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31 15:38 熱度:
美國教育哲學家波德則提出教育價值的“社會性標準”的概念:判斷所有科目、課程、教材等的價值的標準,就是看它能否有助于受教育者對其生活的社會環境有比較好的了解。德國代表人物杜爾的觀點:教育的價值分為現實價值和理想價值。現實價值有大小之分,判斷其大小的標準是看它能否維持與增進人類的幸福。
摘 要:教育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它反映著教育的價值取向,取決于教育的價值觀念。教育價值就是指教育活動的有用性或者說是"效用",是人們有意識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時,對教育活動有用性的看法和評價。在審視和判斷教育的價值時,人們總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為根據的。只有端正教育的價值取向,改進教育評價體系才能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論文發表核心期刊,教育的價值,價值取向,教育評價
東方的教育觀念普遍認為:智育與德育是教育的主要內容,智育要解決的是知不知、能不能的問題,而德育要解決的是信不信的問題。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和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簡而言之,德育是培養人的良好品德即善心和善行的。不難看出教育的價值,重點是教學生做有道德的智慧的社會人。
然而,當前的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方面,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考試從檢驗知識學習的手段演變成了教育的目的,學校、家庭、社會片面追求升學率,中學生課業和心理負擔過重;重視智育,忽視德育、體育、美育,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只重視知識考試成績,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精神、實踐能力為代價等。另一方面,以升學為目的的應試教育成為教學工作的中心,教師的教學活動往往被升學的壓力嚴重固化,以分數為教學情況的主要評價標準,使教師的教學中心發生傾斜,偏向于對分數的追求;繁重的教學任務使教師長期緊張,心理壓力沉重,很難進行細致耐心的德育工作。教育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它反映著教育的價值取向,取決于教育的價值觀念。在這樣一種教育價值取向的影響下,對學生的評價存在根本上的問題。
一、對學生的教育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第一,評價內容過于單一,仍然過多傾向學科知識,特別是教材知識的記憶與應用的結果,而忽視了思維過程、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心理素質以及情緒、態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的考查,評價內容與素質教育明顯不相適應。
第二,評價標準過于統一,仍然過多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發展的價值。過度強調統一的管理與教育必然機械呆板,不利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第三, 評價方法簡單守舊,仍然以傳統的紙筆考試為主,仍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而很少采用體現新評價思想的、質性的評價手段與方法。
第四,評價主體不具備應有的主動性,被評價者仍多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基本上沒有形成教師、家長、學生、管理者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
第五,評價重心偏離重點,仍然過于關注結果,忽視被評價者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不能很好地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
筆者認為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功能應定位在促進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不斷發展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而對它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要盡可能淡化。正確的評價體系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能力發展和習慣的養成,要突破簡單的以分數衡量學習結果的機械性,使評價關注情感和體現人文。評價不能是簡單的終結性評價和量性分析,而應建立定性和定量、客觀和主觀、形成和終結相結合的動態評價,應認識到比聰明、知識和成績更重要的是興趣、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二、評價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關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對知識分數、創新思維、行為習慣、情感態度、技能發展等多個指標進行綜合性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實現個體價值的提升。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① 道德品質;②學習能力;③交流與合作;④個性與情感。有些學校由于受到辦學規模的限制,班級生數偏多,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方面確實很難提供相應的幫助,那么可以通過宏觀的調控和學校提出具體的辦法去平衡。
2.注重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將每周、每月、每學期、每學年以及以三年為周期的階段性評價相結合,動態的觀察學生的學習成績、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發展的變化,不應簡單的以一個短暫的學習周期為依據對學生作出結論性的評價。
3.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需要強調考試只是學生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和其他評價的方法相結合,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評價方法,而不僅僅依靠紙筆考試作為收集學生發展證據的手段。如學生在道德品質、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以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諸多方面的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發展可能是不均衡的,那么就要注意對學生產生積極變化的部分予以肯定,并對發展滯后的方面提出希望和要求,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予以充分的關注和尊重。
4.強調被評價者的參與與互動,將自評,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包括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等。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這是全面評價學生的關鍵,這些資料通常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和同伴的觀察與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成績與作品、其他有關或說明學生進步的證據,能夠反映學生成長的軌跡。學校、教師需要和學生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對學生發展的成績、潛能和不足進行客觀描述,建議這些評價應采用激勵性語言。
當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形成新的教育價值取向,形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統一的人類精神。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質是有助于人們接受人類精神文化,并在文化的傳遞與接受文化的過程中,使每個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陶冶,這也是教育的全部價值的核心和精華所在。只有端正教育的價值取向,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影響下,才能改進教育評價體系才能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亞林.《價值與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2]羅崇敏.《教育的價值》[M].人民出版社.2012年.
[3]趙必華,查嘯虎.《課程改革與教育評價》[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
文章標題:論文發表核心期刊投稿端正教育的價值取向,改進教育評價體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jishu/2462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