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化工論文 發布日期:2015-07-22 17:53 熱度:
地球化學是研究地球的化學組成、化學作用和化學演化的科學,它是地質學與化學、物理學相結合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邊緣學科。很多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對此做了不少研究,本文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一篇省級科技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應用。
【摘 要】地球化學勘查是通過系統測量天然物質的地球化學性質,發現各種類型的地球化學異常的一種調查方法。地球化學勘查的核心是方法技術,準確地認識自然規律和把握自然規律,將決定方法技術和選擇方法技術的正確性,而正確的方法技術又反過來服務于自然界規律的新發現與新認識。本文將介紹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的的原理和發展現狀及在不同地貌景觀下的應用來探討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的應用情況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應用
地球化學勘查誕生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通過研究地球化學分散模式,根據分散模式所形成的地球化學異常去追蹤和發現礦床。勘查地球化學繼承了人類憑著經驗用肉眼去觀察礦化露頭或礦化引起的蝕變標志進行直接找礦的傳統,又憑借著分析技術,將辨認礦化直接信息的能力從人類肉眼的萬分之幾提高到百萬分之幾或億分之幾,使得對礦化信息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地球化學勘查采用科學的方法技術和地球化學異常的線索來找尋礦床,不斷擴大其應用范圍,它不僅可用于找礦,還可為解決環境污染、農業、畜牧業、地方病以及各種地質問題提供有價值的資料。以下本文將介紹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的的原理和發展現狀及在不同地貌景觀下的應用來探討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的應用情況和發展趨勢。
1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基本原理及發展現狀
地球化學勘查稱為地球化學找礦,簡稱為化探,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化學方法進行找礦。具體地講,地球化學勘查是研究元素在集中分散過程中于礦體周圍各類物質中形成的地球化學異常與礦床的時間、空間的成因聯系,研究各類介質中地球化學異常形成機制、影響因素、發現異常和解釋評價異常的方法技術。以找礦為目的地球化學勘探必須查明與礦床有關元素在礦體及其形成原因。在查明與礦床有關的元素在礦體及其原生暈破壞之后,在各種景觀條件下的活動規律,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法,包括取樣介質、加工方案、分析提取劑的選擇等,以便發現礦床次生分散暈,追索礦體。
地球化學勘查現與地質勘查、地球物理勘查等并行,成為地質大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通過系統采集與測量地球及自然界天然物質,分析測試元素及其含量和地球化學性質,圈定與發現地球化學異常,進行綜合評價與查證,進一步發現礦床。解釋地球形成與演化過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學分布及其變化規律,揭示地球形成與演化過程元素的地球化學分布及其變化規律。研究地球的地球化學分布規律的發生、發展與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及其生態關系,進行生態環境評價,為改善人類的生態環境提供依據。
地球化學勘查是從組成地球的微觀個體,即從元素出發,從地球化學角度研究地球,包括地質資源和生態環境兩大領域相關的勘查活動,目的是了解地球的發生發展過程,利用地球生態與礦產資源,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服務。地球化學勘查的主要目的任務有四項,涵蓋了地球化學勘查的區域、普查和詳查等各個階段:(1)發現與圈定各類地球化學異常,尋找和發現礦床。(2)研究和發現地球形成和演化過程中元素的分布自然規律與變化特點。(3)研究與發現元素的分布和豐度、卻等變化規律與人類生存及發展的關系。(4)研究與發現地球在形成、演化過程中的元素富集與貧化、遷移與分散的規律性,進一步發現與成礦作用密切相關的區域成礦地球化學環境及其分布的規律。自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產生了地球化學勘查以來,找礦一直是其主要任務目標。隨著時間推移、科技進步和人類需求擴大,地球化學勘查的目標主要為資源和環境兩大領域,從以找礦為主,逐漸向地質及生態環境等多目標擴展。
2 森林沼澤區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的應用
我國森林沼澤景觀區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區,面積約七十萬平方千米,氣候溫和濕潤,凍土凍結時間長,從而造成土層冷濕、通氣狀況不佳、生物化學作用受到很大抑制;有機物分解能力較弱,地表疏松層中保留了較多職務殘體。同時,由于植被發育,水土保持良好,地表排水能力較差,地下水位較高,沼澤和濕地十分發育。長期影響化探效果的干擾物質為有機質,選擇排除有機質干擾的辦法,是在森林沼澤景觀區進行化探工作的攻關點和難點。森林沼澤區異常查證最關鍵的是采樣介質的選擇。所選擇的介質既要能夠最直接地反映成礦信息,又應當是普遍存在并易于大規模開展的。注意土壤的分層結構、不同層位的物質組成、含量變化和存在形式。重視有機質對元素含量的干擾問題。采樣粒級,應采用水系沉積物相同的粒級,在沒有完全確定采樣粒級的情況下,應依據土壤與下伏基巖的關系,采樣粒級宜粗不宜細,樣品以基巖風化碎屑為主。采樣的難易程度與組合樣點的關系就是樣品的可靠性與代表性的關系。
3 半干旱、干旱地區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的應用
半干旱、干旱荒漠區主要包括兩種景觀,即干旱荒漠戈壁殘山景觀和半干旱山地景觀,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特點是受風沙干擾十分強烈,而化探技術必須要有效解決排除風積物和鈣積層的干擾。通過篩選粒級來排除風塵沙子,了解由于次級景觀條件和地區差異導致的采樣粒級的差異性。加強元素在鹽基層中遷移及聚集等方面的研究,為該景觀地區的化探方法提供更合理的理論依據。該地區蒸發作用較強,鹽類沉積物分布較多,以風蝕作用為主,物理風化和機械搬運作用強烈,化學風化起較弱作用,水系較短,水系沉積物顆粒較粗。采用地球化學勘探技術可以有效圈出地球化學異常,并與地質特征吻合,反映已知礦床的位置,對風塵沙子干擾有了足夠的認識,采取了相應技術措施,并發現多處新礦床。
4 高寒干旱荒漠及湖沼丘陵區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的應用
高寒干旱半干旱荒漠山地景觀、高寒半濕潤山地景觀、高寒湖沼丘陵景觀是高寒山區的三種特有景觀。此地區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的重點是排除風積物干擾,采樣時要注意樣品代表性,土壤測量樣必須是殘坡積物,不能采集基巖中原始地球花謝信息遭到破壞的粘土化的物質。運用地球勘查技術可以采用礦物分離的方法研究各類物質與元素之間的關系,對細粒級元素富集的原因進行升入分析,對分離出的礦物樣品進行鑒定,精確分析礦物含量和元素含量。通過地質體中元素分布和元素共生組合規律的研究,解決諸如區域構造分區與成礦作用的關系等基礎地質問題。了解該區域地球化學環境的分布特征、分布規律與地質單元的關系,對成礦礦種和潛在資源量進行合理評價與確認。
5 石油天然氣地球化學勘探技術
油氣化探是石油天然氣地球化學勘探的簡稱。石油天然氣化學勘查技術利用石油天然氣在形成和運移過程中,在巖體、水體、土壤、氣體和生物體中留下的痕跡進行化學勘查,找出化學異常。將地球化學與地質學相結合,采用多種分析手段,利用有機質來源、有機質的顯微組分組成、有機質元素組成、熱解特征等指標來劃分有機質類型,進而對烴源巖進行定性評價。利用地球化學勘查方法可以查找出油氣源,確定生油層和儲油層的特點,研究油氣在形成、運移、集中、分散及破壞過程中在天然介質中留下的痕跡,成功尋找到可靠油氣藏,對我國油氣產生補充作用。
6 總結
地球化學勘查作為地學界的新興學科,在認識與探索自然界和自然資源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展現出它所擁有的強大生命力,并且還將以強進勢頭向前發展,在準確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探測自然資源、區域分布規律、成礦環境、區域異常分布規律及各局部異常的資源潛力評價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少平,弓秋麗,文志剛,張華,孫忠軍,朱立新,周國華,成杭新,王學求. 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應用研究[J].地質學報,2011,11:1844-1877.
文章標題:省級科技期刊投稿地球化學勘查新技術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huagong/2749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