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人文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2 14:02 熱度:
摘要:隨著社會信用狀況的惡化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信用問題已經引起了各級政府的嚴重關注。打造信用已經成為各地經濟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本文就這一現實展開論述,提出了信用問題的解決途徑,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信用;契約;行為經濟
“信用”一詞最早起源于拉丁文“Credit”,原義為信任、信譽、相信,后被引入英文。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信用的含義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上,信用是不同所有者之間商品和貨幣之間資金的借貸以及賒銷預付等行為,表現的是交易雙方所實行的以契約(合同)為基礎的資金借貸、承諾、履約的行為;廣義上,信用通常表現為一個倫理學范疇。是指經濟主體之間,以謀求長期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建立起來的以誠實守信為道德基礎的履約行為,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講信用”、“守信譽”、“一諾千金”,它是一種普遍的處理人際關系的道德準則。廣義上的信用包括信任、信譽、誠信等。
一、信用問題的產生原因
1、產權制度不清晰
產權制度是信用行為產生的制度基礎。正如亞當斯密所說的“無恒產者,無信心”,產權能給人們帶來一種預期和信念,人們基于對長期穩定的利益預期的激勵而愿意遵守信用。但在現實經濟中,因為產權不清,人們無法也無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也就無法獲得因為守信而獲得的長期利益。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重合同,重信用”歷來是中國商人奉行的商業規則和做人的原則,但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機會主義行為屢禁不止,這充分說明沒有制度保障的道德說教是不足以保障市場經濟秩序。而產權制度是道德的基礎,所謂道德,從本質上講是指為了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的利益。目前失信現象嚴重不能歸咎于人們追求自利的本性,失信行為表現為人們的道德水準下降,但根本原因是產權制度不明晰,人們難以穩定的預期。例如在國有企業制度下,每個人都只是進行一次博弈,他們未來的職位不取決于目前的努力,他們的利益與企業的信譽之間沒有長遠的關系。這就從制度上決定了企業的領導人只重視短期行為,而不考慮長遠經濟利益。因為缺乏外在的激勵規則,許多企業領導人不重視企業生命,沒有追求企業長期發展的動機。產權制度不清晰是出現上述現象的重要原因。而對于大量私營企業、民營企業而言,雖然產權明晰,但由于人的行為是由預期支配的,產權是通過預期而影響人的行為,私營業主雖然在法律上擁有企業所有權,但他如果預期這種所有權得不到保障時,由于預期的不確定性,人們遵守合同的信念也會隨著動搖,進而會為了短期利益而放棄長期利益。綜上所述,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產權制度不健全。由于產權制度不健全,人們沒有追求長期利益的動機,因此會頻繁出現失信行為。因為經濟活動當事人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動機和機會主義行為,所以必須將外在的激勵規則內化于他的行為之中。一項制度產生出高效激勵內在化的關鍵是使經濟活動當事人的行為與其報酬相對稱。而健立健全產權制度的可以為人們建立起長期利益的預期和信心,從而產生信用行為。
2、契約的不完全性
市場交易的契約化可以使所有的市場交易都被看成一種契約關系,最重要的是契約以法的形式保障信用行為的產生。但由于契約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市場上出現失信行為。
所謂的完全契約是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明確規定未來所有狀態下的契約各方的責任和權利,將來各方都不需要再對契約進行修正或重新協商;而不完全契約是指契約中包含缺口和遺漏,可能不會提及某些情況下各方的責任或是對一些情況只作粗略和模棱兩可的規定。產生不完全契約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一個契約有時因為語句是模棱兩可或不清晰而可能造成契約的不完全性;由于契約的疏忽,未能就有關事宜訂立契約,而使契約是不完全的;
二、信用問題的解決途徑
影響信用行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產權制度不明晰與信息不對稱。
1、建全企業產權制度
企業產權制度的確立是企業信用行為產生的基礎,企業的產權關系是企業運行的基礎,決定企業的目標和行為,最終影響企業的效率。而產權制度不明晰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我國國有企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因為產權不明晰造成的。合理的產權制度是企業正常運轉的制度基礎。因此,需要進一步對企業的產權制度進行改革。
2、完善信息傳遞機制
信息不對稱、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系統,也是企業出現失信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的“銀行惜貸”問題、企業融資困難、交易方式退步等現象都是由于它造成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市場的透明度,是防止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關鍵。因此要努力加強和完善信息披露的法規體系,要求市場主體在不涉及商業秘密的條件下公開自己的信用及相關信息,具體說要明確數據公開的部門、單位、企業;明確公開的內容和范圍;明確需要保密的內容和范圍;明確數據公開的時限;明確有義務公開數據而采取多種方式拒絕公開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要保障數據公開的真實性。公開信用數據的部門、單位、企業,要對其公開的數據真實性負責。并通過建立社會檢舉制度對提供虛假信息給他人財產造成損失的,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為市場信用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要大力發展企業信用評級制度,規范市場信息傳遞機制。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重要是要建立健全市場主體的信用等級評估制度。信用評級是對企業、個人等市場參與主體在市場經濟交往過程中,就其履行與資本項目融資合同、契約取得某種服務有關的能力及其可信性程度的綜合評定,以確定信用等級。由于信用評估業在我國發展較晚,因而其行業規模、業務范圍都很不完善,當前要大力發展信用評估業。要充分發揮信用中介機構的作用。各種信用中介組織通過監督和記錄市場中的交易行為,一方面向客戶提供信息幫助客戶防范信用風險,另一方面使失信企業的信用狀況被其他企業了解,失信企業同其它企業進行交易的機會大大降低,失信企業得到有力的社會懲罰。但在發展信用中介機構時,要保持它的獨立性,使它能客觀地反映經濟主體真實的信用狀況。
3、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
明晰產權,有效的信息傳遞系統并不意味著企業一定會遵紀守法。如果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外在制度保障,使失信企業付出高昂代價,守信企業對未來形成穩定的預期,失信行為仍會發生。任何對合約的遵守都離不開三種約束,即道德約束、交易雙方的制約、以及第三方強制力量的存在。道德約束在小范圍的共同體內行之有效。隨著交易的擴大,就需要交易雙方契約的制約,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通過建立經濟活動主體信用紀錄檔案,可以加強交易雙方制約的力量,然而,卻不能完全消除通過破壞信用而獲利的違約激勵。只要當事人在一次博弈中獲利足夠大,他就有違約的激勵。只要這種破壞信用的激勵足夠大,交易雙方制約機制不足以形成講信用的均衡結果。因此,第三方強制力量的存在對于建立信用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各種立法執法機關在維護社會信用時發揮重要作用,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通過法律制度干預,使失信行為得到嚴厲的懲罰。提高失信者的成本,才能激勵企業守信,只有建立穩定的法律制度,信用機制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用是市場經濟得以健康運轉的基礎,它是經濟主體長期重復博弈的結果,反映了經濟主體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動機。目前我國出現的信用問題都涉及到制度方面,包括信用制度、產權制度和法律制度。可見,維護信用,不僅要靠道德約束,更要靠制度保障。因而在信用機制建設中,制度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林忠,吳鐘海.現代經濟學多重視角下的信用缺失分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8,(4)
高振滄,王鳳如,黃秀梅.中國企業的信用現狀及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5,(12)
文章標題:信用問題的原因分析及解決途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renwen/31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