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廣播電視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01 09:03 熱度: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既給輔導員帶來了廣泛的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紛紛繁復雜的新媒體環境,輔導員應遵循新媒體發展規律,努力學習新媒體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構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輔導員;機遇;挑戰
不知從何時起,由第四媒體—網絡和第五媒體—手機引領【1】的新媒體在我們的身邊悄然而至,潛入我們的生活,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利弊俱在。對正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期中的大學生,新媒體既可以給他們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豐富他們的生活,同時也對他們的政治立場、價值觀念、人生態度、行為方式等方面產生著巨大影響,改變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1世紀的新媒體時代,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也將是一個選擇的時代,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中,如何利用好新媒體開展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何正確認識并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不僅是輔導員面臨的新課題,也是輔導員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值得我們認真探討、實踐并創新。
1新媒體時代給輔導員帶來的機遇
1.1可以為輔導員的工作提供便利
新媒體依托數字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而形成了巨大的網絡體系,具有信息容量大、資源豐富、傳輸快捷和交互性強、覆蓋面廣、形式多元等優勢[2]。新媒體為輔導員提供了大量包括文字、圖像、語音、視頻、動畫等各種媒體的信息,使得輔導員能快速地在網上搜集到所需的教育資源,去論壇了解學生的思想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也可以利用新媒體信息量豐富、方便快捷的優勢,通過新媒體的各種媒介手段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動快速地傳播正確的思想、理論與政策,為高校學生德育工作提供新的平臺。
1.2可以幫助輔導員走入學生的內心
從輔導員一職誕生之日起,輔導員就擔當著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那時的工作主要通過授課、開會、談話等形式開展。而今在網絡技術的不斷推進下,網絡已經深深滲入我們的生命中。QQ、MSN能使一分部分同學少了幾分面對老師時的不適、尷尬、直接交流時的造作和遮遮掩掩,多了一分自在與輕松,他們可以通過這種途徑向輔導員傾訴心中的不快,和老師平等地溝通;網絡的BBS論壇可以為輔導員提供一個了解同學思想動態、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困惑的平臺,輔導員能通過這個平臺及時對大學生加以引導,防患未然;輔導員也可以利用個人博客發表言論、發布新聞、重要事件通知、提供學習、生活資料下載,方便同學學習與生活,為同學引導正確的輿論。新媒體新媒介手段的不斷出現并廣泛應用,能使師生間的交流渠道越來越多,溝通越來越便利、快捷,能使輔導員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架起一座師生間心靈的橋梁。
2新媒體時代輔導員面臨的挑戰
2.1新媒體的應用廣泛化,加大了輔導員的工作難度
對高校輔導員而言,新媒體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個時代中有網絡的沖擊,有海量的信息資源,以及新興的各種媒介手段。輔導員對這一領域不甚了解或只是略知皮毛,而大學生卻已經漸漸習慣于網絡,普遍都有著較高的網絡知識和英語水平,網絡應用能力明顯優于輔導員。師生雙方對新媒體不同的適應情況使矛盾就此產生,大學生要求輔導員的工作能夠采取更為民主、更為自由、更為生動的方式進行,而傳統的輔導員卻顯然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加上部分高校輔導員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及科學文化素質,更是加大了輔導員的工作難度,甚至導致缺乏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人格魅力及親和力。
2.2新媒體信息的未甄別化,迷惑了大學生的雙眼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來源早已沒有了傳統時代報紙、廣播、電視媒體等內容的嚴格“把關”,沒有了嚴格的法律約束和道德規范,網絡的匿名化和海量化讓其可信性和客觀性大打折扣。尚未完全踏入社會的大學生,由于缺乏甄別信息真偽的能力或還不能夠完全對信息進行篩選,很容易陷入網絡的洪流巨濤中而難以自拔,出現沉迷網絡游戲、觀看網絡色情、進行網絡賭博、制造網絡病毒等復雜的情況。與此同時,西方國家也在利用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的攻擊,向大學生宣傳他們的意識形態,宣揚他們的文化價值觀,散播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這些不但使大學生迷惑了雙眼,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也增加了輔導員工作的難度,給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新媒體的娛樂化,加深了大學生對其的依賴
新媒體上豐富的信息和圖文并茂的內容給了大學生一種全新、全方位、多維度的感受,他們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各種媒介手段查閱到所需資料,享受視聽文件帶來的愉悅,宣泄不滿的情緒,放松壓抑的身心,從而在新媒體的世界里躲離生活中的煩惱,轉移注意力,緩解精神壓力,釋放感情。新興的電子購物、交費、儲蓄等方便了大學生的生活;電子郵件、QQ或手機短信等填補了無法與親朋好友相見的遺憾;博客、空間等傳遞了大學生眼睛里的世界與社會。新媒體諸如這般的便利與好處,大學生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使大學生對新媒體產生一種深深的依賴,這樣的依賴會讓大學生沉溺網絡不能自拔、性格孤僻、情緒消沉,離現實的世界越來越遠。
2.4新媒體的虛擬化,影響了大學生的觀念
網絡的特點之一是“虛擬性”,“虛擬實在”的出現和發展,造成了人們交往方式的重大變化,從而造成人際關系的重大變化【3】。在新媒體空間,大學生可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進行人際交流,不用擔心身份的暴露,因而存有僥幸心理,說話行為不計后果,人際信任缺失。大學生習慣了生活在新媒體的虛擬世界中,會影響到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生活和交往,出現不相信他人的真誠和自身缺乏真誠性的情況,進而影響到自己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展,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新媒體的虛擬性可使言論充分自由,各種思潮泛濫,暴力、拜金主義、色情、享樂主義等消極內容逐漸充斥其間,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社會經驗不足,信息選擇能力差,常常分不清真偽,難以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蝕,在世界觀、人生觀正在建立的關鍵時期極易迷失生活和學習的方向,也給輔導員對新媒體信息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3網絡對輔導員提出的要求
3.1遵循新媒體發展規律,構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
任何一種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有其規律,新媒體亦是如此。雖然新媒體的出現與應用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與挑戰,但輔導員卻不能因此唯恐避新媒體不及,視新媒體為洪水猛獸,而要應時代的發展重視并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利用新媒體的種種優勢,遵循新媒體的客觀規律,用先進的文化占領新媒體陣地,構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對大學生進行有說服力、有針對性的宣傳和溝通,把科學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灌輸、滲透到大學生頭腦中去,寓教于樂;利用新媒體豐富的信息資源搭建信息平臺,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發布各種信息,竭誠地為大學生提供服務;利用新媒體方便快捷的溝通方式,通過手機短信、博客、網絡論壇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師生情感,呵護學生心靈;利用新媒體技術上的獨特優勢,建立學生管理系統,使大學生的日常管理日益科學化、簡便化、現代化,使新媒體成為一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的強有力隊伍。輔導員要善于利用新媒體為已所用,引導同學們合理使用新媒體,凈化氛圍。
3.2主動學習網絡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適應時展
面對新媒體文化的新形勢、新挑戰,高校輔導員不能只通過傳統的模式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固守原有的經驗和模式,而要想辦法掌握最新的技術,主動學習并運用E-MAIL、BBS、QQ、BLOG等網絡時代的各種媒介手段、交流載體、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提高效率。博客是英文Blog和Blogger的音譯,隨著技術的發展,博客已經從用文字或圖片表達自己對生活、工作、情感和外界事物的看法,發展成為與周圍群體互動交流,共享思想和快樂,乃至提升個體的學習能力和管理個人知識,修身養性,終身學習的重要工具和方式[4]。博客的平等性、自主性、時效性和共享性等特點,使其成為當代大學生和輔導員增進師生交流的重要渠道,為高校德育工作開辟了新的話語空間。輔導員可以在博客里記下自己的工作日記和對生活的感悟,也可以發表自己對同學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或時事的看法,同時還可以利用博客公布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信息,如積極分子培訓、獎助學金、就業等,使同學們能通過輔導員的博客便輕松及時了解信息;同學們可以在老師的博客上隨意發表自己的言論,采用匿名而不用擔心會被認出,少了幾分顧慮與羞澀,多了幾分坦誠與自信;老師也可以在博客上對同學們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及時做出回應,平等師生間的交流,使輔導員能逐步走入他們的內心,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信心。BBS論壇,是輔導員必須關注的地方,因為很有可能,一些潛在的問題就可以通過論壇這個網絡平臺顯示出來。時時關注論壇,隨時掌握論壇動態,為輔導員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并處理、消弭一些問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QQ對于現代的大學生和輔導員已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QQ成為了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QQ生活就是學生生活的本身,所以QQ也要成為輔導員生活的一部分。輔導員只有通過熟練的使用QQ,才能就一部分問題和學生交流,和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的朋友。
新媒體是應科技、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它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面對新媒體這把雙刃劍,輔導員既要抓住時機,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技術優勢,揚長避短,搶占并新媒體時代的思想陣地,開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天地;同時也要努力提升自己,主動研究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德育工作的規律,關注新媒體與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關系,趨利避害使新媒體為我所用。總之,利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德育工作是信息時代形勢發展的需要。在這個科技化的社會中,輔導員也只有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才能實現大學生德育的騰飛,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永葆活力與青春。
參考文獻:
[1] 曹鳳才,田維飛.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6):14-16.
[2] 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4.
[3] 羅飛.網絡時代高校輔導員加強學生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科技與教育,2007,472:185.
[4] 錢葉明.讓博客為德育添彩[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8,5:85-86.
文章標題:淺析輔導員如何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dianxin/dianshi/74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