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19 15:30 熱度:
摘 要:社區作為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活動場所,包攬了城市老年人大部分的休閑娛樂活動。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我國,在經濟、政策以及環境建設等方面都還未形成一個適宜增強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文化生活環境。本文將反映目前城市老年人養老出現的各類問題,以及社區老年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針對性的為社區老年文化建設提幾點建議。
關鍵詞:山東教育雜志投稿范文,城市老年人,社區,老年文化,發展路徑
伴隨著全球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步伐,黨中央的十八大也首次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這是黨中央針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聯合國1982年在維也納召開的“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上,提出以60歲作為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按照這一標準,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人數超過總人口數10%和7%的國家則為老年型國家。《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布: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 13.26%,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8.87%,依照標準,我國已進入老年型國家。整個21世紀上半葉,中國將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達到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1]。銀發浪潮將成為21世紀我國主要的人口問題之一。如何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和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達成雙贏的局面,是我們亟待研究思考的問題。
一、社區老年文化的概述
社區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單元。社區作為城市社會管理的基本單位,對于城市建設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社區老年文化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轉型和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完善社區老年人服務體制和豐富社區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品質,對加快社會現代化進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老年文化。老年文化,首先離不開各個國家的本土文化。《易經》中的一句:“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很好的概括了我國“文化”的內涵與外延,突出最重要的精神特質就是“人性化”。中國文化的這種“人性化”表達,最根本的訴求就是讓人的身體、心理和情感都達到最愉悅的狀態。在這樣一個文化大氛圍中,老年人也有著他們自己的文化,即“老年文化”:凡適合老年人參加的知識型、娛樂型的文化活動;凡以老年人為主要角色,反映他們生活的各種形式的文化產品;凡以社會、家庭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均屬于老年文化[2]。
2.社區老年文化的內容。目前,我國社區老年文化包含了:老年大學、老年人活動中心、老年社團等的建立,相關文化單位對社區老年文化的指導,社區老年人文化活動設施和配置的設立等。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社區老年文化的建設還處于摸索狀態,發展至今也沒有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這是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從老年人精神生活出發,制定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區老年文化建設發展道路,是國家和廣大人民群眾迫切寄予的重托。
二、城市老年人養老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老年人這一群體,他們是其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各方面的需求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
1.傳統孝道文化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許多東亞國家受到孔子學說的影響。孔子學說強調子女有照顧長輩的義務,因為這是對孝道的一種體現,也是對長輩無私的回饋。在社會變革的力量推動下,人們不斷探索家庭生活和養育子女的新格局[3]。隨著我國現代化的推進和經濟的轉型,我國的家庭結構在不斷發生變化。老人們在精神上期待與子女和睦相處,共享天倫,但事實上他們的愿望卻不容易得到滿足。因為子女們忙于工作和下一代,無暇顧及老人。物質條件好的,可以請保姆,或者送養老院,但是這些都不能代替子女滿足老人精神上的要求,“孝子賢孫”在今日的社會堪當罕見。
2.社區居家養老舉步維艱。社區養老模式是讓老人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的社區環境中,體會社區托老、上門等各種貼心服務。它結合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被政府和社會所稱道。然而,社區養老模式需要不斷完善社區養老管理機制、硬件設施、人員服務、充沛資金等相關條件,目前我國社區對老年人各方面的服務還比較缺乏,多數老人仍是以自我照顧、配偶及子女照顧為主。社區服務在發展中,面臨著重重困難。
3.機構養老服務難以周全。如今,養老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在老齡化愈來愈熱的中國林立起來。私人養老院、老年大學、康復中心等,都在積極的為社會老年人解決各種生活問題。但由于地域經濟的阻礙,國內絕大多數地方的養老院完全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從硬件設備上就給老年人帶來種種困擾。
還有一些地方則是供不應求,床位緊張、人員配備不足等,這些都是機構養老難以周全的根源。
三、社區老年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城市老年人安享晚年最主要、最理想的活動場所,是基層社會生活的交匯點。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繼續發展,少數經濟發達地區的社區會建立老年大學、老年人活動中心;我國大部分城市的社區都會定期開展針對老年人的體育、舞蹈、書法、繪畫等比賽活動,碩果累累。但是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的先進社區相比,我國社區老年文化建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改進。
1.社區老年文化管理體制不健全。由于正處于社會轉型階段,社區領導者對于中央行政各階層的任務尚處于傳達、領悟期,對于老年人文化建設這方面明顯欠缺工作經驗,一些社區老年文化活動處于無秩序和單調的狀態。社區工作者也尚未形成老年人文化建設工作的共識,習慣性地視老年人為社區工作的服務對象,而忽略他們是社區文化建設的參與者。社區老年文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科教文衛等各部門的支持,更需要相對規范的社區文化建設組織管理機構,不合理的規劃管理,從源頭削弱了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工作的力度。 2.社區老年人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不完備。社區老年文化站是社區開展老年人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是為老年人提供才藝展演的公共平臺。國內幾乎每一個社區都建立了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并且在不斷完善其內部的設施。但作為基層組織的社區,人力、財力等各方面都相對薄弱。有限的資源都被投入到社區中心工作中,所以,社區為居民提供的文化產品與服務能力都相對較弱,特別是面向老人提供的文化服務就更加匱乏。社區開展文化活動,經常受場地或者設施資源的限制,達不到預期效果,也就不能滿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長此以往,懈怠了老年人參與社區老年文化建設活動的熱情。合理整合資源,完善社區老年文化設施,為社區老年人開展文化活動創造更優條件,才有利于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
3.社區老年人參與文化活動的踴躍性不高。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它促使著東方國家要求社會給予老人提供更多的照顧,而西方國家的人們則是越來越認識到家庭護理的重要作用[3]。不同于西方國家在家庭護理上尋找老人護理的方式,我國的社區組織積極宣揚、鼓勵社區老年人參與到社區文化活動中來。但由于當代的老年人,在長期的工作經驗中習慣地享受別人的尊重、社會的認可。而當這些人退休回家時,頓時失去了社會存在感,脾氣變得易怒暴躁,完全不能配合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工作。一些老年人的集體觀念、組織觀念變得淡薄,排斥他們自認為俗套的文化活動。因此,積極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老年人不夠多,阻礙了社區老年文化活動的開展。
四、對社區老年文化建設發展路徑的建議
社區老年文化建設是我國老年文化建設的根本,是弘揚、壯大中國文化的基礎和關鍵。完善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對豐富社區老年人生活,提升社區形象,激發社區活力,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塑造極富人文氛圍的居住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改善好目前文化建設不足的同時,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傳承中華美德,端正服務老年人的態度。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秉承孝心文化的傳播。作為一家之主,他們擁有或者控制著后輩們賴以生存的生產性資源,借助家族脈絡擁有更廣泛的交際圈并且成為主要的知識來源。因為大多數村莊其實就是比較小且很穩定的群落,所以年長者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其他家庭成員視年長者為自己與家庭先祖維系的紐帶,相信老人們死后會加入到祖先之中一起接受晚輩的敬拜[4]。而今社會,對于老年人的認知,很多人都覺得是種負擔,作為社區工作人員,需要把每一位老人都當作是盡孝的義務,關愛老人,傳承美德,為他人也是為自己的將來發揚一種文化精神。
2.加快社區對老年人服務理念的轉型。在社會轉型加速的中國,社區服務理念的轉型也迫在眉睫。服務上,由被動型服務向主動型服務轉變,由物質服務型向精神服務型延伸,服務質量由粗放型向精心型轉變,用“以心換心”的服務理念,讓社區每位老同志都切實感受社區工作的溫暖。服務理念的確定,如同企業文化、民族文化,必須深入到社區老年文化建設的工作中,讓每一位參與其中的社區工作者都時刻提醒自己的角色定位,從思想上樹立正確對待老年人文化活動的觀念。
3.加強社區文化工作骨干的培養。社區文化建設管理機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同樣,培養一批思想好,組織能力強,善于聯系群眾,熱愛社區老年人的文化工作骨干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今,老齡化群體中多數都是有著堅韌不屈品格的老同志,但往往由于他們有豐富的社會閱歷,退休后容易患得患失,性情固執、急躁。所以,作為社區文化工作者,必須組織好、協調好這些老同志的參與工作,盡可能最大范圍的聚集社區內所有的老年人參與到社區文化建設中來。同時,還要發揮起這些骨干的藝術特長,更寬泛地指導社區老年人的文化娛樂活動。
4.樹立社區老年人文化品牌,提高老年人參與熱情。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運轉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要發展就必須創造品牌,這是市場激烈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原則之下的必然趨勢。品牌,不僅僅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樣對于中國各行各業都是質量、信譽、綜合實力的象征。從各省各市的實際出發,在現有的社區老年文化建設中發掘有潛力的活動,加以專業指導,提升活動的文化理念,打造品牌形象;另外,充分挖掘各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其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通過舉辦特色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老年人文化活動,傳承并發揚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樹立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老年人文化品牌。
參考文獻:
[1]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R].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04-28.
[2]汪慧敏.淺析面向老年人的社區文化建設[J].群文天地,2012(3).
[3]Hong-kin Kwok. The son also acts as Major Caregiver to Elderly Parents[J].Current Sociology,2006,54(2):261.
文章標題:山東教育雜志投稿范文社區老年文化建設的發展路徑解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teshu/244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