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16 16:35 熱度:
服裝設計藝術人才的培養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所要求的人才培養相結合,是目前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中的一個最基本的范疇.是指以藝術與工程師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的人才培養,將對高校管理部門提出了一個新課題。如何準確制定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育培養計劃、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
摘 要:從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看培養藝工服裝人才所需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技術能力。按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和要求,只有深入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引入市場概念,與產業無縫銜接,引入各類師資力量,才能促進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最后本文指出了當前高校藝工服裝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關鍵詞:中國教師雜志,卓越工程師,藝工人才,培訓計劃
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概述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中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目標,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要具有高度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較高的科學和人文素質;既具備從事服裝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的數學、自然科學等基本理論,又系統掌握服裝設計與工程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獲得服裝產品的設計、生產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服務意識;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的初步能力;了解本專業領域技術標準和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具備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操作技能,具備選用適當的理論和實踐方法,解決服裝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能力。能夠勝任服裝設計與工程的相關技術工作,達到見習服裝工程師技術能力要求,可以獲得見習服裝工程師技術資格。
二、按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努力培養藝工服裝人才。
1.按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培養藝工服裝人才所需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具有遠大的人生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較豐富的人文知識;遵守所屬職業體系的職業行為準則,熱愛所從事的工作,為保持和增強自身的職業能力,檢查自身的發展需求,能夠制定并實施自身職業發展計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具有良好的觀察分析、認識事物現象或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了解相關科學及技術發展歷史,熟悉哲學及系統工程方法及應用,培養良好的適合自身特點,具有個性的思維模式和方法;了解本專業領域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為保持和增強自身的職業能力,檢查自身的發展需求,能夠制定并實施自身職業發展計劃。
2.按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培養藝工服裝人才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
能夠跟蹤服裝工程領域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具備收集、分析、判斷、選擇國內外相關技術信息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及信息獲取、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能力,熟悉服裝設計與加工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管理過程,具備綜合運用經濟、工程管理等知識和方法,進行工程項目組織管理的能力;熟悉數據處理技術和方法,能夠獨立進行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評價。能夠獨立進行服裝面料的各項試驗,能夠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能夠進行服裝面料的選擇、設計和二次開發,能夠參與根據不同的面料功能進行選擇性的服裝設計與制作。熟悉服裝的加工技術與工藝,具有創新性思維的能力和較強的創新意識,能夠及時捕捉時尚元素,能夠參與服裝設計與加工整體過程的相關評價,具有判斷力和創意,能夠提出比較專業的獨立技術見解。能夠及時了解服裝產品生產制造的先進技術以及技術發展趨勢;熟悉服裝產品的生產流程,具有較強的在服裝產品生產一線從事工藝設計、產品檢驗和解決服裝產品生產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外語應用交流能力,能順利地閱讀和翻譯外文科技資料,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可進行專業技術交流;掌握與專業相關的常用計算機軟件,具備熟練應用計算機解決工程問題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部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CAD/CAM)的原理、應用和開發流程;具備應對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突發事件的能力和領導意識,并采取恰當的措施,確保項目或工程的順利進行。
3.按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深入開展教學內容、方法改革,促進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
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必須同步進行,教學方法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先進的、適用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改革要求改革教學方法。
藝工結合的人才培養,其涉及的知識領域很多,因此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尤為重要。藝工結合的人才培養,不取決于知識的多少,而應體現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各知識點的結合與運用。藝工結合的人才培養,尤其是復合性的、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最關鍵的措施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內容改革是藝工服裝人才培養的基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要突出藝工結合,實現各類學科知識交叉融合,要建立藝工結合的課程體系,要采用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并將藝術設計和工程技術知識共同傳授給學生,促進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要充分體現藝術學科與工程學科知識的有機的結合。
除了培養學生的藝術知識之外,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追求能力培養的全面性,組織和安排跨學科的實驗教學和競賽,以及開展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使大學教學成為培養卓越工程師的搖籃。基于藝工服裝人才培養的要求,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工程修養,根據企業需要的人才和國家產業發展的需求,對教學內容、方法進行改革,建立與本專業相適應的藝術設計和工程技術的課程,最大限度體現藝工結合的培養目 4.按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引入市場概念,與產業無縫銜接,促進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機制,引入市場概念,與產業無縫銜接,促進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根據市場的需求,增設新的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的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辦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實習場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快與企業接軌。
邀請企業資深的專業人士參與到具體的課程教學中,讓學生有目的到企業去實踐、實習,使學生了解企業和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讓學生了解行業的特點,了解自身學習的目的,并將這二種模式,貫穿于所有課程中。對學生的課程作業,邀請企業直接參與評價,并與學生交流,一方面讓企業了解學生和他們的作品,使學生有機會被企業認同,另一方面讓課程學習變得具有實效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推動力。
5.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引入各類師資力量,促進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
按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和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的要求,知識單一的教師,顯然無法勝任綜合性的藝工結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單一專業教師配置,將有藝術類和工程技術專業教師以及企業的優秀技術人員共同承擔,努力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設計思維能力和綜合的技術應用能力,形成立體的教學模式,以滿足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的要求。
如《創意成衣設計與制作》,教師可以在一個教學主題下進行整體教學規劃,有效地進行課程內容的穿插,有藝術類教師完成創意成衣設計,由工程技術類教師完成創意成衣制作,并將該課程與企業合作,學生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為企業設計成衣,可以在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完成成衣制作。
按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和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的要求,教師需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能運用專業知識得心應手地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能熟練操作常用信息工具軟件,對所教學科有一定的理解和駕馭能力。能根據學科和學習者的特點,設計本課程教案的能力;利用網絡與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并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合理評價的能力等。
現在,老師的職責已不僅僅是傳遞知識,而更多的是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與學生相互了解、影響、激勵和鼓舞。教師要經常了解最新教學動態,精選、收集網上適合教學的信息資源,作為教學的有效補充,增加教學信息量,盡可能多地利用多媒體課件系統制作課件,積極開發新的教學資源。教師要鼓勵帶動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順利進行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豐富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進行形象化的教學,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同學間互助合作學習的精神。教學要不斷豐富、更新自己的學科知識,具備獲取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注重學習研究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和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原有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的需要。
三、當前高校藝工服裝人才培養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偃瞬排囵B目標定位過高。②課程設置過于細化、教學內容和模式陳舊。③服裝設計教育與服裝制造產業的結合不夠。④缺乏具有雙師型的大學教師。⑤企業對學校的支持不夠,學校解決學生的實踐、實習場地有一定的難度。
結論
從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計劃,看培養藝工服裝人才所需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技術能力。藝工結合的人才培養,尤其是復合性的、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最關鍵的措施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按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和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的要求,知識單一的教師,顯然無法勝任綜合性的藝工結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單一專業教師配置,將有藝術類和工程技術專業教師以及企業的優秀技術人員共同承擔,努力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設計思維能力和綜合的技術應用能力,形成立體的教學模式,以滿足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的要求。
當前高校藝工服裝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如服裝設計教育與服裝制造產業的結合不夠,缺乏具有雙師型的大學教師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有助于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方世杰.張偉等教學型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比較研究[J].吉林教育,2010.01
[2] 葛田田.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分析[J].藝術探索,2007(3)l76-77
[3] 熊順聰.農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J].職教論壇,2010.04
文章標題:中國教師雜志投稿從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看藝工服裝人才的培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teshu/243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