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計算機應用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06 16:44 熱度:
摘要:計算機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修課程。目前,我們根據入校學生對這門課程內容掌握的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層次,根據這三不同層次進行了教學改革與實踐,發揮了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和優勢,并且結合學生所學醫學相關專業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分級教學,模塊化教學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被列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因各地區基礎教育條件和教學水平的差異,新疆高校中有50%以上少數民族學生,使高校入學新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程度參差不齊,影響了本課程教學組織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鑒于此,2003年新疆醫科大學在新疆率先對該課程進行了分級教學改革。
1分級教學改革的背景與基本思路
1.1體現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目前,在新疆縣級、兵團團場以上的中學均開設了與計算機相關的課程,但由于各地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教師教學水平的差異,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程度也不平衡,這種參差不齊的現狀對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組織和實施帶來很多困難,也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我們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基本上分為三個不同層次:一部分學生對課程內容基本掌握、一部分學生對課程內容部分掌握、另外一部分學生對課程內容不熟悉。根據這種情況,2003年我們提出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分級教學改革,分級教學改革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1.2改革教學內容,突顯專業特點與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應用領域的推廣,需要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新穎,這就要求教學內容、教材、實驗內容等應隨社會發展需求做出相應的變化。作為省屬醫學院校,始終應當把培養醫學生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醫學專業要求相結合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教學內容上,我們根據醫學生知識結構的特點,圍繞當前和將來的信息技術應用進行調整優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夯實基本知識,強化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重視學生創新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深入地進行教學內容改革。
我們根據新入學學生掌握知識的差異性,一改過去教學內容的單一性,使教學內容由單一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一門課向其他計算機相關課程延伸;在知識傳授上,更注重醫學生能力的培養,依據醫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掌握的情況,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高層次學生直接學習《VB程序設計》課程,并增加與醫學專業相關的綜合性作業;中、低層次將《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組合,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選擇,同時增加與醫學專業相關的綜合性作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即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也培養了學生計算機應用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
1.3改革考試方法,提高醫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對學生的能力考核上,克服傳統考核方式的局限性。我們在考試的方式上進行大膽的改革,一是將紙質考試改為無紙化考試,進而實現了網絡化考試;二是在考試的內容上也不斷創新,把平時的綜合性作業測試成績與全國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以下簡稱CCT考試)CCT一級考試成績結合在一起。這樣既實現了學習能力的客觀評價,又促進了醫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達到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2分級教學改革的目標與方案
在分級教學改革中,我們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強化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和醫學專業學習的結合,不斷提高醫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組織開展分級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經過幾年的分級教學改革,構建了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新體系,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依據學生對《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掌握的程度,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級,在分級考試中通過CCT一級的學生,不再重復學習《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改為《VB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習,同時開展計算機應用與醫學專業相結合的專題講座。B級,分級考試CCT一級成績在40分至59分的學生,將《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學時數從72學時調整為54學時,另安排18學時的Flash和Photoshop課程的學習。C級,分級考試CCT一級成績在40分以下的學生,完整開設《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學時數為72學時。
將《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組合,根據不同層次學生計算機知識掌握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上,堅持“將數據轉換成信息,將信息轉換成知識”的理念。
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中,我們既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計算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同時安排了與醫學專業要求相結合的綜合性作業。
A級班學生將《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學習改為《VB程序設計》課程,完成《VB程序設計》課程的綜合設計大作業,同時要完成結合醫學專業的三個綜合作業。B級班學生增加計算機與醫學專業結合的四個綜合性作業。C級班學生增加計算機與醫學專業結合的三個綜合性作業。
課程在綜合性作業的設置方面從兩個方面進行實施。第一階段:教師給學生布置研究主題與方向(如對電子病歷發展狀況、醫學遠程醫療發展狀況、醫學信息系統安全機制、醫學影像系統PACS、醫院實驗室建設、醫院信息系統硬件平臺等等相關內容),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到兩個方向上網檢索相關信息,有條件的學生也可到醫院實際考察情況,要求寫出綜述報告并制作成幻燈片,增加了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第二階段:根據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結合醫學專業,引導學生完成綜合性作業,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際動手能力。使醫學生能夠適應其專業對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本專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要求。
我們在對課程教學改革的同時,不斷努力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促進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學期安排4-5次的大型講座活動,如計算機網絡講座、SAS應用講座、醫學數據處理講座、遠程網絡教育輔導與講座、網頁設計等。組織計算機基礎知識競賽,積極參加全國或自治區舉辦的各類計算機比賽,如全國“IT&AT教育工程”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新疆醫科大學計算機設計大賽和計算機基礎知識大賽”等,學生踴躍參與并且取得優異成績。
文章標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改革與實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dianxin/yingyong/812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