近幾年,各級政府加大了“村村通”建設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建設資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現狀仍然不容人樂觀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養護管理體制不順。目前我國普通公路的養護管理大多仍采用事業型的管理體制,養護經費依靠上級撥付,資金支付采用撥款方式,不利于社會市場形成,不利于社會融資,這些方面已嚴重影響了養護技術水平的提高與管理機制的創新。
(二)、養護運行機制落后,“重建輕養”思想嚴重。“三分建,七分管”,建而不養,等于不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公路養護工作在公路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對養護管理強制性要求,缺乏足夠的認識及有效的法律約束,主要表現為對養護責任事故追究不力,監管不嚴,處罰過輕;對養護資金投入不足,對科技進步重視不夠,尚未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
(三)、缺少統一的養護定額與科學的評判標準。養護經費支出缺乏科學的控制標準、隨意性大;養護質量考核仍然沿用過去的“好路率”指標,沒有充分考慮其他社會服務因素。
(四)、養護機械配套率不足,養護科技含量低。一些地方雖然配備了從國外引進的大功率綜合性養護機械,但對機械適應能力差,對機械性能的開發嚴重不足,使用頻率低,設備閑置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大多養護作業仍采用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生產組織,對國外已有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只處在試驗階段,還沒有大規模推廣使用。
(五)、部分群眾愛路護路的意識較差。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無公路養護的意識,認為路壞了有國家修,甚至有人認為現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本就不需要養護,要是養護也是白白的浪費財力、物力、人力。
二、農村公路養護中存在的問題
從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現狀,分析出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農村公路養護主體不明確。管養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競爭機制是管理體制的主要弊端。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公路養護機制,從市縣管理部門到道班或管養站,既是公路養護的行政管理者,又是養護生產的組織者,還是養護的監督者,這種集計劃、實施、監督于一體的管理機制很難保證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實施的嚴格性和徹底性,監督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多頭管理的體制形成了機構的重疊,人員臃腫,超編嚴重。
(二)、對農村公路的養護認識不到位。長期以來,中國農村公路一直是重“建”輕“養”。各鄉鎮普遍認為只要完成了公路建設,把路鋪到百姓家門前,就以為完成了整個工程,須不知公路的養護,更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重建輕養、以建代養的粗放式發展模式,使得農村公路陷入建設損壞一再建設的惡性循環境地,服務性能下降,投入產出效能低下。
(三)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短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短缺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嚴重不足;二是水毀經費無著落。
(四)、公路養護技術理論研究不足,養護技術人員及高效的機械養護設施缺乏。養護技術水平低下在公路養護理論及其軟課題研究方面投入不足,從而使公路養護管理與技術的發展決策缺乏充分的科學理論依據和必要的統計數據,國家沒有公路技術與管理方面的專業和培訓機構,公路養護行業中具有較高養護工藝知識水平和技能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小,基層養護部門沒有相應的高素質的養護技術人員,這種情況與現有農村公路養護的需求極不相稱。近年來,農村公路的路面等級在逐步提高,油路、水泥路越來越多,急需與之相匹配的養護技術人才及設施。
三、搞好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對策
要解決農村公路的養護問題,必須改革現行的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把農村公路養護納入各級政府的職責,納入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合理劃分農村公路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權限,建立適宜的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建立多渠道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來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農村公路特點的養護新機制,提高養護水平。
(一)農村公路養護應走向市場化道路。必須加快培育和發展公路養護工程市場,建立適應市場規律的運行機制,撤消現有的公路養護道班,允許和鼓勵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養護工程專業隊或公司,參與公路養護工程項目競爭。逐步轉為具有一定規模的養護企業推向市場。改變目前公路養護生產單位過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狀況。要逐步推向市場實行招投標。以促進養護工程市場的發育,降低工程造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創新農村公路養護體制。建立以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為領導主體,縣級人民政府為養護管理責任主體,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為實施主體的管理體制。縣政府以交通局為主體實施宏觀管理,在搞規劃、定標準、建機構設置上,縣局成立農村公路養護專門機構,對列養的農村公路進行調查,負責監督并調控全縣的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按照“宏觀管住、微觀放開”的原則,由農村公路養護專門機構進行統籌規劃,提出養護項目,面向市場進行招標;制定政策、提供服務、對養護工作、質量進行檢查監督。同時各鄉鎮成立交管站,必須做到“三落實”和“三個到位”。在管理上實行縣局和鄉鎮政府雙重領導。
(三)組建專業化的農村公路養護隊伍,并進行技術人員培訓。要對農村公路實行長期有效的管理,還必須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農村公路養護隊伍。公路養護是一項長期性、連續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養護隊伍要保持相對穩定,在選擇養護隊伍時要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能獨擋一面的養護能手。在學校設置相關的專業,培養具有系統學習、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扎實業務功底的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舉辦長期的培訓班、脫產半脫產進修班、業余培訓等多種形式,對職工隊伍進行相關業務培訓,使職工隊伍素質跟上現代化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四)、拓寬渠道籌集養護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充分發揮政府和職能部門以及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努力解決資金短缺的矛盾。一是國家政策傾斜和增加投入一塊:在中央轉移支付地方財政中應向農村公路養護給予傾斜和增加投入;二是制定政策一塊:縣(市)在鄉統籌中提出一定比例的鄉村道路養護資金,用于道路日常養護和人員經費;三是爭取財政補一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的實際需要,統籌本級財政預算,安排必要的財政資金,保證農村公路正常養護。
四、結束語
隨著農村公路規模的不斷發展和壯大,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也成為擺放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更應重視農村公路的養護,加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力度,轉變思想觀念,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是持續發展的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建立高效、科學、法制化、信息化、現代化的農村公路養護體制。在養護方面要尊重科學,從使用效果和延長使用周期考慮,真正把養護工作落到實處,創造潔、美、質高的行車環境,為行車舒適、安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1.GI)50-2006)[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z]、2001.
[3]李純.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2007,(6):22-25.
[4]劉耀輝.農村公路養護問題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9,(2):34-36.
文章標題:談談如何抓好農村公路養護工作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huanjing/100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