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藝術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18 09:50 熱度:
論文導讀:舞蹈教學是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保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這是無容置疑的,也是勢在必行的。然而,我們目前的舞蹈教學的情況又是怎樣呢?就現行高等師范院校本科舞蹈教學的整體來看,其課程設置一般為普修課和主修課兩大板塊。這兩個板塊,因不同學校開課時間有所差異,一般情況是前兩個學年為全體學生的普修課,第三、第四學年的上學期為舞蹈主修課。在普修課開設的課程有舞蹈的基本知識、基本音樂理論知識,視唱練耳,也有芭蕾舞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基本知識及其基本技能的訓練等。本文選自《中國藝術》。《中國藝術》雜志為中國出版集團主管,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主辦,人民美術出版社和中國藝術雜志社編輯出版的國家級權威藝術類核心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等全文收錄。雜志為季刊,每季度第三個月份的18日出版。雜志內容:雜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質樸厚實的黑白文字與美輪美奐的彩色圖片穿插編排,全部采用高級銅版紙精美印刷,封面雅膜壓制,環保塑料袋單冊包裝,一切盡顯高貴品質。
期刊欄目:刊物立足美術,兼及音樂、影視、曲藝、戲劇、舞蹈、美學等各藝術門類,開設有“學術思考與理論爭鳴”、“藝術理論與教育實踐”、“品評與賞析”、“美術與創作”、“音樂與舞蹈”、“戲劇與表演”、“影視藝術學”、“設計藝術學”、“視覺前沿”、“藝壇視線”、“域外傳真”、“當代藝術家”、“藝術展覽館”等欄目,集專業性和通大眾化于一體,既保證了雜志的學術性,又兼顧了內容的可讀性。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現狀,舞蹈教學的改革,中國藝術
舞蹈教學的非物質文化傳承功能和現狀
在主修課則是根據學生不同的主修方向進行專項的訓練,即所謂的專業課,諸如:芭蕾基本功訓練、中國民族民間舞、外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現代舞等。當然也有一些公共的課程,即所謂的專業理論課,諸如:中國舞蹈史、外國舞蹈史、舞蹈運動生理學、舞蹈人體解剖學、舞蹈教學法、舞蹈編導、舞蹈劇目賞析、舞蹈評論等課程等等。其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花燈舞、傣族舞、蒙古族舞⑹等。從常規的眼光來看,上述課程設置的包容面是比較全面的,其中有基礎的知識,也有比較拔尖的訓練;有普遍上運用于面的課程,也有針對性的用于點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自然有它的優勢,也在實踐中培養過無數的舞蹈人才,其成功性自然無可置疑。但是,若是放到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語境中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發現尚有下列不足:第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在整個課程結構中含量較少。它只是在20來項課程中,占據基本訓練和主修課兩個科目,算起來就是十分之一的比例。如果加上英語、政治等公共課程,實際上,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主修課只是面向部分同學的,這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受教育面就更加狹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對民間舞蹈的輕視,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為主修的學生為數甚少。據筆者對三所大學進行的一次調查統計,選修芭蕾舞的占32%,現代舞的占45%,外國民間舞蹈得占1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占12%。這種情況,很不令人樂觀。第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課程內容已經條塊化。由于多年來的教學,已經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絕大多數教材,一代又一代地因襲下來,已形成了一定的條條塊塊。一提到民族民間舞蹈,大約就是秧歌舞、藏族舞、花燈舞、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等幾大塊,局限在這幾塊當中教學。其教學方法也出現條塊化,把一些書面上的動作分解,然后再組裝起來,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所謂的舞蹈編導課程也同樣走的是條塊的組合程序。第三,絕大多數的舞蹈教師,都是在上述的條塊化的課程按條塊化的教法下培養出來的,他們接受的是那些條條塊塊,在他們的教學中,自然也是傳授那些條塊。不僅是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方法上脫離不了那些條塊,在思維上也難以超越出來。第四,基于上述的舞蹈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那些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實際上已經離開民族和民間很遠,只是一些沒有實在內容,或者是只是一些強加了一些與其不相關的內容的一些空洞的動作和程序罷了,只是一個空的架子而已。它們離民族民間鮮活的內容和形式已經很遠。如果要講它們是民族民間舞蹈的話,那也只是雅化了的民族民間舞蹈了�?傊�,目前舞蹈的教學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舞蹈距離很遠,難以起到傳承民族民間舞蹈的作用。如果要使舞蹈起到傳承保護民族民間舞蹈的作用的話,對舞蹈教學進行改革就是當務之急了。
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語境下的舞蹈教學改革
特別是舞蹈老師要提高認識,認識到民族民間舞蹈的重要價值,認識到舞蹈教學所肩負的傳承保護的責任,認識到舞蹈教學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改革這些弊端的緊迫感。其次,各相關部門身體力行采取相應的措施,迅速地行動起來。第一,在課程設置上,增加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份量,做到在課時量上有一定的保證。最好使這門課程成為普遍的必修課,以擴大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受教育面。第二,教材內容要突破已經僵化的條塊,把原來條塊化的東西作為知識點放入基礎知識的層面上進行教學,增加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把民間活生生的舞蹈進行歸納整理,作為教材內容的重要部分。就福建而論,下列舞蹈均可作為教學內容。諸如:福清漁溪鎮一帶描寫戚家軍抗擊倭寇的《光餅舞》中的“奔襲”、“烤餅”、“犒軍”等情節,老百姓點火、烤爐、貼餅、烘餅、鏟餅、犒軍等細節;連江城關元宵節《茶籃鼓舞》中,少女托起茶籃,表演的觀花、比花、選花、插花等動作;長汀《高蹺撲蝶舞》的“丑公”、“丑婆”兩相對舞,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上下左右前后翻飛,逗引得丑婆前來“望蝶”、“戲蝶”、“追蝶”、“撲蝶”,丑婆左蹲右轉、前俯后仰、眉開眼笑歪嘴眨眼的動作⑺;畬族的《獵捕舞》《鈴刀舞》《擊竹跳桿舞》《穿擔舞》《篩茶舞》的動作和程序;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祭舞》《酒舞》中,眾人“挽手合圍”或“連臂踏歌”的動作;福建各地的《龍舞》和《蛇燈》的姿態⑻;閩南地區的《戲燈》,《采蓮》《車鼓舞》《竹馬燈》等舞蹈動作;等等,都可以通過整理提煉,成為最鮮活的本土教材或者是校本教材。第三,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消除僵化的教條�;谀壳拔璧附處熢诿褡迕耖g舞蹈方面的知識結構上的偏差,可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教學,把課堂與民族民間舞蹈的現場結合起來,與民間舞蹈藝人結合起來�?梢云刚埫耖g藝人作為舞蹈教師,也可以走出舞蹈練功房狹隘的天地,到民間的舞蹈現場進行教學,去吸取豐富的營養。通過這些改革,一座溝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舞蹈教育的橋梁就一定能夠搭建起來,它們兩者之間建立聯系,且產生相互作用,既能把舞蹈教學從僵化的條塊狀況下解放出來,又能反作用于民族民間舞蹈。這樣,舞蹈教學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新局面的出現,就指日可待了。
文章標題:中國藝術期刊論文論保護民族舞蹈文化及舞蹈教學的改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yishu/206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