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成人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06 14:29 熱度:
摘 要: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塑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塑造當代大學生的人格,關系到祖國的發展和未來。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道德,培養“四有”公民,必須切實重視大學生人格的教育和培養。
關鍵字:高等教育論文發表,嘉庚精神,當代大學生,人格塑造
一、當代大學生人格狀況及成因
大學生是身心正在成長中的青年,面臨著人生關鍵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他們是社會的棟梁,祖國通向民族富強之路的中堅力量。高校不僅是傳播知識的殿堂,還是對社會需求人才進行塑造、熏陶、完善、再造的訓練基地。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為培養具有高度文化素養和健全人格的創新人才,大學生人格培養工作不可或缺。
目前從我國大學生的現狀來看,應該說主流是好的,大多數學生的人格是健康的。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改革開放,搞活經濟時期,往往使人們在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觀念的矛盾沖突中,在各種思潮的交替起伏中,在多種文化磨礪碰撞的地帶,多樣性的價值觀、世界觀,都得到延伸或是方向性的改變,大學生在主動適應環境和尋求更多發展時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狀態,一些大學生心理疾患正是這一特有環境中多種誘因共同作用下發生的。目前我國一些大學生人格缺失主要表現在心理失衡、道德人格缺失和法律人格的欠缺。而道德人格的缺失又表現為傳統人格的失效、現實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
當代大學生人格現狀形成離不開其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離不開其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影響當代大學生人格的成因主要包括國際環境與西方價值觀念的沖擊,國內環境與社會內在機制的變化,高教環境與教育大眾化的推進,網絡環境與信息傳播方式的轉變和家庭環境與獨生子女教育等問題。
二、發揮嘉庚精神在當代大學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陳嘉庚精神的內涵集中反映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重義輕利、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誠實守信、嫉惡好善的重德精神;剛健果毅、堅忍不拔的自強精神;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清廉精神;與時偕行、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等六個方面。嘉庚精神,內涵是豐富和多元的,在當代大學生人格塑造中能夠也應當發揮積極而獨特的作用。
集美是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里。集美大學是在陳嘉庚先生創辦的一系列專門學校的基礎上發展并組建而成的,“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是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集美大學重點建設了陳嘉庚先生銅像、陳嘉庚先生語錄園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此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學校把嘉庚精神作為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新生入學后,集大就通過組織唱校歌、聽報告、參觀陳嘉庚紀念館,清明節祭掃陳嘉庚墓園等活動,讓他們上好愛國主義教育第一課。為讓嘉庚精神入眼、入腦、入心,集大編寫了《陳嘉庚與陳嘉庚精神》教材,作為學生的必修課,讓學生們能更深刻地感受嘉庚精神。學校還組織政工干部參加“嘉庚精神讀書班”,在校園網開辟了“嘉庚精神”網頁,組織發動師生參加陳嘉庚研究會活動,使學習、研究、弘揚陳嘉庚精神成為學校文化的主體和支撐,形成了以陳嘉庚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學校文化。
陳嘉庚紀念館是學習、研究、宣傳嘉庚精神的重要陣地和載體。要讓大學生真正領會“嘉庚精神”的內涵,就必須通過各種渠道讓他們成為“嘉庚精神”的傳播者,讓他們通過實踐來塑造自己的人格。陳嘉庚紀念館在2010年成立“陳嘉庚紀念館青年志愿者青年服務隊,成員均為集美大學學生。青年志愿者青年服務隊在服務觀眾中培養敬業樂群、無私奉獻的品質。陳嘉庚紀念館與集美大學聯合開展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顒觾热菖c“思想政治理論課”原理相結合,與專業知識相結合,與社會熱點難點相結合,緊緊圍繞教學實踐、專業實習、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勤工助學、科技支農、法律援助、環境保護、學業輔導等方向,針對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需求,進一步引導廣大學生為“十二五”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貢獻,以實現促進學生成長、服務基層發展雙向受益的目標。2013年是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00周年。為慶祝這一百年盛事,更好的宣傳與弘揚嘉庚精神,陳嘉庚紀念館還與集美大學校團委聯合開展“博物大觀,文化校園——‘嘉庚夢,學子情’”主題巡展志愿服務活動,旨在更好的宣傳和弘揚嘉庚精神,讓更多人了解陳嘉庚先生的崇高風范,展示陳嘉庚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偉大精神,將嘉庚精神的種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將嘉庚精神發揚光大。
陳嘉庚的一生,是愛國愛鄉、傾資興學、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一生。在半個多世紀的奮斗生涯中,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祖國富強做出卓越貢獻,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被毛澤東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嘉庚精神超越時代,屬于我們海內外炎黃子孫,屬于全人類。只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緊密配合,將嘉庚精神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嘉庚精神就能真正深植于大學生的心靈,在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塑造中不斷傳遞正能量,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文章標題:高等教育論文發表陳嘉庚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塑造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chengren/2655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